有知道内情的,对他们说:“听说韩屯村去年给国家交了二千五百多万的税,有这些钱,就是买高价的建材,得盖多少工厂。
韩屯村建的工厂越多,交的税也越多,国家肯定得大力支持。”
现在人们盖房子,不再用泥垛的土墙,大部分都是建砖瓦房,外墙用水泥勾缝,结实又美观,比用石灰强多了。
水泥属国家计划内物资,近几年由于基建项目增多,水泥供应愈加紧张,别说平价的了,就连高价的水泥都很难买到。
现在市场上的高价水泥和钢筋,比国家定价高了几倍,即便是这样,也是供不应求。
人们建几间平房,也就用几袋水泥抹下外墙的砖缝,窗户上用几根钢筋。这么少的用量,有钱还没地方买去。
韩屯村盖工厂,要是全靠高价建材,简直是异想天开,这么大数量的建材,想买都找不到地方。
所以说,在这个年代,没有政府的支持,许多事情可不是有钱就能办成的。
第821章 机器调配
面条厂开工,昊昊和志亮俩人一头钻进面条厂,先研究龙须面的制作,主要是调整面条机的设置。
俩人整个春节期间,把精力都放在钻研面条机的有关资料上了,开班没用两天,还真把龙须面给生产了出来。
比粉丝还细的龙须面,一两一把,半斤一袋。小份量的包装,给老人和孩子们吃特别的合适。
俩人一鼓作气,接着研制蔬菜面。主要是制作蔬菜面叶,经过反复试验,碎小的面叶终于制成了,薄薄的面叶大小和黄豆粒差不多。
现在刚开春,青菜还没长成,可市场上胡萝卜多的是。生产火腿肠的设备中,就有榨汁机,蔬菜面终于面世了。
村里人为了新产品,也是豁上了,用大棚里的菠菜,生产了一些菠菜面叶。
胡萝卜的面叶是橙色的,菠菜面叶是绿色的,加上微黄的鸡蛋面叶,三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不仅营养丰富,看着也诱人。
这种蔬菜面也是半斤的包装,由于面叶碎小,半斤装的面叶和二两的方便面,体积差不多大。
经过商议,蔬菜面和龙须面的价格定了下来,和鸡蛋面价格相同,都是两元钱一斤。
其实生产龙须面和面叶,也就是工序有所改变,成本并没有增加。蔬菜面叶中增加了蔬菜,可比起鸡蛋来,可是便宜多了。
这两种产品摆上展销厅的货架,就被前来购买温室蔬菜的客户给看中了,他们都是十几箱的要,比鸡蛋面受欢迎。
正月十五元宵节,韩屯村的工厂没放假,在韩屯的建筑队也没放假。十五的晚上,村里为建筑工人准备了八菜四个大件的宴席,欢度元宵佳节。
正月十六一大早,兰芝的四个侄子一块来了,他们进门看到奶奶,就哭开了,把老太太给气的七窍生烟。
这里过年的规矩是,正月十六小年下,预示着旧一年的结束,新一年的开始。
这一天,人们把过年剩下的好年货,都拿出来吃了,一天啥活也不干,吃好玩好,期盼新的一年富足安康。
大伙都图个吉庆快乐,哭闹是这一天的大忌。即便是家里有老人去世,人们也不哭出声,把死人埋在被窝里,过去这一天才往外说。
四个孩子进家就哭,搁谁家都是烦心事,打出去都没人同情。
兰芝娘一个年下都盼着儿孙来看看她,结果到正月十五没见一个人影,老人对儿孙算是彻底的死心了。
哪料到这刚过完年的第一天,四个孙子都来了,而且犯了今天的大忌,进门都哭嚎。
老太太看着几个孩子,气不打一出来,大声的呵斥:“我还没死哪,都别哭了,你们这是干什么来了。”
四个孩子外面穿的都是兰芝买的运动服,过了一个年,衣服上到处都是油渍和污渍,那叫个邋遢。
别说衣服了,两个小孩子不知道几天没洗脸了,脸颊上全都是鼻涕疙疤,看着都让人恶心。俩大孩子衣服虽然脏,起码脸上干净的。
俩小的抱着奶奶的胳膊,哭着说:“奶奶,咱家里没一分钱了,也没吃的了,俺爹不要俺们了。让俺们来找奶奶,以后跟着奶奶过日子。”
老太太一听这话,气了个倒仰。她问自己的孙子:“你们爹真敢说,让你们跟着我个瘫痪老太太过日子,他一个壮劳力养不了你们,我就能养得了你们了。”
两个大的没吱声,小的那俩说话了:“奶奶,俺爹不要俺们正好,俺还不想跟着他过了,在俺姑姑家多好啊,天天都能吃肉。”
老太太问俩大的:“你们也是这么想的?”
俩大的也知道这么做不对,可他们从小就霸道惯了,被自家奶奶这么逼问,就觉得脸上下不来,脖子一拧气急败坏的说:“家里啥都没有了,总不能饿死俺们吧。”
一句话把老太太气哭了:“你们有吃有喝的时候,从来没想到过我老婆子,啥时候没吃的没钱花了,就来找我。别说我现在是废人了,就是我好好的,也六十多了,我也养不了你们四个啊。”
老太太的大孙子往沙发上一坐,对奶奶说:“反正我们不走了,你在哪我们就在哪。”
兰芝看到跟要饭似的四个孩子,心里挺不得劲,本来打算去请个假,让他们先洗个澡,再把他们的衣服给洗了。
对于几个孩子哭嚎着上门,兰芝也没当回事,她年纪比较轻,还真没把这些过年的忌讳放在心上。
不过大侄子的话,把她给惹恼了,这简直就是个无赖。过年满十八的人了,个子一米八多,人高马大的人了,理直气壮的耍赖,可真让人同情不起来。
兰芝对几个侄子说:“你们也别给奶奶闹了,都跟我走,韩屯村住着工作队,咱去找他们问问,看看你们奶奶有养你们的义务不?”
几个孩子也就是窝里横,一听姑姑带他们去找工作组,立马就熊了,俩大的把头一耷拉,瓮声瓮气的说:“俺们来看奶奶,找工作组干啥?不去。”
俩小的哭着对奶奶说:“奶奶,你别赶俺们走,家里真的啥都没有了,回家就得挨饿。”
兰芝问他们:“家里没东西了,你爹在家咋吃啊?”
俩小的只是哭,还是二侄子回答的:“过年下还剩下一筐子馒头,够俺爹吃几天的,过了今天他就去窑厂干活了,发钱得等好几个月。这就该开学了,家里一分钱也没有,不到这里来,我们都没法上学了。”
老太太对闺女说:“兰芝,你去找村里租辆车,把我送回家去,你养了我一年了,也该你哥哥养我了。
既然他们都想跟着我过,那就回家吧,我守寡拉拔大了儿孙,看他们能饿死我不。”
兰芝劝她:“娘,您老人家咋又犯糊涂,俺哥哥啥样您还不知道吗,跟他生气值不值啊?”
“跟他生气不值,可眼下这事咋办啊?我上辈子到底做了多大的孽啊,这辈子遭这样的报应。
年轻轻的就守寡,把儿女拉扯大了,孙子也抱大了,该安享晚年了,结果又摔瘫痪了。
儿孙指望不上,好歹有闺女管着。哪知道在闺女家也不得安生,还得替儿子养四个孩子。
老天爷,您就睁开眼看看吧,我老婆子做的孽我自己担,您把我给收了吧,别再给闺女招灾了。”
第822章 养不养?
老太太越说越伤心,俩大孙子也不说话,还不如俩小的,他们哭着说:“奶奶,你别哭了,俺们以后听你的话,不惹你生气了。”
兰芝看劝不住老太太,起身就出门了。她先找到了宝贵,把家里的情况说了。
俩人还真没主意了,不管吧,四个孩子都得失学,吃穿都成问题。管吧,自家确实没这个义务,从老太太哪里就不答应。
老人从小娇惯大的孙子当然心疼,可老人怕给闺女添负担,关键是自家的孙子都不是好孩子,一身的坏毛病,对他们的姑姑还怀有敌意,认为他们母亲坐监狱是姑姑害的。
其实不管老人是咋想的,俩人还是希望四个孩子能学好,要是放任不管,再这样发展下去,几个孩子都得毁了。
作为孩子的亲人,他们真的狠不下这个心来,对孩子不管不问。再说了,自家也有这个经济能力。
老人怕给闺女惹麻烦,兰芝和宝贵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尽力了,即便是孩子们真的不学好,起码自己不后悔。
俩人请了假,接着去找工作组,咨询一下他们家的这种情况,到底该咋办。
也是让他们赶巧了,张集镇的几位领导正好都来了,给地委工作组汇报,在韩屯村举办学习班的事情。
年后,全县三级干部会议从正月初十开到十四,镇里的干部除了值班人员,全部参加三干会,所以韩屯村的学习班,拖到现在才开始安排。
张集镇在县里开会期间,对韩屯学习班做了周密的计划,准备了丰富的教材,负责学习班的工作人员,就安排了五个。
学习班暂定两个月的时间,看具体的效果决定是否延期。参加学习的人员,都是韩屯村的工人,利用下班后的空闲时间参加学习,上下班时间不一致。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