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宇公司的中型客车,是从国外进口的,舒适度比坐火车还高。出发前给爱民打了电话,让他在京都买了去部队的卧铺票。
一行人在正月十七的早上七点就出发了,下午三点就到了京都,直接去了艾府。爱民和刘冉俩人,都在艾府等着。
当天的晚上,韩玉林带着爱军、爱民两个儿子,去看望了老首长,李主任和县武装部的部长,也跟着一块去了。
老首长在韩屯居住的时候,县武装部部长经常给老首长服务,俩人比较谈得来。
老首长听了韩屯村接受退伍军人的打算后,高兴的说:“我今年也该退休了,韩老弟,等我退下来,去韩屯给你带兵。”
韩玉林当然高兴了:“那可真是太好了,我们就等着这一天哪。您老的房子可闲了一年多了,也该温屋了。”
这两年,中越边境相对稳定下来,偶尔有些小摩擦,大范围的战争没发生过。
老首长年事已高,和他职务相当的同龄部队首长,大部分都退了下来,他作为中越战争的指挥,近七十岁了还经常奔波在前线。
如今中越边境平稳下来,老首长大任完成,积极配合国家裁军的行动,主动提出退休。
有了老首长的支持,韩玉林他们的计划又多了一道保障,几个人和老首长就这个问题,仔细商讨了有关的事项。
正月十八,韩玉林带着在京都的家人,去刘冉娘家拜访。中午在他们家吃的家宴,韩玉林他们是下午三点的火车,吃过午饭就匆匆告辞了。
刘冉的叔叔,专门在家里等候,他主要是等悠悠姥姥的。俩人见面后,刘冉叔叔就把京都市的打算,提前告知了悠悠姥姥。
改革开放以来,南方和沿海地区发展较快,京都作为全国政治文化中心,稳中求发展,和其他城市相比,发展的步伐反而慢了下来。
八四年的统计数据出来后,这个问题明显的暴露了出来。所以加快京都的经济发展,成了京都市八五年的首要任务。
刘冉的叔叔被委以重任,他首先想到的是震宇公司。震宇公司八四年在阜城的大手笔,他可是知道的清清楚楚。
震宇公司八二年,在京都建立的千亩产业园,效益一直非常好,每年的利税都超一个亿,是京都市的交税大户。
也不知道京都市的领导是咋想的,这次为了让震宇公司扩大投资,竟然抛出了四千亩地的大馅饼。这些土地和震宇公司产业园相邻,合并在一起就是五千亩的大产业园了。
京都可和别的城市不同,别说后世了,就是现在土地也比其他城市珍贵的多。震宇京都产业园现在的位置虽然在郊区,可按照后世的布局,却是紧挨着二环,属于内城了。
别说后世了,进入新世纪,这里就是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楼房的价格每坪超过了万元。
也真是奇怪,从上到下,从地方到中央,现在衡量企业的优劣,竟然以占地面积为标准。
震宇公司在洪城县投资个发制品厂,本来十几亩地就足够了,县里非得塞给一千亩。
京都市能许诺五千亩的土地,难度比阜城的万亩大多了,阜城的万亩土地,可都是荒芜的丘陵地。
京都的这五千亩土地,虽说现在是郊区,可首都的郊区土地也非常珍贵,里面可是有好几个村庄。
震宇京都产业园原来的一千亩地,在悠悠看来,就够大够空了。现在新上冰箱和洗衣机两个分厂,咋能用的了四千亩地。
想到后来各地招商引资工作中的“假大空”,悠悠不仅汗颜,震宇公司虽然不假,可大和空都占了。
在京都投资最大的隐患是,京都的土地和其他开放城市不同,是政府划拨的,企业无偿使用,以后的土地的归属权就是问题。
第826章 借读
作为穿越人士,悠悠虽然没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可有智脑这个详尽的资料库,悠悠清楚的知道,进入新世纪,京都市三环以内的土地寸土寸金。
再过十几年,震宇产业园现在的土地,肯定就成了唐僧肉,谁看见了都想咬上一口。自家这几个亿的投资,肯定无法保全,到了那是损失可就太大了。
悠悠把自己的顾虑告诉了姥姥,明确的表示,不论用何种方式,一定要把这五千亩地的使用权给买下来。
姥姥不解的说:“政府无偿的让咱们使用土地,表示出了极大的诚意,使咱们省下了一大笔投资,这可是为了咱们着想。让你这么一说,咋就成了咱们吃亏。
悠悠,姥姥就不明白了,为啥咱们放着白给的土地不用,非得自己掏钱买。”
“姥姥,我不是让您老看了吗,咱们产业园现在的位置,十几年后地价暴涨,其实根本不用等到那时,当土地的利益比咱们交的税收高的时候,政府就得让咱们搬迁。”
姥姥却不担心,她说:“你仔细的看下产业园的合同就知道了,让咱们搬迁政府得给予适当的补偿。咱们这么大的投资,政府得多大的能力,才能补偿得起。”
悠悠在智脑上,把新世纪后,这里的地价给找了出来,姥姥看后也大吃一惊,对悠悠的顾虑重视起来。
震宇公司上亿的投资虽然不算小,可十几年后,这里的地价可是过了千万,震宇公司几亿的投资,根本不够看。毫无疑虑,到时候震宇公司肯定被踢出局,成为拆迁户。
比起补偿款来,土地的损失是巨大的。现在公司里有的是闲钱,贪小便宜吃大亏这种短视行为,自己这具有先知的人可不会干。
牵扯到购买土地这样的大事,悠悠姥姥肯定先和刘冉的叔叔商量,同时也把自己的顾虑说了出来。
据刘冉的叔叔透露,京都近两年,也出售了一部分土地,可面积都比较小,地价也比开放城市高的多,毕竟是国家的首都,土地供应比较紧张。
这次能给震宇公司提供这么多的土地,政府也是下了很大的决心。里面的几个村庄,居民户口全部转为城镇户口,五十岁以上的办理退休手续,年满十八岁的安置工作。
这么大面积的土地出售,在京都市实属首例,必须经过集体讨论决定。
投资的事情搁置下来,姥姥把悠悠上学的事情当成了头等大事,悠悠妈被委以重任。
艾婉莹对此事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仅用了一天的时间,就把事情给打听清楚了。
现在这个时期,打工潮还没有出现,异地高考更是闻所未闻,京都的学制管理不算严格,户籍在京都,可以就近入学。
不过恢复高考几年来,京都的初高中已经分开了档次,小学不明显,初高中已经有了明显的择校就读的倾向。
京大附中和华清附中,在京都人的心目中,和这两所大学一样出名。考上这两个附中的高中,就等于迈入了大学的殿堂。
从恢复高考以来,这两个附中的高考升学率逐年上升,八四年竟然达到了百分之八十以上。
不过想进入这两所附中就读,难度不是一般的大。这两所学校,规模都不大,主要接受学校教职工的子女。
悠悠作为京大教师的子女,只要中考成绩达到及格线,就能进入高中部学习。
现在要想入学也可以,在就读学校开个转学证明就行。
悠悠一听这话高兴了:“妈,我高三转校可以不?”
一句话把大家都问住了,家里就没做这样的打算,他们全都一心想着让悠悠来京都读高中。
艾婉莹首先反对:“悠悠,你去临水读高中,还不如在京都方便,妈妈现在上班了,有时间照顾你。
再说了,京大附中的条件比临水一中好多了,别的不说,附中的英语老师,可全部由外教担任。”
妈唉,俺在后世可是知名的国际电商,英语比华语说的都溜,真心不比外教水平低。不过这话悠悠只敢在心里的嘀咕,就是在姥姥面前也不敢说出口。
吴卫华同志出了个馊主意:“婉莹,你再问问附中,能否先借读一段时间,让孩子提前适应一下学校的环境。”
姥姥非常赞同:“这样正好,京都产业园的扩建,出了点状况,我也得在这住上一段时间。悠悠啊,姥姥陪着你去京大住。”
也不知婉莹同志是咋操作的,正月二十京大附中开学,悠悠就被安排进初三六班,成了一名借读生,新课本都有自己的。
为了不影响其他同学,悠悠被安排到教室的最后一排就坐,反正自己的个子高,坐最后也能看见黑板。
左右都是男孩子,悠悠没啥感觉,他们反而不自在。悠悠奔三的人了,看着这些小不点别扭的动来动去,暗笑不已。
班主任刚介绍完悠悠在本班借读,左右邻桌就小声的问:“本校的还是外来的?”把悠悠给问愣了。
看悠悠不明白,他们接着问:“你家有人在京大上班不?”
“我妈是考古系的老师。”
“嗯!”看着他们不解的目光,悠悠也被弄迷糊了。
下课后,老师刚离开教室,几个孩子就围住悠悠问:“你本校的子女,咋分到六班来了?”
悠悠不解的问他们:“六班咋了?”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常梦你 (执江子) 2019-12-24完结249 575【清媚妖孽慵懒型御姐vs隐忍克制易羞涩忠犬】大一的时候,黎柘向兰筠表白,话说得磕磕巴...
-
穿成七零年代泼辣女 (梦廊雨) 2020-01-07完结1771 7276一觉醒来,宋佳玉成了南拐生产大队宋老三家的独生女宋大宝。宋老三三十头上得了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