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显然,两人还在通话中。
简学姐一脸的尴尬,偷偷给云烟比划‘别理我别理我,对不起,当我不存在’。
云烟没有听从简忆然学姐的手势,而是用正常的音量给她解释。
“我跟墨哥,是有婚约在身的关系。”
简忆然:“……”
说着,云烟把手机放在床上,没去听墨哥那边说什么。
而是去书包里翻自己的耳机,连上蓝牙后,戴上耳机。
简忆然:“……”除了沉默和震撼,不知道该说什么。真的。
接下来,云烟把本子翻到最后,从后往前开始写研讨会的总结。
按照墨哥的指导,从第一场自己听的研讨会开始,标题和主讲人都一个个写上去。
“标题算是这场研讨会的主旨之一,但也不排除有的老师不谈套路出牌。”
远墨那边确实在走动,他可能经过了篮球场,有传球的声音。
他继续说,“其次,把你没听懂的点先列上去,然后再一个个列出你听懂了的知识。”
云烟总结的速度不瞒,每写完一个点,都会给墨哥一个回应。
第一场研讨会总结完成,远墨说:“我到家了。”
云烟立马放下笔,打字:“墨哥早点休息。”
简忆然等着云烟挂断电话后,询问云烟:“……未婚夫妻?”
云烟沉默了一下,然后缓缓点了点头。
这就是事实,没什么不好承认的。
再说,云烟对远墨的喜欢虽然不是男女间的情爱,但就算这份单纯的喜欢和崇拜,也胜过了云烟喜欢计师兄、程里、余楠等等人。
云烟默默的想了想,哥哥……不能把哥哥拿过去跟墨哥比。
她觉得,自己好像能理解为什么哥哥见到墨哥后,那么容易暴(炸)躁(毛)了。
云烟是个理智的人,她能感觉到,墨哥在自己心底的地位越来越重。
但直到现在……还没有到超过哥哥的地步。
她还不太懂喜欢、思念,也不清楚真正男女之间的感情会不会超越亲情。
云烟揉揉额角,她现在还小呢,还没想好怎么平衡这一切啊。
算了,还是先写完研讨会总结,有时间再来纠结这些。
写完总结后,云烟满脑子只剩下数学。
洗漱完后,她和简忆然学姐各躺在自己的床上,留着一盏小小的床头灯。
简忆然张了张口,原本想问问两人谈恋爱的事情。
可这些问题终究没说出来,她跟小姑娘才认识几天啊,跟墨神就算是一个班,也没有特别熟。
还没到打听人家私生活的地步。
而云烟看到了她的动作,说:“学姐也还在思考今天第三场研讨会中的faber-khan不等式的稳定性吗?”
满脑子都是墨神和云烟大佬谈恋爱的简忆然:“???”
啥?啥不等式?稳定性是啥?
第138章
前三天都是数学研讨会。
廖老原本只打算把云烟带在身边一天,让她认认流程。
毕竟云烟年纪还小,以后读了本科还有机会来。
那时候,云烟肯定比现在更有实力。
廖老也不是不想一直把云烟带在身边。
主要是他身份地位在这儿,只要他去参加什么研讨会,总有学生或者学者认出他来。
如果他们过来打招呼,而云烟插不上话或者回答不上来问题的话,可能会挫小姑娘的信心。
一次两次还好,如果连续几天都这样,小姑娘肯定会难过。
所以,廖老原本这个打算是没毛病的。
可方云烟强大的数学逻辑思维让廖老彻底改变了这个想法。
更别提云烟现在英语十分出色,比暑假过来面试那会儿不知道要流利多少。
欣赏之余,廖老也愈发喜欢自己的小徒弟。
故此,这几天参加研讨会自然要一直把云烟带在身边。
因为廖老在学术界的身份地位,其它教授想过来跟他交流,势必得客气一点,提一提他身边的云烟。
这时候,廖老就大大方方的把云烟推荐给各国学者。
有时候讨论到关于逻辑推导或者《Invent-Math》杂志上面的问题。
廖老也会把话题往云烟身上带。
有了廖老刻意的追捧,再加上云烟本身的实力,让这些大佬们对云烟有了一个初步印象。
前三天的研讨会结束后,云烟就收到了一堆名片,也给其它学者或者学生留下了联系方式。
无形中,她的人脉就越扩越广。
晚饭时候,云烟对廖老说:“多谢师父!”
没有廖老,她那么一点点微末的知识,很多大牛都是看不上的。
云烟心里对自己很有数,她拎得清自己的地位和实力。
Naim和第二场研讨会芝加哥大学的主讲人都是因为她年纪小,又跟他们研究的是同一方向。
出于惜才,所以他们才对自己格外热情。
但其它不研究这个方向的大牛,在他们眼里,云烟恐怕连他们手下的研究生都比不上。
云烟很清楚,自己能跟如此多大牛面对面交流,百分之八十的原因,是因为廖老。
她自己到底年纪太小了,还没有跟大牛们面对面坐着交流研究成果的资格。
云烟想,除了西塔藩猜想,自己也没有研究成果啊。
所以,云烟这次感谢自家师父感谢的真心实意。
廖老抬起眼帘一看,没有从云烟眼眸里看到一丝一毫的沾沾自喜或者骄傲自满。
反而满满都是有所收获的喜悦。
那股子从眼神中流露出来的坦诚和自谦,廖老一眼就看出来了。
这份自谦不是故意装出来的。
而是因为云烟知道自己的不足,是她出于最基本的学习态度的自谦。
廖老这下是真的因为云烟而骄傲,激动之下,没忍住多吃了一碗蛋炒饭。
=
接下来几天,各科的研讨会都慢慢拉开序幕。
廖老没再要求云烟跟自己一起参加,反而是让云烟放开了玩,对哪个感兴趣就去听哪个。
也没必要非跟着学长学姐们一起。
就算大家是一个专业的,感兴趣的方向可能都不一样呢。
更别提十四个人来自七个专业……
云烟总得学着自立起来。
这也是起初廖老带云烟,没让她再跟大家伙一起的原因。
在跟廖老分开的时候,云烟听到师父说,“这些研讨会内容你可以听不懂,但你得广泛了解每一门学科最前沿的知识,研讨会结束后,仔细想想你到底对什么感兴趣。”
这才是最重要的。
学术过程总是枯燥的,兴趣比金钱利益等更能推动一个人,成为他继续搞研究的动力。
云烟郑重地点了点头。
廖老看着云烟单纯的眼神,想了想,从兜里掏出来几颗糖果。
“昨天晚上开会拿的,自己一个人玩要注意安全。”
被当作小孩子哄的云烟:“……知道了,师父。”
廖老走了以后。
云烟坐在草地上,盘膝,把书包放在一边,展开自己手上的研讨会宣传页,仔细地研究起来。
今天是二月四日,云烟看着上面各种研讨会的主题和主讲人。
现在没了数学研讨会,主讲人名字里没有云烟所熟悉的。
而机械类的研讨会还有五天才开,这几天云烟真的可以打打酱油了。
云烟想,打酱油归打酱油。自己还是得按照师父的吩咐,多了解一下各个学科的前沿研究方向。
毕竟机院可不单单只学机械制造。
搞机器人研究的是机械,可这分仿真制造和硬件制造。
生物医学工程也算半个机械,编程、3D打印等都学习。
所以,廖老才让云烟广泛了解一下各个学科,选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些领域。
阳光下,少女穿着驼色的大衣,深色牛仔裤坐在草坪上。
周围也是三三两两穿着棉衣戴着帽子的外国人,大家把这一大块草坪当作中场休息的地点。
有人跟云烟一样,研究下一个研讨会该去哪儿。
还有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讨论上一个研讨会自己收获了什么。
云烟看着早上十点半那一场的‘神经计算科学与生物信息学结合’。
突然就觉得自己下一场去听这个。
毕竟这几天云烟跟墨哥打电话,他偶尔会提到自己最近在搞什么研究。
云烟听的懵懵懂懂,她觉得好像是跟神经有关系的。
正巧,云烟这里就碰到了一个。
反正云烟自己现在也不确定该去听哪一个,还不如碰碰运气,看缘分,看中哪个就去听哪个。
听完一场研讨会,云烟出来时,有个亚洲人面孔的男生正好碰到云烟。
他先问了一句:“Chinese?”
云烟点了点头,男生直接说,“我是浙大生物工程系的,你也来听这个,也对神经计算感兴趣吗?”
云烟沉默了一下,然后很诚实的说,“听了一个小时,我就只知道,想要学神经计算,得有点Python基础。”
见到面前的男生一脸懵逼,云烟有点不好意思。
她解释道,“我、我打算回去研究一下编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