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的广告费便宜。给上两三万块钱,一天播上三五次,不知道的人都能知道了。”
白满川让东子先写上。
东子在笔记本上做笔记。
“找上几个能说会道的老人,拍一个广告,再去地方台投广告,老人家用过了都说好。还有谁不信呢?”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只要创意好,不用明星也能行。”
“鼓掌。”
“值得表扬。”
“东子,今后你跟你嫂子多商量,以后她就是你的军师了。”
杜鹃问白老板:“开工资吗?”
“给你两份工资,一份是煮饭婆,另一份是军师的。”
“讨厌。”
“哈哈哈。”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九零美好家园》,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91章 91 新合约
91 新合约
虽然广播与纸质版广告很便宜,但没有电视广告有效。
新雅公司还是要弄电视广告的,于是杜鹃就弄了三个广告剧本。
什么是剧本她不懂,她就按照张荷说的,一个人一句话,不用管环境怎么样。
这对话式的剧本,比写小说简单多了。
首府某员工宿舍
员工宿舍里,杜鹃拿着扇子猛地扇,跟演员说:“台词很少的,记住台词就好。”
“就是皮痒,怎么都不好了,然后大喊一声‘痒’就行了。”
演员听懂了,“没问题。”
杜鹃让出位置,让导演上。她跟东子在后头看着。
演员是个年轻小伙子,摄影团队找来的,演技还不错,演出了“痒”的感觉。
“咔。”“OK完成。”
导演让东子过去看,东子点了点头,回头问杜鹃:“你觉得呢?”
“可以了。”
“好,下一场。”
下一场是群演,一群人对着窗户说:“痒啊,痒就用666皮炎平。”
然后一个小孩拿着666皮炎平的盒子,说:“我有。”
这个是第一个广告,时长五秒钟。
就这五秒钟,拍摄过程中也要耗费五万块摄影团队费钱。
群演出了些问题,毕竟一群人,比不得一个人。
重拍了三次就过了。
“准备第二个广告。收拾东西,去公园。”导演喊道。
第二个广告是老年人主题,就两个老人在谈话,一个问皮痒用什么好,另一个介绍药效。
剧本是杜鹃写的,分镜头是摄影团队里弄的,因为台词多就弄了分镜头。
让演员按照预定的机位,从做动作到念台词,一步一步地来。
刚开始杜鹃好奇,一路跟着看着,后边体力不行了,回到车子上休息。
天气热,又是公园,东子上车时就是一身汗。
“拍完了?”杜鹃问。
“嗯,剧本简单,要求简单,演员有经验,又不用记台词,拿着说明书读,一次过。”
东子说:“等下我跟他们去吃饭,你去吗?”
“不去,我不方便。”
“那你先回酒店,明天拍完第三条,就可以回去了。”
回到酒店,白满川在那,给杜鹃一个很大的惊喜。
“你怎么来了?”
“妈在央视给我找了一个位置,明天去谈公告位,顺道带你去签新合约。”
“上次不是签过了吗?”
“《小楼》(书名的简称)要出实体书了,需要更新合同。”
白满川搂上了杜鹃,夫妻俩分开三天了,怎么样都要亲热一下。
再次打开房门,杜鹃是红光满面,白满川是欲求不满。
晚上跟东子吃了顿饭,第二天坐飞机去首都。
张荷这位老板,果真是老板,房子的二环内,还是套房里的复式房,也不知花费了多少钱。
杜鹃问一句:“妈,这房子多少钱?”
“九千多万。”
杜鹃不敢再问,生怕会吓死自己。
首都的房子不是谁都能住得起的!
张荷不是个爱动的,她喜欢静静坐在那里思考问题。
等杜鹃把屋子打量了一番,她才叫杜鹃过去。
“有人来问《小楼》的电视版权,我不打算卖。《小楼》的实体书,打算弄成两本,分上下集。”
“妈安排就好。”
杜鹃的稿费分两种。
第一种是千字100的字数稿费,就是放在周刊上,连载的稿费。
第二种是实体书的分成。
实体书卖出多少本,她都有钱分,就看多与少了。
白满川端着水过来,问:“你的收入有多少?”
杜鹃想了想说:“稿费加出版分成,共300多万。”
“不算少了。”
杜鹃想说,这已经很多了。这一笔钱比她上辈子花过的钱数还要多。
“打算怎么花?”
在白满川的意识里,钱存在银行就是浪费,还不如拿出去投资。
可是杜鹃没有投资项目啊。
“捐一点出去吧。”
张荷叠腿,“300多万能做什么,投资人家嫌弃你少,买房子还不够一套的首付。”
用首都的房价来说,还真的不够首付,除非买小一点的,比如90平方以下的。
婆婆虽然面冷,但人不冷,只要愿意亲近,她还是会帮你的。
“明天杜鹃跟我一起去公司,满川你自己去谈合约。”
“好。”
第二天,杜鹃随同张荷进公司。
公司的人对她翘首以盼,李莎见着老板,大声喊:“老板好,老板辛苦了。”
张荷睨视李莎,你在搞什么鬼?
李莎抬起头,再大声喊:“杜鹃,你来了。”
所有人,忙碌的所有人,全都停下,看向大门口的方向。
“杜鹃,作家杜鹃?”
“是她吗?”
“杜鹃女士,请问你是《小楼》的作家吗?”
杜鹃点了点头。
那人回身说道:“摇钱树来了。”
于是朝阳出版社的人,把杜鹃当作吉祥物来看待,像围观大熊猫一样围观她。
“李晏晏是不是群王的女儿?”
“幕后黑手是不是高大人?”
“周棠会跟李晏晏在一起吗?”
“结局是大喜还是大悲?”
“哎呀,后面的你别推我,我还有话要问。”
李莎挡在杜鹃前面,拦住众人,“都打住,拒绝书透,任何与情节有关的话题,都不许问。”
那些人不乐意了,说李莎以公谋私,自己看了书稿,不给别人问。
杜鹃笑了笑说:“我回答几个问题,大家要一个一个地来,我听不了那么多。”
“李晏晏不是郡王的女儿,她是刘大人的私生女,会被郡王认为干女儿。”
“哦!”
“周棠是李晏晏的官配,不是男主。”
“耶。支持周棠。”
“朱厚臣才是男主。”
“还没到结局部分,得要写到50万字吧。老板说要出上下集。”杜鹃说。
“明月山庄那部分,好虐啊,能不能放点甜。”
“那就增加男女主互动。”
李莎护着杜鹃往里走,“好了,好了,不许再问了。”
她们不得不放了杜鹃,好些人打算出书了去买一本回来收藏。
李莎带杜鹃来到人物树,“你现在的销售量排行第三十五,但你是上升最快的一个。从五百名窜上三十五名,你就是个奇迹。”
杜鹃的头像被放到作家新星的位置,上边有她的事迹。
《女人与鹅》两个星期卖了五千本,两个月卖了三万本。五个月卖了二十万本。
《青春出山》第一个月卖了十万本,第三个月卖了二十万本,总共卖出一百万本。
“目前来看《青春出山》的销售量好,但是整体来说《女人与鹅》更有上升空间。”李莎说。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九零美好家园》,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92章 92 牛人
“这些都不算,你看这条,这条奠定了你在公司的地位。大家相信,你将会是公司的一姐。”
李莎指着第三个事迹,那就是《小楼昨夜又东风》的周刊销售。
它很牛,它的出现让《读音》周刊,在第三个星期里飙升到三万份。
《小楼》连载到第六期的时候,《读音》卖出了十万份,到目前为止持续上升,将近五十万份。
一份周刊卖5块钱,一份周刊赚一块钱,一周就能赚入五十万,这是什么概念?
银行捞钱都没有她快。
所以说她就是朝阳公司的摇钱树。
杜鹃看着墙上的事迹,给一个评价:牛,真的太牛了。
内心奔腾:唉呀妈呀,我是个牛人!
“怎么样,看着这个是不是很有成就感?”
一个带着黑大镜框的男子,站在杜鹃身后,笑着问杜鹃。
“这个是我们的主编,出版部门归他管。”李莎说。
吴东笑着说:“出版社能有杜老师,真是我们的荣幸。”
她想笑又不敢笑,“你说笑了。”
她脸上的喜色始终掩盖不住。
她感觉自己在做梦,上辈子她就是个底层的妇人,每日里想着的就是手里头的那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