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把杜鹃推到一边去,“无缘无故打人,我为什么打人?你问他,问他做了什么好事。”
白露拿着扫把追着白满川打,白满川抢了扫把,“你先听我说。”
“上嘴皮一碰,下嘴皮黑的变成白的,白的变成黑的。白满川我还能信你吗?”
白露拿起瓷瓶要砸白满川,杜鹃拦不住,她又是孕妇。
“杜鹃,你到边上去,这里没你什么事。”
白露呵斥杜鹃,“边上去,还轮不到你管。”
“啪喇”瓷瓶碎了。
白露脱下高跟鞋,要打白满川。
“白露够了。”
张荷一张嘴就叫住了她。
果真还是一魔降一魔,你比他强,她比你强。
“说说怎么一回事?让你失去了礼仪。”
白露气呼呼地说:“今天早上去公司,三叔颁布了很多政令,我发现这跟大哥的计划很像。”
“我去一查,大哥的计划书在三叔手中。三叔说满川把大哥的计划书给卖了。跟三叔要了十个亿。”
张荷转向白满川,“你的目的是什么?”
如果今日白满川不解释清楚,她就打折了他的腿。
“我要另起炉灶,打垮新亚,最后并购新亚药业。”
现场进入了沉默,白露陷入思考,张荷猜测白满川的动机。
白露想了许久,她坐了下去,努力稳住颤抖的双手,最后不由得悲伤地笑了。
白满川上前说:“因为有爷爷,有大哥,公司还能正常运行。现在爷爷昏迷不醒,大哥没了,大哥弄进公司的人,也被辞退了。”
“我们继续留在公司里,得不到重用,顽强挣扎也是浪费时间。何不走出来,自己另立炉灶呢?”
“新亚本来就是一艘老船,各部位生锈,旧污迹难处,新创伤又来。不进行改革,它走不了几年。”
“它是国企,有上头的限制,改革何其难?三叔是个守旧的,他不会同意我们的冒进,我们只能脱离它,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那是大哥与爷爷的心血。”白露挣扎地说。
“你看了大哥的计划书,但你没有看到尽头,大哥最终的目的不是上市,而是去公存私。”
“新亚药业是从白家的手里成长起来的,但本质上它是公的。官家支持三叔,所以认命三叔为执行董事。我们再怎么争也争不过他们。”
“这些年因为金融风暴的问题,官家放松了限制,但它的限制还是在的。大哥上位后,他所有的一切部署都是为了脱壳。”
“没了大哥,没了核心的灵魂,想要脱壳,是不可能了。唯一的办法是收购,收购新亚,重整新亚,让它成为白家私有的产业。”
这下白露明白了。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重生九零美好家园》,微信关注“优读文学 ”看小说,聊人生,寻知己~
第90章 90 创业
白喜去到公司,人人给他问候。
他正春风得意,以后这公司他说了算。
“李广,你抱着纸箱去哪?”“你要辞职?”
“是啊,董事长,人往高处走,有公司出的薪水高,我就走了。辞职信我放您办公室了。”
“孙栋,你也辞职?”
“董事长,还有我。”
“董事长,谢谢你的好意,我想跟着哥们一起走。”
“你们,我不同意。”白喜说道。
“董事长,我们是裸辞。剩下的工资不要了。”
“白老板,再见。”
“白老板有机会再见。”
“你们走了别后悔!”白喜的喜色变成了白色。
以前公司里不全是白喜的人,好多能人是白满良找来的,这些人没有第一时间被开除,主要是白喜还能用上他们。
并且在他上位后,许以高薪,想要挽留他们。
早上10:00白喜接到白露的电话,白喜:“你不是跟白满川走了吗?”
“三叔很聪明。”
那些人都走了,他能不想到白满川与白露吗?
“之所以打电话给三叔,是想告诉三叔,以后我们就是敌人了。”
“白露,你做了一个很傻的决定,如果你不告诉我,我还会卖给面子,给你一些渠道。现在既然摊牌了,那就各凭本事。药品堆积在仓库了,可别来求我。”
白喜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层,防御计划他都做好了。
…………
时间:7月25号
地点:白满川的家
人物:白满川、白露、李广、梁进、郭春阳。
事件:开大会。
主讲人:白满川。
端茶小妹:杜鹃。
“第二个季度的账目,还没与总公司回账。不回账这笔钱就是我们的运作费用,账面上有五百万,私人账户上有一千万。”
“在这一千五百万用完之后,我们还不能找到出路,或是盈利,这一次创业就算失败。”
“目前我们有三条半成品的成产线,一条成品生产线。需要增添成品生产线、包装线。”
李广举手:“这个我去谈,这方面我熟悉。”
白满川说:“渠道方面,白露你找到经销商了吗?”
白露:“桂省的经销商愿意销售,但以前认识的人,都不愿帮忙。这方面还需要去谈。”
“如果不行,就把给经销商的折扣,提高到10%。”
“好。我跟梁进去谈。”
“在原料产地方面,以前的合同都是跟新亚药业签订的,现在统一换成新雅药业。我们要垄断玉北市的药材市场。
老郭,药草收购这方面的,你跟收购部的一起去谈。”
“没问题。”
“原料保证了,生产有了,销售有了,还差广告。打广告方面,你们怎么看?”白满川问。
“去央视。”
“去卫视。”
“地方台也要。”
“预算呢?”
白露说:“第一把买生产线的预算打上,第二把建厂房的预算打上,还剩余多少钱再弄广告的预算。”
“弄一支广告要多少钱?”白满川问。
梁进说:“广告这一块是东子去谈的,东子陪妈妈看病了,要等下个月再来。”
白露说:“我记得央视,5秒钟的广告要十万,卫星电视台的5秒钟要7万,地方台的比较少,5秒钟要3万。
关键是代言人,找明星?拍摄广告的费用也要一笔钱。”
李广说:“你这一千五百万不够花啊。大型生产线,就要用去二三百万了。”
梁进说:“要不大家支援点,算是投资入股?”
白满川不同意,“不够钱,我找我妈支援点,她那边或许能弄来几千万。”
杜鹃点头,婆婆是大富豪。
实在不够钱,就把手里头的宝贝卖了。
“散会,按照要求去做。我去跟银行谈贷款去。”
新雅药业是新起的,没有办公楼,没有领导宿舍楼。
白满川安排他们住进小楼,一人一间房还是有的。
办公地点就在他家,随时开会,随时通电话。
布置了任务,各自奔跑,为公司努力。
白满川出去跟有关部门、银行商谈贷款的事。
李广去工厂考察地形,看需要购入哪一种型号的机器。
白露收拾东西,开始跑渠道,找经销商。
半个月过去了,事情有好有坏。
比如白露找到两个省的经销商,但那边回馈说去廯净药膏,很难卖出去。客人不接受这个牌子。
还有白满川的贷款谈下来了,当地银行愿意放贷一个亿。
但是生产线的价格提高了,从二百多万,提高到三百多万,这还是小型生产线的价格。大型成品生产线,需要一千三百万。
目前困扰的是广告的问题,东子回归了,他提出一个个方案。
又被大家一个个推翻,想请大明星,但钱不够;请小明星,又怕效果不好。
想上央视,但央视没有位置了。那边的人,嫌弃你的药品格不够,给钱也不要你的广告投放。
那边激烈地讨论着,杜鹃端着茶水过去。
举起她那白嫩的胖乎乎的手,“我要发言。”
大家都停下来,六双眼睛齐刷刷盯着她,她有些窘迫。
见白满川笑了,她胆子又大了。“广告不一定要大明星,也不一定要上央视。只要宣传到位,什么明星、央视都不是重点。”
大家都坐下去了,有的拿起茶水,有的动了笔,有的依靠着椅背,等着她高谈阔论。
杜鹃说:“我们的产品定位是去廯,这个定位不对。很多人没有廯的,但很多人会痒,我们的定位要在止痒。”
“那么我们可以在书籍上,电台里,出租车上打广告。”杜鹃拿来一本周刊,翻到最后一页。
“这些地方是能投放广告的。婆婆就经营了三本杂志,她的杂志里完全可以投广告,还不用钱。”
白露拍一下白满川的桌面,提醒他这是好点子。
白满川给杜鹃竖起大拇指。
“现在人人都看电视,很少人收听广播,收听广播的不是司机,就是闲散老人。
司机坐久了,容易长痔疮,或是屁股痒,这时候就能用上了。老人家最容易买药,碰上止痒的会买多一点,因为家里人都会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