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这个干部真是话多,李小琴不想跟他耽误,迈步先走了。
真的……好倨傲啊!陈志国抬眸望着小姑娘的背影,双眼微眯,舌头顶了顶腮帮子,接着呲笑一声,“行呗,那你走快点。”
架子车是用木材制成的,凹行槽,底下装两个像自行车的轮子,再配两根长而直的车把,中间一根麻绳攀,在农村是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装花费运到地里,往家里拉稻谷,玉米,也用来拉石头,泥巴等,百斤的架子车,陈志国肩上套上攀绳,两手握住车把,拖起来毫不费力。行走间,只听得到架子车车轱辘碾过地面的声,以及两人走路脚步声和喘息声,显得格外的安静。大概走了半截路,陈志国感觉到小姑娘逐渐落后,吸气呼气有些重,小姑娘态度倨傲,但到底是个十六岁的娃,陈志国脑海里浮起昨天李小琴被朱寡妇欺负晕倒的模样,本来决心不改,但眼神就是柔软了几分。
“你还是坐上去吧,别没到县城人就累垮了。”陈志国打破安静。
“不,我走路。”李小琴大步走着说。
陈志国扭过头打量她一眼,挺秀的鼻尖尽是细细密密的汗水,巴掌大的小脸红扑扑,累得不成样了,偏偏就那么一副冷清的模样。
第四十章 有钱才怪
“太逞强可不好。”陈志国说。
李小琴吭呲吭呲走着,也没抬头看他,“你走你的便是。”
人小脾气大,说的就是小姑娘这种的,陈志国无奈地摇摇头,但特意把拉架子车的速度放缓,路上俩人再没讲过什么话,再十多分钟,县城到了,头顶的天也亮得差不多了,陈志国把架子车拉到一处古老的砖墙老房跟前,停下来,把背篓抬下来搁地上,他拍了拍手,幽深眸光看向她,说道:“你就在这摆吧,这家是我朋友,等会我跟他打声招呼。”
李小琴抬眸朝四周望去,摆摊子的位置决定当天的生意,这户人家在县城街道的三岔路口,人流量多,附近居民多,右手百米远就是县城通往市区的公交站台,她很满意,点点头,“成。”
陈志国嗯了声,举步朝老房门口走去,完了抬手敲门,敲了一分钟,才听到院里有人喊,“来了!来了!”
李小琴垫脚尖望过去,一个年纪大概二十出头的伙子开的门,估计就是陈志国的朋友吧。
“咦!你咋不去上班,跑来我家干啥了?”伙子一边嚷嚷,一边伸手套身上早期解放军军装。
“去,这就去。我有个妹子在你家门口摆摊,你别把人家撵走了。”陈志国说道。
小伙子顺他目光看去,是个穿白色的确良,黑色布裤子,黑色带扣布鞋,瘦小,皮肤白净,长得十分水灵的女娃,小伙子一怔,好像从未见过这么水灵的女娃,片刻后才回过神来,暖昧地冲陈志国眨眨眼,“哟,我说你咋特意敲我家门提醒呢,合着是给小姑娘照应呀,诶,哪家的,多大了?我咋看着才十三四岁,你也好意思吃。”说完又朝李小琴挤眉弄眼。
对一个未成年女娃嘴巴也不干净,不要脸,李小琴秀眉微微蹙起,心底升起一股厌恶。
“狗嘴里吐不出象牙!”陈志国抬腿踢了伙子一脚,那么小的小姑娘,亏他赤裸裸地讲出来?
小伙子挨了一脚并没有生气,反而笑嘻嘻地道:“放心,我会照顾周到的。”
陈志国瞪了他眼,才返回李小琴身旁,把自行车从架子车上取下来,推着。刚才朋友一番话,估计小姑娘听了不少,陈志国感觉不大自在。即使小姑娘已经十六岁了,村子好多十六岁的女娃也结婚生娃了,但她跟人家不同,那么纤瘦的人儿,咋瞧都像十三四岁,朋友咋能占人家便宜呢?这么想着,陈志国又抬眸狠狠瞪了眼朋友,他伸手去口袋里摸了摸,掏出几张纸钞来,递给小姑娘,“对面是小吃街,有卖早点的,等会去买两个肉包子吃。”
李小琴瞥他一眼,“我自己有钱。”
“我看看?”陈志国问。
李小琴语气不善,“就是带了。”
信她才怪!听郝村长介绍,李大奎死后兄妹俩没了经济收入,小姑娘才去虎崖挖草药贩卖,坠崖发生后,她哥把家里唯一的两块钱都拿去买药了,尽管李二奎赔偿百元,但买生猪下来估计也见底了。
“钱我放这了,挣钱了还我便成。”陈志国把钱放在架子车上,走之前朝朋友督促,“可别骚扰人家。”
“放心。”小伙子笑嘻嘻地道。
陈志国跨上自行车,没骑多远,伙子便小跑朝李小琴过去,“妹子,你叫啥?我叫王俊杰。“说着手伸出去。
李小琴当做没看到,去马路旁边拽一些杂草,扑在摊位上,再把三盆猪肉放上去,锅盖掀开,李小琴对保温处理妥当,盆是是麻袋撞的,锅盖上盖着一层洗得干净的麻袋,出锅到现在五十多分钟过去,但盆里的肉仍冒着热气,香气四溢,仿佛隔着几条街都能闻到它的香味,一层层的猪肉,色泽浅黄,柔嫩的,绵软的,像极刚出锅的嫩豆腐,一看就好吃,这个时间点陆陆续续有小贩推板车到达县城,寻找适合的位置摆摊,顺着香味,大家纷纷朝李小琴这边看,交头接耳的说真香。
王俊杰家门前向来不准小贩摆摊,此时就李小琴一人,独占宽敞吸引人的视角。摊位旁边有块半米高的石头,李小琴爬上去坐着,等待顾客上前购买。六点多,县城里大爷大妈们开始起床,匆匆锻炼便去买菜,趁早新鲜也便宜。肉类都是菜市场生猪肉,没有这种做熟了摆摊卖的,李小琴的肉一掀锅盖,就吸引了不少大爷大妈的注意。再往摊位旁边一看,水灵灵的小女娃,好奇心驱使就凑上去,俯身朝盆里望一眼,那肉方方正正的,色泽焦黄油亮,还往上冒着热气,闻一闻,口水差点就流出来了。盆里放着两双筷子,有人伸手拿起,掐了一片切得薄薄嫩嫩的肉片。
“小女娃,你这肉啥肉呀?咋卖的?“王俊杰赶紧凑上去,刚要开口吆喝,却被从石头上跳下来的李小琴推到一旁。
“我忙,你别挡道。”
“诶,我帮你。”
“不用。”李小琴面无表情的,但面对大爷大妈们立即嘴角扬起,笑得很腼腆纯良地道:“这是桂花酿肉,三片两分钱。”
一名穿老式偏襟衣服的大妈撇了撇嘴,说道:“哟,这么贵呀,你这肉切得这么薄,值这个钱吗?“
听她这么说,李小琴笑着道:“婶子,做熟的肉有不少汤汁,要是论斤卖,汤汁占着称对你们不公平,所以我是轮片卖的。我刀工不行,切肉只能凭感觉,这些肉片,有的厚,有的薄,所以,先买的话许能挑到厚片肉呢。“
第四十一章 一百三十五块
事实上,李小琴的刀工称不上出神入化,但每片猪肉薄厚适中,差不到哪里,但是就像李小琴说的,先购买的能优先挑选,买东西沾点便宜是人之常情,那名婆娘已经开始拿筷子挑选了。
李小琴立即从口袋里掏出剪得整齐的塑料袋,伸过去兜着,不过婆娘挑了两片,又停下来撇嘴忍不住道:“我说小女娃,这肉三片两毛,我总不能就买三片吧,家里四五个人吃饭呢,可要买多了不划算呢,万一不好吃岂不白浪费钱。”
这是嫌便宜占得还不够,李小琴心里翻白眼,嘴上却笑得很腼腆纯良,说道:”婶子您说的对,四五个人的话,起码买一块钱才能每人都吃到,这要是嘴巴馋的,可能一顿就吃掉四五片,四五个人那得买三四块钱的。所以,我这有写着买五块钱送三片肉。“
说着她把口袋里准备好的纸张掏出来,撑开,再铺在地上,捡小石头子压着,以免被风吹跑。
“另外我把每个买肉的人的名字都记下来,要是觉得好吃,等下次我再摆摊时找我报名字,到时买五块钱送五片肉。”
围着的大爷大妈们听她口齿伶俐,说得头头是道,生意人都好给客人挖坑跳,可仔细一琢磨又觉得都是捞着便宜,顿时有几个大爷大妈举手说要买。
“小女娃,我家就我跟老板和儿子,三个人吃不了五块钱,我买三块钱你看下次能给我划算吗?”
“我买四块,家里人不多,小女娃,你也给便宜点嘛,一下子买五块也吃不完啊。”
“对对对,便宜点,便宜点。”
“这个……”李小琴秀眉微微蹙起,很是纠结的样子。
“看你这肉很香啊,小女娃,你再便宜点嘛。”
李小琴长叹口气,脸上无奈地道:“那好吧,家里人不够的,买超过三块钱,送一片肉,下次再购买三块钱,送两片肉。”
大爷大妈一听让步了,都很高兴地嚷着要买,李小琴正准备掏本子记录,这时候听到旁边传来王俊杰的嚷嚷,“来来来,买过的在我这里记名字!”
王俊杰扬手高声喊,没见过刚认识就这么热情的,李小琴心底不喜欢这伙子,但因大爷大妈都递钱嚷着挑肉,就暂时不管王俊杰那边,赶紧拿筷子给他们挑肉片,人一下子就多了起来,都以为先买的能挑厚肉片,如李小琴想的差不多,七十年代人们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猪肉都是逢年过节才吃,二两猪肉能跟半斤白菜一起翻炒,实际肉味都被覆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