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继续躺着吧,待会儿二姐就给你烧烧炕,早上不吃了?”
“我等中午吃好的。”这几天姜川没少围着锅台转悠,姜瑜做了什么,他保证是第一个尝到,可算是过足了瘾。
------题外话------
家有暖气的我,一冬天几乎都是穿着加绒的睡衣在家里晃荡。不出门,绝对不收拾自己,另类的懒。
第037章 送温暖
早饭是在小土灶里做的,这个小土灶有一截不到五十公分的烟筒,连接着姜川那个房间的土炕。
说是土灶,其实就是用黏土垒砌的类似于煤炉的小灶,平时几乎不用,冬天的时候会给姜川烧炕,不然就算是那小家伙身体火力再旺盛,寒冬夜里睡凉被窝那也够受的。
她曾经听父母说起过年轻时候的事情,他们刚结婚那会儿,楼房里只有一台空调,还是放在客厅里,卧室什么都没有,冬天的晚上特别冷,夫妻俩就只能灌上热水袋抱着睡。
最开始还好说,可一直到陆妈妈怀上了她,陆爸爸心疼媳妇,直接去外面买了七八个热水袋,回来灌上热水,放在陆妈妈身边,冬天的晚上通常会起来两次,半夜和凌晨三四点钟再灌一次,听得她很是好笑。
既然冷的话,干脆在客厅里睡觉就好了,空调全天开着。
可就算家里条件不错,有些地方该省的还是要节省,比如电费。
不过在她出生后的那年冬天,帝都那边就全部更换上了暖气片。
姜川躺在被窝里,没多久察觉到被窝里再次一点点的暖和起来,美的小家伙不要不要的,不大会儿就闭上眼,迷迷糊糊的睡过去了。
“又偷懒了?”姜烟在饭桌上没看到弟弟,笑着问道。
“反正今天也没他的事儿,想睡就睡呗,待会儿大姐去给周婆婆和老师那边送年货?”中午都是炒菜的,年三十这天中午的饭菜,是公社所有人家一年里最丰盛的,但凡是家里养鸡的,今天中午这顿饭必然是要杀一只鸡,母鸡自然舍不得,杀的是公鸡。
在河西公社,一般家里都会养最少一只公鸡,这只公鸡不是养肥宰杀的,而是种鸡。
他们家里的鸡仔都是自家老母鸡孵出来的,有时候是四五只,有时候是七八只。
“行,你现在家里忙活,我回来再帮你。”姜烟点点头。
早饭后,姐妹俩来到厨房,姜烟先把准备好的一个竹篮递给大姐,“这里面是一块肥肉,一盒大白兔奶糖,一盒油酥,我还放了六个酥果子,半只鸡,给周婆婆行吗?”
“这些就行,每样都很扎实,那我先去了。”
“好,大姐路上慢点。”姜瑜取来一个斗笠递给她,外面还下着雪呢。
他们家门口的雪,早上已经被姜烟给清扫了,而路上的积雪也被早起的人踩出了一条路。
姜烟踏着泥泞的村路,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公社西北方向去了。
路上有在门口清扫积雪的村民看到姜烟,都热情的和她打招呼,知道她今天是去给周婆婆送年礼,也知道去年夏天那个老寡妇在河边救过姜川。
瞧着那沉甸甸的竹篮,想必里面装了不少的东西,就是不知道有什么。
也有没眼色的会开口问问,姜烟也只说是一点再普通不过的东西,别人也不会上前来扒拉着看。
周婆婆住在村子西北角,这里比较靠近公社边缘了,房屋坐落的比较稀疏,可也有二三十户人家。
来到门口,就看到庭院里一个小老太太正佝偻着腰,慢悠悠的铲着院中的积雪。
“周婆婆!”她进门,将篮子放在一边,“我帮您吧。”
老太太见状,就知道这小姑娘是来送年礼的,脸上露出一点略显僵硬的笑容。
“大妮来了,别帮我,老婆子还没那么不中用,你搬着凳子坐吧。”老人家搁下手里的铁锨,拉着姜烟的手往屋里走,姜烟拎起脚边的竹篮,跟着老人家进了屋。
人上了年纪,一般会有一种味道,称之为老年臭,可周婆婆的屋子里却收拾的很干净,闻不到那种让年轻人无法接受的老年味道。
虽说房屋看着破旧,至少能挡风遮雨,厨房灶膛里塞着木柴,屋子里暖融融的。
土炕一边放着一张陈旧的矮木桌,平时老人家就坐在这里吃饭,也在这里做点针线活儿。
“周婆婆,我给你带了几样年货!”她将带来的东西一一取出来,看的周婆婆露出一些惊讶的神色。
不说那漂亮的铁盒子,就是肥肉和半只鸡,这也不是谁家过年都能吃得上的。
“这是奶糖,您闲着的时候可以含一颗,奶味可足了。”将那精致的铁盒子塞到老人家手里,见她推回来,姜烟笑道:“收下吧,这也不是我们买的,是我爷爷的战友家的孙子来探望的时候,捎带过来的,家里还有呢。”
“这肉和油酥也是,您牙口不好,油酥可以泡在热水里,比玉米糊糊好吃多了。”
姜烟一样样的说给老人家听,周婆婆到最后并未拒绝,眼眶倒是热乎起来。
去年她不过就是举手之劳,当时姜翰夫妇已经给了她不少东西,去年过年姜翰夫妻俩没了,他们仨在家里守着并未出门,今年又过来送东西,她心里也过意不去。
可作为快入土的人了,也明白若是不收的话,这孩子心里必然会不好受。
她也就不和姜烟这孩子推来推去的客套了。
周婆婆年轻的时候丧夫,后来丧子,如今只余下一个女儿,可是有等于没有。
按照年纪来算,若是那个女儿还活着,现在她的外孙也得有个二十岁了。
如今这把年纪,周婆婆已经很久不会去想那个远嫁南方的女儿了,一个人也挺好的。
在这里陪着老人家聊了会儿天,姜烟就挎着空篮子离开了,回去后还得往茅屋那边送年礼,之后还要帮着妹妹做饭,这一上午可是很忙碌的。
周婆婆站在门口目送姜烟离开,久久才返回屋内,将这孩子带来的东西一样样的放好,背影瘦小孤零。
茅屋那边送的比较多,毕竟是五位老人,太少了也不够分的。
对于姜家三个孩子时不时的送些好吃的,五位老人都一一记在心里,现在没有能力,不记着也没有别的方式来回馈对方。
临走的时候,姜烟还告诉他们,中午别做饭了,到时候会给他们送过来。
几位老人能说什么,当然是欢天喜地的等着呗。
他们倒是想自己做饭,可和姜瑜那小丫头的厨艺比起来,几个人合起伙来捣鼓的饭菜,比猪食好不了多少。
大过年的,他们也想吃一顿酣畅淋漓的饭菜。
------题外话------
大年初一,各位小仙女们新的一年,照旧美美哒。
第038章 磕头叩拜的祖宗是我手写的
今天中午的饭菜,姜瑜算了算,大概会有八个盘,她想了想后决定再加一道汤。
来到姜川的房间,姜瑜把小家伙给喊起来。
“小川,你去大伯家里换两斤豆腐回来!”村子里的姜大伯,是一个做豆腐的好手,以前吃公社食堂的时候,他就在后厨里专门做豆腐。
食堂关门后,姜大伯就在村子里上工,偶尔也会在家里做点豆腐,公社的人有时候会用豆子或者是鸡蛋钱等去他家里换豆腐吃,物美价廉且干净好吃。
此时已经上午快十点钟,姜川虽然舍不得离开暖乎乎的被窝,可既然二姐让他跑腿,他自然也不会继续赖床。
麻利的穿好衣服,从二姐手里接过一袋鸡蛋,拎着就出了门。
姜川别看只是个八岁的孩子,可办事很利索,一来一回速度很快,并未在路上耽搁。
若搁在一般调皮的孩子身上,估计等到了地方,手里的鸡蛋完好无损的没几个。
她之前如果不是穿到了姜瑜的身上,姜瑜本人都没有这个弟弟懂事。
“二姐,中午都有什么菜?”姜川凑上前来,期待的问道。
“有鸡有鱼还有肉,红烧肉喜欢吗?”
“喜欢,怎么能不喜欢,只要是肉我就喜欢。”姜川离开一嘴雪白整齐的牙齿,向二姐彰显着自己是肉食性吃货的标志。
之前姜瑜倒是想着做一道蒜泥白肉的,想了想还是算了,红烧肉就挺好的,名字听着也喜庆,而且瞧着就红红火火的。
她不想承认是因为家里种的大蒜太辣的关系。
等姜烟回来,姜瑜就开始下锅了。
随着锅铲翻飞,一道道菜飞快的出锅,有糖醋鱼,有鸡肉炖粉条,有红烧肉,有白菜炒肉,肉炒干笋等等,最后是一套豆腐汤。
厨房里饭菜的香味飘出去,也亏得这个点家家户户都在准备丰盛的年饭,姜瑜这边的味道即便很浓郁,也不会被察觉到。
将做好的菜,分别夹了点装在小碗里,然后放在另外一个房间的供桌上。
姜烟取来一张烧纸,简单的折叠了一下,递给姜烟一支笔,“写吧!”
姜瑜攥着笔,懵,“写什么?”
“姜氏宗亲之神位!”姜烟说道,“写好之后贴在供桌的墙壁上。”
姜瑜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供奉先人,可还是按照姜烟的意思写在了折叠成小房子似的黄色烧纸上,然后看着姜烟将这张纸贴在墙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