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8章 山大王
公园是临时加的,姐弟三人带着村支书姜涛和小包工头姜淮一起商量的。
喷泉是三层设计,周边摆放几个双人木椅,旁边的一个角落安置健身器材,另外三边堆砌小花坛,中间空余的地方可以自由活动。
设计的简单美观且实用。
当然比起原定时间,要稍微花费一点功夫,可村子里的人乐意出这个力。
一个礼拜后,第一天修建的水泥路已经可以使用了,村民兴奋的在上面踩踏,感受到脚下的平整,脸上的笑容比过年吃到年夜饭都灿烂。
河西村虽说不会穷的吃不上饭,但是也绝对不富裕,在周边的几个村子比起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但是,修村路,这可是周边的第一家。
随后的每一天,村子里的路都在延展开,前前后后十天的功夫,整个村子就变了样。
房子还是那些房子,没有变化。
可站在村口向里看进来,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痛快舒畅。
“大妮,可真的是太谢谢你们姐弟仨了。”此时一个婶子正在院子里淘洗麦子,她这边的路是干的最早的,此时在门口的水泥路上铺了细细的纱网,将淘洗好的麦子摊上去准备晾干。
“都是一个村子的,做的也不错。”姜烟笑道:“是不是很方便了?”
“可不是咋地,以前的麦子都晒在木头板子上,现在直接就晒在门口,啥也不费劲。下雨下雪的那可就舒坦了。等家里条件稍微好点,让孩子他爸买袋水泥回来,自家门口也给修一修。”
“可以的。”
修好后,姜涛还在路边竖起了几个牌子,“爱护村路,人人有责。”
起坟的这天,气温有些凉,还飘着蒙蒙雨雾。
三叔公在这边一番的念叨,让姜烟姐弟磕了头,一声高喊道:“起坟!”
村子里几个年轻人上前来,拎着铁锨开始挖土。
很快,坟堆的土被挖走,能看到下面的骨灰盒。
姜川按照三叔公的指示,上前来将爷爷和父母的骨灰盒捧出来,放到重新打造的骨灰盒里。
爷爷奶奶和父母的。
他们准备明天上午返回京城,按照规矩,今天邀请帮忙起坟的人和族里的亲戚长辈吃饭。
这件事是姜国良夫妇帮忙处理的,姜烟只需要把费用交给姜国良就可以。
次日,全村的人都来送姜烟姐弟离开。
而后经过一日的奔波,回到京城后,骨灰盒就暂时被安置在了姜川家中。
姜烟和姜瑜都结婚了,只有姜川哪里合适。
隔日上午,在众多人的陪伴下,姐弟三人捧着爷爷奶奶和父母的骨灰盒,率先来到了烈士陵园。
宴世章和顾宏以及贺英杰三位老人家也亲自过来,主持姜持的迁坟礼。
墓碑是三位老人找人做的,上面写着姜持的军衔和所在部队。
来祭奠的人里,还有好多是他们没见到过得,据说都是姜持老爷子当年的下属。
里面有做官的,有退伍后做生意的,也有依旧在部队里为国为民的。
“敬礼!”等姜持的骨灰被安葬好,宴世章一声中气十足的高喊,在场的人唰的一下子,站的笔直,行了一个军礼。
姜瑜见状,眼底泛起热气。
她对姜持没有多深厚的感情,毕竟自己成为姜瑜后,姜持就已经过世多年了。
她只是被眼前的气氛所感染。
随后就是姜翰夫妇的入藏仪式,宴世章几位老爷子没有过来,而是和这些长辈们留在姜持那边说话,缅怀过去。
再者说他们是长辈,姜翰夫妇是晚辈,到底是不太合适。
姐弟三人带着各自的家人,林榭夫妇和姜长海夫妇也都跟着过来了,连闫秀琴也在场。
另外就是各家族里和夫妻两人生前熟悉的,浩浩荡荡人数很多。
安顿好之后,姜长海叹口气,“以后你们就可以经常来祭拜一下了。”
“是啊,可以经常来了。”
这里面,赵彩花和林黛黛是最熟悉的,两人作为隔房的妯娌,在林黛黛生前经常在一起上工做针线活。
谁知道一晃眼就十多年了。
想起曾经,似乎就发生在昨天,记忆清晰如在眼前。
一切结束,姜瑜突然生了一场病。
全身绵软,烧得厉害。
就在宴策焦急的将人送到医院后的第三天,姜瑜又奇迹般的好了。
“我梦到了我妈。”姜瑜对坐在病床前的宴策说道。
宴策低头给她削苹果,然后切块放在盘子里,上面插着一根牙签。
“妈在梦里和你说什么了?”
“她向我道谢。”姜瑜唇角勾着笑,笑容有些意味深长。
“看来妈对你能离儿女近一些,很高兴。”宴策没有多想。
“可能吧。”姜瑜点点头,“我还梦到了前世。”
“说说看。”宴策的声调含笑,似乎根本没有当一回事,纯粹就是好奇。
本来嘛,梦境都是虚无缥缈的,而且天马行空,他幼年时期还梦到自己会飞檐走壁呢。
媳妇病了,她说什么就是什么。
“在梦里我叫陆颜,是一家上市国际公司的总裁特助,年薪八百万,还是家里的独生女,名下房产十几套,你说这个梦境代表着什么?”
宴策忍不住笑出声来,“代表着你是一只小仓鼠,人家知道屯粮食,你却屯房子。”
“喜欢房子,咱们就多买几套,只要我能力足够,你要多少套房子都行。”
姜瑜叹口气,“还是算了,九阙山都是我的,我还在乎那几套房子嘛。”
“说得对,你是山大王。”宴策抬手试了试她的额头,“再待一天观察一下吧,明天再给你办理出院手续好不好?”
“听压寨丈夫的。”姜瑜大口吃完盘子里的水果,钻到被窝里,“你不去工作?”
宴策打开笔记本电脑,“不去,我在这里守着你,直到你出院。”
姜瑜心里感动的冒泡泡,她家老公怎么这么贴心呢。
看到妻子缓缓的入睡,宴策望着那张恬静的睡眼,视线重新放到电脑上。
虽说姜瑜是好了,可他还是想守在她身边,不想让她睁开眼,面对着独自一人的病房,或许她不会觉得孤单。
他只是想做到最好。
次日上午,宴策给她办理了出院手续,将人接回家,然后用心叮嘱一番,开车去公司了。
------题外话------
第299章 归国
年末,星芒娱乐公司的首席女歌手蔡雅发布了一张专辑《词意》。
这张专辑的歌全部都是古代诗词大家的作品,而曲作者则是星芒公司的几位顶尖作曲人。
一经发布,很快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一些个音乐人发现,歌居然也能这样作。
尤其是看到词作者个个都是所有人熟悉不过的大佬,比如李白,比如辛弃疾,比如李清照,比如苏轼等等,瞧着就让人觉得新奇,同时也有些激动。
甚至一些文学界的大佬,听到这张专辑后,都给予了极大的肯定。
如今时代在进步,他们这群大佬们也不会停留在刻板时代,而且这张专辑里的曲子,很多里面都加入了戏剧元素,听起来颇有种把人带到那个年代的意境里。
新的一年音乐盛典,这张专辑获得了好几项重量级的奖项。
而有利益就有跟风,其他的娱乐公司也挖空心思的找合适的古诗词开始谱曲子,这其中也有一些是姜瑜听了就非常喜欢的。
“小翠?”这天上午,小翠带着闫秀琴过来了,“什么时候回来的?”
“姜瑜姐,已经回来快一个礼拜了,这几天都在公司里适应工作,没有尽早过来,你还好吧?听我妈说你前几天生病了。”
“只是一个小感冒,没多大事,快坐吧。”姜瑜把人请进来,让阿姨送来水果点心,“之前听秀琴婶子说你可能留在国外,我就想着你指定放不下你妈,早晚得回来,倒是挺早的。”
小翠撩了撩头发,在国外四年,她拼了命的学习,就是希望能够早点回来,孝顺母亲。
“这次是我导师给我打电话,告诉我国航招飞行员,我就从那边辞职回来了。”如今的小翠再也不似当年那边的内向怯懦,长成了一个自信且有魅力的大姑娘。
而且国内甚至国外的女飞行员数量都不算多,国内的相对要更少。
之前小翠报考飞院,院系近两百个学生,女生还不超过二十人,这其中能真正走到最后一步的那估计不超过五指之数。
“不错!”姜瑜欣慰的点头,“国内的情势这些年越来越好,你这份工作也很有前景,姐相信你一定不比男人差。”
“我会继续努力的。”
“暂时先担任副驾驶?”
“对,我资历尚浅,至少也要跟着飞个两三年才能独立飞行,不过机长是比我高三届的学长,也是导师的得意门生,他能教给我很多东西,我相信自己没问题的。”
闫秀琴进来后就没说话,只是骄傲的看着女儿。
她没想到自己真的能看到女儿出人头地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