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姜瑜,如今对于肉类也算是爱不释手。
曾经哪里还吃红烧肉,现在看到都觉得亲切的不得了。
贺勋他们不在这边吃饭,而是让陈师傅等这边的人吃完,做上两桌送到姜家,他们单独和姜长海一家聚在一起吃,在这里只顾着招待村子里的人了,哪里能吃上几口。
再说贺勋和宴策好歹也是城里人,也不好意思坐下来和他们一桌抢肉吃。
这天就好似过年一般,足足开了三十几桌,后来累的陈师傅一家气喘吁吁。
等下午快三点,终于把村子里的人都招待完,两拨人才疲惫的来到姜烟家里。
“陈师傅,留下来一起吃顿饭吧。”贺勋招呼陈师傅一家。
陈师傅倒是想留下来,可家里的饭店晚上还得开工,这要趁早回去准备一下,遂拒绝了。
贺勋也没勉强,带着陈师傅去结清了今天的钱,和姜烟一起把人送走。
姜长海从外面进来,“贺公安,饿了吧?今天咱们几个喝两盅。”
“好啊四叔,快进屋。”如今贺勋也算是姜家的半个女婿,就是这个家的人了,作为半个主人,热情的招待起姜家众人。
两桌菜,炕上一桌,炕下一桌。
炕上是男人,炕下是女人,坐的满满当当的。
姜秀秀拿着筷子,眼睛在众人身上转了一圈,“可以吃了吗?我肚子都饿得咕咕叫了。”
姜瑜给她碗里夹了一块鸡肉,笑道:“吃吧,今天也辛苦你了。”
这一中午,秀秀蹲在那里帮忙刷碗,也是忙得挪不开身。
随后她把碗里的几根鸡腿拿出来,给在座的几个小孩子分了出去,一人一根,吃不完就带回家去。
这是姜瑜提前让陈师傅给留下来的。
小娃娃看到面前香喷喷的鸡腿,高兴的手舞足蹈。
但凡过年,村中家家户户都会做鸡肉吃,不过如今条件并不富裕,鸡肉里面会放上很多的土豆,而一只鸡通常能吃很久,即便如此,也让孩子们心里美滋滋的。
如今一人一只大鸡腿,那更是比过年都要兴奋。
他们年纪小,一根鸡腿差不多就能吃饱。
陈师傅的手艺还算不错,姜瑜是满足的。
“陈师傅带的菜剩下一些,明天咱们做个茄盒吧,到时候给四婶送些过去。”姜瑜很久没吃茄盒了,还有藕夹也不错,只是他们这边没有藕。
“咋做?”秀秀问道。
“没事你明天过来,咱们俩一起做。”说罢,她问道:“什么时候有集市?”
“后天。”秀秀回答。
“那就后天在做,去集市上看看有没有卖藕的,还顺便能做些藕夹。”
“行,后天早上我来喊你。”
宴策这顿饭没有幸免,被姜长海以及姜家三位堂哥逮住问了不好问题。
当得知这位居然也是京城人士,而且还在国防工作,虽说不知道国防具体是做什么的,可一听就感觉很了不起。
关键他说宴家和姜老爷子是老相识,这也让姜长海父子更加了解了姜持的身份。
姜持自小是在河西村长大的,后来战乱爆发,他毅然决然的离开村子,奔赴战场。
当时村中的六叔公和九叔公也想去,却被两人的父母给锁在家中,说什么都不同意。
那时候还是封建社会刚解体,可即便如此,村中姜家嫡庶之分还存在。
姜持家里是旁支,而且姜持的父母在他十岁那年就重病死了,姜持是被爷爷养大的,姜持的爷爷和姜长海的太爷爷是一个爹,真要说起来,等到了姜烟下一代,两家其实就没有多少血缘关系了,即便是现在其实也很淡。
这若是放在大城市里,可以说完全就是两家人了。
不过农村一般都是世代居住于此,血缘亲情比起大城市来说,看的更加重要。
可就姜家这个旁支,因为姜持的关系,成为了如今姜氏一族的主心骨。
姜翰死后,公社票选大队长,姜长海当仁不让。
毕竟在姜翰生前,姜长海已经是姜翰的左右手了,完全能担得起来。
第159章 扶持一把
“二伯真那么厉害?”姜长海咋舌。
贺勋不禁笑道:“难道四叔不知道?”
“我知道二伯不简单,可也没想到居然这么了不起啊。”
贺勋随后给姜长海父子普及了一下姜老爷子的丰功伟绩,听得姜长海父子连连抽气。
其实这也难怪,姜老爷子当年回到村子里后,大部分的时间就是待在家里,毕竟老人家断了一条腿,下地干活那是不成的。
况且老爷子也不是那种自夸的人,难道他还要逮着人就说自己当年多么多么了不起?
因此,真正知道老爷子有多牛,在村子里极少极少,甚至说根本没有。
“若是当年姜爷爷不回来,留在京城的话,姜家绝对不止如此。”贺勋感慨万千。
“二伯的性子就是这样,听两位叔公说,二伯打小就对村子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再说这里还有三爷三奶,他那么大年纪,只想着落叶归根。”
如今六叔公和九叔公是姜家族里年纪最长的,即便是很多上了年纪的人,也是喊着“叔公”,这称呼已经脱离了辈分,而是对两人的一种敬称。
听到贺勋的话,在场的人莫名腰杆觉得更加的挺直了。
之前还觉得姜烟嫁给贺勋,那是他们姜家攀了高枝。
如今再看,分明就是门当户对,再合适不过了。
他们姜家,可是英雄之后。
“二妮,你真的要出国去读书?”赵彩花听姜烟说起这件事,大感惊讶。
乖乖,居然要出国,这对她来说,简直就是捅了天的大事情。
“四婶,我只是出国学习交流,三个月就回来了。”
“那也了不起啊,你都出国了,婶子这最远就去过你三哥家里。”
“等我大姐结婚,你就能去京城了,到时候带上家的几位哥哥和秀秀,去我们那边多住些日子。”
“肯定得去,你们爹妈不在了,我和你四叔就是你们正经长辈,大妮结婚,娘家怎么能没人呢。到时候我提前过去帮衬着。”
结婚那天,新娘总不能自己就那么孤零零的出嫁吧,娘家人肯定得陪在身边。
姜烟姊妹爹妈不在了,她这个做婶子的就得去帮忙,提前过去帮忙准备嫁妆啥的。
“那明年等给四婶打电话,您提前过去住些日子。”
“行。”
姜秀秀此时正在吃肉丸子,听到这里赶忙道:“妈你去的时候带上我。”
“带着带着。”
一顿饭在热闹的氛围下结束。
次日,贺勋与宴策就开车去了县城,大概是去明察暗访,趁着这几天到处走走。
宴策既然跟过来,就肯定不只是给姜持上柱香,毕竟一住就是十天八天的,也不想宴策的风格。
姜瑜没事可做,整天和姜秀秀凑在一起,姐妹俩倒是聊的火热。
隔天中午,他们一行人赶集回来,就在厨房里忙活起来了。
姜瑜让秀秀在一边切猪肉,她则是把茄子和藕洗干净,然后切成夹子。
随后将猪肉和葱姜蒜以及小青菜放在一起搅拌均匀,将肉馅塞到夹子里,外面裹上面粉和蛋液,放到油锅里面煎炸。
秀秀在旁边看着那夹子一点点的变成金黄色,香味扑鼻,不断的吞咽口水。
“姜瑜,你做菜的手艺又厉害不少。”
“这都是用的油多,你来做的话一样好吃。”
“这可说不准。”秀秀对自己的厨艺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姜瑜把第一轮炸好的茄盒与藕夹递给她,顺便给了她一双筷子,“尝尝看。”
姜秀秀也没客气,刚才那味道就鼓动的她不断分泌唾液,差点没馋死。
一口茄盒咬下去,表面很脆,里面切汤汁四溢,那口感让她差点没激动的落泪。
“太好吃了姜瑜,我真恨不得自己是男人,把你抢回家。”
“这样天天就能给你做好吃的了?”姜瑜哭笑不得。
她从来都不是一个居家型的女人,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
秀秀忙不迭的点头,“对,就是这样。”
“好,等你下辈子投胎做个男人,我嫁给你。”
“说定了!”
今天做了不少,做好之后,姜瑜把两大盘茄盒以及藕夹装在食盒里,递给姜秀秀。
“带回去给四叔四婶吧,中午你来这边吃。”姜瑜道:“我顺便再和你说点事。”
“啥事?”姜秀秀问道。
“回来咱们再说。”
“那行,我送回家就来。”
姜秀秀一走,姜瑜就继续炒菜,昨天四婶家里帮忙蒸了一锅白面馒头,足够他们吃个三五天了。
贺勋与宴策中午不在家里吃饭,他们今天去了湖阳市,要留在那边和市领导一起吃饭,也不用等人。
姜川中午大概是留在了六叔公家里,他和六叔公的小孙子自小就玩的很好。
秀秀很快就回来了,一进门就询问姜瑜找她到底有什么事情。
姜瑜拉着她在椅子上坐下,“你这段时间还是留在家里吗?”
“是啊,我爸妈下地干活,我就在家里做饭收拾一下,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