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孩子,两袋面粉可不行,四婶怎么能占你们孩子的便宜,这次给你们带走六袋面粉,你们在家多住几天,等家里给你们磨出来,到时候直接带走,反正你们也是开车回来的。”
“不,那也太多了,我们也没出什么力气。”姜烟赶忙拒绝。
“好啦,别和婶子客气,你们家的一亩地咋着也得出个十袋面粉,你们只要两袋,婶子还要脸不要了?”赵彩花嗔怪的瞪了她一眼,“你们姐弟仨都在京城,吃的用的那可都是钱,再说还是咱们自家种的麦子,磨出来的面粉好吃。”
第157章 摆脱女主光环的配角,依旧活得精彩
“可是那麦子都是四叔和四婶打理的。”姜烟一脸的拒绝。
“也就这一年。”赵彩花浑不在意,“你们现在的户口都在京城,村子里也没地了,以后想吃还吃不上呢。不过也别担心,每年你们回来,四婶都给你们两袋家里的面粉,别拒绝,谁让四婶家里人口多呢,地也多,几个孩子都有人口地,一年能吃几口饭。”
姜烟心里特别的暖,红着眼眶不住的点头,“嗯,谢谢四婶。”
“这孩子,谢啥,都是一家人。”
早饭后,几个人就来到了村支部大院。
这边姜长海正组织村子里的人摆放桌子,而且还有一些村里的婆娘挎着篮子过来,篮子里是碗筷,这些都是昨天下午赵彩花提前联系好的。
支部大院里,也架起了三口大铁锅,两个大水桶,虽说人多,可是不慌不乱,井然有序。
“姜烟姜瑜,还没有恭喜你们呢。”一个年轻女子,怀里抱着一个孩子走了过来。
看到来人,姜瑜含笑点头,姜烟则上前和对方聊天。
“青青姐,这是你孩子?男孩女孩?”这年轻女人就是村里的杨青青。
嫁到县城后,虽说下面有个继子,可经过这两年杨青青的努力,和孩子相处的还算融洽。
之前婆婆可能担心杨青青生下孩子,会让自己的大孙子受委屈,可之后看到这“母子”俩的关系,才暗中催促着儿子再要个孩子。
“女孩。”杨青青笑的温婉,可见婚后生活是很满意的。
虽说是女孩,但是杨青青的婆婆并没有失望,孙子有了,如今又有了一个孙女,凑成一个“好”字,她高兴还来不及呢。
再说孙女也好,至少孙子的地位不会变的紧张起来。
“妈妈!”一个男孩子从外面跑进来,手里还捏着一个糖人,“给妹妹吃。”
杨青青低头看着小男孩,笑道:“小强乖,你自己吃吧,妹妹年纪还小,不能吃糖人,等她再长大一点,你再给妹妹买糖人好不好?”
小男孩也没失望,笑眯眯的点头,“好,以后我会给妹妹买好多糖人的。”
“真是个好哥哥。”
看到他们的相处,姜瑜也为杨青青高兴。
婚姻是需要经营的,虽说杨青青嫁给一个二婚的男人,下面还有个继子,可是她很显然也是个有智慧的女人,将这段婚姻经营的有声有色。
在如此重男轻女的年代,杨青青若是嫁到一般的人家,第一胎是个女儿,肯定要面对婆婆的冷眼,但是看她现在的精神状态,很显然就算生的是女儿,婆婆待她也是很好的。
听她和姜烟的聊天,姜瑜得知他的丈夫如今已经不在国营商店担任主任了,而是被掉到了县政府,也算是公职人员了,虽说薪水不高,可也足够家里过上好日子且还有剩余。
关键是婚后这几年,那男人待杨青青始终都温和有加,这点就足以值得称赞。
原着里,杨青青的婚姻里,有苏音音的影子。
可现在她的婚姻完全是靠着自己的经营,这是完全不一样的。
“妈妈,中午咱们在这里吃饭吗?”小男孩舔着糖人说道。
杨青青点头,“对,咱们在这边吃。”
“那有肉吗?”
姜烟笑着弯腰和小男孩视线平视,“有肉,鸡肉和猪肉都有,你喜欢吗?”
他似乎还有些害羞,一下子躲到了杨青青背后,好一会儿才探头看着姜烟,点了点小脑袋,“喜欢,真的有很多肉吗?”
“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一直能让你吃到饱。”
大概在九点半左右,一辆拖拉机轰隆隆的开到了村子里,然后在村支部大院里停下。
来人是贺勋请的大厨,是一家四口,夫妇俩带着儿子儿媳。
贺勋那边看到人,已经迎上前去,“陈师傅,今天就要辛苦你们了。”
陈师傅长得倒是不胖,却也一身腱子肉,模样中等,就是个寻常的中年大汉。
“这有什么辛苦的,是贺公安看得起我老陈的手艺,高兴还来不及呢。”
“那我们就等着陈师傅的好菜了。”贺勋说罢,招呼周围的几个村中的汉子,“各位乡亲们,咱们先帮着陈师傅把带来的菜都卸车吧。”
“行。”
十几个男人顿时上前,七手八脚的把带来的菜都搬了下来。
今天陈师傅带来的主要都是肉类,有鸡肉,鱼肉和猪肉等,蔬菜倒是不多,毕竟村子里家家户户都种菜,直接在村子里买就行。
众人瞧着那一箩筐的鸡,已经都清理好了,都是整只。
这是贺勋安排的,一桌一只整鸡翻炒,还有红烧肉,四喜丸子,鱼肉,一张桌是四道荤菜,四道素菜,三道凉菜以及一道汤。
每一桌的菜都是大海碗,目的就是让村子里的人都吃个饱,吃个痛快。
毕竟这次的流水席,主要目的是庆贺姜瑜与贺勋的订婚,贺勋自然不会吝啬。
看到这么多的肉,村子里的所有人都高兴的合不拢嘴。
虽说如今土地包产到户,可肉类依旧是稀罕物,即便是自家养的猪,到了年底也很少有舍得自己吃的,一般都是送到县城里卖钱了,平时更不舍得经常吃了。
农村一般都是这样,日子是精打细算着过的。
准备好之后,陈师傅一家就开始大刀阔斧的做前期的准备。
没多久,一股股沁人心脾的味道就萦绕在大院上空,让不少人都忍不住疯狂的吞咽口水。
流水席的事情,都是姜长海夫妇帮忙张罗的,姜烟在旁边帮衬,姜瑜和姜川帮不上什么忙,却也在陈师傅这边帮忙洗洗碗筷。
十二点整,一阵鞭炮声骤然响起,村中的爷们率先被招呼着入席开饭。
然后前来帮忙的婶子嫂子们,也开始端着一盘盘的菜上桌,人群更加的沸腾了。
桌上放的全部都是大海碗,那一大碗鸡肉炖的野山菇,红烧肉,肉丸子以及整条大鲤鱼,就连其他的素菜也都是用大片的猪肉翻炒出来的,这种排场,在村子里可以说是头一份了。
简直令人食指大动,恨不得吃的肚子破裂才好。
------题外话------
没写出来,明天我早点发。假期后遗症,我的反射弧比较长。
第158章 胡吃海喝
“各位乡村父老!”姜长海举杯上前,高声在屋中喊了一嗓子,“今天的席面,是贺公安和姜烟这孩子一块给办的,大家都知道,咱们姜家可是出了两个大学生,也算是咱们整个姜家的光荣。现在,贺公安也和姜烟订婚了,这次回来摆流水席就是因为这个目的,作为姜烟这孩子的堂叔,也舔着脸算是她正儿八经的长辈,大家不要客气,今天就是吃好喝好。”
一听姜烟与贺公安订婚了,屋子里沸腾起来。
贺公安听说可是京城里的人物,也就是说姜烟以后就是京城人了,这可让不少大姑娘小媳妇,羡慕的眼眶都红了。
可是没办法,她们都没有姜烟的本事,更没有人家背景厚,也只剩下眼红的份了。
贺勋端着一杯酒,来到姜长海这桌,“四叔,等我和姜烟结婚,你们也顺便去京城参加婚礼吧。”
“哎哟,叔我可真没出过远门,不会走岔路吧?”姜长海这辈子连清丰县都没有走出去过,这一听让他直接去京城,心里顿时就打怵了。
“没事,我会在那边接你们的,带上四婶和家里的兄弟姊妹。”
“那敢情好,叔这辈子就没出去过,等就着你俩结婚的大喜日子,叔也去京城看看。”
席桌上,众人吃的满嘴流油,可即便如此,可是不停筷子。
这好在准备的饭菜量都不小,不然哪里够吃的。
等前面桌结束,上面只剩下残羹,连剩菜都见不到。
莫说是肉菜被吃的干干净净,素菜也没剩下半点,堪称风卷残云。
男人们吃饱了,就起身溜达去院子里三两堆聚在一起闲聊,换女人和孩子们上桌。
可别小瞧了这个年代的女人们,她们的饭量一点都不比男人差,吃的虽说不像男人那么粗狂,可也绝对不矜持。
这里即便是到了九十年代,那肉类也不常见,绝对不会天天在饭桌上看到。
几十年后的人多注意养生,肉类都很少吃,可如今你敢说让他们养生?傻子都不答应啊。
你说养生的那是吃够了吧?
他们这一年见不到三五顿荤腥,还要他们养生,简直有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