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七十年代娇媳妇 完结+番外 (素昧平生v)


  谢庭玉也沉下心来琢磨了一段时间的沼气。
  他先弄出来的是沼气灶。
  沼气灶由普通的燃气灶改装,燃气灶在这个年头虽然很少人用,那是因为石油气贵、运输困难。
  当谢庭玉把燃气灶的管子接上沼气的时候,一群乌泱泱的脑袋围住了他。叶青水也在看他。
  他拈起一根火柴,轻轻擦燃,小小的火焰在他的指尖燃起。
  “噗”地一声,燃气灶发出了微微的响声,一股小小的、幽蓝色的火焰跳跃了起来!
  众人发出呼的惊奇的声音。
  并不是因为他们没见过火,这个火苗的诞生,意味着他们以后能用沼气烧水煮饭了!
  这沼气可真有用!
  烧起来一点都不心疼。
  沼气池建起来,建一口才花三十来块,却能够支撑好几家人用。
  这个沼气灶的成功,让叶家村的村民看到了希望。
  连平时挑剔的妇联主任都笑吟吟地说:“咱这回可比城里人时髦多了,咱能用沼气烧水煮饭,城里人还得烧煤呢!”
  这可不是,大伙点点头。
  他们曾经羡慕过城里人有煤球烧,压根不用上山打柴,不打柴不知道打柴的辛苦,去山里打一趟柴几天就烧完了。
  但眼下是一点都不用羡慕了。沼气烧起来干净、没有味道,还省力。
  叶青水看见这初具现代化模型的沼气灶,很是怀念。以后她可以用灶头烧水做饭了,不用受柴烟的熏扰。用燃气灶做饭,更好控制火力。
  叶青水看着谢庭玉掌中控制的火苗,心头一暖。
  “叶知青,咱等着你弄出沼气灯!”
  “要是连灯也弄出来了,日子过得就比住城里还美了。”
  “是啊,俺爷今年八十七岁了,一辈子都没进过城、没见过灯,你让他看一看村里的灯亮起来吧!”
  大伙七嘴八舌地讨论着,越说兴致越高涨。村里的干部甚至已经打点好了,准备把这个沼气池报到县里,给谢知青弄一个先进分子的荣誉。
  在此之前,叶青水很担心谢庭玉因为沼气这件事耽搁了学业。
  但现在她看见全村人眼里跳跃浓浓的期待和喜悦,参与其中,她也能感受到大伙盼着光明盼得已久的期盼,她忽然就释然了。
  算了,她平时有空就多催催男人用功学习吧。
  ……
  与此同时,知青点也紧锣密鼓地开始了复习大计。
  这时候的知青点分成了泾渭分明的几大阵营。
  一边是相信国家会恢复高考、恨不得削尖脑袋复习的知青。
  一边是对恢复高考根本漠不关心的知青,他们之中有些文化程度比较低,当年知青下乡的时候也没规定不接收小学文化毕业的,就算是只念了几年,下了乡也能冠上“知识青年”的名号;
  还有一种则是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知青。这些人就算确认了恢复高考的消息,也会是无动于衷。
  他们根本没办法理解周婷婷那种跟打了鸡血似的挑灯夜读的知青,不明白他们怎么会为了一个轻飘飘的消息熬得眼眶发红。
  还有一种是观望的,心底里也渴望上大学,但是消息没确认那就是假的。他们见了那些捧着书复习的知青,也不能明白他们的愚昧付出。万一这消息是假的,把书翻烂了都没用。
  怎么会有这么死脑筋的人呢?这不是聪明,这是愚蠢!
  耗费精力倒是没啥,但买书复习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辅导书更是不必说。要好好复习,这些书都是得准备的,曾有个人
  辛辛苦苦从牙缝里挤出一点钱存下来,为了个假消息就花个精光了。
  “谢知青说啥你们就信啥?你们图的啥,醒醒吧,想读大学想疯了?”
  这可不就是想读大学想疯了吗?
  偏偏是那些曾经享受过优渥的教育条件,父母祖父母辈都是有正经工作的知青,最为激动。高考意味着什么,他们很清楚。
  这是一个机会,唯一的风风光光回城的机会。
  他们比劳动,比不过积极分子、更比不过老农,每年分到手的粮食少得可怜,节衣缩食紧巴巴地过日子。要是真恢复高考了,他们还用得着过这样的苦日子?
  孙玲玉闭着嘴,憋着一口气钻进书里头。
  她也有些看不动书了,但是看见周婷婷她们宿舍的人上工时兜里还揣着小抄时不时拿出来看几眼,她就咬牙继续看进去。
  李大红昂起头,回答讽刺她的知青:“我爱看,我乐意,你管天管地还管得着我看不看书?”
  复习本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买几本书一个月的津贴就花光了。还有人在旁边说风凉话。这种讽刺落在人的耳边,听着当真是扎心。
  明明是渴望回城、渴望上大学的,咋搁人眼里就是傻子、疯子?
  周婷婷摇摇头,小声劝宿舍的姊妹们:“跟他们有啥好争的,咱看咱的。”
  沈卫民听到这种讽刺的话,也不禁哑然失笑。
  他们大概是不知道谢家老太太在哪工作,她在信里提到的那个会议究竟讨论了什么内容,只要仔细了解,经过自己的判断绝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沈卫民也在持续关注着首都的消息。
  他不仅把中学课本找全了,还买了教辅资料。正好就是谢庭玉夫妻俩推荐的《数理化手册》,跟着辅导书一点点来复习,他这个把中学知识都抛在脑后的人,也渐渐熟悉了起来。
  ……
  九月份,首都。
  首都出版社刚加印完八万册《数理化手册》,原本还担心销路,但听到风声,趁着议论恢复高考的风头,又加印了五万册。这个决定当真有些风险,不过加印一套书对于这个每年能够给国家创造几百万盈利的大厂子来说,也不过是随手的事。
  厂长每天要签下的单子,涉及数额就有好几十万册。要是这本《数理化手册》亏了,那就压着慢慢卖。这种知识类的书总也不会过时。
  《数理化手册》刚印出来就发往各地的书店销售。各地的书店收到这套教辅书之后,书店的店长脸都臭了:这种书还加印,送出去人都不多看一眼。
  “这年头学校里的学生都浮躁得很,正经的课本都不看,哪里还有闲钱买教辅书?也不知道首都出版社怎么想的。”
  书店的店长望着这大几千套的书,脑子都胀痛了。
  与此同时,叶青水正跟周婷婷进城买辅导教材,她看到书店里被冷落的《数理化手册》,脑子里忽然想到一笔生意。
  她回到家偷偷跟谢庭玉说:“我想到一个挣钱的法子。”
  这套书叶青水花了几个月的时间,从头到尾看了一遍,水平比上辈子那本《自学丛书》质量高很多。上辈子的时候,一套教辅书卖到脱销,好多人还得跑去S市托关系买。
  几经转手还能炒到三四倍高的天价。
  与其让那些黄牛党漫天要价,还不如让叶青水挣笔快钱。
  叶青水跟谢庭玉说了这个想法,她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拿了出来,点了点,从黑市做生意一共挣了八百二十块,做找水仪一共拿到四百块奖励,除开日常开销、盖房子的花费,再加上从首都拿的两百块……
  叶青水手上一共还剩七百三十块,她想把周存仁的书买下来。


第085章
  谢庭玉听完了媳妇的想法,仿佛无动于衷。
  叶青水一急,连忙说:“我只是告诉你一声,过几天我要去省城一趟。”
  谢庭玉已经深知媳妇的秉性,还能说啥。当初那么反对她去黑市做生意,她也没有听,既然无法改变她的想法,他只能尽力去护着她了。
  他说:“我和你一块去。”
  为了做沼气池,谢庭玉要到城里采购大量的砖头、混凝土原料,靠大汽车拉,开介绍信去省城里也容易。下一回拉材料的时候,偷偷腾个位置放书,还不用人辛苦拉。
  几天后,村里的干部纷纷表示还要另外再开一口沼气池。
  村支书家已经用上沼气煮饭了,初见成效,享受了不用烧柴火的便利,观望的人家渐渐站不住了,凑了钱出来再盖一口沼气池。
  一口沼气池才三十来块,一家十几口努力干半个月的活就能凑够钱了,盖成一口就不用打柴、更诱人的是以后还能用上沼气灯。相比起花钱买煤油来说,花三十块钱买下晚上的光明,很值得!
  谢庭玉准备去城里进购砂石原料的时候,揣着介绍信带着媳妇顺便去省城里走了一趟。
  叶青水在省城最大的国营书店里找到了周存仁的辅导书,她看到这些书被冷落地被人扔在角落里,狭小的空间把崭新的书页挤得发皱,根本不受人待见。叶青水心情有些复杂。
  她找来书店的售货员问,“这套书多少钱?”
  售货员连多余的一个眼神都没有给叶青水,这款书已经送来近半个月了,只卖出去了寥寥几本。因为它是一套的,足足几大本,定价不便宜,这个年轻的学生娃肯定不会买它。
  她兴致缺缺地说:“这些书不好卖,我推荐另外一套给你吧。”
  售货员给了一套热销的书,叶青水看了一眼,这套不就是去年她买过、却被周存仁鄙夷的书吗?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