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七十年代娇媳妇 完结+番外 (素昧平生v)


  周存仁瞥了一眼,也跟被施了定魂术似的定住了。
  出版一本书是什么概念?华国成立之初,文坛里曾有过一部小说能买下首都五六个四合院的美谈。当时稿酬按照千字4、8、10等等计算,而那时候工人的工资也才二三十元,因为太挣钱一度被人眼红,直到五十年代末国家才重新规定了稿酬的计算方式。
  出版的书每千册按照稿酬的8%支付,虽然待遇降低了,但是仍旧能够养家糊口。
  这回周存仁的书赶上了恢复高考这阵风,原本预计最多印三万册的书,扩印到了十万册。而周存仁这些年累计写出来的书,何止十本。
  当叶青水看到那张汇款单的时候,眼睛都快要黏在上面,移不开了。
  七十年代,有钱是什么概念?
  那就是周存仁现在这样的概念!
  周存仁看到稿费单上……排头大写的千字,感到头昏眼花、差点心肌梗塞了。
  整整四千零三百块。
  和数字打了这么这么多年交道的周存仁,差点不认识“千”这个单位了。
  “这……这么多?”
  四千多块,多吗?
  确实很多,多到叶青水都惊讶。
  但是这些书整整有数百万字,周存仁写了将近十年,数百万字洋洋洒洒地写了十六本,平摊到每一本书、每一个月上,却又不多了。
  如果周存仁还是原来的正式地吃商品粮的老师,每个月工资四五十块不是问题。
  周恪的脸都木了,嘴巴张得大大的。
  十块钱的大团结在他眼里都已经很大额的钱了,上百块就是天文数字,住在医院这么久,他已经很清楚钱的概念。
  这么多钱全都给爷爷治病,肯定够够的。爷爷如果还能活五十年,这些钱也够他治!
  这时候谢庭玉把小箱子递了上来,交给周存仁。
  新印制的书籍仿佛带了温度似的,烫手得让周存仁无法触碰。
  崭新的封面上,每一本都写着周存仁的名字,翻开来看,整整齐齐的铅字一个个符号,都能勾起无尽地回忆。每一页的每一句话,都是周存仁反反复复改了无数次,深深记在心里、熟悉得就像身体的每一个器官、血液、肌肉。
  刚开始写它的时候,他还是意气风发的中年人,那时候周恪还没出生。
  中途工作丢了、去扫厕所了、穷得揭不开锅、也没钱买稿纸了……无数次放下笔,又重新拾起笔。
  写完最后的一句话的时候,是住进医院的一周后,他从来没想过它能出版。
  可是……半年后它被完完整整地印了出来,泛着油墨香味躺在他手里,不再是简陋发黄的牛皮纸、也不是潮了模糊的手稿。
  周存仁抱着他写了十六年的书,悲恸地哭了起来。
  周恪还沉浸在“爷爷有钱治病”的巨大喜悦之中,无法自拔。
  叶青水不忍地撇过了头。
  唯有谢庭玉安慰地拍了拍周存仁的背,“不要忘了拿汇款单和身份证明,去银行取钱。”
  他看着这老的病、小的又太小,还身怀这笔巨款,恐怕不安全。
  谢庭玉一锤定音:“今天就去领了。”
  周存仁点了点头。
  中午的时候,夫妻俩陪着周存仁去把汇款单的钱领了,又存到了银行里。
  揣着怀里厚厚的存折,周存仁的心热乎乎的,整个人的神态都变了,变得精神奕奕、面容洪光焕发。
  周恪拉着爷爷的手:“走,咱去供销社买两斤鸡蛋,爷每天吃一只。”
  周存仁也添了一句:“恪儿也吃一只。”
  叶青水看着这对祖孙俩爽朗带笑的面容,心里总算舒了一口气。
  ……
  叶青水和谢庭玉回到乡下,路过遇见周婷婷,叶青水和她打招呼:
  “婷婷,庭玉他奶写信来说首都那边有消息,国家可能要恢复高考了,你快准备准备!”
  周婷婷正赶着牛准备收工,她手里抓着的牛绳蓦然一松,牛哗哗地跑到河岸边吃草。
  她使劲地拽了拽,才回过神来。
  叶青水说了什么?
  恢复高考!
  叶青水并没有把话说得十分死,而是委婉地说:“只是可能而已,消息现在还没确认公布出来,不过听风声也就是这两个月的事情了。快回去准备准备!”
  可能要恢复高考!
  就算这个消息只是“可能”而已,但也足够让周婷婷震惊了。
  她心里涌起一阵狂喜,她有机会上大学了!
  周婷婷知道谢庭玉家里的背景,谢庭玉他奶奶在教育部工作,他奶能乱说话?
  谢庭玉也含蓄地说:“回去好好准备吧。”
  这个消息可不得了,周婷婷仔细地问清楚了谢庭玉她奶怎么说的时候,她跟旋风似地往知青点狂奔。
  连河边放着的牛也不管了。
  叶青水无奈地摇了摇头,她明白这种消息对于读书人来说有多重要。她拔起了插在地上的牛绳,跟男人一起把牛还了回去。
  周婷婷一路狂奔,一路大声地喊:
  “同志们,恢复高考了!国家恢复高考了!咱们可以上大学了!”
  那清澈的声儿在山间荡了一遍又一遍,欢快得仿佛明媚的春天。
  “恢复——恢复——高考啦!”
  “上——大学!”


第083章
  上大学?
  这三个字儿周婷婷念得最准确,知青点里的知青们听了愣了一愣,但并没有掀起什么波澜,他们仍旧各干各的。
  有人讨论起来,“周同志这么高兴,她今年被推荐去上大学了?”
  另外一个人嘁了一声,“她怎么可能上大学,这么多年净卡着她的成分,连民众推选都报不上,她哪来的大学读?”
  随着山里荡漾的声音越来越近,周婷婷疯狂奔跑的身影也出现在知青点。
  她推开大门,仰起脖子用尽全身力气喊道:
  “要恢复高考啦!”
  “咱们可以考大学了!”
  她在说什么?
  正往水缸里舀水的人,手上的勺子错愕得掉了。
  正在吃饭的人,忽然喉咙一噎,剧烈地呛住了。
  蹲在灶边烤红薯的人,烫了一手。
  大伙寂静了两秒,热热闹闹的知青点安静得连跟针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得见。但很快,人群沸腾了起来:
  “恢复高考?”
  “啥,你再说一遍?”
  “周同志,你刚刚说啥?”
  “婷婷,你是不是被梦魇住了,净说胡话!”
  恢复高考,这句话他们听着每个字都认得,但凑起来怎么听着这么不可思议?
  居然恢复高考了?
  这年头大学生意味着什么?
  被推荐去上大学的工农兵,一毕业就有包分配的工作,进厂子当技术骨干、进单位吃商品粮,熬够资历了还有单位的福利房分配,此后的一生衣食无忧、从此命运改写。
  管你是不是农村户口,上了大学进了单位,统统都是城镇户口了。这年头城镇户口多值钱,每个月发商品粮、按人口分各类票券,子女还能在城里读书识字。可以说这是寒门学子跳出农门的唯一可靠的途径。
  否则每年一个的工农兵名额,怎么会抢得头破血流?
  为了争这么个名额,他们叶家村上百名知青要跟全县的知青竞争,每年红旗公社只推荐五十个知青去念大学,说成是万里挑一也不为过。
  几十道目光焦灼地落在周婷婷的身上,那眼里带着的炙热的温度仿佛能够从她的身上烧出一个窟窿。
  因为疾跑而涨红了脸的周婷婷,激动得说不顺话。她顺了一会气,才激动地组织语言:
  “从首都那边传来消息,咱们国家可能会恢复高考!”
  “这是谢知青的奶奶写信告诉他的!咱们要好好把握住这个机会!”
  这些知青很多是来自五湖四海,只有最近几年的才是从首都来的。那些从首都来的知青,都知道谢知青家里条件背景不错,他奶奶说的话,肯定也有道理!
  “真的吗?”有人不可思议地喃喃。
  “真要变天了!”有的人用力地掐了一把自己。
  “这个消息真不真?”有人问,即便是假消息,也足够让人落泪了。他抹了抹眼角的泪花。
  如果要恢复高考,他们就能公平竞争、堂堂正正去念大学了!
  周婷婷点点头,“现在只是提出了恢复高考的意见……”
  知青们都冷静之后,周婷婷遭来了大部分人的嘲讽。
  “原来只是意见呀,还没有真的恢复,周同志你咋咋呼呼个啥呢!”
  “是啊,弄得咱这心里头七上八下的,白高兴一场。”
  “嘁,干活干活,别整天净想着这种不着边际的东西。”
  周婷婷握着拳头说:“谢奶奶说,‘八月四号首都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提出了恢复高考的意见’,说明国家没有忘记咱们这一代年轻人,我相信,总有一天会恢复高考,我信它!”
  周婷婷咬着牙,说得眼眶微红,热泪盈眶。
  只要有了一点声音,一天天一年年,慢慢累积,总会实现的一天。今年不能恢复,她就等明年、后年、大后年……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