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峰:“……”
钱伟鹏直接问于采蓝:“师傅,老袁这个样子是不是很欠揍?”赤果果的炫耀啊。
“是,挺欠揍的……”于采蓝都不想说他什么了。
于采蓝说话的时候,正抱着小树,这时见他不安地在挣扎,便把他放地上,让他扶着旁边的椅子站着。他独自站还不稳。
那孩子脚上穿着一双小小的黑皮凉鞋,在地上扶着椅子边小小地挪了两步。袁宝坤则走到橱柜旁边,把那上边的录音机打开。
里边就开始放歌:“小小的一片云呀,慢慢地走过来。请你们歇歇脚啊,暂时停下来……”
平时不喜欢笑的小树抬头瞪着那录音机看了看,然后便随着音乐节拍晃来晃去的,终于露出了灿烂的笑模样。
“哈哈,这小子……”大家伙都给小树鼓掌,有小宝宝在,大人的心总是会不由自主地就软了很多。
等音乐停了,袁宝坤便把小树抱起来,上院子里转圈走走。小树很喜欢让人抱着到处走,大概是这样子他的视野更开阔,能看到更多有趣的东西吧。
等袁宝坤回来之后,跟于采蓝说道:“听说你后天就要上电视了,明天就在家休息吧,准备准备。”
“不用,我去也不说太多话,主要是说说在永济县医院营救的始末。别的主要由主持人来说,另外永济县旅游部分也会来人的。”
“也行,总之你有把握就好。毕竟是上电视,那么多人看着呢。”
钱伟鹏的注意力也在永济旅游局那边,他问于采蓝:“旅游局的人去干嘛?”
第814章 优先级
“青云山剑龙峰有熊瞎子,并且地势险峻,旅游局那边在多处设过警示牌,可每年都有人像那些人一样冒险进山,去年就有一帮人出事了,今年又有一伙。这还都是咱们知道的,不知道的说不清还有多少。所以旅游局那边希望借助这一次的事故,让市民对这件事提高警惕。以后尽量少发生这种事”
这件事于采蓝考虑过了,她就是个大夫,那就回归大夫的本质上来,不掺合到其他方面,所以她已经跟大山他们沟通好,她主要是谈谈当时抢救的过程,永济县医院的王院长也会应邀参加,因为他个人全程参与了这次抢救。
袁宝坤听了,便没再问了,转头跟他抱着的小树说道:“树啊,你妈妈后天要上电视了呢?你高兴不高兴啊?”
这次钱伟鹏就没笑他,因为他自己也这样,没事就跟小树说话。小树不懂他说什么,他也不懂小树说什么,但是俩人常常在一起聊上好一会儿,小树还会不时地用简短的叹词回应他,那样子倒好像是听明白了他说的话一样。
中午休息跟小树在一起的时间总是过得很快,一转眼又要开始给人看病了。几个人便把小树交给何老太太和保姆看护,他们则各自回到前边诊室自己的位置坐好。
节目录制那一天,大山派车来把于采蓝接过去,因为事先已经说好,于采蓝会在四小时内返回,所以化妆师他便都交代好了,于采蓝一到,就尽快给她化好淡妆,访谈节目结束后,得马上把她送回诊所她儿子身边。
于采蓝这次没带小树去,他现在大了点,一旦醒了,根本就坐不住,来回走要人看着就不说了,还变身为拆家小能手。一眼照看不到,就撕了什么东西或者把什么弄掉了。这些事,已经成了他们家里的日常。再加上他能吃的辅食品种和数量逐渐增加,离开他的时间可以稍微长一点了。
这回化妆师变了,是个跟于采蓝年龄差不多的女子,对于采蓝很是客气和尊重,先是沟通了一个唇彩的颜色等等问题,了解了她大致的喜好后才开始给于采蓝描化。
于采蓝底盘好,她化起妆来挺省力的,见于采蓝挺好说话,化妆师也高兴,上妆的时候不时跟于采蓝交流几句,等于采蓝化完了妆,那些旁观的人愣了一下,确实那妆后的女子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明媚的感觉。
这次的主持人是稍微年长一点的徐姐,她这个人学历高,对事物见解犀利,可以说是鹿港电视台的台柱子之一。
于采蓝进入录播室的时候,王院长和那个新港报社的谢老板已经在了。还有一个三十来岁,微胖面白的男人也在,想必他便是永济县旅游局的人。只是尚不知道他是什么身份。
徐姐客气地朝于采蓝点头,从她一进门,便站起来等她,伸手示意于采蓝坐在她斜对面的圈椅里。
入场坐好之后,于采蓝便知道那个旅游局派来的是个小主管,主要负责宣传。
摄像机对准在场中的人,随着导播的指示,梳着一头干练短发的徐姐开始了开场白:“各位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徐丽,欢迎大家收看《鹿港三原色》节目,下面介绍一下在场的来宾……”
摄像头已经按计划好的那样来随时对准于采蓝。果然徐姐站起来走到于采蓝身边不远的地方说道:“相信大家都听说过我市秋桐路的秋桐诊所,并且大家也知道,因为这诊所里有位技术高超并且美丽的女医。使得这个诊所已经成为我市的一张名片,经常有从外省慕名来看病的人。她就是我身边这位:于采蓝女士,大家一起来欢迎于采蓝女士,感谢她愿意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节目。”
徐姐介绍那几个人的时候站在旁边,等把这些人全都介绍完之后,才回了主持人的位置。然后说道:“相信很多市民已经从本市新开的报纸《新鹿晚报》知道了十天前发生在永济县青云山山脚下休息点的事情……不过那几篇报道上的争议点颇多……”
大概地把当时发生的事情交待一下,主持人接下来就先问王院长:“王院长,当时你一直在场,可否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简单地说一下当时抢救的情况。”
王院长扶了扶眼镜,然后说道:“当时的伤者中,重伤的有三位,其他人有七人是轻伤,总共十名伤者,这些受伤的人里边,有接近一半是咱们鹿港市春雨救援队的人,因为他们在山里搜寻了半天时间,然后不顾天黑能见度低的影响,又用担架把那些伤者抬下山来。这一过程,说起来容易,其实真做起来是很艰辛的。青云山剑龙峰的地势大家都有数。再加上天黑,要抬担架,所以这些人虽然是后去的,并没有碰到熊,可就算这样受伤率也并不低。具体的情况小于大夫也是清楚的,请她来说几句吧。”
主持人便问于采蓝:“在请小于大夫跟大家进一步说明那天在永济县人民医院的具体经过之前,我有个问题想问问小于大夫。”
“你请问。”于采蓝微笑着说道。
“很奇怪,大家都知道小于大夫平时很忙,每周上六天班,那天怎么会出现在青云山呢?”
“很巧,那天我跟家人一起去青云山休假游玩,当时那些人从山上下来经过休息点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正好在,并且碰到了王院长,受他的邀请,我便跟着王院长去了县医院。”
“对报纸上那些报道的内容,小于大夫你是亲历者,你个人觉得那几份报道属实吗?”
“不属实。当时的情况是,县医院的人手有限,只能把主要力量用于抢救那三个重伤员上边了。那么有些受伤较轻的人,其实只需要做些简单的消毒和包扎,然后开点活血化瘀之类的药便可以了。我们做大夫的,在抢救的时候,也是有优先级的,在人手不足的情况下,自然是要先处理严重的病患。较轻微的稍微等候一下,等大夫有了时间再进行处理,这一点我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是可以理解的吧。事实上我们当时也是这样做的。”
第815章 那些照片
毗邻鹿港的永济县青云山脚下,有一个小村庄,虽是风景秀美,可村中央一户人家里,此时的气氛却十分压抑。
靠墙的组合柜上放着个十二寸的黑白电视机,那电视机已经用了好几年,此时屏幕上正播放着鹿港电视台的一个访谈节目《鹿港三原色》。
大概是鹿港离永济有些距离的缘故,信号不大好,电视机上边的两个银色天线虽然反复调整了几次,屏幕上还是不时闪着雪花,并不停地发出“滋啦啦”的噪音。
观看质量虽然差了些,可还是能看清楚节目内容的,屋子里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坐在电视机对面一个靠背木头椅子上,并没有看向电视机,而是用双肘支在暗红色八仙桌桌面上,头则深埋在两掌间。
他已经好几天没走出这个家门了,不是不想,而是不好意思走出去。他就是那天受了轻伤的振子。那天他刚从永济县医院回村的时候,村里还有不少人来看他,对他嘘寒问暖的,有些常来常往的人家还给送几个鸡蛋,蛋糕这些他们认为好的、平时不舍得吃的东西给他。
可现在他再出去,就有些人只远远地站着,打量着他,等他转身一走,那些人就会凑一起嗡嗡嗡的议论。
刚开始他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后来才知道,他妈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跟一个记者说了那天的事,还跟人抱怨那天大夫态度不好,可能那些大夫看他们是穷人,就不爱搭理他们云云…而那些话全都被那个记者添油加醋的登到了报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