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里的人都被这女孩子的豁达开朗逗笑了,于采蓝笑着朝她伸了个大拇指。而那女孩的妈妈则让她想起一句话:这届家长真难带!
于采蓝这时已经开出了药方,然后告诉女孩子:“你这是慢性湿疹,我根据你的身体情况给你开了些养血祛风的内服药还有外用的洗剂,配合着使用,需要点时间,慢慢会好转的。如果着急,早期也可以配合使用西药的药膏。以后可以把那药膏慢慢停下。用我给你开的药调理。不要随便乱吃药,根据每个人体质,湿疹的治疗方法是不同的,明白吗?”
她这些话是直接对着女孩子说的,她觉得女孩子比她妈还要稳当,直接嘱咐她更好。
女孩子连忙让于采蓝放心,肯定会按她的话去做,说完了她准备把口罩再戴上,然后才出去。不然上外边一露面,别人就会注意到她的脸,难免的,总要看几眼。也谈不上什么恶意。就是好奇罢,然后也会觉得她这样可怜……总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时大家听到于采蓝的诊室门口有个男声:“师傅,我回来了!”
声到,人到,于采蓝他们抬头看去的时候,他已经快走到于采蓝面前了。
那女孩子听到声音朝着刚进来的男青年看去,钱伟鹏蓦然看到那张脸,惊地往后退了两步,显然是吓到了。
女孩还好,倒是她妈妈阴了脸。
好在钱伟鹏反应挺快,指着女孩说道:“哦,是湿疹,没事没事,我师傅能治。”说着,他指向于采蓝,这是把锅甩给于采蓝了。
女孩子站起来,没直接走开,反而往他面前走了两步,然后故意朝他露出笑脸,问他:“能治吗?不能治的话,我找你。”说完了,才戴上口罩,拿起处方笺和病历拉着她妈妈的手走了。
钱伟鹏拍着自己的胸脯:“这人好可怕……”
于采蓝暗笑这天不怕地不怕的小魔王算不算是碰上了克星了。
柳先生在这坐了一会儿,觉得挺有意思的,不过他毕竟不是闲人,夏主任也有很多事要做,便站起来,说了几句客气话,然后告辞了。
他们都走了以后,也很快就到了午休时间,于采蓝问钱伟鹏:“那边情况怎么样?”
“还好,沂附院那边还留人在那呢,我就先回来了。”这种药物的加工过程并不简单,他们这个小诊所还没有能力和那个精力参与那么多环节。
那个加工厂其实也是沂附院和一个靠谱的药厂合作的,他们派人过去主要是对前期的一些重要环节起监督作用。后续流程还是由药厂方面来主导。所以,钱伟鹏不需要一直在那边守着。
钱伟鹏回来了,洪常青也没走,他们都是认识的,因此下班后他们少不得又在一起喝上一顿。
这次于采蓝就没参与了,第二天袁宝坤去张罗婚礼,她会和张学峰留在诊所坐诊,等后天结婚的正日子她才休息去参加婚礼。考虑到第二天一个人坐诊会很忙,今天她要早点休息。
何宸风晚上又加班,所以二青陪着她坐米丰收的车回的滨河路。
何老太太知道于采蓝后天要参加袁宝坤的婚礼,难免担心了一下,毕竟到时候会人来人往的,所以嘱咐了二青几句,跟他说婚礼时不要离开于采蓝身边。
这些嘱咐对二青来说其实是没必要的,他的职责就是保护于采蓝,他最近太闲了,快闲的发霉了。遇到婚礼这样的场合,他能不用心吗?
可没必要归没必要,老太太能这么说也是对孙媳妇的关心。就算说与不说都是一样的,可也总比不闻不问,一声不吱要暖心。
晚上,聊起袁宝坤的婚礼时,何老太太说道:“当初你和宸风的婚礼太简单了,其实我是想办大点的,想补办一次你也不愿意。现在又怀孕了,挺可惜的一辈子结一次婚。”
“不可惜,结婚太累了,再办一次实在吃不消,大家都挺忙的,可别再折腾了。两边家里人都来了这就挺好的。奶奶要是心疼以前花出去的礼钱收不回来,那就等小悠结婚那一天,你往大了办。”
“有我什么事,大嫂你说啥?我才多大?”江小悠半懂不懂的,做势要掐于采蓝。
第761章 心悸和怔忡的变化过程
“小钱,你不是在宝坤那边帮忙吗?怎么回来了?”于采蓝抬起头,看着刚走进来的钱伟鹏,他进来的时候正抹着汗。
“老袁让我回来的,他那边帮忙的人挺多的,都张罗差不多了,怕你这边忙不过来,就让我回来了。我帮不上你的大忙,给你跑跑腿也行啊。”
“那行,你先在这坐着吧。”
钱伟鹏刚要过来坐下,看到门口来了俩人,一个中年女子被人扶着慢慢踱进来。大概是身体不好,没什么力气,地面虽然是平的,可她走路的时候还是差点绊倒。
钱伟鹏便过去扶了一下,帮着家属把她扶到靠墙候诊的椅子上。
很快就轮到那个人了,家属主动把以前看病的病历递给于采蓝,供她参考。
并且问道:“大夫,请问心悸和怔忡是一回事吗?是不是一种病?”
“是同一种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心悸比较轻,患者自己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心慌,不能自主。可能短时间就恢复了,或者说持续的时间比较短。怔忡严重些,是由心悸发展而来。”于采蓝解释了一下,然后搭上了那妇女的脉。
“哦,难怪。”那个家属说着,跟于采蓝解释道:“以前我陪我妈去看病,大夫说是心慌心悸,现在说是怔忡,我本来想问问的,可当时那个大夫有急事被人叫出去了。后来我想着在那边看了几回也没好,也没拿药就走了。”
“那位大夫没说错,你母亲现在确实是怔忡了,心虚怔忡。我给她拿药回去吃,如果有效果的话,病情会减轻,由怔忡变成心悸,然后再慢慢好转。”
“哦哦,那太好了,谢谢大夫啊。”家属觉得于采蓝这么说听上去他母亲的病情还是可治的。
他觉得治愈倒是不敢强求,可要是能减轻一些也行。
于采蓝给那妇女开的药里边有酸枣仁、柏子仁用来补心气。
酸枣仁这味药宁心安神,还可以用来镇静助眠和敛汗。而柏子仁除了可以养心,还能润肠通便。
至于生龙骨和生牡蛎一个入肝以安魂,一个入肺以定魄。在这两者之外,又用了萸肉,龙骨和牡蛎与萸肉并用,能够很好的收敛耗散的心气。
又担心一味地用补敛的药不好,于采蓝稍微加了点乳香和没药,用来流通气血。
那个家属倒是没问于采蓝这些,不过为了让钱伟鹏学着点,于采蓝就给他细细地讲解这个药方。家属和病人在旁边也顺带着听了个大概。
临走的时候,于采蓝问那妇女:“平时是不是总坐着或者躺着?”
“嗯,是不爱活动。”
“还是适当活动一下,久坐或者久卧都伤身。”
在袁宝坤那里帮忙的一个街坊姓李,岁数跟袁宝坤差不多大,已经结婚好几年了。
当天晚上,他在袁宝坤这里忙完了之后,又在这跟大家伙吃了饭,然后才慢慢走回家去。
因为喝了点酒,一阵夜风吹来,他连打了几个嗝,胸腹间舒服了点,这才继续往家走。一边走一边想着家里要有钱了,这笔钱该怎么用呢?
想着这事,心情本来是挺好的,可回到家之后,发现他老婆的妹妹带着她妹夫来了。两家来往其实不多,隔了几百里地,怎么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来了呢?
这李大有心里难免就嘀咕着他们这小两口来得这么突然,不会是来借钱的吧。话说他们的拆迁补偿款还没到位呢,有的亲戚已经在试探他的口风了。
李大有当然不愿意借了,不是他抠门,实在是借钱容易,还钱太难了。
他想到这一层,态度就不怎么热情。客气地说道:“小凤,你俩怎么来了,事先没给个信儿呢?”
“哦,姐夫,我们也是突然决定来的,待两天就走了。”却并没有提借钱的事,瞧着俩人情绪都不太好。
李大有老婆对他使了个眼色,然后俩人便走了出去,站在没人的地方,李大有就问道:“怎么回事,你妹妹和妹夫怎么突然就来了呢?他们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
“她家里出了点事,你不会以为我妹妹是来借钱的吧?”他老婆到底是了解他,俩人也谈过这个事,如果有钱了那可轻易不能借,借出去了就有可能打水漂。所以她刚才一看她男人的态度,就猜出他的想法。
“不是吗,那他们怎么了?”李大有听了,放了心,不是借钱就好。
“我妹夫他妈从乡下来了,想让他俩离婚。”
“啊?你说啥?凭啥要他俩离婚,他俩不是初中同学,感情挺好的吗?”
“所以他俩不想离,可是老太太闹得厉害,说这样下去他们家要绝后了。”
李大有以前哪知道这些事,他猜道:“你妹妹身体怎么了?”
“你不用管怎么了,就是不大好,所以我叫他俩来的,咱们这不是有现成的大夫吗?”
事实上是她妹妹已经两年没来月信了,没有月信,谈何排卵,怎么生孩子啊。可这个她就不好跟她丈夫说了。
“那有点不巧,明天袁大夫结婚你也知道,他们到时候都参加婚礼,诊所停业一天,想看病得后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