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间,把写好的药方递给柳夫人,告诉她:“这个药拿回去吃,不要另外乱吃药。”
于采蓝对他们的态度跟前边的人并没有什么不同,柳先生坐了一会儿,也发觉她这里人来人往的,她肚子也确实大了,要出门不容易,原先那点不痛快就消失了不少。
可等他看到了药方之后,就在想这大夫的名气是不是宣传出来的,听焦亭林的语气,她身后也是有背景的,不会是因为有背景,所以她就胆子大,敢说敢做吧?
柳先生当然不想让自己家里人冒险,如果别的大夫他不信,也许直接走人就是了。可他觉得这女大夫架子摆得挺大,这本来就够让他不舒服的了,现在给他夫人开的药看着也不对劲。
他刚消失的一点不痛快又出来了,他走过来,指着药方上的干姜桂枝说道:“大夫,我有时候也看点医书,知道干姜和桂枝是治阳虚的热药,这个是不是不大对劲。我夫人她身上热烘烘的,还给她吃这些,这合适吗?”
夏主任听了,想劝,可是他不懂医,就劝不到点子上。所以夹在中间挺为难的。
“对呀,是治阳虚的,你夫人就是阳虚,心肺阳虚。心肺阳虚导致脾胃水湿泛滥而生痰。这跟自然界是一个道理,阳光不足就会潮湿。至于她觉得身上热烘烘的是因为有虚阳外浮,药方里的白芍就可以把上浮的虚阳降下去。”
她语气平和,可也谈不上多热情,就是我把道理告诉你,但是不勉强,信不信你自己选择。
柳先生不知道该不该信,语气就没有刚才的强势了,问道:“那另外的药材是做什么的?”
“白术、茯苓、甘草可以健脾胃淡渗利湿。厚朴少用一点有通阳作用,在这里用多了不可以。”
柳先生心上有点不自在,焦亭林跟他说话还客客气气的呢,大夫怎么这样。
夏主任明白他的心态,可是女大夫无求于他,怎么会捧着他呢?人家又不缺病人。
他便客气地问于采蓝:“小于大夫,这个药是不是比较平和?就算治不好也没什么事吧?”
于采蓝瞅了他一眼:“不是,这个药方整体偏热,针对她的体质开的。”
既然焦亭林在电话里已经嘱咐过她了,她就想了个折中的办法,告诉柳先生和柳夫人:“你们吃过很多药,一直不见好,有疑虑我能理解,这样吧,这个药你们先按方抓药,但是先放着不吃。先吃点干姜,一次五钱,吃完了如果感觉见好,就证明热性药针对她这个病的治疗方向是对的,那我给她开的药方就可以放心服用几剂了。如果觉得不好,可以随时停用。”
大夫已经给了他们折中的选择,柳先生如果还不同意,就说不过去了。也知道,这大夫没打算捧着哄着他们,多说无用,该说的大夫都已经说过了。
干姜嘛,虽然也是热性药,可只是先吃五钱,听起来也没什么风险。柳夫人自己也觉得这样做稳妥,便对于采蓝道谢,然后跟她先生一起离开了诊所。
在路上,柳先生忽然问夏主任:“听说这个秋桐路要改造了,那这个诊所是不是也要搬走?”
“不会的,诊所不搬。”夏主任并没有跟他说这里边的内幕,如果不是因为秋桐诊所的缘故,秋桐路可能就会被建成跟别的地区大同小异的商业区了。
“哦……”柳先生有一会儿没说话。这时候他们路过一个新建成的小区,路边停靠着货车,车上放着新买的家具,正有人来来往往地往楼里搬运着那些桌子柜子。
夏主任适时的说了一句:“今年我市新建成的几处商品房住宅区,五一路这一处销售情况最好,这里距离秋桐路很近。”
柳先生又说了一声:“哦……”便没再说话了。他又不笨,买房子对这些百姓是大事,往往要搭上全家积蓄,甚至还要借钱,肯定要很慎重的。
他知道夏主任在跟他暗示什么,也许刚才他面对那女大夫的时候有些托大了。
于采蓝正在跟张学峰说话,说着过几天袁宝坤和陈露结婚的事。他们先在秋桐路这边一个空置的平房住到明天开春,然后再找个房子凑合一段。等于采蓝买的福利房下来了装修好就可以搬进新家了。
所以这次他们结婚用的那个平房只简单收拾了一下,添置点被褥和基本的家具电器就可以。
第758章 夏日时光
袁宝坤在街坊中人缘很好,他租住的那个小院的邻居主动提出来把自家院子借给他做为结婚场地。更有好多邻居说好了那几天都会过来帮忙。
至于结婚的礼服,这时候市场上款式有限。袁宝坤在于采蓝结婚的时候看到她穿的古典式绣金凤的红色礼服很是典雅漂亮,便托何老太太帮忙,联系了那个老裁缝,早早给陈露量身订做了一套类似的结婚礼服。
婚礼还有几天就举行了,于采蓝让张学峰晚上写个告示贴在门口,那天他们诊所不营业,当然要写个通知。
下午五点半刚过,何宸风就来接她。在路上,看到路边有卖樱桃的,何宸风便把车子停在路边,去买了几斤,然后才开着车子继续往滨河路去。
到家时,看到江小悠正在自学初一数学,厨房里传出呲拉呲拉烧菜的声音,是张妈在忙活着准备晚饭。
何老头则和他们家雇佣的那个老爷子趁着傍晚天凉快点给花园和菜地用水泵浇水。
于采蓝洗了樱桃端到江小悠面前给她分吃,自己则坐在旁边,靠在沙发上放空大脑休息,看着江小悠跟正负数奋战。
刚开始学正负数的加减乘除,江小悠有点迷糊,看的时候觉得明白了,可等到做的时候动不动就出错。
于采蓝旁观着也不着急,看着她在那做题,她不求助,就随她自己折腾去。
此时江小悠面前的一张纸上是她爸爸给她出的每日一页题,这一页都是正负数的加法。
江小悠一边做一边默默念叨加法守则:同号相加,把他们的绝对值相加,取相同的符合;异号相加,取绝对值较大数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减……
她这时候刚学,做得比较慢,做完了之后检查了一遍然后递给于采蓝:“大嫂,看我做的对不对?”
“这个,这个,再看看,想想错哪儿了?”于采蓝把两道题划出来给她看。
同号相加的她做得比较好,异号相加的还容易错,主要是正负号容易错。
江小悠看了看划线的地方,马上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很快就改了过来。
放下之后,她伸了下腰,然后提议趁着这时候凉快上外边走走。她这一年开始蹿个子,已经长到于采蓝眼睛那么高,行事举止也比以前稳当多了,虽然还有顽皮的一面,可自律性强多了。
“好,那就出去走走。”对她的提议,于采蓝一般不怎么拒绝,江小悠听了,连忙跑去拿草帽。这是她放假时带过来的,一次买了三个,她和她妈何雯惠一人一个,给于采蓝也带了一个。
草帽都是米白色的,带着波浪边的帽沿,上边还点缀着一朵大花和蝴蝶结形状的丝带。她小小年纪已经开始注意防晒了。
于采蓝笑着把帽子戴上,然后慢慢走了出去,顺着花间小径走到水井旁边。何老头正把水管里流出来的水引向那片果树,这时候苹果树上的绿色小苹果才有杏子那么大,还要两三个月才能长大成熟,那时候她也该生了。
小小的果园旁边是不大的一片菜地,面积虽然有限,菜的品种倒不算少。这个时节,天太热,叶菜类长不好,主要是生长期较长的茄子辣椒芸豆黄瓜西红柿这些。
因为浇水及时,黄瓜长得不错,顶上挂着小花,翠绿直溜。江小悠钻进菜地里,踩着垅沟,摘下来两个,就在水管口旁边洗了洗,然后甩掉上边的水珠递给于采蓝一个:“大嫂,吃不?”
于采蓝便接过来吃了,刚摘下来的黄瓜,很是爽脆。
吃完饭,天渐渐暗下来,何宸风去了书房,在台灯下雕着两枚印章。他的书房里放置了一张圈椅,是给于采蓝准备的。
“刻什么呢?”于采蓝去冲了个澡,擦干头发,然后走了进来。
“过来,坐这边。”何宸风见她进来了,便把圈椅挪到他旁边,扶她坐下,然后把手边的两个方形田黄石印章拿给她看。
“我舅爷最近得了一块田黄石,让我给他刻两个章,刻好了一个朱文的,还剩个白文的马上就完工了。”
刻章是他最大的爱好,不过他这几年太忙,刻得少了,据他说年少时心情要是不好,刻上一会就能平静不少。对这一点于采蓝倒是认可的,不管是手工还是手艺活,沉浸到里边都有调节心情的作用。
于采蓝拿起那两枚大小相宜的印章,看到一个是白文的姓名章和一个朱文的字号章,白文是阴文,而朱文就是阳文,字体是凸出来的。
于采蓝的头发还有点湿,何宸风站起来把窗户开小了点,然后才坐回来继续雕刻那枚没完工的姓名章。
于采蓝随意从桌子上拿起一本书,在他旁边翻着,何老太太本来想来问问他们晚上还要不要吃点西瓜,走过来时,看到小两口在一起安静和睦地坐着,便没打扰他们,轻轻退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