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天路不敢反驳,他就是照实拍的而已。
“不过小诺的还是好看。”这一对比有点惨
毛天路心想看看吧,你自己都说了,明明就是长相的问题,不关她的事。
邱晓璇四张照片删了三张,就剩下一张她勉勉强强觉得还凑合的。
奚诺也凑了过去看照片:“晓璇学姐的也好看,笑得好看。”邱晓璇长相也在中上,特别是爽朗的性子,奚诺觉得相处起来挺舒服的。
“哎呀呀,还是学妹会说话,来咱们自拍,要他们两个有什么用。”邱晓璇用上美颜模式,这次算是拍得满意了。
把合照传到朋友圈并配文字‘实验室聚餐,开心!\',毛天路和焦褚都不满,都是一个实验室整体,他们两个还不配上图?
奚诺笑看他们闹,以前成名早,有的那点朋友也都是讨论学术,而且同龄朋友极少,多的是大了她一圈的,还从来没有这样的同学相处经历,挺有趣的。
若是转专业以后跟他们一起还挺不错。
奚诺坐下来小口小口地喝着橙汁,甜甜的挺好喝,听焦褚他们说那些听来的研究生做实验的苦水,焦褚还对奚诺说要养好头发,不然容易变成秃头精,他就挺担心自己的发际线的,植发贵啊。
等火锅上来,几人的话才少了一些,专心吃。
火锅挺好吃的,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些日子吃的好吃的太少,反正奚诺是感觉挺喜欢的,以后还可以再来。
至于钱的事,以后她肯定不至于连随心吃个火锅的钱都没有。
吃完火锅的又过几天,奚诺收到了一封国外来的邮件,这次是投文章的回信了,当然不是她在赵博厚老师实验室做的那篇,而是最开始投的那一拨的一篇审稿回信。
第11章
那封审稿回信正是前文提到的那名金发女士编辑发回来的,她前些日子给那几位科学家发的审稿邀请都收回了意见,把这几位科学家的意见附上,金发女士又认真写了这份审稿回信。
奚诺在打开之后看了看,这次居然不是直接回绝的,当然也不是说直接把她的文章给接收了。
奚诺承认没有了以前的光环,她在这方面还是经验不足的,将这封回信打印下来,奚诺带着它又去找了赵博厚老师。
赵博厚老师见到奚诺脸上便浮现出笑意,奚诺两句话说完来意之后赵博厚老师马上就去翻那张回信:“居然是这家期刊?而且还是正刊,很不错啊。”
赵博厚老师以非常快的速度先浏览了一遍,“你是说这是你前段时间自己投的?”
“是的,那时候还不认识老师,既是有点想法想发表出来,也是想要凭此能转专业。”
赵博厚老师又去看论文:“很厉害,能被这家期刊接收很不容易。”
赵博厚心中感叹,这奚诺同学是带给他一次又一次的惊讶。
这家期刊在药物领域还挺有名气的,分量也足,别说奚诺这样的本科同学了,就是博士有这样的一篇成果都能够毕业的了,就算他们这样的教授,有这个期刊上的文章也是会把它写在简历前面里的。
这个小同学不得了哇。
而奚诺投这篇文章的时候知道的也还不多,连期刊的影响因子都不知道,也没有去查是不是容易被接受,投的那几份期刊有影响因子高的,也有低的,有较容易发表的,也有挺难发表的,当时奚诺就去关注期刊的内容研究方了,感觉合适就投了,而且还是广撒网式的。
奚诺不好意思地道:“还没被接收,我看邮件里提的意见不少。”
赵博厚老师很有经验地说道:“不怕提意见,就怕没有意见直接拒绝。”
赵博厚老师继续说道:“而且这几位都肯定了你提出的内容的创新性,这点是最重要的,至于其他的,他们提出的问题你给解释了就行。”
奚诺摸摸脑袋:“还需要补实验。”
奚诺在写文章时候当然就知道需要有实验证明的,只是她虽然在虚拟实验室是进行了实验验证,可那些实验数据也不能拿出来不是?奚诺还不想以后被戳穿。
奚诺已经尽量用其他能做的去弥补了,像是用计算机模型模拟,又像是引用已有文献里的实验结果,还有许多公式推理计算,可终究还是没有一系列的实验证明来的直观直接。
赵博厚老师正在看奚诺写的那篇文章,连眼皮都没有抬便道:“那就补呗,这好几天你都可没有来实验室了。”然后忽然意识到了什么终于抬起头:“其他的不用操心,学校还不至于让你这样有本事的学生连做实验的条件都没有。”
“而且奚诺做实验可算是非常节约资金的了。”就像是上次奚诺做的那个,赵博厚老师本来是给这位同学练手来着,可没想到她能那么短的时间那么顺利地就给做出来了,连那实验用的试剂都没用上买第二瓶。
得到赵博厚老师这样的支持,奚诺心里是感激的,赵博厚老师继续低头看论文,奚诺忽又想起一件事:“那个,英文写的不太好,老师会不会看着很费劲?”
赵博厚笑道:“能看懂。”赵博厚老师看奚诺写的英文论文还没那么别扭,可比那位金发女士编辑要好多了,毕竟他不像金发女士编辑一样有着那么深的语言习惯。
赵博厚老师越往下读越觉得怪不得这封回信里面透露出要接收的意向呢,很有创新性,而这家期刊最看重的就是这个,不过也是因此一般的创新性没那么高的文章这家期刊都会拒接。
也对,他最看重奚诺同学的不就是这创新性嘛,也是科研人员最缺少和最珍贵的。
赵博厚老师读到后面都想拍案叫好,“妙啊,奚诺,你是怎么想到的?”
赵博厚老师嘴里虽然问着奚诺是怎么想到的,不过却没有真要听她回答的意思,眼睛还锁死在奚诺所写的文章上面,思维也仍陷在里面。
足有快半个小时,赵博厚老师才把自己从这篇文章里抽出来,对于科研人员来说,读到一篇感觉有价值的文献就如同享受了一道大餐一样,非常痛快。
这一回神,赵博厚老师才察觉把奚诺同学仍在那里了好久,他一看到感兴趣的东西就容易把其他人给忘了的毛病,真是不好意思,赵博厚老师抬起头抱歉地说道:“让你等时间长了。”
“没事。”刚才奚诺在这段时间里把那几位审稿人提出的问题在脑子里过了一下,也没有无聊闲着。
赵博厚老师不好意思了一下之后,很快就又眼睛放光地跟奚诺讨论起了这篇文章。
奚诺所写的是针对一种药物的新的疗效的作用机理的探讨,她引用了另一位作者的文章,那位作者发现了一种特殊的抗生素居然对治疗哮喘病有很好的疗效,便发了那篇文章,只是其原因不明。
那位作者的文章发表之后,不少人又验证了他的发现,而其中的作用机理也是有不少的学者发表过论文讨论的,只是至今没有定论,而奚诺此篇文章中提到的机理解释则是打破了前面学者所讨论的圈子,提出了一种让人耳目一新的另一种解释。
先不说这种解释对不对吧,它首先是为大家提供了另外的可能性,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只是如此,就已经让赵博厚老师感叹奚诺小同学知识积累的程度远远超过一般学生,若没有那些理论知识的积累,她也提不出这种新的机理解释,什么灵感思路都不可能凭空而来。
所以赵博厚老师讨论中间穿插着又赞了一遍奚诺同学爱学习,看的书多,“咱们图书馆的书不少,不过有些最新的还有以前的一些偏的,图书馆里也借不到,下星期我从家里带过来几本给你看看。”
那些都是赵博厚老师花了不少钱买的,还专门空出了一间书房来放置,都是他宝贵的收藏,时不时还会拿出来翻翻查阅的。
一般的学生赵博厚老师都不会舍得送,当然了一般的学生也不会希望从老师那里收到书本,赵博厚老师也知道这点,现在的学生浮躁的多,应付考试和毕业就不容易了,不会想着课外再给自己补知识,赵博厚老师也不自讨没趣。
不过戴着滤镜的赵博厚老师心中奚诺同学可不是那样,他借出书去让奚诺同学看看,他乐意。
对于赵博厚老师的厚爱,奚诺马上道谢,她看书还是挺快的,而且还能把书中信息储存到虚拟实验室里。
赵博厚老师插了这一句话之后,就又回到了论文里所提到的观点上面,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若是如你所写的这样,那不止是这种抗生素,而是能分解出这种g因子的药物都能一试。”赵博厚老师眼睛放光。
“对,这种抗生素对普通病症的患者都适用,但像是还患有肺结核,或者食管炎这些病的,就不适用这种抗生素了,这种抗生素抑制有益细菌的60S核蛋白体……。”奚诺说起这些专业知识也是同样滔滔不绝。
赵博厚老师却没有丝毫不耐,只恨不得奚诺再多说一些,甚至有时候还会在纸上写写画画。
奚诺最后说道:“能产生g因子的抗生素还有其他药物不少,完全可以多研制研制更多的能用的药物,多找找其他的适应性更广,副作用更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