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玲伸出手指在她额头上一戳,有几分无奈的说:“沫沫,这是升学考试,你就不能认真一点?这关系到你以后上什么学校呢!”
陈沫无辜的说:“我知道啊,所以我特意检查了一遍才走的。放心吧,一中肯定没问题的!”
说完,她一个侧身,从夏玲旁边溜走了。夏玲在原地十分无奈的揉了揉太阳穴。
陈沫刚一踏进院子,茉莉花的香气扑面而来。她脸上的笑意越加明显了。
她家的花花草草都是她一个人种的,所以她种了许多她最爱的茉莉花,每到六月,整个青衿之城都弥漫着若有若无的茉莉花香。
她忍不住举起相机开启了拍拍拍模式。
“姐姐,你回来了啊。”陈辰在陈沫身后叫她。
“是啊。”陈沫头也不回的说。她沉溺在花丛中,试图找到最美的那一朵、来一张特写。
“真好,好羡慕你。你这一考完就放假了。我还得上半个月的课呢。”陈辰在陈沫身后说。
陈沫这才直起身,转身看着自家弟弟,“怎么?不想上课了?”
“对啊!我周一到周五上课,周六周天还要去上跆拳道课、声乐课和绘画课。都没时间玩了。我好想快点放假啊---”陈辰一边说一边向角落走了几步,然后蹲下身和大黄、小黄玩起来。
陈沫先是给一人两狗拍了一张照片,然后将相机装进包里,走过去蹲下来和陈辰一起给两只狗狗顺毛。
两只狗狗懒洋洋的趴在地上,似乎是在享受陈沫和陈辰的服务。
大黄原本是看家犬,一见生人就叫唤,外公外婆只好在营业时间把它拴着。后来,它渐渐明白白天的客人没有威胁、不用叫唤,便安静了许多。
再加上它年纪大了,性子越发懒散,平日里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越发降低了存在感。
而小黄,它从小和形形色色的人接触,使得它非常亲人,见谁都是一副乖巧可爱的模样,就连叫声都是毫无攻击性的,因而它很受青衿之城的客人待见。
但后来它长大了,便得到了和大黄一样的待遇。毕竟,哪怕它再可爱、再没有攻击性,总有害怕狗狗的客人存在。
陈沫慢悠悠的开口说:“每天下午四点放学,即便绘画课时间长一点,5点半也下课了,半个下午再加上晚上的时间你都是自由的,难道还不够你玩吗?”
陈辰说:“每天放学回来,做完作业、再给木木讲讲课就该吃晚饭了。吃了晚饭看几集动画片就该睡觉了。哪有时间玩?”
陈沫一针见血:“你今天不就放假吗?怎么不出去找你的伙伴们一起玩?”
“……”陈辰不说话了。
“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陈沫奇怪的问。
陈辰还是没说话。
陈沫又说:“我是你姐姐,有什么事儿不能告诉我?”
陈辰双眼盯着小黄的头顶,有些委屈的说:“他们不带我一起玩了。说每个周六周天约我出去玩,我都不去。干脆不带我了。”
“……”
安静了一两分钟,陈辰听见陈沫一本正经的说:“辰辰,这是你早晚要面对的。如果你不报培训班,你有很多时间和你的伙伴一起玩,你会过得轻松许多。但等你上了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后,你会后悔。”
顿了顿,她又说:“如果是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你没有条件学,或许你只会可惜一下。但如果家里有条件,而你没有学,你将追悔莫及。”
“我不明白。”陈辰有些郁闷
“等你长大后你就明白了。”陈沫说,“你那些伙伴因为你周六周天不和他们玩便抛弃你,那说明他们没有资格做你的朋友。真正的朋友应该相互体谅、共同进步。”
“那这么说来,我都没有朋友了……”
“怎么会。你在宏博、绘画班还有声乐班认识的人也是你的朋友啊,虽然年龄上有差距,但那又怎样呢,不是还有‘忘年之交’这一种说法吗?”
“可是……”陈辰说,“虽然他们对我很好,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陈沫垂下眼皮,捏着小黄的爪子说,“同龄的朋友和不同龄的朋友相处起来是不一样的。可能你更需要同龄的朋友吧。”
毕竟你不是我,外表年幼,内心成熟。陈沫内心补上这一句。
“他们都不和我玩,我没有同龄朋友了。”陈辰皱着一张脸说。
“不用着急,总会有的。班上那么多人呢,大家不见得周六周天都要出去玩吧。”
“……”陈辰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陈沫又说:“实在不行,你往后多带一些吃的去学校,收买收买人心,这样至少在班上大家都围着你转了。然后你找一两个性格上合得来的,发展成朋友呗。”
陈辰:“这样真的可以吗?”
陈沫:“试试不就知道了。朋友不找上门来,你就主动去结交嘛,总要有一个人主动才行。”
陈辰:“好吧,我试试。我明天就把外婆给我买的那一堆零食带去学校。”
解决完心事,陈辰起身,揉了揉有些发麻的腿,洗了手进屋了。
随即,陈沫也起身揉了揉腿,洗手回房间了。
第九十章 学自行车
“小沫,你想要哪个颜色的?”
“我想要这辆蓝色的,粉色的给你吧,粉色比较配你。”
“那好吧,我要粉色的。”
见孩子们选好了,夏玲和于慕婉妈妈爽快的付了钱,带着各自的孩子和为孩子买的自行车回家去了。
之所以买自行车是为中学做准备。陈沫、于慕婉和路千翼的小升初结业考都发挥正常,再加上他们获得过‘语数联赛’的奖项,妥妥的进入成都市最好的中学——一中。
一中是成都市最好的中学,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是可寄宿制学校。
它距离温江县较远。根据路千珩和周小炙的经验,坐公交车要四十分钟左右,还是在不堵车的情况下,但如果是骑自行车走小路,大概需要半个小时,反而比较方便。
陈沫、于慕婉和路千翼从没想过住校,于是决定跟随两位前辈的号召骑行车上下学。
路千珩初中时有过一辆自行车,高中时又换了一辆,不是因为前一辆坏了,而是因为他的个子抽条,中学时的自行车有些小了,于是把它尘封在杂物间里。
季子萱觉得既然没坏就物尽其用,于是让路千翼用那辆旧的自行车,路千翼欣然接受了。他不觉得用旧的有什么不好,反而因为那是哥哥曾经的坐骑而欣喜。
路千翼有现成的自行车,但陈沫和于慕婉没有,于是她们相约一起买。
这个年代自行车虽多,但适合陈沫和于慕婉这个年纪的自行车少得可怜,放眼望去,几乎全是玩具似的、多了两个轱辘的儿童自行车。
这样的自行车对陈沫和于慕婉这种没接触过自行车的孩子来说很适合,至少学起来容易,不会摔跤。但陈沫不满意,用她的说法“既然决定学自行车就好好学,绝不接受这种玩具车。”
陈沫上辈子的童年没有任何玩具,这种玩具自行车就是她曾经最渴望的,但等她自己能买得起的时候,她已经过了使用它的年纪。
后来,全国各地开始推行共享单车,陈沫为了用上这种方便的交通工具自学了几天自行车,但没学会,反而摔得一身伤。
重活一世,她这次一定要学会自行车。
两个小孩和两个大人逛了好久才找到这一款新型的自行车,无论是外观还是高度都很适合十岁左右的小女孩使用,两个孩子一眼就相中了,哪怕价格比较贵,两位妈妈还是眼睛眨也不眨的买下了。
第二天下午,太阳即将下山的时候,陈沫和于慕婉迫不及待的推着新车去某个大学的操场赴约。
她们到时,路千珩和路千翼兄弟俩还有周小炙和杨空空已经等在那里了,他们旁边各有一辆自行车。
这是一场约定已久的自行车教学会。路千珩、周小炙、杨空空是老师,陈沫、于慕婉、路千翼是学生。
人到齐了,教学活动正式开始。3位学生和3位老师自然而然的形成3队,在操场挥洒汗水。
陈沫羡慕的瞄了几眼东面围墙前的金童玉女,又委屈的看了看北面围栏前的兄友弟恭,视线最终转移到杨空空的大脸上,有些泄气的说,“空空,你要抓牢啊,我要是摔了,拿你是问。”
杨空空轻哼一声:“学自行车哪有不摔跤的,摔一摔就学会了。”
陈沫:“……”
没有一点千珩哥哥的温柔体贴,好嫌弃啊,5555。
时间在几人的练习中过去。夕阳没有白日里那样炙热,但温度还是有的,运动中的几人不一会就热了起来,但他们还在坚持。
一个小时后,筋疲力尽的他们坐在树阴下歇息。
路千珩靠在树干上,随意的询问:“空空,你打算去哪所中学读书啊?”
杨空空大大咧咧的躺在草坪上,舒服的眯起眼,回道:“不知道。我妈说我家有个亲戚是一中的老师,她正想办法和那个亲戚攀关系呢,大概是想让我走一中的后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