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不能玩,鹏鹏有些失望,小脸耷拉下来。又听到姑姑居然不会滑冰,还请他做老师,小家伙儿一下子又兴奋起来,却又拼命地想装作老师沉稳的模样,乖乖地答应了,主动拉着小秋的手往回走。殊不知,他弯弯的眼睛和翘起的嘴角早已经泄露了他的欢喜。
这一副小大人模样的小家伙,真是超级可爱,让小秋对他的喜欢又不由自主地加深了许多。
第二天,小秋没有食言,一早陪着鹏鹏去了湖面。这回,二哥成江也跟了来,有他在,小秋根本不用担心冰面的安全问题了。
玩的尽兴而归,大人孩子的脸都红扑扑的,甚至到家的时候,各人额头还有一层细汗。
刘玉芝闲不住,昨晚看着小秋做了一顿饭,把锅灶的用法学会了,今天一早就下厨房做了早饭,小秋见她身体还好,没什么不舒服的,也不跟她多客气,只笑嘻嘻道了谢,就领着鹏鹏洗了手吃饭。
吃过饭,小秋让大哥大嫂在家休息,可以看看电视,也可以去院子里转转走动走动。
她和成江带了鹏鹏出门,去了医院一趟,就搞到了一个病历,儿童多动症。当然了,鹏鹏小家伙确确实实检查了一遍,只是,小家伙儿养得很好,一点点毛病没有,最后按了一个病例。
弄完这个,又去病房看了看王爱巧的孩子。
孩子住院后,情况还算稳定,专家会诊的结果,孩子严重营养不良,需要补充几天营养物质,等孩子身体稍稍强健一些后,再安排手术,大概要一周左右。
听到孩子严重营养不良,小秋就问了二牤子和王爱巧一句:“就家里拿过去的奶粉也不少吧?”
两个人都勾着头不说话,小秋也没再多说什么,只回头又送了两袋奶粉过来。
初三一早,小秋和成江又回了S省——他们将人安顿下,回去这一趟是必须的。乔西、金笛还在县城里,小秋那边食品厂里也还有些事要处理呢。
兄妹俩开了大半天车,傍晚时分才回到县城。
宋秀莲这年没回娘家过初二,宋家倒是还不知道王家过年发生的事,见了小秋和成江还颇有些意外,等听小秋把事情前后讲了一遍,钟玉琴先念了几声阿弥陀佛,只说庆幸。至于,其他的,经历了那么多年磋磨的人,是再不肯随意乱说话的。
乔西和金笛年纪毕竟还小,对这些事没什么概念,只偷偷对小秋说,打个电话回来,她们坐火车回去就行,哪里用再开车回来一趟。
小秋就笑:“没你们我也得回来啊,我小舅舅一家还在呢,小齐齐那么点儿,坐火车太不方便了。”
人都回来了,再说什么都没多大意义了,几个人说笑几句,就拉着小秋洗手吃饭休息了,这连着几天奔波,也着实累坏了。
第九百六十五章
初四一早,成江带着乔西回了三合村。魏爱梅见到成江,听他把大嫂和小侄子的事情解说了一番,又有乔西安慰,魏爱梅终于放下心,脸上重新挂了笑容,提起精神招待‘远道而来’的未来儿媳妇——过年乱的,魏爱梅还不知道乔西年前就到了县城呢。
看着修整过的房舍,添置的家什儿,乔西对王家的印象也越来越好。
穷不怕,就怕麻木不仁,游手好闲,懒惰成性……
人只要肯积极进取,肯为过上好日子努力动脑筋、花力气,凭借自己的努力让日子一点一点改善,都值得人尊重。
乔西和成江谈对象,乔家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主要的顾虑,也是怕乔西沾上一堆穷亲戚,以后多得是苦恼纠缠。
而经过乔西的观察,成河不用说,只要不突然被下了降头,以后的发展差不了。仅剩下留在老家的父母和大哥大嫂,也没有一个尖酸刻薄的,都是忠厚淳朴的性格,而且,都很自爱自重,没有乱伸手、乱指使人的不良习惯。
据这两年的发展,大哥大嫂即便不再开拓新的产业,就手上的已成规模的养殖厂,日子也会一年比一年更好。
因为除夕那天的突发事件,注定了这个春节的团聚被分割的零碎不堪。
破了五,初六一大早,两人就开车带着王利民宋秀莲和三个小的一起回了县城。
点心厂和铺子收拾收拾,初八就要开业。
王利民的工地上备料招工,也得忙乎准备起来,过完十五,天气转暖,差不多就能开工了。
初七一大早,小秋就和二哥成江一起,开着车子返回京城。这一次,不但带上了乔西金笛,还带上了宋秀程一家三口和宋秀菊。
至于点心厂的事儿,年前都捉了现行,经过宋胜书和宋秀莲商议,年后正好趁着淡季盖新厂房,搬家,暂时用的工人很少,有一大半人暂时用不上,三个人也就不明显了。
由这件事,宋胜书和宋秀莲也得了个教训,再聘用人,尽量不用亲戚了,难管不说,闹不好反而坏了情分。
至于成海的二胎指标,小秋借着拜年的机会,拜访了几位,等初八一上班,王利民拿着小秋开来的证明,直接过去就把指标办下来,连准生证都一趟就拿了回来。
小秋等人回到京城第二天,正月初八,还没吃中午饭呢,王利民就打了电话进京,报告了喜讯,说鹏鹏的弟弟妹妹已经得了批准。
得了这消息,真是一扫心头的阴霾,各人脸上都洋溢起了笑容。特别是成海和刘玉芝两口子,那真是一扫之前几天的戒备、恐慌,眉头一下子舒展开来。
家里的养殖场,年前虽然大部分都出货了,却还有几千只存栏量,一听说肚子里的孩子没危险了,成海和刘玉芝两口子都恨不能一下子回到家里去。
可小秋却很严肃地告诉他们,大哥成海可以回家,鹏鹏也可以回家,但大嫂还是不方便回去。因为,他们的手续毕竟是刚刚抢办的,刘玉芝挺着大肚子回去,难免招人瞩目,到时候有人举报,他们的手续还是经不住核实的,不但刘玉芝肚子的孩子有可能保不住,还可能牵扯相关的办事人。当然了,等孩子生下来,再带回去,手续上差个几个月,就不是太大问题了。
这夫妻两个好一番商量,最后还是决定,成海回老家经管养殖场,把刘玉芝和鹏鹏留在京城,托付给两个弟弟和大堂妹。
因着这事儿,成海也颇有些愧疚,说起话来都说当大哥的没能帮上弟妹们什么,只给弟弟妹妹们添麻烦了。
成江没说什么,小秋就笑开了:“大哥这话是要跟我们生分了吗?咱不提小时候你对我们这些的照看爱护,就说大嫂肚子里的,难道不是我们血脉相连的侄儿?我们再怎么出力都是应该的嘛!”
这一说,大家都笑起来,成海和刘玉芝的脸色进一步放松下来。两人互相看看,只将这情分记在心里。
得了好消息的隔天,也就是正月初十,成江开车送大哥成海去火车站。
成海坐在车上,隔着车窗看着后边哇哇哭的儿子,还有腆着肚子,却只能孤身一人客居异乡的妻子,也禁不住心下凄然,潸然泪下。
大嫂这件事暂时告一段落,小秋回到京城,也要四下走动。第一个就要去吴家拜年。
考虑到吴家的身份敏感,小秋也没把大嫂怀孕的事儿跟吴奶奶提及,只陪着老人说笑吃喝玩了一天。
吴戈和秦戎两个人都没见,据说都被发配了去干苦力了,不到开学回不来那种。
至于鹏鹏上幼儿园的事,倒是没怎么费心,去最近的幼儿园问了一声,说明是购买了别墅区的房子,户口还没办完,人家开口让交了两千元的教育赞助费就答应孩子入园了。当然,孩子每个月的园费照常缴纳。
秋芬嫂子已经过来了,在得知有一栋三进大院后,又发现有这么大这么好的别墅小洋楼,心中震惊,却已经有些麻木了,只尽力干好自己的活儿。她是个明白人,想得很清楚,若是干好了,别说她以后衣食无忧,就是对两个孩子的前途,说不定都大有助益呢。
别墅区也没有其他人家,显得有些空旷,好在有秋芬嫂子陪着,鹏鹏在院子里出入,小秋怕大嫂寂寞,就去养殖场弄了十只小鸡来,让大嫂放在院子里养着。又把院子里没开发的小花园交给大嫂打算,还弄了些简易的大棚材料来,让她弄个小号的蔬菜温棚,可以提前种植些绿叶蔬菜什么的。
秋芬嫂子也是村里来的,对这些活儿都熟悉的很,和刘玉芝很有共同语言,两个人商量着种菜、养鸡,活儿不累,却挺有意思的。
第九百六十六章
谁成想,秋芬嫂子和刘玉芝都是能干的,十只小鸡拿回来,小秋一回头功夫,人家已经在院子一角搭好了鸡窝。再不到傍晚呢,半冻着的土壤,愣是给开出五十来个平的小菜园子。
小秋看得直发愣:“你们两个能干,也别这么卖力吧,这是要赶着正月十五吃上自家种的菜吗?”
被她这么一说,秋芬嫂子和刘玉芝禁不住一起笑了。
相对来说,反而是秋芬嫂子和小秋熟络些,笑着道:“可别这么说,我们可不会那仙法儿。”
小秋拉着刘玉芝的手,将她按在沙发上,静静地给她评了脉,确定她的胎气只是稍稍有些浮,并无明显不稳迹象,这才叹了口气,道:“让你们开个菜园子、养鸡,都是怕你闷得慌,找来解闷儿的,哪里真就指着你这么个干法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