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还成功了,哟吼,撒花庆祝。
心腹大患已除,杨广顿时觉得浑身轻松了许多,似乎是放下了千斤重担一般。
不过这些都是小道而已,自己还是努力地治国吧。
这些年,关外的羊肉不停地运进来,前些年的布局总算是有了成效,要知道,想要达成这样的效果,其实殊为不易。
不管是中原还是蛮夷,对于天和,对于自然,都有天然的敬畏,大家世世代代遵循着繁衍生息的规律。
现如今,自己想要让突厥人自己的打破这种规律,谈何容易,好在利益是这个世界上,谁也无法摒弃的。
人类的贪婪战胜了其他的一切,蓝后突厥的牧羊大业开始了扩展,虽然规模并不是很明显,可是为了草场,小规模的冲突却是比之前多了许多。
大家谁都不是善茬,不管是突厥亦或者大隋,自然也不是铁板一块儿,有了内部的争斗,他们往外扩张的心思自然就减少了许多。
这些年,突厥南下的规模越来越小了,人数也减少了不少。基本上对于大隋构不成多大的威胁了。
不过杨广知道这个民族的韧性,如果不能彻底消灭他们,那么就要一直地提防着,否则受伤,受苦,受难的永远的是大隋的子民们。
是朕的子民们。
虽然知道自己的大隋不可能永葆万世基业,不过杨广还是尽着自己最大的的能力,让这种基础更为扎实一些。
至于再后面,自己可就管不着了,随他们去吧,不肖子孙守不住祖宗基业,那怨得了谁?
大彻大悟的杨广在休养生息了两年之后,开始征战琉球,这个地方根据小光团的说法来说,就是个可以往外扩张的据点,所以还是早早儿地握在自己手里比较好。
虽然他并不觉得有往外扩张的必要,现在大隋的疆域就足够广阔了,不过既然小光团这么说了,打下琉球也费不了多少的精力,那就如了小东西的意吧。
系统可不知道杨广这般霸气又没眼光的心思,不过对于这么早就占据琉球,它还是挺开心的,自己基本上没有什么贡献,这算是自己对杨广的补偿吧。
☆、第25章 隋炀帝8
杨广花了大心思,前后花了差不多十年才完成的大运河终于竣工了,这下子,他总算是没了抑郁,开始高兴起来了。
自从弥补了自己的遗憾之后,杨广整个人就陷入了没有目标的迷茫之中,这不是一件好事儿。
没有了进取心的皇帝如何能带领这个国家前进呢?
看着锐气的儿子,杨广若有所思,要不然,自己退位出走算了,这个国家,总有一天是要交到儿子手上的,早晚又有什么区别呢?
决意已定的杨广开始了自己最后一次的大肆折腾,老臣们都回家休息去吧,六十五岁的退休制度终于推行开来。
这一次,皇帝独断乾纲,谁劝也不听,一凡之前的谦和,大家总觉得要有大事儿发生了,不过到底闹不明白皇帝玩的这又是哪一出。
好在杨广并没有让众人等待太久,将朝中的老臣情理的差不多了之后,他便宣布了自己要退位的消息。
众人大惊,这下子,他之前做的那些事儿便有了很好的解释,皇帝这是在为太子铺路啊。
太子诚惶诚恐地模样让杨广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真是有什么样的老子,就有什么样的儿子啊。
自己一把手教导出来的孩子,如何会不知道他的性情呢,所以杨广饶有兴趣地看着太子的表演,直到他自己全身僵硬,演不下去了这才算了事儿。
萧皇后显然也没想到杨广会有这么一出,这些年,帝后恩爱,后宫和谐,也因着皇家公益基金的运作,大家对于萧皇后的敬重并不亚于皇帝,现在,面对皇帝地退位,萧皇后亲自地前来劝阻丈夫。
不过显然杨广拿定了主意就不大会去改变了,所以,夫妻俩算是彻底地交心了一回,要说萧皇后没有让儿子继位的心思,那也不可能,是不是?
所以,和皇帝深谈了一次之后,她便不再反对了,既然帝后都没有意见,有意见的也已经差不多都被清理出朝堂了。
所以太子继位顺理成章,杨广卸下了身上的担子,萧皇后自然也放下了手中的事务,陪着丈夫回了大兴旧都。
夫妻俩住在旧都,对于朝堂上的事儿不闻不问,当然了,关于李家的纷争他仍旧在关注着,李世民是个人物,虽然瘸了,可脑子并没有坏掉。
所以,杨广对于儿子结交李世民的事儿便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而且在李世民的指点下,自家儿子倒真是能干了许多。
也算是保住了他积累的那点儿小名声,杨广对此能做到不在乎了,李渊退休之后,便替儿子分了家,省的自家死了之后这些败家子再兄弟阋墙。
李世民继承了唐国公府,然后几位兄弟都被一一地赶出了国公府,作为新皇的心腹,李世民笑到了最后。
不过即便如此,他的生活与一国之帝相比,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好在李世民似乎还没生出那么大的热心,想要治理一个国家之类的。没有野心的李世民看上去让人觉得有些奇怪。
不过用小光团的话来说,就是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所以人的野心那也是通过外界来催化的。
至于李世民手下的那些文武能臣,自然有自己的另一番造化了。自己小小的改变,不对,是大大的改变,让众人的生活甚至是命运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让杨广十分地感慨。
游走在自己的国土上,只要看着老百姓满足的笑脸儿,就能让杨广心情愉悦一整日。
离开了皇宫大内的杨广也学着普通人的做法,与妻子萧氏男耕女织,体验了一番普通夫妻的生活。
不过这种类似于生*验的做法,只能偶然来上这么一回,若是天天过这种日子,他还真是受不了的很。
当然,不仅仅是男耕女织,就是被世人鄙夷瞧不上的商贩,大隋的上皇都去尝试了。
他竟然选择了走街串巷的货郎担,这可真是让系统和萧氏瞠目结舌,不过在经过萧氏的妙手妆容之后,大隋的上皇似乎就是最为普通的,成日里走街串巷的卖货郎,他自己也觉得这样玩很过瘾,所以不论风雨,竟然坚持了小半月,算是去体悟人生百味了。
结束了货郎担生涯的杨广少了一丝清冷,多了一抹温暖,看起来更加吸引人了。
即便是个老头子的年纪了,不过他依旧是美大叔,没了年龄的优势,反而更加地能吸引到少女的目光了。
这种来自异性的欣赏让杨广的信心差点爆棚,本来自家妻子就比自己小十几岁,现在的萧氏正处于风华绝代的年纪,自己倒是老的不能看了。
经过几次火辣辣的目光尾随之后,杨广在萧氏腰板儿挺的老直,似乎在无意识地展现着自己的魅力。
萧氏对于丈夫这样的做法有些好笑的同时,更多的便是感动,夫妻俩一辈子到了最后,竟然才算是真正地交心,彻底地琴瑟和鸣了。
不像年轻时候,自己在憧憬爱情的时候,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做戏,都是在表演给别人看,比如说孤独皇后,比如说先帝。
不过即便如此,萧氏对于如今的生活也满意的不能再满意了,她选择离开皇宫陪着丈夫,虽然有些其他的目的,不过更多的是就是因为自己放不下丈夫罢了。
现在,终于让她赢得他的真心,实在是上天厚待自己,哪怕立时死了,萧氏也觉得心甘情愿了。
杨广很早之前就已经想好了,自己这一辈子,等到寿命结束时,一定要带走萧氏,两人也算是同年同月同日死了。
当然,这并不是在征求谁的意见,只是杨广自己单方面的决定罢了。
元德太子杨昭继位之后,得到的便是一个风调雨顺,兵强马壮,疆域广大的帝国,这让他哪怕是成天睡大觉,都可以统治这个帝国四五十年,而且不会有任何的内忧外患。
不过显然,元德帝也是个有抱负,有远见的皇帝,自己还年轻,自然是要好生地做出一番事业来才对的起皇父将这万里江山托付,不是吗?
元德帝的许多措施都是从怀柔开始,布局远大,温吞吞地,不声不响中,便完成了各种改革。
唯独激进的一件事儿就是开办了女学,虽然民间有识之士早已经自己设立各种的女学,可是官方并没有任何的表现。
太后萧氏薨世之后,元德帝为了纪念自家母亲,蓝后以萧氏的名义,开办了大隋女学。
第一任的女先生都是从宫中放出去的老宫女之类的,再蓝后,就是民间的所谓才女之类的了。
这些年大隋的女人骑马射箭,总之能玩的,不能玩的,她们都没少掺合,皇家竟然成立了官方的女学,这些人如何会放着如此大好机会不去折腾一番?
是以,但凡官家有文书来聘请,诸位女眷们便兴高采烈地去上任,做自己的女先生去了。
一时之间,女学的声势竟然盖过了国子监,让老学究们摇头叹息不已。
不过这些人也就是嘴上说说,回到家里之后,也挨不过妻子女儿的折腾,然后将自家闺女也送进了女学,不为别的,看着架势,将来只怕宫中的贵人要从这里头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