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等回了府中,儿子们还不让自己消停,他的苦逼之处谁知道?
妇人重长子,男人爱幼子,所以,这下子矛盾就出来了,李渊除了快刀斩乱麻外,还有什么办法?
不过李氏一族分裂就在眼前,兄弟阋墙什么的,不要太难看唷。
知道内情的人也不少,尤其是在皇帝夸赞了几次李世民能干之后,李建成兄弟的冲突简直就放在了明面上,李渊的日子就更加苦逼了。
闲话休提,回归正题。
迁都也不是说迁走就能迁的,除了要告天祭地之外,当然还要算什么良辰吉时啊。
杨广跪在祖庙,和老祖宗们聊了一会儿之后,迁都的正日子总算是定了下来。
前后三四年的光景,总算是住进了新都,杨广意气奋发,开始筹备军粮,抽调民夫,集结军队。
虽然大家不知道皇帝到底要干嘛,不过显然人人都激动起来了,这可是捞功劳,升官发财的好机会啊。
外加上全国开始设立各个级别的书院啊,免费的皇家图书馆啊,国子监啊,科举制也开始正规化。
总之,人人都忙的昏天暗地,就连御史们也顾不上找茬,毕竟现在人人都忙,也没那么多的作奸犯科,新鲜出炉的《大隋律》也不是放着好看的。
有了前面这么久的铺垫,杨广的大隋开始了井喷式的发展……
比起前世,提前了四五年的征高丽就在眼前,一向觉得自己冷静自持的杨广也有些热血沸腾了。
果然,男儿马革裹尸,厮杀疆场什么的,总是很容易让人热血呢。
皇帝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就甭提普通的将士们了。
红蓝满格,各色大招已经蓄势待发,只要一声令下,大家就要踏平高丽一样,不过显然,高丽也不是泥捏的,虽然是一个小国。
可谁也不愿意等死不是,好在双方的战力不是在一个水平线上,历时九个月,高丽的版图总算是并入了大隋王朝。
剩下的移民啊,治理的活儿自然有三省六部的人手接马。
杨广要做的事儿太多,所以才不会嫌弃这些奴隶多,至于高丽王,带回洛阳,封个安乐公,是不是很好?
这一战,让杨广舒服了很多,心中日渐累积的戾气也减少了许多,整个人英朗了不少。
气儿也出了,便宜也占了不少,按理来说,杨广应该高兴才对啊。
可这幅阴沉的模样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这事儿要从功劳簿说起,杨广为了激励将士效死,竟然弄出了这么个东西,按军功晋封。
这下子,大家是为皇帝效死了,可是军功折子上第一个人竟然是李世民,这如何能让杨广高兴的起来?
他发现,李家人还真是爱和自己过不去,你们老老实实地待在家里,不出来捣乱,哪里就不行了?
☆、第24章 隋炀帝7
李世民因为父亲偏疼长兄,心中抑郁,所以有建功立业的机会,他如何能放过,他不仅是在向皇帝展示自己的能力,也是向自家老爹和大哥示威,就算是靠着自己,我也是好汉。
所以,就有了杨广的暴躁。
真特么的不爽啊不爽啊!
不过有什么法子没有啊?
杨广自然也不是什么好东西,眼珠子乱转转,满肚子的坏水儿就开始往外冒了,所以,唐国公世子,其实说不定也是一个好的奖赏?
皇帝的旨意下来了,然后李氏开始了乱混混的日子,不过显然皇帝的旨意是金科玉律啊。
既然皇帝封了李世民为世子,钦定的继承人啊,李渊就是有一百个不满,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当然了,老二的优秀也是李渊妥协的另一个原因。
他同意了,李世民得意了,可是李建成不干了啊。他怎么就特么的那么倒霉成为了牺牲品呢?
显然,枕头风这种事情不单单属于先帝,李渊自己,自然也有这样小小的问题。
内宅不宁,实在是个让大家看够了笑话,看足了好戏。
唔,这也让杨广有了了悟,钝刀子磨人,似乎也是个不错的主意,自己这个暴脾气啊,虽然有了磨砺,可内里还是没有完全地改了啊。
这下子,杨广倒是不急了,开始了大肆封赏,既然你们立了功劳,那么就有高官厚禄,华服美酒等着你们。
大家都沉浸这种幸福中,久久无法自拔,主要是皇帝太过严苛,这种幸福有一次少一次,如何能不珍惜呢?
杨广可不知道自己在大臣心中的形象,不过即便是知道了,他也不在乎。
刚刚打完了高丽,发了大笔的战争财,自然要好好儿地让民众休养生息了,借着立太子的好时机,杨广免了全国三年的赋税,三年徭役,那些苦活,累活,脏活儿,不是还有高丽人吗?
所以只要不是一下子累死,杨广不介意让他们世世代代为奴,让自己的民众好好儿修养几年,很不错,很不错。
杨广的诏令一出,果然万民欢呼,皇帝圣明,陛下英名。总之各色好话不要钱似的从全国各地往洛阳汇聚。
接下来,竟然全国各地井喷一样地冒出了各种祥瑞,总算是让官员们有了歌功颂德的素材,这都是皇帝的功劳啊,所以上天才会垂怜大隋,不是吗?
成天陷入马屁的氛围之中,不仅没让杨广沉溺,反而让他觉得烦躁,前世自己不就迷失在了这种环境中么,所以才会落得个那样的下场,难道这些人是想玩捧杀的游戏吗?
不得不说,小心眼和爱记仇的皇帝真是可怕哟,他不仅斥责了那些以费尽心思歌功颂德的官员,而且还开始了大规模的连坐,罚俸。
大隋大业七年,基本上每个部门都被罚了一大笔钱,因为是属于连坐制,所以大家即使想要抱怨,实在也找不到什么借口。
所以这一局,皇帝win!
皇帝也是个好面子的,对于官员的歌功颂德他不喜欢,可若是民众自发拥戴自己这个当皇帝的,那就另说了。
皇后萧氏领衔的皇家公益基金有了启动资金,女眷们闲着没事儿干,所以忙着募捐啊,忙着去建立保育堂啊,老人院之类的地方,也让大隋的女士们第一次地展现了自己的力量。
这个时代,虽然女人上战场厮杀,上朝堂做官什么的有些难度,不过去做点别的事儿,其实不难。
有了皇后娘娘的带头,女眷们简直散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然后这种模式开始从洛阳往外扩。
到最后,扩大到了大隋全境,皇帝也着实地觉得妇女能顶半边天这句话有道理。
既然如此,那么就让女人们做出更大的贡献吧,人力不足的问题显然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啊。
自己果然是个天才,举一反三的杨广很快有了更多的奇思妙想,当然,这其中少不了小光团的帮忙,它似乎无所不知的模样。
虽然也知道小光团来历神秘,不过每次心生探究时,小光团便圆滑地消失不见了。
杨广没法子,不过也不大深究,这个世上只有自己可以一直拥有小光团,所以,他也就不去理会那些了。
自己想要做的事儿太多,有了更多的人力,就能办更多的事儿了。
杨广的心思太深,太多,似乎没有知音,不过最近,他发现了一个可以理解自己的天纵之才。
不过这人,实在是让杨广纠结不已,是谁呢?
唐国公府世子李世民,他不仅能探究到皇帝许多举动下面的深意,而且还能举一反三,给皇帝更多的建议。
这样的李世民让杨广如何能不纠结?
李世民啊,换了一种方式,依旧散发着自己的魅力,杨广的唏嘘不已,蓝后,要不然,自己大人有大量,摒弃前嫌,和李世民成为好基友?
只要想想李世民做的那些恶心事儿,杨广就果断摇头放弃了这个不靠谱的念头。
杨广自己的纠结李世民可不知道,反正他和家里闹不大愉快,多余的精力就放在了衙门的事务上面,李世民越是用心,越是敬佩皇帝的深谋远虑。
无形中,他成为了杨广的粉丝。
这个消息传到杨广耳朵时,他有些凌乱。
特喵的,想弄死个人,其实很容易的,只是现在自己生不出杀心了,这可如何是好?
不过杨广并不用纠结多久,立即地就有别人替他出手了。
李建成和李世民兄弟,互相看不顺眼很久了,现在他竟然夺走了自己的世子之位,这如何能忍?
两人简直就不是亲兄弟,和仇人没什么差别,所以,李世民越是表现的优秀,李建成就越是恼恨。
蓝后,狗血的坠马事件发生了,李世民的坐骑是有名的汗血宝马,在坐骑上做手脚,真是好手段。
不过显然李建成也没想到事情竟然这么糟糕,李世民并没有死,不过是成了瘸子而已。
这样的人物自然是无法立足于朝堂,可是他仍旧霸占着世子之位,杨广并没有同意李渊换继承人的折子。
这下子,李氏若是还是表现的和和平平的,嗯,杨广也就自认倒霉了。
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李建成能成功弄瘸李世民,那是有外力相助的,否则,依着李建成的才大志疏的德行,怎么可能会这么成功?
不过这种家族丑闻李渊不予深究,别人也就不好太过掺合了。在杨广眼皮子底下,有人玩了个灯下黑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