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女主她又娇又美又毒 金推完结+番外 (咎书)


  翰林院这地,文人多, 文人呢, 都喜好收藏名家的字或者名家的画。然而这东西一直有价无市。
  你喜欢,不一定买得起, 你买得起,不一定碰得到。
  付明作为一个买得起又恰好撞了狗屎运的人,那几天里走路都在飘。
  宋衍起复之后,便与付明在一处当值。本来他无意和付明搀和在一起, 炫耀便炫耀呗, 关他啥事。
  偏偏付明不识好歹,故意往墙根上撞。
  他拿着字到了宋衍跟前,笑问:“宋大人觉得,这副字怎么样?”
  宋衍压根懒得搭理他,结果付明生怕他看不见似的,眼看着这幅字都要撞到自个儿脸上了, 宋衍只好扫一眼。
  这一扫,他乐了, 不过脸上的表情仍然装得淡淡地:“付大人怎么敢确定,这字是出自王右军之手?”
  听了这话, 付明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地打量他。不仅是付明不乐意,刚刚好几位鉴赏了此“真迹”的同仁们,也都不大高兴。
  王右军的字极有辨识度,一手草书写得龙飞凤舞。自王右军之后,多少人争相模仿,却皆是有形无骨,谁都写不出王右军的洒脱。
  翰林院的好几位大人也都是满腹诗书的人,皆认为此字为真迹,现在一听宋衍这样说,各个都觉得宋衍不识货。
  “宋大人此意,我这字是假的?”付明抬眼看他,冷笑道,“宋大人又凭什么说,这不是出自王右军之手呢。”
  宋衍看也不看他,只专心看字,他如画的眉眼有些冷凝:“王右军的草书堪为一绝。他的字独树一帜,自成一体。这副《十七帖》看似是王右军手笔,实则还是模仿,有神无形而已,付大人看走眼了。”
  付明脸色越来越差,这副《十七帖》是他在一家书画行偶然看到的。那书画行刚刚开业,《十七帖》便被摆在了书画行正显眼的位置上。
  因为刚开张,所以无人问津,也就被他捡了这个便宜,《十七帖》并不算他花重金买的。
  那老板确实也拿不准是不是王右军真迹,但付明是有才学的人,他自认是识字认画的一把好手,以鲜少看走眼过。
  这宋衍不过十九,即使读书比他好,又凭何在这大放厥词!
  与付明交好的黄大人此刻看不下去了,呛声道:“宋大人到底年轻,虽有状元之才,眼见却是要多学学的。”
  付明也不屑道:“不瞒诸位大人,当年,我有幸见过一眼王右军的《兰亭集序》。虽说与这篇《十七帖》字体不一,但同为一人之手,两幅都颇具气度,可看出是一家的风格。”
  付明理直气壮,宋衍不由笑了。
  他的一口小白牙格外惹人眼:“付大人谬赞了。这副《十七帖》是宋某当年临摹之作,能得付大人如此夸奖,真是愧不敢当。”
  付明一时没听清,他的话脱口而出,嘴巴比大脑反应更快:“什么?”
  这时候,许多看热闹的翰林学士也都凑了过来。每个人表情各异,连刚才讲话讲得头头是道的黄大人也怔住了,他一双眼珠子瞪得溜圆:“这是你写的?”
  宋衍轻描淡写道:“是宋某十七岁的一时戏作,想不到能得几位大人如此高看。尤其是付世子,竟拿宋某与一代书法大家相提并论,我怎么敢当。”
  付明的面目涨成了一张猪肝色,他拿着《十七帖》的手都在发抖,他正想说“凭什么说是你写的”,宋衍却像有了读心术一般,率先开口道:“因为是临摹,所以下角王右军的刻章可以抹掉,付世子拿点茶渍试一试便知。”
  “宋某写字还有个习惯,会在最后一字放笔时带钩,这也是这副《十七帖》与王右军的真迹,最大不同之处。”
  宋衍放笔时的那一小勾无伤大雅,若不是极为熟悉《十七帖》真迹或者极为熟悉宋衍的人,还真看不出来。
  可被他这样一提,刚才那几个言之凿凿这《十七帖》是真迹的翰林立刻便察觉了最后一笔奇异的地方,很快就有墙头草说:“你们看,这郗司马帖里的‘示复数字’还真有勾,挺明显的。”
  宋衍道:“这是我喝醉了所做,比平时写字较为豪放,付大人眼拙,一时看不出,实属正常。”
  他得了便宜还卖乖,付明却是恨不得将他千刀万剐!
  付明也是堂堂的伯府世子,几时出过这样的丑。宋衍看着山水不露,没想到实际心机这么深。
  他若早说是他所做,付明怎会当着一众同仁的面,对这幅字大夸特夸。等大家伙儿夸完了,好嘛,这时候宋衍冒出来了,说是他写的,还不是明着给自己提高身价!
  现在宋衍风头出尽,付明却是颜面扫地。
  让他以后还如何在翰林院做人!
  这事儿,因为旁观者众多,所以传出去的速度也很快。
  别小瞧了文人,文人可是八卦得很。否则从古至今,怎么会传下来那么多风流轶事,那不都出自文人之手。
  这翰林院里的人,不仅能说会道,接触的层面也都挺高。
  不足一天,翰林院的首席院士也听说了此事,还将这事儿当乐子说与萧乾听了。
  萧乾原本就看中宋衍,觉得此人年纪轻轻便颇具才气,是他日后打算重用的人。
  现在听说付明把他的手笔当成王羲之的真迹拿出来炫耀,不禁乐了,萧乾特地赏了宋衍一笔银子,说是“鼓励他苦习书法,超赶前人”。
  这事情一旦经过了御前,那曝光率就大了,小道消息也更多了。
  很快传遍整个京城。
  有人说“付世子傻,不仅看不出王右军的真迹来,还拿假货在真人面前碍眼”,也有人说“宋衍特厉害”,说连“皇上都夸奖了宋小状元”。
  反正舆论几乎一边倒地偏向宋衍,倒把宋衍的身价又抬高了。
  这事儿,传到现在还是一件好事。大家虽然觉得付世子不大聪明,可也就是觉得他眼神太拙劣,谁都没个坏心。
  风声会变,是因为后来,又传出了另一件事。
  不知道是从谁嘴里说出来的。说这王右军《十七帖》的真迹,其实是在姜大人府里收藏着,姜大人心疼女儿,于是在女儿出嫁之时,将《十七帖》做了女儿的陪嫁。
  姜知行一共两个女儿,姜淮姻虽然也嫁了人,可是她嫁给萧霖的时候,姜家已经被抄了家,就算姜知行想多给点嫁妆,也有心无力。
  所以这个传闻中的女儿,只可能是一个人,那就是姜淮娡。
  姜淮娡是谁呢,刚好是这事儿的主角之一,付世子的前妻。
  先不说这传闻是不是真的,紧接着又有人说了。
  既然真迹被姜淮娡陪嫁进府,那么你付世子是真傻还是假傻啊,真迹在你自己个府里你却不知道,还赔钱买了个假的出去大加炫耀。
  脑子有问题吧?
  这是一种人。
  还有一种人则说,宋衍当年不过一穷书生,虽然有姜知行做他的师父,可他十七的时候,姜淮娡已经出嫁了,那他当时是凭什么条件临摹的呢。
  会不会宋衍早与姜淮娡有苟且,借着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好处,他才能将这《十七帖》临摹地这么像,导致一众翰林学士都没分辨出来。
  这种风声较小,但是也有人传。
  反正这些日子里,宋衍,姜淮娡,付明几人是被传得热热闹闹。新闻热度都快赶得上皇宫里的八卦了。
  这几人谁都没回应。
  宋衍与付明还好,都是男人,哪怕说付明傻的人奇多,可他身份在那里,等这段热闹过去,他该袭爵袭爵,该娶妻娶妻。
  姜淮娡被影响得便较为大了。
  这个时代,对女子的要求本就严苛。
  对出色的女子,尤其如此。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何况姜淮娡还和离过。
  正好付明最近在张罗着娶妻的事情,她一时便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一口大锅罩在了头上,怎么甩也甩不掉。
  虽说大部分人的一对招子都是亮的,但也有少数人,蛮不讲理至极。
  有些人刚好便属于这一类。
  付明如此,付明的新婚妻子赵家,也是如此。


第46章 不娶
  这赵家的女儿, 说起来也是倒了血霉。
  原本赵家和付家结为姻亲之好,这对两家人而言, 算是一件喜事。偏偏在这时候传出了对付明不利的传闻。
  那荣丰伯府不由得就会多想了。
  是不是你赵家女儿克夫啊, 怎么就在你要嫁进来的关头闹出这等事呢。
  其实说白了,稍微带点脑子的人都知道这事和赵家没关系,是付明蠢。你非要栽在人家头上, 赵家姑娘也冤。
  但有一说一, 你冤是你的事情,你往别人头上乱盖帽子就不对了。
  这事儿出来后, 又过了几天,赵家的人去了姜淮娡的铺子上捣乱。
  理由也是现成的,你家的绣品有问题。
  姜淮娡的店面因为多了姜淮姻的投资,又有宋衍的帮忙, 基本上都是在为达官贵人服务。何况姜家姐妹以前也结了些手帕交, 如今姜家虽然倒了,但是也有讲义气的姐妹,这情分还在。
  所以开张以来,卖出的绣品不少,但还是第一次碰到这种事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