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贾兰和一个贾家快出五服的一个小子之外,其他人都走了。
贾政倒是表扬了两个孩子一番,让两个孩子觉得受宠若惊,但第一次得到长辈的肯定和赞扬,还是让他们觉得很高兴的。
而后,也不知道贾珍怎么跟贾政说,或许贾政自己也觉得反正自己没事做,这会儿有人给他安排差事,贾政便答应了管理族学,还要在那当夫子。他自觉试试也是可以的。
得到贾政的支持,贾珍正高兴的哼着小曲回家,哪知道才到家就看到已经白发苍苍的贾三叔祖贾代儒一家正候着他呢!
在看到他们一家,贾珍愉悦的心情顿时飞走。不是他不满三叔祖一家,而是,他老人家明显的精力不足,根本就管教不了族学里的那些小纨绔、马屁精。三天两头的让他一样不学无术的孙子顶着,让那些个小子更加的嚣张。
他好不容易请来政叔威慑,这一家人又来给他添堵。奈何他这个族长的辈分低,出来个辈分高的,就想让他妥协。贾珍能不郁闷吗?
不过,他们也不看看自己是谁。他本就不是什么有耐心的主,真逼急了,就大家一起耍赖好了。反正自己这个族长,都被逼到了这个地步了,还有什么好要面子的?
果然,还没等贾珍开口,那边贾代儒家的老婆子就开始跟贾珍哭诉,说他们家当年为了治病,除了贾代儒管族学的那份收入,就再没其他进账。族长要是免了他们家老头子的职,不是把他们一家人往死里逼吗?等等一通说下来,把贾珍给说得,就差自己认错了!
可贾珍还没来得及开口说些什么,就被贾代儒那一通要是没有他多年来的教导,贾敬能考进士……那类话,把贾珍都给气笑了。要知道,他也是进过族学学习的,他还能不知道族学整天都乌烟瘴气的?
至于他们家老爷,能考中进士,三叔祖除了给老爷启蒙,老爷就经常是自己看书的。就族学里,能看得进书的,以后的科举还怕什么?而三叔祖说的那些话,他到底也不想苟同的。
不过,看到三叔祖那一头花白的头发,自己还是有些心软,便说:
“我已经跟政叔说过了,以后族学里就由他全权管理,便是我这个族长,在他面前,也得听他的。你们也不用来我这里哭了,跟我哭是没有用的。要是想继续在族学里当差,你们就去找政叔吧!”
然后,贾珍就看到了三叔祖一家的变脸,那老太太眼泪立刻就没了,三叔祖也不愤怒了。连一句告别的话都没说,就离开了他家。一边走、还一边说:
“怎么不早说,害我白白浪费了那么多的眼泪。”
“就是,实在是……”
老夫妻两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着。贾瑞倒是屁都不敢放一个,生怕说错了被族长记恨,到时候自己更难做人。
不过贾珍很大气,人懒得跟他们一家子计较,只要他们走了就好,免得让他看了觉得心烦。又不能反驳,谁让他们是长辈呢!
贾政,在听了贾珍的话后,接手了族学,不过,在教学这块,他还算是谦虚的。最主要的是他只参加过一次科考,哪里懂得怎么去教学?他本身就在族学里学过几天,而后他父亲便给他请了先生到府里教他。
想到他以前连个秀才都考不回来,心里还是有些没底的。
所以,才回到家,他就在书房里团团转。
心里在为自己又有了差事而高兴的同时、又有些焦躁不安。
请别的先生回来教?可他没认识几个读书人,要去哪里请?贾珍那肯定也指望不上的,不然,他就不可能让那些熊孩子在族学里闹成那个样子了!
对于读书人,因为他自己科考没过,羞于见认识读书人。那些个背叛了他的白眼狼除外。那几个可是他们自己找来的,不然他也不可能认识他们的。
没待贾政多想,就迎来了贾代儒一家。
正想不出去哪请先生的贾政,自然是让贾代儒继续在族学里当先生了。反正也没找着人,三叔想继续当先生,他还求之不得呢!不过,到时候他会跟着去坐镇就是了。
贾家族学的整改,其实也没改多少。只是多了个贾政坐在那监督而已。松散惯了的小子们,突然被管束,一时受不了,生病的人数每日都在往上增加。
贾政看着,觉得这也不是办法,干脆就让人去那些生病超过三天的人家里告诉他们,如果他们一直病着,那么就在家好好的养个一年半载的,等把身体给养得壮壮的再上学,以免先生不好教学。
那些人家父母还不知道自己孩子什么德行?得到通知的人家,祭出棍棒,不上学是吧?不上学就每天打十个板子,不然骗先生生病不大妥、干脆打一顿,这一下就真得躺在床上起不来了!
前有狼后有虎,逼得那些小子,无力反抗。只能灰溜溜的继续上学去。
让你不尊师重道,抄族规一百遍、道德经五十遍。
先生让你写字,写难看了,罚抄书五十遍。
先生让你背书,背不了?罚抄书五十遍。
先生让你写文章,写不出?罚抄书一百遍。
以此类推,如果犯了一条还好,要是同时都犯了,就数罪并罚。
一时间,在贾家族学里哀叫连天,别人却听不到。因为他们只敢在心里哀叫!没敢真叫出来?他们又不是活得不耐烦,更不傻。
被虐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贾姓小纨绔们,原来只会看看小黄书、说说黄色笑话、嘲笑嘲笑别人,写的字跟狗刨出来似的,被虐了n遍之后,写的字横总算像横、竖总算像竖了!
诵读课文的时候,还有很多不认识的字,这会儿也认识了!读不出来的字,得写上五十遍。再写不出来,再翻倍写!谁还敢不认识那字呢?
原来就认真学习的贾兰和另一个贾家子弟,这会儿倒是如鱼得水,躺洋在知识的海洋中,如海绵似的拼命吸收知识。
真正做到了忘我的读书。以前那么坏的环境,他们都能心无旁贷的看自己的书、写自己的字。先生不上课,没事,他们可以自己看是;先生不布置作业,他们自己给自己布置。
贾兰努力,是因为自己娘亲在家过得跟个小透明似的;时不时还被太太刁难。好在不管怎么样,母亲是节妇。一心只为了自己,他能不努力吗?能少给母亲添麻烦。
另外一个是家里穷,能上族学都差不多成了奢望。如今有了机会,他当然要努力是能考个秀才也是好的。
现在的环境,让他们的进步可以用神速来形容了!原来,知道的并不多,这会儿先生专门教,和自己看差别还是很大的。
丢了官职的贾政,这会儿把管理族学,当成自己的伟大事业,准备在那发光发热。在族学里,没有人整天的给他脸色看,也没有谁会想着怎么算计他。小纨绔们看到他,就害怕,哪敢不听?
管教了一段时间后,看到他们一点、一滴的进步,贾政很是欣慰。
同时,也对自己的嫡子宝玉很是无奈。那是自己的儿子,自己想管却不能管,每次,他还没开口,老太太便哭闹起来。再说什么,夫人就哭诉。不得已,他只能放弃去孝顺。
宝玉除了诗词,哪里还知道什么?对于老太太每次都说宝玉有大造化,他这个做父亲的,还真不知自家儿子的大造化在什么地方!?至少他是看不懂、也看不到。
让他觉得安慰的是兰儿和他的父亲珠儿一样,学习很是勤奋、认真,人也很沉稳。甚是让人喜欢。他便把兰儿带在身边随时教导,兰儿也没辜负他的期望,不骄不躁、稳扎稳打。
这样的孩子,才是有前途、有造化的吧!
简单的教学生活,把以前迂腐不堪的贾政,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没有莫名其妙的竞争,连他和三叔,也就两个先生。他也跟族长说了,让他再去找一个先生,毕竟,三叔那么老,再怎么认真,精力总是有限的。他更不希望三叔为了这个差事而熬坏了身子,那就得不丧失了!
管理族学,他才慢慢的学着怎么做人,有时候明明看不惯,还是学会了忍。更重要的是,他也在教学的过程中,学会了体谅别人。
贾环那孩子,他也去见过了,那孩子在他不知道的时候,已经娶妻。也有了自己的营生。让他顿时感慨良多。
若是以前,他或许或绝对贾环这样不好。可自从他被人背叛、坑害之后,他的想法有了很大的转变。
如果是以前,他根本就看不上贾环那个儿子的差事,现在看到他能养活一家子,也是不错的。
不知道是不是贾政没了官职、贾府也只是一般的富贵人家,没了荣国府、那些个奴才们觉得贾家开始没落了。借不了主子的威,也就没人敢“狐假虎威狗仗人势”的去做什么恶事。除了嘴依然碎之外,却也算得上比以前好了许多。
便是贾宝玉,也极少外出招摇。整天窝在自己的院子里,门都没出过。
宝玉在做家里蹲的时候,也只在家研究他的胭脂,研究出来便交给贾环。贾环成亲后,自己当了老板,有两家铺子,一家专门做女人生意。卖胭脂水粉,所以他去找了宝玉,跟他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