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五]向阳花开暖 (新鲜的苹果)
- 类型:青春同人
- 作者:新鲜的苹果
- 入库:04.09
展昭知道她指的是初时手头拮据,心中有些愧疚。过了这么久,有再大的怨气也该消了几成,他娶她虽出于无奈,却并不存在刻意报复的念头。情难由己,当时那般境况,他实在难以平常心对待。如今回首,不禁有些感叹。虽说她忘了前事,性情大变,不足以将从前的错一笔勾销,但,难道连改过的机会都不给吗?未免不近人情。
她现在这般,很好。
带着几分歉意道:“是我疏漏,往后不管有什么难处,你都可同我说。”
“展大人,千万别这么说,你不曾亏待我。”遇到那样的事,任谁都要生气,他虽恼火,却并未难她,已属难得。这个话题不好深谈,那些过往终究不堪,提了叫两人都尴尬。
许向阳向来会替人着想,就是有人请吃饭也不好意思让人家多破费,此刻亦然,深怕展昭带她去大酒楼吃饭。要她说,一顿饭,实在不必去大酒楼。好在展昭只是去了一家常去的饭馆,点了三四个菜,并不铺张浪费。
他们临窗而坐,外头车马行人好不热闹,她忽然生出一种约会的感觉来。展昭可没有她那般惬意的心情,心思还在案子上打转,把玩着茶盏不知想些什么。
“展大人真有闲情逸致,这种时候还有心思跟姑娘家一道吃饭。”
嘲讽的言语扯回两人的思绪,循声看去,竟是白玉堂和丁月华。出言讽刺的是白玉堂,阔别几个月,他还是这样阴阳怪气。许向阳顿时又紧张起来,觉得真是无妄之灾,出来吃个饭罢了,被他说得好似伤天害理一般。
展昭不理会他的嘲讽,淡淡道:“二位可要一道用饭?”
白玉堂目光不善地扫了眼许向阳,冷冷道了声不必,同丁月华另外择了张桌子落座。展昭见许向阳拘谨,皱着眉头瞥了眼白玉堂那头,道:“不必理会他。”
许向阳低下头,已然没了先时的好心情。展昭霍地起身,“我们换个地方坐。”许向阳一惊,跟着起身,“没关系,就在这儿吧……”终归拗不过展昭,换去了二楼,彻底见不着白玉堂和丁月华。
她看着他,有些搞不懂了,其实大可不必如此的。他有些自嘲一笑,“你是我妻子,我自当护你周全。你不自在,我又如何能好?”
她在心里反复念着他的话好几遍,细细品着,忍不住露出笑来。他能这般想,她便觉得什么都好了。至少,他开始顾及她的感受,不再漠然。那些尴尬和不快烟消云散,她也放松下来,话渐多。
这个的饭菜可口,许向阳默默记在心里,想着回去也可以试着做做。抬头看看展昭,道“你明日回家吃饭吗?”
“说不准。”
“我包些饺子,等你回来了给你煮饺子?”
展昭摸不准自己何时能回去,又不好让她枯等,“包些饺子放着,我回去了自己煮。”
许向阳点点头,这样也好。难得今日跟他聊得好,试探道:“展大人,我有件事想跟你商量。”展昭认真听着,她忐忑道:“我虽失了记忆,但还是应该在清明时节回去祭拜爹娘。除了名字,其他的我一概不记得了。你,你能不能,能不能跟我说说我以前的事?别的都无妨,只是我老家在哪,爹娘葬在何处,我总要知道才好。”
展昭面色如常,她所言是人之常情,他并不反对,“我并不清楚你家中的情形,只知道你家在上街村,你爹是教书的秀才,家里有几亩田佃给人种。后来双亲相继病故,家产变卖一空。至于你爹娘葬在何处,我也不知晓。”
“无妨,村子里总会有人知道,我回去打听打听。”原主的爹是村子里的教书先生,大伙一定都认得,很容易打听才对。
“近日有案子,我怕是脱不开身陪你回去。”
许向阳摇头,“我自己回去便好。”展昭略沉吟便也应了,她从小在村子长大,她爹又是教书先生,有一定的声望,不会出什么差池才是。许向阳今日的心情是前所未有的好,说毕回去祭拜爹娘的事,转而道:“我今日也听王嫂子提了案子一事,还是桩命案,你,你千万要小心些。”
展昭微微一叹,颇为疲惫地点点头,“嗯,我知道。”他倒宁愿短兵相接,眼下脸凶手在哪都摸不准,焦头烂额。
“听说是杀人灭口,盗走了一箱的宝石,一箱宝石得值多少银子啊?”许向阳小心翼翼地问着,她心中关心那箱宝石胜于命案。在她想象中就是一箱闪闪发光的各色宝石,叫人眼花缭乱。
展昭考虑的事自然不是这些,“还不见凶手脱手,他们应该不会在开封脱手。”其实一箱宝石被盗是小厮说的,谁也不曾见过那箱子,也不知道箱子里是什么样的宝石。他们查遍了开封的当铺和金银首饰铺子,不见有人大量出手宝石钗饰,偶有几个也都能查的出来,并无可以之处。
许向阳再不懂也知道凶手是带着宝石逃逸了,找起来如同海底捞针。再看展昭的眉头紧锁,有些后悔提了这一茬,叫他连吃饭都不安心。棘手的案子展昭不是没遇见过,略叹叹便松了眉头,“你打算何时回去祭拜爹娘?”
“就这一两日。”
“我势必走不开,你自己路上多加小心。”
许向阳应着,眉眼弯弯。展昭垂了眸,暗想自己这般叮嘱不过是人之常情,她却能这般高兴,不禁也微翘了嘴角。这般也好,就这般过下去也好。
☆、第38章 火锅
展昭还是头一次见许向阳这样雀跃,在他应允她回去祭拜爹娘之后,她连着两日都笑意不断。对着他,也少了几分拘谨。临行前一晚,展昭特意提早了些回来。许向阳笑意盈盈地迎他进门,絮叨着家里的事。
如今展昭的饮食起居皆是她的照料,她絮叨的无非就只这些琐事。眼下天气渐暖,展昭又是不怕寒的,她今日帮他把衣衫整理了。冬日的厚衫收到箱中,找出春夏穿的衣衫。因早晚温差大,她还是留了两件薄薄的夹袄在外头。这些都按顺序整齐摆放好,以便他取用。
展昭看着,笑而不语,她当他是三岁孩童吗?不知冷热。但,不可否认,这般规整一目了然,确实方便。若他自己,最多也就叠整齐而已,免不得翻找。
许向阳道:“我大约回去四五日吧,你早出晚归,公务繁重。现在又有棘手的案子,怕是难按时用饭,我做了些点心,你晚上回来要是饿了就吃点心吧。”说罢指着桌上的一碟子点心。展昭看去,不由有些疑惑,点心?怎么还装在漂亮的荷包里?走近取了一个,荷包花色淡雅,是上回在路上买的布料。打开一看,里头是用油纸仔细包好的点心。
见他不解,她笑道:“四月多雨,湿气重,若是直接放着容易返潮,失了口感,所以我特意用油纸包着。给宝儿做衣衫剩下了布头,我便顺手拿来做装点心的荷包,装在荷包里带出门也方便,”
“姑娘心灵手巧。”展昭笑道,虽说自家用不必这样费心,一块点心,怎得不是吃?寻常人家哪里这般讲究,也就她总在细微之处叫人有意外之喜。但,这样的讲究确实叫人看着舒坦。他掂了掂手中的点心,“明日我带几块去。”
许向阳被他夸得有些脸红,指着一旁藤编的小方盒,“里头还有一些。”说着打开来,里头的点心码放整齐,“靠左边的是甜的,右边的是咸的,外头盘子上的都是咸的。”这几日不在,又要麻烦王嫂子帮忙照看那几只鸡,所以她多做了些给她送去。展昭不喜甜口的,便多给他留咸口的。
展昭是不拘小节的人,这些事与他而言都是些微小事,但她的一番好意还是叫他心中暖暖的。哪怕是他,得人这样关心照顾也满心感动。恍惚间,她不知不觉渗透了他的生活,怯生生地眼神,单薄又忙碌的身影,偶尔的倔强和恬静又羞涩的笑容,这些都深入他心间,成了她的标志。
说了这些琐事,她一笑,“今日我们吃锅子吧,我特意托关大哥给做了个鸳鸯锅。”其实在冬日的时候他们也吃过一回火锅,不过这会儿吃同那时又不一样了。眼下四月中,各色青菜都出来了,菜色比冬日丰富。
展昭见到鸳鸯锅时略略诧异,好个鸳鸯锅,一半白汤一半红汤,叫人眼前一亮,食欲大增。就连吃火锅的桌子都是特制的,中间挖了个洞,下头架着炉子,方便多了。许向阳解释道:“桌子是厨房那头用旧退下的,我瞧着就中间有些破损,便讨了来,也是托关大哥帮忙,给改了吃锅子正方便。他客气,不收钱,我便叫他来一块吃锅子,应该快到了。”
关旭热心且手巧,帮着把桌面用旧的老漆去了,打磨一新。中间的洞还帮着另外寻了块木板配上,底下加了暗拴,不吃锅子的时候补上,又是一张完整的桌子。许向阳喜欢得紧,可是关旭死活不肯收钱,说若这样算,宝儿的衣衫是不是也要算钱?无法,桌子的钱便算了,锅的钱是一定要给的。
除了关旭,还叫了王朝一家。马汉,张龙,赵虎因为有公务在身不能来。许向阳将时间差不多了,便把小炉子驾到桌子底下,不一会儿汤底就开始冒泡,腾出香气。锅底刚开,客人就踩着点陆续上门,最先到的是关旭,他嗓门大,到门口就道:“展兄弟,许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