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大汉女学堂 (金佶)


  从基隆到板桥的铁路已搭建起来,就解决了基隆腹地不足的问题,让板桥逐渐失去河港的地方,也重新繁华起来。
  你以为做交通建设是帮助当地,但是总有人是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者一定会反对交通的建设。
  这世界上没有做任何一件事,只有赞同而没有反对的。
  “我什么时候有精神去见父皇,我会马上过去,我认为我至少要休息一天。以我现在这种状况去见父皇也不好。明天枪兵队也该回来了,让枪兵队卸除武器,见见父皇,让父皇好好的奖赏一下也好。”
  钱汝君虽然没有去见皇帝,但是想到枪兵队的事情,她不得不另外交代。
  她有一种感觉,皇帝应该有很多事情想要教给她办,不过钱汝君只有一个人,估计皇帝还要衡量什么事情最为紧急。
  不过钱汝君认为,大汉最紧急的事情还是交通建设,只有交通建设做好就可以减少粮食的损耗,至少一半以上,而朝廷的粮食就能够增加一倍,再增加一倍粮食的情况之下,朝廷才有办法去做其他的事情。
  她脑中当然不会规划许多细小的道路,他想的是这个时代的高速公路。只要把这个时代的高速公路建立起来。所有的道路就可以透过连接高速公路,快速的把里程推进,节省时间距离。
  而且地方官比较有雄心壮志的人,就能够连接这个快速道路。
  不过钱汝君想到你鸡腿岛上的高速公路,盖好的第一天,几乎没有车子通行,议员们还在讨论着,这是浪费公堂的行为。
  结果不到二十年,这条道路就被称为停车场,往往成为上下班时间最容易塞车的路段。
  所以这几条成为中心道路的,必须盖得非常的宽大才行,并且让人们形成靠右走的规矩。
  但是要盖道路,最大的问题估计还是占用民间的土地的问题,如果马路要盖的值就必须不绕路,当然绕过,当时是必然的,而且地形的障碍在火药的帮助之下,有部分可以不去管它,而且当预测哪个地方有大的地形阻碍的时候,可以提早规划直线。
  不管怎么说,盖路这种事情,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一个困难的事情,如果这个土地经过平民百姓那里,或者是经过富贵人家那里,都会有非常大的产权问题,富贵人家或许愿意跟你做利益交换,但是他们提出来的条件一定是会五花八门,如果一个个谈过去,估计会让人昏倒,但是如果把这些土地都用政府的权力强制收走,在这个时代可没有提到土地都是国家的,只是说这些土地都是皇室所有,所以皇帝有处决权,但是对于个人来说,其实这些土地不是皇帝的,而是自己的,何况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他认为他已经缴纳赋税了土地还要被收走了,土地被收走之后,他要去耕种哪里的土地,何况这块土地还不是全部被收走,而是其中中间被换了一块,要知道这个时候每一个人都是大地主,只不过土地生产非常的低,才导致鱼他们吃不饱,还要花很多时间在这么大的土地里面走来走去,都不知道白白得浪费多少时间。
  让人民离开自己的土地越近,其实是越节省人们的脚力。
  可惜这个情况之往往会因为治安以及水源的关系,让人们产生了聚集效应,何况孤独的住在一个地方,对于这个时代的百姓来说,往往会产生不安全感,为了安全,很多人还是喜欢集结在一起住。
  修道路还有修水圳是不一样,地方官对于修水圳,基本上是欢迎的。因为水分可以增加地方的税收,不管最后是落在士绅的手里,还是在衙门里面由衙门来分配,或者是钱汝君的做法是,直接分配给人民,都是能够增加地方税收的作为。
  只是地方官能得到的利益多,或者是少而已,有更多的人开发地方,其实很多地方官还是非常欢迎的,至于破坏自然环境,在这个时代的人,其实对于自然环境的破坏完全是没有概念的,他们只知道,有更多的人可以开辟这片荒野的地方,把生田变成熟田。就是一件好事。
  毕竟这样的事情是算进官员考评的项目,至于环境保育朝廷好像从来没有要求过,而且地方官对于环境保育,生态保育是完全没有概念的。
  至于后代的官员由于环境破坏已经非常的严重,至少知道什么叫做环境污染,并且时常受到环保团体的抗争。
  人民感觉到自己的环境,让他变得不舒服就会发动抗争,所以对他们来说,知道什么叫环保,并且知道环保法规是非常重要的事。
  环保往往成为施政重点,特别能够赢得民心。
  睡觉是让身体得到休养的最好方式,钱汝君想着她的烦恼,渐渐的沉睡过去了。
  这个世界似乎所有的烦恼,都是因为她想要做事。
  在大部分的情况之下,如果你不想做事,又没有碍着人家的路,基本上你的烦恼就是固定的那几样。
  例如生病了,想早点好,肚子饿了,想要吃饭,想睡了,可是不能够睡觉。
  你的烦恼几乎是生活的最基础面。
  或许,如果你是一个缺钱的人,你的脑子里面整天就会是想着钱怎么来,该怎么花。
  钱汝君讨厌跟人有关系的烦恼,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她大部分会把自己的烦恼推给别人。
  有些人似乎特别擅长人际往来,钱汝君发现学堂岛学生似乎没有一个在人际关系上会有困扰的。
  修道路的问题,如果遇到沟通,估计又要学堂岛学生出马。
  钱汝君发觉,在某些方面,她的确越来越跟不上学堂岛学生的脚步。


第八七九章 税制必须改变
  钱汝君开始思考,人民需要些什么,如何能让大汉朝廷和人民幸福之间取得平衡。
  百姓不能被当成猪狗,如果人只有活下去一个念头,那么,钱汝君还真的不知道活下去,还有什么意义。
  再次见到皇帝的时候,这一次,钱汝君变得有点火爆,不像之前,总是给皇帝带来好消息。
  “工匠都被大汉朝廷聚集起来,没有自由活动的权利。
  朝廷需要很多工匠来维持活动。
  但是民间的生产也需要很多工匠。
  如果工匠在民间发展出一个可以增加农产的物品,那么朝廷的税收,将因此增加百分之二十。
  用这百分之二十的钱,支付给工匠薪水,兴建现在兴建的各种工程,还措措有余。
  工匠体系,也能够纳入税收,这样到最后,税收还能增加。
  金麦城就是最好的例子。
  在民间几乎没有成熟的工匠,除了金麦城竭力培养的以外,他们也不是真正的工匠,只是上班族。
  所以,不算在其中,何况我也没有把他们当为工匠。
  拥有工匠这个身份,在大汉是一种悲哀。”
  钱汝君偷偷的在心里说道,在传统朝廷统治的历史上都是一种悲哀。
  “我不愿把他们视为的匠籍,他们也只有制造分解部分的能力。
  我更愿意叫他们上班族。
  因为工匠都会被朝廷收编,虽然他们可以凭自己的技艺赚到钱,但是替官方做事可没有钱可以赚。
  但是依照规定,他们却必须听从指令,随时出发替朝廷做事,路上的路费还要自己出。
  这对他们来说,何其不公。
  他们要远离家里,在路上耗掉半年,结果只有工作三个月。
  剩下三个月,他们回家又能做什么?
  但是在外面,生活费这么高……
  这样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他们的生活就会变得更为困苦。
  所以很多工匠都想要逃出大汉。
  这是最为可悲而且可叹的事情。因为,附近的国家能够给他们优渥的生活。
  他们承载着的是我们大汉的光辉,与读书人所研读的典籍没有差别。
  但是对于大汉来说,工匠却是最珍贵的资源,如果我们的技术外流,那么对我们来说将是一种灾难。
  或许你们不会认同,工匠外流是一种灾旱。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好了,我的枪支制造,应用了非常多工匠的技术。
  如果这个制造技术外流了,那么别的地方的工匠就能够制造很多的枪支,如果对方拥有比我们更多的枪支,他们将打破我们的河山。
  儿臣请父皇三思,给予工匠们自由。”
  皇帝刘恒的脸本来并不在意,这种危言耸听的话,朝中大臣已经说太多了。
  最后,他发现一样日升月落,似乎日子没有什么不同。
  但是钱汝君举的例子对皇帝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工匠这么多,而且他们也不愿意把他们手头的技术传给别人。
  甚至把他的生命拿走也要守住。
  只要他们家里人能传承下去就可以了。
  不是工匠的人,学的不认真,工匠教的也不认真,如何让工匠变多?
  而且我们要工匠,最主要是朝廷有需求,民间哪里需要工匠?
  如果朝廷要请工匠,将平白多出多少开支。”
  钱汝君发现,她刚才说的话,皇帝没有办法理解,所以在皇帝的耳朵被忽略了。
  人们虽然看的出来,金麦城富裕,但是对金麦城富裕的原因,却看不出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