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去县里开会,正好和县里某所知名小学的校长挨坐在一起,这才知道,县里的孩子有些十几个月就离开父母离开家去学校了。
当然那是托儿所。完了还有幼儿班。托儿所针对吃喝拉撒还需要大人帮忙的婴幼儿。幼儿班则是教孩子们唱歌跳舞画画数数。
幼儿班最后一年,也就是和小学衔接的那一年,又有不同称呼,叫学前班,目的是让孩子们提前适应小学生活。
书记听得云里雾里,回来后细细一琢磨,觉得托儿所、幼儿班这类教育机构在乡下暂时没有开设的必要,当然,主要是没老师教导。但学前班可以试试。
这不每年小学新生入学,总要鸡飞狗跳一俩月。不是这家孩子怕生哭、就是那家孩子调皮捣蛋上课不守纪律闹……归根结底,就是这些娃们还没有小学生的意识。怎么样让他们有意识呢?那就是学前班。
学前班不教孩子写字算术,主要是让孩子们适应上下学时间、课堂纪律,课堂内容一般是以听故事、讲故事、思想品德类教育,因此可以没有桌子,至于凳子,来上学的孩子自己带一条板凳来就行了。
因此找沿江公社的书记一合计,决定在联合小学增开一个学前班,明年上学的孩子都可以来,学费比一年级新生少一半,毕竟不需要老师费心教,有人管纪律就行。人少是一个班,人多也是一个班。大家一人一条板凳挤一挤。上课四十分钟要求背挺直、小手放腿上坐端正。
这么一来,家里没人看孩子的,倒是省事儿了,提前一年把熊孩子送去学校。
但也有经济拮据的人家,宁可天天带着孩子下地、任他们抓青蛙、挖蚯蚓,只要别丢就好,根本不想掏这笔新冒出来的学费。
既不发课本、又不教课堂知识,还收钱!收钱就为了让他们听故事、讲故事?完了画画唱歌玩皮球?这不白白浪费钱么!将来考试又不考这些。
头发长见识短的妇人们背地里叽叽咕咕,一听你说不去、那我也不去了。导致两年办下来,学前班依旧半死不活。
不过向荣新的本意是为了让孩子们提前适应小学生活,才不是为了挣这笔钱。
说真的,公社开办小学,很大一部分还得公费贴补呢。哪来的挣钱一说。可社员们不这样想,总觉得公社莫名其妙搞个学前班出来,无非是想让他们多掏钱。
家长们的思想工作做不通,书记也没辙啊。总不能绑着人家的孩子逼他们来上学前班吧?以至于两年办下来,一个班仍旧只有七八个学生,十个都凑不齐。
盈芳家对孩子们的教育一向很注重。
不说她本身来自古代,那个时代女娃没资格上学,男娃家里要是穷也没机会。读书可是一笔大开支。哪像这个时代这么好,学校开在家门前,学费也不贵,关键是三个娃都能上,不分男女、不分贵贱。
加上家里人都支持,老爷子甚至扬言说要把三胞胎都培养成大学生。盈芳一高兴,提前把三个娃的小书包缝好了。
年前公社杀猪那天,找机会和书记提了想送自家三胞胎去学前班的事,得到书记高兴的答复。回来给仨娃备齐了文具。要带去学校的小椅子系上配套的椅垫。总之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三胞胎似乎对上学也有着莫大的兴趣。新书包到手的第一天,三个小家伙吃饭背着、睡觉背着、白天出去玩还是背着。铁皮文具盒到手第一天,稀罕地抱在怀里走进走出,生怕别人看不见似的。
这次去县城,盈芳想好了,要是收购站开张了,去看看有没有适合孩子们这个年纪看的小人书,给他们多淘些回来。再还有一年级的语文、数学书,也淘回来,得空让他们自己翻翻看看也好。
第643章 拼运气,谁赛得过她?
初十这天,一大家子启程去了县里。
四年下来,社员们都知道,萧老爷子在县城有套房子,那还是以前首富的家,要不是出于照顾向刚的媳妇、孩子,萧家人就算不回京都,也完全可以在县里过舒坦日子。
这么一来,更加没人说他们的闲话了。有也是羡慕。
“瞧瞧,刚子一家老小又去县里玩了。”
“这个点去县里,怕是今晚不准备回来咯。”
“那可不,人萧老在县里有房子,想住哪儿住哪儿。”
“大桥脚下那两栋公房听说是部队的,那刚子家以后是不是要搬去县城、彻底做城里人了?”
“真的?那公房是部队的?山上那个部队?”
“我是听娘家隔壁在县革委上班的堂兄弟说的,咱们县没别的部队,多半是雁栖山上那个了。”
“可惜山上那拨解放军很少下来,要不然还能给我家丫头物色个对象。”
“你以为就你想到这一点啊,咱们公社多少人想把闺女嫁给山上的解放军,隔壁公社也都虎视眈眈着。离家近不说,还有现成的公房,这么好的事儿上哪儿找去……”
“……”
盈芳顺耳听了几句,笑着扭头看向刚:“看来,你手下的兵很受欢迎啊。”
向刚什么耳朵,媳妇儿都能听见,他能听不见?摇头笑笑:“她们也不想想,选入群英寨的,能有几个还没成家?小潘、小王么,去年回老家也落实终身大事了。不过家属房的确建好了,本来就想抽空带你去看看的,不如就今天?”
那里以后将会是他们的家,对新家么,总会有些激动。
盈芳其实早就想去看了,只不过大桥还没通,码头下船走过去又着实有些距离。
有向刚在,这就不成问题了。
部队的军卡就停在老爷子院里,开车过去,没一会儿就到了。
四层楼公房,搁省城或许不是最高的,但在宁和小县城,那还真找不出比这更高的房子了。
两栋楼,一左一右,中间隔了个大花坛,绿化已经搞好了,干净又漂亮,看着让人心情愉悦。
楼前是一片水泥浇平的空地,中间挖了口八角井,围着井砌了一圈洗衣台。洗衣台四周是晒衣场,宽敞的场地,天好的时候晒被子、晾衣服,着实比阳台那么个小角落方便多了。
楼宇四周围起了一圈红砖砌的院墙,足有两米高。沿院墙间隔栽种着桂花树、石榴树、银杏树还有四季常青的水杉和青松。树和树之间的空隙,撒了草籽,不用等春天,这会儿就已有绿意冒出来了。
盈芳拉着向刚欣赏绿化时,萧三爷俩口子带着宝贝蛋们已经冲上二楼、三楼看过房子结构了,回来说:“一个单元两户,楼梯上去,左边是三居室,右边是两居室。另一个单元反了反,这么看来,中间两套的面积要来得小一点,东西边套大一点。楼上楼下的结构倒是都一样,卫生间设在房子里,不像以前,一层楼一间盥洗室,大家洗漱都挤在一起。现在的设计越来越人性化了。”
姜心柔顺便补充:“别的都不错,两居室的结构瞧着利用率也很高。就是没北窗,进户门一关,南北不通透。冬天还好,夏天多个窗户得凉快多少啊。剩下东西边套,要是能选,乖囡你们尽量选东边套,西边套夏天太晒,西边的房间,日头落山了还能晒着床,住着太热了!”
“太热了!”
“太热了!”
阳阳、暖暖咯咯笑着学了一嘴。
想必是姜心柔在楼上嘀咕时被他们听见了。
姜心柔好笑地揉揉宝贝蛋们的头,继续说:“乖囡,你上点心,能挑的话一定要让女婿挑东边套。光线充足、透气好,而且冬天吹不进西北风夏天晒不到西太阳。一般男人不会注意这些细节,但要想日子过得舒坦,还是得在意这些才行。”
盈芳点头表示记下了。
一行人接着又讨论三居室的房子回头怎么布置。因为以向刚的军职,肯定能分到一套三居室。
“你们要是搬来这里住,那我和老萧就住爸那里。宝贝蛋们不管是跟你们住,还是跟我们住,两个房间肯定要给他们的。”姜心柔说。
顿了顿,接着又道:“其实,我倒希望孩子们跟我们一起住爸那里。房子大不说,离学校近啊。你们这儿看着新,可四周的配套不齐全,要啥没啥的,到时候光是送他们上学就够手忙脚乱的。”
盈芳实在没想好,等大桥开通要不要一鼓作气搬来家属房。
站在孩子们的教育角度考虑,肯定是住县里好。
可从生活的便利来讲,那还是乡下好——屋前屋后自留地的蔬菜管够、惦记肉了随时上山打野味、捞溪鱼,完了还有摘不完的野果山货。
而住在县里,啥都要买,啥都得凭票。关键是花了钱和票还不定买得到满意的。
“妈,今年要不先让孩子们在联合小学上一年学前班看看。适应得好,明年开学咱搬县里来。”
“宝贝蛋们那么聪明,哪用适应啊。”姜心柔嘀咕了一句,“再说,你今年应该稳上大学了,到时你不在家,还让宝贝蛋们留在公社念小学啊?”
照理,盈芳去年就能上大学了。
七零年开始招收的工农兵大学生,一直以来实行的都是推荐制。
相似小说推荐
-
随身空间之小资女人 (城里的村姑) 起点女生网VIP2018-08-31完结空间在手,姐我全有,老公,孩子,亲人,一样都不少。一只臭水沟里的老鼠让自己有了本钱,...
-
抱主子大腿 (卟许胡来) 2018.8.25完结1979营养液数:1795文章积分:48,873,768初冬有两个小秘密,一是他是穿越来的,二是剧组里的导演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