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小先生请赐教 完结+番外 (沐清公子)


  陈酿见她今日话少。
  在席上如此,眼下,亦是安静娴雅的模样。
  “蓼蓼,”他轻声唤,“可是有心事?”
  七娘一怔,转头看着陈酿,也不知该如何应答。
  果然,自己不论做什么,想什么,似乎都瞒不过他。
  “酿哥哥,”七娘忽道,“席上那首集唐,应是有更好的句子吧?”
  她周身染着一股落寞,正如当时隔帘相望一般。
  陈酿看着她,这似乎不像在讨学问,更像倾诉愁思。
  他举杯浅酌,道:
  “蓼蓼今夜,是叫我刮目相看的。”
  七娘心下一紧,噗噗跳地不停,只不时偷瞧着他。
  陈酿又道:
  “眼看着,是要青出于蓝了。为师敬你一杯?”
  他举起酒盏,只微笑看着七娘。
  那笑直像今夜的风,吹面不寒,又带这莲叶的清气。
  七娘也不推辞,不提防间,举起酒盏,竟一饮而尽。
  “诶!”陈酿阻止不及,“你慢些。”
  他夺过她的盏儿,一时又端起先生的架子来。
  平日里,七娘是不大吃酒的。适才一杯冷酒下肚,她面色已然泛红,倒像是着了胭脂。
  陈酿忽忆起头一回见她的情景。
  那时她半醉姿态,他对了她的词。
  只是,对于那阙《女冠子》,她似乎不大满意。
  陈酿背靠船舱,枕着头,笑道:
  “今日这首集唐,亦是我接你的,蓼蓼可还满意?”
  听他这话,七娘亦想起从前之事来。
  她低头含笑道:
  “今日的,比从前好。”
  从前二人互不相识,接得驴唇不对马嘴。
  今日倒是情景皆具,心意相通了。可为何,依旧生出一分愁思来?
  二人正兀自默然,却见朱凤英已然随性躺下。
  她枕着头,拿足尖掀了掀郓王的衣摆。
  似在太学一般,她道:
  “楷兄,今日小舟之上,皆是同窗。不如楷兄吹奏一曲,以助雅兴?”
  郓王笑了笑,一把抽出腰间洞箫。
  陈酿与七娘见此,亦觉有趣,遂跟着起哄。
  郓王方道:
  “要我吹奏,倒也无妨。”
  他看向朱凤英,又道:
  “只是,冯婴前几日学了段南戏《琵琶记》。不唱来听听,确是可惜。”
  七娘惊道:
  “表姐还会南戏呢?何时学的,我竟不知?”
  朱凤英环视他们,忙做噤声手势。
  她只低声笑道:
  “万不可叫旁人知晓了去!”
  四人一时又哈哈大笑起来。
  这一笑,七娘遂不再想那些烦恼。
  今朝有酒今朝醉,如此良辰美景,又如何好辜负呢?
  七娘遂笑道:
  “酿哥哥会板鼓的!亦能一同助兴。”
  她递上一支银筷,向陈酿道:
  “酿哥哥只在酒盏上敲。表姐吟唱,楷兄奏乐,当真十分得趣呢!”
  陈酿拿她没办法,只接过笑道:
  “那便献丑了。不过,我们皆有事做,蓼蓼做什么?”
  “我听啊!”七娘一脸理直气壮。
  郓王握着洞箫,指向七娘与陈酿,笑道:
  “莨弟与陈兄既是师徒,不如一同打板。陈兄,如何?”
  陈酿亦道:
  “甚好。”
  他又分了支银筷予七娘。
  她学着陈酿的样子,在酒盏上轻敲起来。
  一声,两声,三声……
  箫声随着板起板落,徐徐盈耳。就着湖面传声,翩翩而去。
  朱凤英亦随性吟唱起来。
  那夜月色俨然,莲叶清幽飘香。并着南戏缠绵,菱歌婉转,再没比这更好的时光了。
  一曲既罢,只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小舟摇曳,尽随意飘荡,向莲塘深处去。
  四人时而高歌吟唱,时而争渡说笑。
  深眠的水鸟被他们惊起,只作暗影高飞。
  四人恍然看来,猛然被吓着。待看清了,又肆无忌惮地相互取笑。
  往后的日子,七娘总是忆起那夜的莲塘。
  那时的他们,俱是最美好的年纪啊!
  似乎只有那夜的笑声,才当得起“思无邪”三字。

  ☆、第二百六十二章 阳台梦1

  七娘在郓王府小住几日,没人管着,无拘无束,自然极是快活。
  一朝回到谢府,却觉出些无趣来。
  父亲与二哥近来政务繁忙,已许多日不曾见了。
  每日除了与婆婆、母亲请安,七娘多是闷在闺中。
  自郓王府一别,陈酿也再未见过。虽偶有书信往来,多也是说些日常琐碎。
  至于别的,七娘不敢提及。
  时光日复一日,谢府的莲塘早已开遍。风送清香,雅致之处,自然不输郓王府的。
  一大清早,阿珠才从莲塘逛了回来。
  她捧着一篮莲蓬,高声唤道:
  “小娘子,看我带了什么好东西予你!”
  七娘才起,正于妆台前梳妆。
  她一面抹铅粉一面道:
  “近来颇是无趣,哪有甚好东西来?”
  阿珠也不言语,只拿了个莲蓬举到她跟前。
  七娘见了,直丢下铅粉。
  她接过莲蓬,端详一阵,又兀自剥起来。
  “这是哪来的?”七娘问。
  环月打起窗子,回头笑道:
  “小娘子怎忘了?船娘们天不亮便撑篙而行,正是为着新鲜莲蓬呢!”
  七娘这才恍然一笑。
  “是了是了!”她道,“每年夏日里,她们都送来的。今年似乎早了些?”
  琳琅方道:
  “今年天热,自然早些。”
  阿珠接过话,道:
  “小娘子成日说无趣,何不往莲塘游船去。咱们自己采些莲蓬,做莲子羹吃!”
  还不待七娘答话,琳琅忙拦着阿珠。
  她轻斥道:
  “又教小娘子胡闹来!游船便罢了,自己采莲蓬,如何使得?你也不知那莲池其深几许,若出个好歹,怎么了得?”
  七娘起身更衣,只撅嘴道:
  “有船娘在呢!能出什么事?”
  琳琅摇摇头:
  “小娘子又忘了!七岁那年,可不是险些掉水里么?”
  七娘那时吓得够呛,如今却不大在意。
  她只摆摆手:
  “陈年旧事,提它作甚!如今我已及笄了。”
  阿珠亦助着七娘:
  “正是呢!总是琳琅,这也怕,那也怕的。便闷在屋子里,哪也不去才好?”
  琳琅取来七娘的软绡褙子,无奈道:
  “真有那一日,我便念无量寿佛咯!”
  屋中又是哄笑一团。
  一番打点,七娘难得有兴致,直拉着她们往莲塘去。
  船娘见着七娘来,自是不敢怠慢。
  又唤人备游船,又是收拾船舱、安排茶水点心,莫不周全精致。
  船娘于船头撑篙,平稳至极,不敢丝毫懈怠。
  七娘看了一眼莲塘,又看了看眼前的一切。才提起的兴致,顷刻间又没了。
  这般的周全精致,到底落了刻意。
  自己眼下的行径,终究,是东施效颦,再比不得那夜的莲池了!
  她剥了一颗莲子,放进嘴里。
  细细嚼来,却是这等清香,比船上一应点心更动人些。
  七娘没心绪地举目四顾,忽见湖心亭上坐了个人。
  她面含浅笑,身着绾色短衫,系一条六破间色裙,只倚在亭上,轻摇团扇。
  远远望去,倒是极美的风景。
  游船行得更近些,又见何斓也在,只是方才被柱子遮住。
  二位娘子说说笑笑,又不至太过亲近,显然是待客之道。
  七娘一时好奇,遂吩咐船娘:
  “你朝湖心亭去。”
  阿珠亦是好奇:
  “那是哪家小娘子啊?似乎从前不曾见过。”
  七娘笑道:
  “故而去看一看啊!”
  何斓正与那陌生小娘子说话,只听七娘的声音自身后传来。
  “五嫂!”
  因在外人面前,七娘倒端起一副贵女姿态,礼仪气度,自是不凡。
  何斓回头笑了笑,拉着七娘过来。
  她又转头朝那小娘子道:
  “可是不敢背后说人,你看,这不正来了么?”
  那小娘子见着七娘,只颔首微笑,行一万福。
  她柔声道:
  “原是谢七娘子,久仰了。今日一见,果是与众不同。”
  七娘自回一礼,方问:
  “还未请教小娘子家源。”
  何斓怕那小娘子害羞,遂接过笑道:
  “这是开封府尹邓大人的妹子,前日才从襄阳接来。不是今日来访,我也不知汴京城中多了这样标志的人物。”
  这个邓大人,七娘倒也有所耳闻。
  那回顾显上门讹钱,意外而死,冤到了五哥与三郎头上,还是他来问的话呢!
  倒也是客客气气的,不曾有甚为难。
  那时,他还是开封府少尹,自孙姐夫落马,他顺理成章地补上,却也不足为奇。
  这样的人,十年寒窗不易。一朝得志,自然是将家中人皆往汴京接了。
  七娘上下打量邓小娘子一番。
  只见她生得一张鹅蛋脸,双眼圆润似珠,长眉入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