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小先生请赐教 完结+番外 (沐清公子)


  为着对面那人,七娘太学也闯了,山贼也遇过了。如今,不过背诗快些,简直不值一提。
  一时,四下又张罗着行酒令之事。
  众人听闻集唐二字,已吓退一半。那么些诗句,信手拈来,绝非易事。
  还当今日宴会少了繁文缛节,便能安心吃酒。
  看来,这汴京第一才子与汴京第一才女的宴会,还真是毫不轻松啊!
  郓王与朱凤英早料着如此。
  二人皆是才华横溢,又不爱藏着掖着,故作谦逊。
  这个酒令,他们自己乐得快活也就是了,又哪里理会旁人?
  也不知座下谁在起哄。
  只听道:
  “尝闻郓王与王妃殿下,才学冠绝汴京,不如先作一首,旁人亦好效仿。”
  这样的事,夫妇二人自不推辞。
  七娘只无奈扶额,托腮望着他们。
  表姐还说替她扬名,在酿哥哥跟前长脸呢!
  原来,是这二人技痒难耐,想着炫才。
  郓王遂抽出一张花笺,诗题为“流水落花”。

  ☆、第二百五十九章 凤箫吟3

  郓王与朱凤英看过。
  只见她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开口便是信手拈来:
  “主人有酒欢今夕。”
  这是出自唐代李颀的《琴歌》首句。此句吟来,恰应了今日宴会。
  郓王看她一眼,自是心有灵犀。
  只听他道:
  “百尺楼高水接天。”
  此是李义山的《霜月》一首,流水意境,已然见得。宴会又于水榭高台,也算应景。
  朱凤英又接道:
  “不分桃花红似锦。”
  此句出自杜子美《送路六侍御入朝》。
  郓王此句为结句,他遂道:
  “新词宛转递相传。”
  这是刘禹锡《踏歌词》首句。
  郓王心道:既是行酒令,自然要有传递之意,此句不论格律、意境,正是合适。
  他才说罢,已有人整理成笺,席间传阅。
  有人初时未听清,又央着将四句一同念来。
  有人遂道:
  “主人有酒欢今夕,
  百尺楼高水接天。
  不分桃花红似锦,
  新词宛转递相传。”
  一时间,众人无不叹服。
  郓王夫妇,不愧为汴京才学之冠。
  短短片时,随口集唐已是不易。二人还兼顾着诗题、宴会应景、酒令应景,确是太难得了。
  郓王与朱凤英相视一笑,举杯祝酒,又对饮而尽。
  这般恩爱,直是羡煞旁人。
  七娘看着他们,一时心有所感,倒见出些落寞来。
  只是,这也怪不得朱凤英。
  二表姐的性子,七娘本也知的。她虽爱出风头,却不失坦荡。
  七娘轻轻叹了口气,自是无人察觉。
  她缓缓抬起头,只看向水榭对面的陈酿。隔着水帘,只一个朦胧人影。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原是这般心境。
  朱凤英吃罢酒,又嚷着要接着行令。
  众人心道,如此行令,自己岂不醉死了去!满眼看去,皆是一番推辞。
  朱凤英见此,嘴角扬起笑来。
  她朝郓王使了个颜色,郓王解意,方道:
  “本王曾于太学之中,亦与人如此行令。”
  只见他起身,举杯道:
  “陈先生,切莫推辞了。”
  陈酿闻声,忙起身还礼,依旧还是一派俊逸风度。
  众人皆朝那处看去。
  自陈酿于宣德门前面圣,弹劾蔡太师,汴京谁人不知他的大名。
  都道太学有个写得一手好文章,又正气凛然之人。
  座中旁人,一副看热闹的模样。
  有人起哄道:
  “适才,郓王与王妃一同行令。眼下只陈先生一人,只怕不公。”
  朱凤英看看七娘,拿团扇掩面一笑,方道:
  “我有一表妹,姓谢,正是师从陈先生。不如,叫他们师徒二人一同行令,也不算为难。”
  郓王妃的谢家表妹,谁人不知!
  不正是与她一同入过太学的谢七娘子么?
  当年,为着她有个举子先生之事,汴京城中还传得沸沸扬扬。
  众人一时又朝七娘这头看来。
  只是隔着水帘,天又黑,也看不大清。
  七娘还陷在方才的落寞之中,本当拦着朱凤英,谁知她竟兀自脱口而出!
  “表姐。”七娘蹙眉低声唤。
  朱凤英转头看她,心下打鼓。
  她四下看了看,低声道:
  “七娘,这会子可别怂啊!不是已烂熟了么?”
  “是烂熟了,”七娘有些为难,“可我……”
  “不是说了,不与我丢脸么?”朱凤英略微不快。
  七娘看看她,又看看座下众人,一时无法。
  她呼出一口气,缓了缓心神,方行万福道:
  “陈先生,请!”
  陈酿面含浅笑,朝对面看去。
  隔着水帘,宫灯掩映,七娘竟似置身水晶宫一般。
  烟水朦胧间,只见她身姿窈窕,盈盈玉立,自是谢家有女初长成。
  陈酿对着她行一揖,方道:
  “谢七娘子,请!”
  众人皆伸长了脖子,要看汴京城中最特别的师徒二人,是如何行令的。
  朱凤英却笑起来:
  “你们请来请去的,谁抽个花笺儿先?”
  众人亦跟着笑起来。
  七娘有些难为情,只低头道:
  “师长为尊,自然,陈先生先请。”
  她一低头间,却是多情婉转,千般姿态,只在这一抹朦胧身影中。
  陈酿一时有些晃神,只愣然不语。
  似乎过了半晌,见他不说话,朱凤英倒有些急了。
  她朝那头唤道:
  “喂!陈先生,谢表妹要先请先生。你倒是应一声啊!”
  朱凤英说话有趣,众人一时皆闷声笑起来。
  陈酿这才回神,遂行礼道:
  “小娘子颇得天资,还是小娘子先请吧!”
  从来,集唐之中,说一、三句是容易些的。
  一来,不必顾着韵脚,只管意境便是。
  二来,若格律稍有不妥,后句亦可行拗救之法,得成一诗。
  这又是他在护着七娘了。
  朱凤英远远望着陈酿,轻笑一声,自语笑道:
  “这个书呆子!”
  七娘瞪了朱凤英一眼,再不推辞,遂自抽了张花笺。
  她舒了一口气,还好不是难题。
  花笺上有云“新月”二字。
  七娘上前一步,离水帘更近了些。
  她随口吟来:
  “分曹射覆蜡灯红。”
  此为唐时李义山名句。
  “射覆”,相传为古时酒令。这会子正行酒令,倒也应景。
  七娘近来确有长进,陈酿点点头,接道:
  “门掩寒云寂寞中。”
  此为唐末僧人贯休的《悼张古道》。
  前有新月为题,陈酿用“寂寞”二字,是要言嫦娥的意象了。
  七娘又道:
  “细雨湿衣看不见。”
  此句是刘长卿的《别严士元》。
  七娘只兀自叹了一口气。
  此间隔着水帘,二人自是看不见。也不知她是言嫦娥,还是言自己。
  陈酿望向她身前一挂水帘,似乎亦染着她的落寞。
  那一瞬,他也不曾想,便脱口吟来:
  “清光似照水晶宫。”
  此为唐时女诗人薛涛《十离诗》中,《珠离掌》一首。
  此句念罢,七娘心头猛然一荡。
  这首集唐,似乎说着新月,又似说着他们。
  重重水帘,烟影雾影,宫灯洒下清光。深沉夜色中,水波暗暗摇曳,灯火星星点点。
  二人两两相望,只见身影朦朦,竟不知天上人间。
  这便是所谓,入了诗境吧!
  朱凤英听他二人诗句,着实一惊。
  七娘所言,无一句是朱凤英给的。浑然天成之处,竟比她与郓王的更好。
  她只喃喃念来:
  “分曹射覆蜡灯红,
  门掩寒云寂寞中。
  细雨湿衣看不见,
  清光似照水晶宫。”
  不独朱凤英,座中之人无不惊叹。
  这师徒二人,竟对得情景相溶,天衣无缝。
  此诗既出,座中之人再无人敢集唐。朱凤英只得换个容易的,众人一处乐一乐,也就是了。
  陈酿又看向七娘,水影朦胧中,她似已坐下,再不言语。

  ☆、第二百六十章 凤箫吟4

  酒过三巡,众人依旧推杯换盏,好不快活。
  自蔡太师之事后,汴京氏族人人自危。又恰逢新皇登基,里外事忙,是许久不曾这般开怀宴饮了。
  放眼望去,只见众人笑面相对,一派热闹。
  汴京,依旧是那个歌舞升平,无忧无虑的天堂。
  宴席散后,还有人久久流连,不愿离去。
  那些吃醉酒的,郓王与王妃也不嗔怪,只安置在别院厢房,留得一晚。
  七娘自是要留几日的,姊妹二人长日不见,总有许多话说。
  天已打过四更,方才的热闹无方,已换作鸦雀无声。
  七娘倚靠在床头,久久不能入睡。
  琳琅正要进来吹灯,见她仍坐着,有些担心。
  “小娘子,可是郓王府的床睡不习惯?”琳琅看着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