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老关家的六零日常 (紫羿叶子)


  大姐的婚事办完了,学校也快开学了。明子得忙她的扶贫计划啦。
  春天再开学的时候,明子就在某天中午,找到了顾向北。
  “顾向北,你等会儿。”明子叫住要出去捡柴禾的顾向北。
  “啥事儿?”倒是很干脆的停下了。
  “跟你做个买卖,做不?”明子走到他跟前儿,正好他同桌儿去炉子边儿烤火了,明子就坐到了他旁边儿,小声儿的说着。
  “买卖?我没钱。”拒绝的特别干脆。
  “不用你出钱。”
  “那你要干啥?”
  “等开春儿以后,我教你种地瓜怎么样?地瓜苗儿我出,秋天收地瓜以后,卖了钱咱俩对半儿分。干不干?”这是明子能想到的,最能帮到他,又有合理解释的办法了。
  “你为啥要帮我?”哎哟?不傻呀。
  “互惠互利呗,我想买点儿东西,家里没钱。”这理由合理吧。
  “你没钱用啥买地瓜苗?”这脑子,够用。
  “那你不用管,你就说干不干吧。”明子才不跟他解释那些有的没的呢。
  “行。”答应的可干脆,也是啊,他又不需要付出什么,有啥好不答应的,都能接受他们家的吃食了,还差再多接受点儿别的帮忙啊。
  于是,等进了五月,明子爹要开始栽地瓜之前,明子拿出自己攒了五年多的私房钱,二十块钱,交给爹,让他买地瓜苗的时候,顺便帮她也买回来一千棵。
  那些钱都是这些家她的压岁钱,因为她也算是为家里做出了贡献,明子娘每年都会给她一块钱的压岁钱,上学之后,时不时的,也会一毛五分的给他零花。还有屯子里的乡亲们,过年的时候,一般都会给明子二毛到五毛不等的压岁钱。小福星嘛!几年下来,明子几乎一分钱都没有花过。全存了下来。
  关于帮着顾向北种地瓜的事儿,明子没瞒着家里人,大家也都是支持的,原来地瓜苗钱爹娘也没说让她自己出,就说跟家里的一起买了就行了。明子不同意,说这是她自己要做的事儿,不能让家里拿钱。爹娘当她小孩子图新鲜,也就随她去了。
  等到了栽地瓜的时候,明子选告诉了顾向北要翻地的事儿,他之前就说过了,他就在家里的园子里种。这几年他家的园子一直都荒着没种,正好用上了。栽地瓜那天,明子和小哥老姐一起背着地瓜苗到顾向北的家的时候,园子里地已经翻好了,还有顾五儿老爷子也在家里等着了。明显是不放心几个孩子瞎折腾。
  哎哟,那个小土房那个小啊。真的是半间啊。不到两米宽的一小铺炕,也没有墙,直接接着灶台。地上有一个不大的地窖,再加上两个矮缸,一个酸菜缸一个是酱缸,再加上一个不大的油坛子,一个破水桶,就是全部的摆设了。屋里连个柜子都没有。被子都是真在放在炕边儿上的。炕上也没有炕度,就是一层草垫子。
  这可真是家徒四壁了,连窗户纸都坏了好几个窟窿,直漏风了。
  虽然很简陋,但是收拾得很干净。
  十岁的孩子,很不容易了。


第30章 爷爷退休了
  有顾家叔爷爷帮忙,地瓜栽得就很顺利了。一千棵苗,一个大人带着四个孩子忙活,不过大半天的时间就完成了。
  地瓜是很皮实的作物,一点儿不娇贵。不用多么仔细的侍弄它自己就能茁壮的成长了。只要除除草就行。
  那之后,明子跟小文哥一起,隔上几天,就得去顾向北家里看看地瓜长什么样儿了。这半园子地瓜可就是他们几个的自留地了,收成全算他们的,当然得精心了。顾向北也精心,明子看得清楚,那地里可干净了,一点儿草都没有,一定是他每天都看着拔草才能那么干净。
  等地瓜叶子长出来的时候,明子告诉顾向北,那叶子也能吃,别都吃了就行,一棵秧上摘个一两片叶子不会影响啥的。到了七月份,又告诉他,那地瓜已经长出来了,可以吃了。
  但是顾向北到底没舍得早早把地瓜挖出来吃,只是靠着野菜玉米面粥维生。
  学年结束之后,再开学,明子又要跳级了,直接上六年级,跟老姐做同学,要当小文哥的学姐啦。
  学校已经习惯了明子的升学速度,连之前的吃瓜群众们都习惯了明子的升学速度,对她花三年时间上到六年级的速度已经能够平常心面对了。
  小文哥暑假的时候都快玩疯了,开学了也乐呵得不行,以为自己终于自由了呢,结果娘一声令下,放学后,家庭作业,继续。小文哥果断悲剧了。谁让明子给补了一年的课,他都没啥进步呢,只是从后五名前过到了后十名。
  这一年的夏天,省里下了令,要统一里修引松水坝,引松花江水到各地,以方便灌溉农田。各生产队要出民工。
  出民工的活儿是大家都抢着干的,因为一天能挣八毛钱,还供吃住。各个大队能被选出去出民工的,那都得是平时表现得相当好的才有机会,像是高官屯从家那样有地主成分的,表现再好都白搭。
  高屯官给了十个民工的名额,高队长家四个儿子就占了差不点儿一半,再加上他两个弟弟,一个堂弟,一个妹夫这就占去了八个名额,剩下的两个,本来应该有于家二姑父一个的,人家是老兵,该是人家的谁也不敢抢。还有一个,就是明子爹了,明子爹是在生产队里赶头车的,也算在生产队里有些威信了,再加上明子娘的人缘,明子爹占一个名额谁也不会有异义。
  后来,于家二姑父为了给单家他大舅子让一个名额出来,自己去大队里格外要了一个名额。单家的才算是挤进了民工名单。
  明子爹他们出民工去的地方可远了,也是赶巧了,正好在江弯屯,离明子三姨家不远的地方。去的时候,明子爹和二姨家的四个儿子就带着不少东西走的。除了自己的被子,还给三姨家带去了上百斤的粮食,地瓜粉,辣椒、大蒜啥的,反正家里有什么能拿出来的,就给带一点儿。
  三姨家里五个儿子,江边儿上地还总被淹,十年里得有三四年颗粒无收,只能靠野菜和江里的鱼虾活命。也是穷得不行。拿这些东西,也能帮着他家缓一缓。再说了,这又是大姐夫又是外甥的,三姨家免不了得破费请吃吃饭啥的,别给人家添负担。
  明子爹出民工一共走了两个多月,期间一直没回家。二姨家的三哥和四哥倒是都回来过,年轻,精力旺盛,在当地借个自行车,骑上几个小时回家也不觉得累。第二天一大早再赶回去,还不能耽误工。
  两人回来都拿了不少鱼回来。都是三姨父和他家大小子打的,在家里用木桶养了好几天攒够数了,就让他们送回来。
  那鱼肯定是给明子家和二姨家准备的。
  三哥回来那次,给明子家送来了满满一筐鱼,有大有小,还有蛤蜊啥的。四哥回来那次,给了大半筐,一斤以上的鱼基本没见着,蛤蜊得占了一半。
  明子娘也没说什么,都是人家的心意。
  明子就觉得,这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得还真对。后来再想想,也是啊,三哥性子像二姨,老实本分,心善到有些软弱。四哥嘛,除了长得像二姨,别的,还真没有像的地方。要说起来四哥那长相,还真是,明子活了两辈子了,上辈子资讯爆炸,什么样儿的帅哥没见过啊。那在明子看来,四哥也绝对算得上帅哥了,还是大帅哥,长的是真精神啊。
  至于是不是相由心生啥的,明子就呵呵了……
  明子爹不在家,家里的活儿就是爷爷和二姐是主力了。爷爷今年六十六了,身体特别硬朗,但是毕竟年岁摆在那里了。好在,夏天也算是农闲时间,并没有多少农活儿要干,就是园子里瓜果蔬菜除除草浇浇水啥的。地里也是锄草,但是并不用每天都去。平常爷爷干得最多的活儿还是捡粪肥。
  高官屯小,整个屯子范围内的坝长也不到五百米,几天就修完了。高官屯的引松坝就修在明子家的门前,跟明子家的园子只隔了中间一条两米多宽的土路。其实严格说起来,修也都不能叫坝,只是挖了个宽四五米,深七八米的大水沟罢了。每天有几百个民工在干活儿,都是外地过来的,不知道上面是怎么想的,不让民工在当地干活儿。
  水沟挖完了,两边儿的土啥的,收拾得实在算不上太干净,这些事儿人家修坝的可不会管。只能生产队自己处理了,生产队要求全部社员都要参加劳动,收拾沟边儿的废土。明子爹不在家,就剩下二姐和爷爷是社员了。爷爷原本只是看看库房喂喂猪的,这回也得跟着一起干活儿。
  有一天上午,爷爷正在挑土,突然身边停下个人,叫住他。那人看穿着就是个干部,四十岁上下,慈眉善目的,推着自行车,“老爷子,跟您打听个道儿,三道沟怎么走啊?”
  “沿着这条大坝沟一直往东走,过了两个屯子,你再打听,往北去就是了。”爷爷很热心的给他指路。
  “你今年多大岁数啦?怎么还在干这些活呢?”那人没有马上就走,反而跟明子爷爷攀谈起来。
  “六十六啦。生产队统一出工,不干不行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