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老关家的六零日常 (紫羿叶子)


  还好,大哥的地理书没让她失望。
  明子终于想起来,自己想找啥。
  地瓜啊。
  一直就觉得有什么东西,上辈子看那些穿越文里都在用,拯救饥荒神物的。穿过来之后,她是真的不会分辨地里的秧苗都是什么粮食啊。问过爹娘,听说玉米,土豆啥的都没少种,再一看家里平时吃的,也多是玉米饼子,白菜土豆的,就忘了还有红薯这个事儿了……
  更加坑爹的是,这时候的课本,一点儿都不像后世那个图文并茂,全都是文字,文字,文字,枯燥得要死。
  找了这么长时间,终于在大哥的地理书上,看到了地瓜的一张图片,哎妈,太不容易了。
  “三姐,这是什么?”自好三姐士敏在边儿上,明子就问道。
  “这个学名叫红薯,就是地瓜。”三姐看了一眼。
  “地瓜?能吃吗?”明子装傻。
  “当然能吃了,可好吃了。甜的。还能漏粉,地瓜粉也好吃。”三姐向往的说着。
  “三姐你吃过地瓜和地瓜粉吗?”明子努力做出很眼馋的样子。
  “地瓜前年我吃过。地瓜粉也是那年吃的。那年咱们生产队种了两亩地瓜,一家分了一筐地瓜,还分了几斤地反粉。”三姐回忆着。
  “那后来怎么不种了?我也想吃。”
  “不知道。”
  “婶儿,我想吃地瓜。”明子已经从三姐那里得到了足够她过渡一下的信息,转头又跟娘要地瓜吃。
  “这时候上哪给你整地瓜去。那东西不能当菜吃,只能漏粉。屯子里也没人种。”
  “我想吃……”明子都开始撒娇了。红薯不应该那么不中用吧?
  “行了行了。等开春种地的时候,让你爹去镇上买两陇地的地瓜苗,在自留地里给你种上,行了吧?”娘是真的挺宠孩子的。
  这也就是关家的粮食够吃,自留地加上开荒的地多,要不然,真是想都不要想了。哪能为了孩子爱吃,就浪费田地呢。好在,那地瓜也不是完全的只能给孩子当零嘴儿,家里老老小小的,都爱吃粉条,到时候吃不完,多做点粉条就是了。
  大姐被赵家小哥接去马家屯过节,初十接走的,十二回来了。因为十六是明子爹的生日,所以没在赵家过节,提着回来了。赵家小哥,待到十四才走。这就是这时候已经订婚的男女一年里仅有的两次能够相互了解的机会了,一个是过年,一个是中秋。都会互相到对方家里待上几天。彼此相处一下,也让家长考查考查。总算不是古早的盲婚哑嫁了。
  赵家小哥在家里待了两天,活儿可少干,园子里劈了一大堆的木头。呵呵……
  大姐去赵家的时候,带的是猪肉、鱼还有两瓶酒,两包槽子糕。回来的时候,两瓶酒和槽子糕原封不动的拿回来了,赵家还给大姐买个块花布,能做一件单衣。
  明子说,明子爹会生,正好生在正月里,家里过年,好吃的还没吃完呢!生日都能吃好吃的。
  爹娘都笑,说她傻孩子。娘说,这时候出生才不好呢。天气冷,屋子里也冷。过去日子不好过的时候,哪有什么好吃的。大人都吃不饱,奶水不足,才是可怜。生在秋天里才是最好的,就算奶水不够吃,还能淘换些果子换点小米儿熬米汤喝,也能养活了。
  哦……
  明子又长知识了。
  她总是忘记吃不饱饭,会饿死人的事情。
  再一想,好像他们姐弟几个都是二月到四月之间生的啊。只有老姐生在五月。一个下半年出生的都没有。居然把他们都养活了,也是不容易了吧!
  后来,听娘说,在大姐之前,实际她生过一个孩子的,还是个男孩,只是生下来三天就病了,没活下来。
  毕竟现在已经不挨饿了,一家之主过生日,肯定要加菜了。大姐给爹煮了六个鸡蛋,还有一大碗长寿面,打得肉酱卤。爹愿意吃蘸酱菜,焯了秋天晒的萝卜干,还有窖里储藏的秋白菜,白菜心给爹蘸酱吃,外面的菜帮,做了白菜汤。
  明子爹过完生日,正月再没什么大事了。不过是迎来送往,接待来串门的亲戚。爷爷一正月也有差不多一半的时间在外面串门子。爷爷串门子一般会带着大哥,一正月下来,大哥存了好几块钱的私房钱了。从小他就受宠,全家拿他当眼珠似的,真是一点儿没说错。
  迎来送往当中,正月很快就过去了。
  二月二,龙抬头。
  这一天,大人孩子,都要剪头。之前一个月没剪头了,女人当然无所谓,男的头发可都长长了。爷爷年前就剃了光头,这会儿还不算长。大哥小哥那头发可真是不短了。民间有说法,说正月里如果剪的话,会死舅舅。也不知道是根据什么。
  明子忍不住在心里吐槽,他们又没有舅舅,也不知道跟着凑什么热闹。
  不过这话,明子可不敢真说出来,没兄弟这件事儿是娘的痛点,说这话,肯定要挨骂的。
  除了剃头,还要吃猪头肉。
  没杀猪的人家,也会到供销社买上二斤猪头肉应景。
  八爷爷家没杀猪,明子娘给送过去半个猪脸。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哈,评论太可爱了,居然说我怀孕了???哈哈……
  本人齐天大剩中……
  关于加更的问题,我是写多少更多少啊……
  这一本,不追求数据了,也不养数据,就是写多少更多少了,在尽可能保持日更的基础上,写得出来我就加更哈……
  并不会等到入V才加更啊。因为入V还是很久之后的事呢……


第19章 明子的家庭教师
  过完了二月二,生产队里又开始忙了。要为开春种地做准备了。往地里送粪肥,修理农具,准备种子,等等。
  明子娘和大娘要开始准备酱引子了。这时候可不兴买大酱吃,酱都是自家做的。酱做得好不好吃,也是衡量一家女主人手艺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过完二月二,就是做酱引子的时间,这几天,屯子里到处都是烀黄豆的香味儿。高官屯富裕,家家都是用黄豆做酱引子,穷困的人家,用不起黄豆,就是用苞米做酱引子。要把苞米粒儿先炒熟了,再磨成粉,用热水烫,再做成块状的酱引子。
  黄豆做的不用那么麻烦,直接把黄豆煮熟了,捣碎,做成长宽高各十厘米左右的方砖就可以了。
  只是用黄豆做酱引子,孩子们不高兴了,因为不能顺便吃上点苞米花儿了。
  做好的方砖,就放在家里的大立柜上面,底下铺的草帘子,上面也用草帘子盖上挡着灰,中间都露着通风。要一直放到两个多月之后,上面都长满的霉菌,风干得跟真的砖头一样硬的时候,才能拿来做酱呢!
  学校也开学了,哥哥姐姐们都是上学了。家里就剩下小文哥和明子两个孩子。爷爷也没有时间教明子识字了。开始没白天没黑夜的捡粪肥,为自家开荒的地还有自留地里种地做准备。
  大家都忙,小文哥每天也特别特别的忙,他比上学的哥哥姐姐们都忙,早上走得早,晚上回来的晚。一天到晚的在外面野。屯子里,大家三四岁的孩子,都得跟在他后面,听他指挥。时不时的就打起来了,滚得浑身泥,回来也不告状,全都自己解决。
  他是不告状了,人家别人家的孩子告状啊,娘在家,一天到晚,竟给他们断官司了,三不五时的就有屯里的孩子哭唧唧的找来了,说是被小文哥给打了,或是怎么怎么欺负了。有时候,作得狠了,也有家长找过来的。
  为了这些事儿,明子娘的豆包不知道搭出去多少。给人家赔理道歉。
  偏偏每回娘给人家赔完理道完歉,只要不是太过份的事儿,从来都不说小文哥。爷爷和爹每次要管也不让,说只要不是被欺负的那一个,没有做伤天害理的事儿就行。
  开春儿,前山大队里来了几个知青。在大队做宣传员的知青,包片儿正好包在了高官屯儿。
  这时候的高官屯儿,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富裕屯了,大队里都给起外号,叫小台湾。意思在高官屯里,是能吃好喝好地。高官屯家家小片儿开荒,都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但是呢,不管你谁来查,还就找不到证据。众口一词,绝对没有开荒的事儿。
  当然,真要认真深纠的话,也不是真的就查不出来。只是在这家家户户挨饿的年月,又都是乡里乡亲的,还没有告状的,民不举官不纠的事儿,谁还非得让人家不挨饿的跟着自家一样挨饿啊?犯不上。
  知青在农村这地界,那真是知识青年,都是有文化,有觉悟的好青年。队里也都尽可能的照顾着。这不,就把这位姓宋的知青给派到高官屯来了,至少,在高官屯,他能吃饱饭不是。
  高官屯太小,本身是不接收知青的,这位宋知青,也不过是包屯儿干部。住在高章家。因为满屯子就他们家两个小子,一铺炕上还能再空出来一个人的地方。
  因为大姐是妇女队长,平常常到大队里开会,跟宋知青也是认识的,他日常就爱待在明子家,因为明子娘会交人,说话办事儿都能办到人心里去,家里也收拾的干净利落,平常不管是大队里还是公社里的干部,娘都用心结交,孩子们都大了,也不能总在家待着,出去找活儿,也得有人帮衬的,谁知道能用到哪一个呢!哪怕就是用不上,多一个朋友,也是好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