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怀谦看着是比他高,比他能耐,还早早买了自行车,那又怎样,这次还不是被他比下去?钱卫华得意地想。
这会儿,唐倩来了,也故意跑到谢怀谦面前说:“谢怀谦,我要去学校当老师了,再也不用下地干活了,怎么样,我比你能耐吧?你以后还得在地里玩坷垃。”
“对了,我跟钱卫华等会要搬到学校去住,你要不要给我们送行?你不是有辆自行车吗,借给我们用用?”
谢怀谦肚量大,刚刚被钱卫华显摆一番,都没有生气,这会儿还会跟唐倩生气?
他不得这俩碍眼的人赶紧走呢。不过自行车不想借给他们用。要是让他们骑走自行车,谁给送回来啊?难道他自己走路去镇上取吗,美的他们!
“自行车不能借给你们。我去给村长叔说说,让他找人送你们一程。”谢怀谦想早点摆脱俩碍眼的人,不得不做好人。
谢怀谦是知青点的代表人物,早已博得了村长的认同,他的话村长能听得进去。谢怀谦去跟村长说明情况之后,村长立马就答应了这个请求。
村长还在心里想,那个叫唐倩的姑娘和叫钱卫华的小伙子,都不是干活的料,留他们在村里就是给拖后腿的,不如早早送走省心。
看来,在这方面,村长和谢怀谦的脑回路出奇地一致。
村长让人驶着马车赶紧把钱卫华和唐倩,加上他们俩的一堆行李送走。
像他俩这种给队上拖后腿的知青,村长根本不想让他们留在村里光吃饭不干活,能送走一个算一个。
虽然没有当上老师,何莉莉等人很不开心,但是唐倩和钱卫华离开知青点后,每屋只剩三个人,住着松快些,算是另一种安慰吧。
中学老师没被选上,还有小学老师可以凑合下。
周家村的小学,是建国后一个破落的庙宇改建成的。里面房子还好,有两排大房子,起码是砖瓦房。窗户都是铁窗和玻璃,如果玻璃没损坏的话,算得上是窗几明静的好教室。
但是,学校其他条件就跟不上了,比如说桌子、凳子,都是学生从自家带来的。每个学期开学时,学生都是自带桌凳上学。
周家村人口不算少,每家起码有三四个以上的孩子,可以说,村里的孩子加起来还真不是少数。
而且,周围有三、四个特别小的村庄,根本没有小学,就让孩子到周家村这边来上学。
村子间离得不远,最多也就两三里地,孩子们都是结伴一起上学。
只要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困难,大人也希望孩子能多认识几个字,大多数会把孩子送去小学上两年学。尤其是家里的男孩,上学机会更多些。
相对来说,女孩要留在家里做家务、看孩子;再加上农村重男轻女的缘故,很多女孩没机会进学校读书。有的女孩就算侥幸经历学校,也得抽空回家干活,要不就得带着弟弟妹妹。
有的甚至带着弟弟妹妹上学,这样的不在少数。
所以说,小学里因为各种原因,上课没有那么规范。
而且每到农忙时节,学校就会放假,老师和学生都会到地里帮忙干活。像捡麦穗,拾花生、拾地瓜,扒玉米皮之类的活计,小孩都能干。
学校目前有三个民办老师,但是还不够用。五个年级只有三个老师,怎么分都不够?
因为每个年级都有不少孩子,所以,学校必须再找两个老师,起码一个班级一个,才能管得过来。
这样,村里首先给本村待业的学生,安排了一个教师名额。还剩下一个,就留个村里的知青。
村长来找谢怀谦,问他:“小谢,你说说看,哪个知青能担任小学老师?说实话,我看你去也行,我觉得你办事最靠谱。”
谢怀谦得到村长的夸奖,谦虚地笑笑。
“周叔,我可不知道谁能胜任当老师,毕竟是教书育人的事,不能马虎。这样吧,我问问其他人,看他们有什么想法。”
第46章
村长听了谢怀谦的话非常满意,就算教小娃子,也不能糊弄,确实得找个靠谱的老师。
“行,反正就你们几个人,商量一下看让谁去合适?”
剩下的知青都是高中生,不能教个小学生都教不了吧?
谢怀谦问村长:“周叔,找小学老师有啥条件没?”
他估计,剩下的四人,谁都想去,但是只有一个人能当时小学老师,这就难选择了。还是看谁不符合条件,直接刷下去。
周存福说:“就是字写得好,会教孩子,文化程度最低初中毕业。”
其实周存福不太懂怎么选老师,他是从学校老师那里听来的意见。
村里的孩子上小学识字的不少,但是坚持上到初中的不多。加上前两年学校闹腾的厉害,有几个在镇上上学的孩子都回家了,没几个能胜任小学老师。总不能刚小学毕业,就再回去教孩子,当小学老师的最低标准就是初中毕业。
像周娇这种特别想上学的学生,复学后就去上学了。要不,村里可以让她担任小学老师。
这场政治运动,确实耽误孩子们上学。
“行,周叔,我去问问他们几个,看谁符合条件?”
谢怀谦把杨俊生、何莉莉、朱红、田文静四人找来,问:“刚刚村长告诉我,学校还缺个小学老师,要字写得好,会教学生,你们看谁去合适?”
谢怀谦确实不是故意给人出难题,反正一个名额,只能一个人去。
其实,大家都挺想去的,但是有人性子腼腆,爱面子,不好意思说。
何莉莉咬咬嘴唇,看了看大家伙,突然勇敢回答:“谢怀谦,我想去。”
她怕说晚了,会没机会。何莉莉这一开头好,其他人纷纷说想去。
谢怀谦做不了主,直接把他们带到村长面前,“周叔,这几个都是高中毕业,你看选谁?”
村长没读过书,哪知道选谁,他都是听学校老师说的。
“这样吧,你们跟我去一趟学校,让学校老师看看谁更合适。”
学校有三个年长的老师,都是教了多年的老师。不管教学质量咋样,起码教学经验丰富。其中有个老师是高中毕业生,他写了一手很好看的毛笔字,常年给村里的人免费写对联。
这样只有比试一下,才能看谁更合适。学历一样,那就比书法吧,谁字写得好,谁就被选为老师。
结果四人各写了一张字比较,属田文静写得最好。
因为她爷爷喜欢书法,小时候逼着她弟兄姐妹都练过,现在倒是派上用场。
其他三人都是普通工人家庭,可能没条件练字,不如田文静写得好。
“那就这个姑娘到学校来上课吧。”
小学老师就这样草率地决定了。
小学又选了田文静当老师,没有选何莉莉和朱红,两人心里颇为不自在。她们跟田文静那点交情,好像被这次选老师冲淡了不少。
何莉莉和朱红本就是同学,比起和田文静的关系,更好。这下田文静算是被女知青孤立了,一时连个作伴说话的都没有。
好在田文静不是掐尖要强的性子,好好跟何莉莉、朱红处了几天,关系又缓和了点。
只是,田文静能轻轻松松去教书,何莉莉和朱红却只得下地干活,相比之下,三人之间有了差距,关系到底跟以前不一样了。
之前几天为了教师名额,大家存在竞争关系,这阵子,知青点的气氛不如往日和谐,再加上少了唐倩和钱卫华,乍一进来冷清许多,再也难以见到下工回来后闹哄哄忙活做饭的场景。
汤立民看到这样的情景,还跟谢怀谦说:“谦哥,幸亏我没有去参加教师选拔,不然也得跟人争得跟斗鸡眼似的,还不一定能当上老师。”
谢怀谦觉得好哥们就是乐观,什么时候总是把事情往好的方面去想。
“那你就踏踏实实干活,等下次机会。”
汤立民呵呵一笑,并不把谢怀谦的话放到心上。他知道谦哥是关心他,才会这样说。
每次他干不完活,谦哥都会帮他干完。有谦哥这样的好哥们陪着,当知青的日子总算不是那么难熬。
之后,周娇还问谢怀谦:“谢大哥,你怎么不去当老师?”
前阵子谢怀谦给周娇讲过课,她觉得他讲得不错,起码很快让她听明白。
“我不喜欢当老师,觉得在周家村挺好的。”
周娇不明白谢怀谦的想法和打算,既然他不愿意,周娇也没再问。
每周六下午,是周娇放假的日子。谢怀谦早就跟周娇打听过她的放学时间。
这天,谢怀谦知道周娇放假,早早下工,去镇上接周娇,顺便在路上跟她谈点事情。他现在没时间进系统,就算用到系统,也是偶尔找背人的地方进去一会,给周娇留个言,办完事就出来。
谢怀谦想知道,周娇的系统升级进行到哪一个阶段了。两人还没多少机会谈话,正好趁此机会聊聊。再者,周娇肯定是靠两条腿走回来,他去接她,也能让她少走大段路。
谢怀谦找周娇还有一件事,他想让周娇帮她做点肉干,给大哥寄过去,这事他只能找周娇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