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名门商媛 完结+番外 (刘小刀)



小海强撑了几天,李媛派来的第一波人到了。这些人当初接到的任务是带走粮食去北疆。沿途已经听说了这里的事情,犹豫之后还是赶来了。小海手上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几,他们自然带不走,只好一边等待李媛新的指使一边帮小海等人放粥。

赵安等人则是尽力组织百姓伐树搭棚,重建家园。一些老弱已经不必风餐露宿了。安定下来,想的就更多了。这些惶恐不安的日子,他们衣食无着,吃的是李家小姐的粮食,住的是李家伙计们帮忙搭的棚子。难得的是,李家小姐救助的不是一人一户,而是一座城甚至更多的人!那些远处来的百姓大都是饿了好几天的,甚至有体弱的被家人遗弃在来路上,想想这些,真叫人没办法不感慨。天灾不好避免,他们却遇上了活菩萨!

除了这些,更多的人议论这数月前的“天意”,毕竟与端在手里实实在在的热粥相比,那些玄而又玄难以解释的东西更能激发人们谈论的欲望。

“正平不正,上天示警……”

“就是啊,他这皇位来路不正啊,不定其中多少阴谋诡计……”

“老天在替相王不平啊……”

“为君不仁,上苍这是惩罚他呢,却是让我们百姓遭殃!”

“就是因为这皇位不是他的,上苍要他下来!他不仅不知错,还放任我们挨饿受冻!”

“是啊,是啊,这样的皇帝赶快下来才好,免得酿成上天更大的愤怒……”

这样的议论发生在每个角落,远远有官府中人经过,人们闭上嘴巴,目中是不满的神色,待他们走远,谈论继续。

这样的谈论并没有避着小海等人,在此时的灾民眼中,他们是大英雄是亲人,不必顾忌。倒是小海等人,知道这不是好话,屡屡劝阻,只是没人听他们的。

又过了两天,李媛的存粮完了,朝廷的人倒是来了两个,带着几十个随从。钦差大人在灾民中转了一圈,没有想象中的凄苦不安,放心下来,吃了两顿饭回去了。肃安知府眼巴巴的盼了多日,没有盼到一车救济物资,一颗心真如被踩在脚底下碾了又碾,朝廷这是要干什么!就真的一点都不在乎民心吗!

小海眼巴巴的站在粮库门外,赵安不等他说话就知道他想做什么。“粮食可以给你,但是……”

就在肃安知府愁的要撞墙的时候,江陵知府隔了千山万水送来了救命物资。

这又是怎么回事,近处的州府没有什么表示,他李庆廉何时这么好心?

等等,江陵?那位传说中的“活菩萨”李小姐,似乎也是来自江陵!

第一百六十五章 奖?罚?

这种巧合,让肃安知府不得不多想。同时,想到这些的人不在少数。好奇的百姓当即开始打听,从运送物资的人嘴里得知,原来他们那里有一位高僧!

高僧啊,预知未来事的高僧!

所以,这里的事情人家可能早已知晓!

一些人怒了,若早知此事,为何不出言提醒,出家人的慈悲为怀那里去了!还高僧,什么东西!

另有一部分人十分理解,这样的事情,谁敢说?

另有人想的更多,大师早知此事,不能说出口,所以,这同样来自江陵的李家小姐是不是跟高僧有些联系?对了,那些江陵伙计似乎说过,他家小姐信佛!

好了,事情明了了。

李钊调派的人亦以赶到,这些人因为要采买粮食,反倒比李庆廉送来的第一批物品慢了一天。赶到此地才发现,李家父女的名声已经很响亮了,根本无需他们在开口宣扬。只要说一声江陵李家,对方马上会接口道:“是李小姐家吧……”让李钊的人哭笑不得。这李小姐家和李家小姐可是不一样的啊!

总算是来了“自己人”,小海松了口气。紧接着就想起答应过赵安的事,心里有些忐忑,不知该不该说。

此时,肃安知府拿着李庆廉送来的财物,调集全城青壮开始重建,有了钱,百姓们热情高涨,进度很快。同时,肃安知府再次写了折子感谢朝廷的帮扶。将灾后发生的事宜尤其是江陵诸人的救助详细写下来送往京城。不管怎么说,李庆廉能来帮忙,也会被朝廷邸报号召的。额外写私信一封,以个人名义真诚的感激李庆廉的仗义出手。

然而这样感激朝廷的折子到京城后引起的轩然大波,远比他第一封求情朝廷赈济的折子更强烈。

没有得到朝廷的赈济,陇南地区一样挺过了最艰难的时候,现在上这样一封折子,什么意思,示威吗?还有,为什么偏巧有人相助,以前,可是从来没有这样的人物啊。大灾之后,瘟疫横行,物价紊乱,百姓流离失所才是常态,你那里好好的没死几个人,只是倒了些房子,这是大灾之后该有的景象吗,先前的折子是夸大其词欺瞒朝廷骗取赈灾银两的吧……

于此同时,御史言官从各种途径得到不少情报,关于几个月前被隐瞒压制的上天示警。这样的警示到底该不该信,天意还是人为?正平帝的位置是否名正言顺?很多事人们不一定敢说,但各种映射已经很难压制住了。

韦稹在自家书房,扔掉了不知多少暗线收集汇总的流言,气的他掀了桌子。这件事,一定与相王有关!可是,偏偏地震真的发生了!

难道,那所谓高僧真的有几分神通,这样的人一定要握在自己手中!

朝堂之下,众说纷纭,流言铺天盖地。朝堂之上,对于肃安知府的这封折子,百官态度又截然相反。

韦稹一派认为:肃安知府故意夸大灾情,骗取朝廷赈济,实在罪大恶极,该当严惩。

一惯观望不出声的唐宜却站出来,说肃安知府凭一己之力,护得全城百姓安然度过大灾,实在是功不可没,该当重赏。

偏有御史站出来,出示了肃安临近州府知县的折子,说肃安知府不仅全力救助治下的百姓,还运送粮食给他们,使百姓免受饥饿之苦……

韦稹一怒抢过御史手中折子,怒问:“他不过小小知府,哪里那么多粮食就那么多百姓,除非……”看了一眼龙椅上的皇帝刘庆,“他早有准备!”

满朝惶恐跪地。

为何早有准备,自然是信了那“正平不平”的流言。这是信了所谓上天之意而不信他刘庆了!

所有官员都有耳闻,但没人敢当众说出来。

韦稹一怒,让满朝文武和座上的皇帝都陷入尴尬境地。

刘庆沉默了片刻,道:“肃安知府,护民有功,待灾情过后,百姓安稳,传旨入京嘉奖。”

“皇上!“韦稹怒喊。

刘庆已经站了起来要走,闻言看向韦稹,轻飘飘丢下一句:“朕的子民,朕守护不周,他代替朕做了,难道朕不该谢谢他?”

散朝之后,刘庆传了唐宜进宫议事。

“唐相坐。”

唐宜谢过,便坐了下来,御案对面的刘庆也坐着。唐宜看着他,隐约能猜到他所为何事,但他不能说,只能等他来问。

刘庆沉默片刻,道:“唐相相信所谓天意吗?”

一来就是诛心之言啊,唐宜可是老狐狸,自然知道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可还没等他开口,刘庆已经接着道:“朕原本不信,现在却不得不信。”

“皇上……”

“朕一直知道,朕这皇位来之不易。”刘庆双目无意识的凝视前方,“为了朕能坐上这个位置,太后和韦相都出了很多力。”

唐宜不好插言,静静听着。

“唐相,如果有的选择,朕并不一定要这个位子。朕,更愿意像寻常百姓一般有个可以一起喝酒玩闹的兄弟。”

唐宜:“皇上,君臣名分已定。”他不得不提醒啊,伴君如伴虎,谁知道哪一天他想起来会不会后悔?

“名分?天意都不站在我这一边了。”刘庆笑了笑,“其实朕这几年的皇上,做的都战战兢兢的,因为,朕知道……”

“皇上,您已经是皇上了!”越说越不像话了。

刘庆认真说着:“朕的身体朕知道,朕还没有子嗣。朕可以立他为太弟的。”

唐宜……

这年轻人不要太冲动啊!

“皇上,还是说陇南地震的事吧,肃安知府柳睿,要如何处置?”

刘庆:“这还用问吗,当然是要赏,重赏。”

“可是,韦相……”

“这等小事还要与朕作对,这皇位不如让给韦相来做。”

“皇上慎言!”

刘庆微微笑着:“唐相不必如此小心,在朕看来,唐相的势力不比韦相差。”

唐宜终于一笑:“皇上,臣惶恐。”

“是吗?”

“启悦是朕的妹妹,亦是相王的妹妹,不论我们怎样,都希望她平安无事。”

唐宜:“皇上放心。”

第一百六十六章 起

江陵。

地震之后,小海每两天放一只鸽子回来。所以那边发生了什么事,她都清楚。得知江陵支援的物资送到了终于松了口气,一人之力毕竟有限。还好,小海他们做到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