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七十年代生活日常 [金推] (眀锦)



  第三十四章

  陈慕西报完名, 趁闲着去了顾老家,打算告诉他自己要离开去插队的事。进了顾老家,却看到他正戴着老花镜在看信件, 陈慕西就没打扰他,自顾自的坐在棋盘边自己摆着玩。
  顾老看完信后, 拿着信封里的一张照片在看,注意到陈慕西来了半天一直没说话,就扭过头问,“怎么了?半天不说话?”
  陈慕西放下一颗棋子,随口说, “看你忙着呢,不想打扰你。”
  顾老以为陈慕西是闲着没事过来玩,也没多问,把老花镜摘掉,拿着一张照片就走了过来, 把照片放在陈慕西眼前问,“看看,小姑娘漂亮不漂亮?”
  陈慕西随便瞟了一眼,“嗯”了一声,有些好奇的问, “这是谁啊?”
  似乎从认识顾老起,他就一直是一个人住着,也没什么亲戚家人朋友什么的来往。刚才来的时候,陈慕西看到顾老在看信, 就很意外了,现在竟然还有照片,就更奇怪了。
  顾老叹着气感慨的说,“这是我一个老友的孙女,她爷爷我们关系很好,七八年前见过一面后,没想到,如今竟然已是永别了。”
  陈慕西听了,又多看了照片上的女孩一眼,十三四岁的样子,五官还没张开,挺漂亮的,就是神情看着有些怯生生的。
  而顾老又低头看了眼照片说,“这丫头叫林舒雅,名字还是我起的呢,好听吧?记得当时我恰好在林家做客,碰到林家生了双胞胎,那林老头事事都喜欢和我较劲,就拿孙女的名字看我们俩谁取的好,林老头给大的取名叫林雅静,小的这个是我取的,是不是舒雅听起来……”
  说到这,顾老却顿住了,本来要说的话也说不下去了,摇摇头感叹的说,“这下我们俩个是想较劲也没机会喽!”
  “名字是挺好听的。”陈慕西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劝慰的话,就点了点头赞了一句。
  老友离世顾老早就知道,并没有再说什么,而是把照片放在棋盘上,用手指点了点说,“这丫头她父母如今都下放在农场,穷乡僻壤的,日子过得也不好,打算让这丫头来咱们这附近的农场,托我帮忙照应一下她。”
  说完又看了一眼陈慕西。
  “那以后你这就能多个人过来陪陪你聊聊天,也挺好的。”陈慕西附和的说。
  顾老皱了下眉,突然问,“你小子今天怎么回事?说话怎么怪怪的?”
  陈慕西抬头看向顾老说,“哪里怪了?不就是没有和你吵架吗?我打算去插队,过来和你说一声,都要走了,总要留个好印象啊。”
  此言一出,顾老猛然想起陈建翎似乎给自己提过陈慕西要去插队的事,当时没当回事,觉得不可能,如今听陈慕西真的要去,顾老惊讶的看着陈慕西说,“真的要去?你爸应该有办法的,他没说什么,就同意了?”
  陈慕西点头,理所当然的说,“我想去,我爸当然支持我。报纸上不是一直在写,知识青年都下乡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我这是响应号召。”
  顾老坐了下来,哼了一声说,“少在我这打花腔,到底是因为什么?”
  陈慕西耸了耸肩,一摊手无奈的说,“我说了,可您老不信呀,这几年上山下乡走了那么多人,我在宣传队的时候,就欢送过好多批了,我抱着一腔热情也想去,有什么可奇怪的。”
  顾老看了一眼陈慕西,没好气的说,“你爱干什么就干什么去,和我一个快要入土的老头子说什么?”
  说完就把棋盘上的照片收了起来,哼声道,“还想着让你认识一下这个好姑娘呢,既然这样,那就算了。”
  陈慕西瞪大了眼,直愣愣的看着顾老,都要说不出话来了,呆呆的问,“我才十四啊,没搞错吧?”
  “你懂什么,感情就要从小慢慢培养,你们俩正好同岁,培养个三五年,熟悉了,正好结婚。”顾老瞪着眼睛理直气壮的说。
  陈慕西干咳了一声,无语的说,“顾老头啊,你刚才说那是你老友的孙女,你还给人取的名字,你老友的儿子那么信任你的把女儿托付给你照顾,你这样是不是有些太不厚道了?”
  “怎么不厚道了?你小子是我看着长大的,再长高点的话,人品相貌都还凑合,这顺便做个媒,有什么不好的?”顾老一点不觉得自己这样又什么不好,说的那叫一个理直气壮。
  敢情自己就是个凑合的评语,陈慕西懒得争论这些没用的,就说,“那也不行了,我不久就要走了,你还是再找别人吧。”
  “什么时候走?”
  “已经报过名了,不会太久,这是最后一批去延安的了,后边都是甘肃、黑龙江、云南这些地方的。”陈慕西说了说自己知道的情况。
  顾老听了,摇摇头,又有些无奈的说,“看来你是铁了心了,想上山下乡就去吧,那些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说法不是你会想的,你不会有那个思想高度,我也不信。”
  说着话题一转,道,“不过,这既然自己决定了,以后就别后悔,这天高地远的父母不在身边,不管你遇到什么,都得咬牙扛住了,拿出男人该有的担当来,别怂也别想着当逃兵,年轻人都想着能干出一番事业,这样固然好,可老头子我觉着,你小子人好好的就行。”
  说着顿了一下,歇了口气,看着陈慕西犹带着青涩的面孔,继续说,“你小子从小就是个听话孩子,可我看的出来,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你爸常担心你性子直的大哥会做什么过激的事,要我看,该担心的是你才对,你骨子里就不是个服管的人,这本也不是坏事,可放到现在就不同了,以后你自己遇事多想想,利弊得失衡量好,有句话叫“千金之子,坐不垂堂”,虽然你不是什么千金之子,可在在意你的人心里,却是千金也难买的,要照顾好自己。”
  顾老觉得陈建翎那性子,肯定不会多说什么,就多嘴多说了几句。
  陈慕西听了顾老这一大通谆谆叮嘱,眉毛动了动,郑重的说,“我明白!”
  在顾老这里消磨了大半天时间,陈慕西正走在回家路上,唐宋却从后边追了上来,说,“慕西,听刘跃说,你打算去延安,报名没?咱们不是说好了,要一块的?”
  陈慕西和顾老聊了许多,此时并没有和人闲聊的心情,看到唐宋,脑中立马就会想起他爸唐晋那当面一套背面一套的行径,更觉厌烦,不过面上却不显,笑了笑,说,“我只报了个名,等学校开完证明还要些时间呢。咱们班里挺多同学都是去云南或者黑龙江了,我记得你不是说也要去云南的?”
  唐宋听了,忙摆摆手说,“没有啊,我没有想去云南,肯定是你记错了。”
  陈慕西轻笑了一下,说,“那可能吧!”
  秋日午后的太阳明亮的晃眼,唐宋突然低了下头,才说,“我正好不知道要去哪,咱们一起好了。”
  陈慕西无所谓的说,“行啊!”说完就又说,“我回家还有事,先走了。”
  自王淑英知道陈慕西要去插队后,就一直说不让陈慕西去,甚至想把户口本藏起来,后来陈建翎不知道说了什么,才把户口本拿了出来,开始和杨静一起缝制棉被褥子这些要带的东西。
  带着学校开具的证明还有户口本去派出、所迁移户口的事是陈慕西自己去的,在门口踌躇很久,毕竟迁了户口,就真的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在门口的树下看着派出所门口出出进进的年轻面孔,好久之后,陈慕西才终于下定决心迈了进去,办手续很快,从派出所出来,然后去市知青办领了下乡知青发放的生活用品票据,还有二十一块钱的补贴,再去百货大楼的专门开设的知青站领东西,这些事用了两天时间,就全都办好只等出发了。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准备着,期间陈慕西还抽空回了老家一趟,给刘潜捎了几盒大前门的烟,算是表达一下谢意。
  年轻人对外边的天地总是向往的,特别是在出门需要一大堆手续,不能想去哪就去哪的情况下,刘潜知道陈慕西要离开去插队的时候,有些羡慕,不过也没办法,他不符合下乡的要求,想出去跑也没有机会。
  而对于陈慕西要跑那么远的地方插队,陈岩、陈建新听了都是叹气,可毕竟事情已成定局,和当初陈建翎时情况不同,大家也只能嘱咐陈慕西保重好自己。
  就在陈慕西什么都准备好,就等出发的时候,刘跃突然告诉跑来陈慕西,他偷偷拿了家里的户口本,已经报过名了,去云南。
  这个消息,让本来为离别而心情不虞的陈慕西听了,简直不知该作何表情了,多少人挤破头的想留城,就算扫大街也再所不惜。
  可刘跃竟然真的因为周倩要去云南,就二话不说的跟去了。最重要的是,两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关系,连那层窗户纸都没有捅破呢。
  刘跃怎么和他父母说的,陈慕西不清楚,反正在陈慕西走那天,刘跃走路姿势明显有些僵,想来那顿打是挨的不会轻的。
  离别的日子到来的总是很快,转眼就到了十一月二十一号,火车站的站台上挤满了送人的还有要走的人,欢送的标语挂的哪都是,仿佛是承受不住这过多的离别,天气也是阴阴沉沉的,陈慕西这些知青乘的是专列,该上车的时候,陈慕西看着陈建翎,心里闷闷的,不知该说些什么,只低低的说,“爸,我走了,你保重身体。”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