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穿越六零的幸福日常 (暗墨沉香)



而岳母就看不起他父母, 也看不上他的家庭。常念叨要不是她拗不过女儿的执着, 是不会同意女儿嫁给一个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同样是嫁大学生, 她更想给女儿在首都找个条件好点的家庭。

因此,岳母经常对李元宏说:“要不是当初曼秋死活要嫁给你, 我是不会同意你俩的婚事。娶到曼秋这样的媳妇, 你算是烧了高香,要好好对待曼秋,不然就是对不起她的一片痴心。”

岳母对父母的不屑是在父母来首都见亲家时,让李元宏看出来的。当时, 于曼秋对乡下来的未来公婆比较热情。李元宏以为妻子接受了他,就等于接受了他的家庭。至于岳母的不屑,他权当没看见,毕竟他想到结婚后父母和岳母可能好几年都见不了一面。不见面就不会闹矛盾,只是让爹妈受了委屈。

好在岳父的通情达理,弥补了李元宏心理上的一些伤痕。可是生活阅历少的李元宏哪里想到,于曼秋会在结婚后表现出截然相反的态度,她明显不喜欢去老家看望二老,更

不喜欢孩子去农村看爷爷奶奶,常常找借口推辞不去老家。

李元宏不可能因为妻子这样做就离婚,就算是为了俩孩子也不能。好在于曼秋自个不孝顺公婆,倒是不再拦着李元宏孝顺父母。不然的话,不知道李元宏能不能忍受下去,长期的不满积累下来,会不会有爆发的一天。

他总认为,自己孝顺岳父岳母,妻子也应该同样孝顺公婆。可于曼秋在家时被娇惯得很,不是那种太会为别人着想和付出的女人,自从她对农村起了厌烦之心,再也不想跟着丈夫回老家看望公婆。

面对岳父岳母的两种态度,李元宏选择不同的方式对待两人。因为岳父对他不错,当成半个儿子看待,他就把父母给他的养身丸偷偷放到水中融化,让岳父喝了补养身体。岳母既然瞧不起他父母,瞧不起李家,就没有这样的特殊待遇,李元宏只拿平常节礼去看望岳母,那些节礼还是妻子准备的。

明面上的孝顺一样,其实差别大了。李元宏悄悄做那些,是他想回报岳父待他诚心。

话说回来,于曼秋和李晶的对话刚好被李娜听到。因为李奶奶见小儿媳和孙女老是躲在屋中不想出门,就让李娜给她们送点瓜子过去吃。

其实,李奶奶知道小儿媳和孙女不稀罕来老家,看着儿子的面上,李奶奶就忍了,反正小儿媳住不了几天就走。再说她还真不缺孝顺媳妇,老大媳妇伺候得不错,缝缝洗洗、做饭啥的都想着他们;老二媳妇送这送那,他们算是沾光了,这几年养得着实不错,邻居谁不羡慕她有两个好儿媳,羡慕她如今儿孙满堂,越活越年轻。

当然,老三经常给他们寄钱,他们也不瞒着,经常给邻居唠唠老三的孝顺行为,省得人家以为老三考上大学,在外面工作后不管爹妈。老三媳妇的事,李家人心知肚明,自己人知道就好,用不着家丑外扬。

李娜听小婶和李晶嫌弃家里乱糟糟,真不想给他们送东西吃。还不是因为她哥明天要结婚,她家新宅子那边安排不了所有吃酒的亲戚,才想在老宅这边开几席。小婶明明是来参加婚礼还嫌乱,真没有做长辈的样子。伯娘、姑姑、小叔他们谁不是都在忙活,只有小婶躲在屋里享清闲。

可是考虑到小叔和爷奶的想法,她就没心情跟这俩人计较了,“小婶,你在屋里吗?我奶让我给你们端点瓜子来吃。”

于曼秋到底不是啥都不懂的二货,她给女儿使了眼色,不再继续刚才的话题,“晶晶,快点给你娜娜姐开门。”

“娜娜姐。”可能因为李晶是孩童的缘故,第六感比较灵敏,感觉出这个漂亮堂姐不好惹,每次见到李娜都乖乖喊人。

李晶不过才九岁,平时跟妈妈最亲近;不知为什么,她比较害怕李元宏。所以她在于曼秋的管教下,性子越来越像她妈。她本来是个活泼可爱的孩子,可李家没有她的同龄玩伴,她跟年龄较大的李娜、牛红云玩不到一块,更没兴趣跟堂哥们一起玩,所以只能跟妈妈带着屋里憋着。而且老家冷得厉害,这种天她不想出去挨冻,寂寞孤单冷的她真是住够了奶奶家,觉得她还不如在家跟小伙伴玩过家家,早知道就不来了,明年她一定不会再来。

李娜跟这个常年不见的小婶没有好感,更没有话题可聊,放下瓜子就说:“小婶,你和李晶吃着,我出去帮忙了。”

“那你赶紧去忙,不用管我俩。”于曼秋知道这个侄女小小年纪就被请到部队去当教员(她以为李娜在部队教人习武),不敢小看她,比较客气地跟李娜说话。

其实于曼秋在家就听丈夫说过:这次回去侄子娶团长女儿;侄女嫁给习武的师兄。她见到漂亮文静的李娜,根本没想到这就是习武多年的侄女,她还以为习武的人都摔打粗粗拉拉,哪里想到李娜长相如此精致。

于曼秋没有见过顾明远,因为顾明远在家忙着婚事。于曼秋她以为李娜的师兄是个五大三粗的习武大汉,还暗自为李娜可惜。可她一个常年不和妯娌相处的弟妹,没有脸面在嫂子面前指出侄女的婚事不好,只是想着不会让自个的女儿走这样的路。

李娜要是知道小婶有这样的想法,可能只会呵呵一笑,说自己是嫁了个武夫,但是个无比出色、无人能及的武夫。

不知道于曼秋见到顾明远那天,眼珠子会不会惊出眼眶。

而在此时,已经在镇上歇了一天的高家众人正在讨论李家的事。

朱凤兰的妹妹,也就是高云的小姨,先前还责怪姐姐把高云嫁到穷乡僻壤的农村来。可她住下以后,李家安排人又是送饭,又是烧水的,把他们安排得住的舒适干净,吃的比家里还好,就不再嘟囔把高云嫁给农村人的事了。

因为知道年前年后家里接连举办两场婚礼,李娜和顾明远回来后,弄了几袋白面来,特意用来招待高家和举办婚礼所用。还有肉类,是李家兄弟合力上山猎了猎物后,收拾好又冻起来的。现在正是寒冬腊月,外面是天然的冰箱,有再多肉也不怕坏掉。所以他们提前收拾出来一些肉和白面放到姑姑家,在大姑家蒸馒头炖肉招待高家人。

这年头,即使家里日子好过些,也很少有天天吃馒头吃肉的,所以高家人对李家的伙食赞叹了一番。

因为高团长一家等几个亲戚一同来给高云送嫁,等了完这个等那个,直到昨天一行人才匆匆千里迢迢赶到这里,这时距离结婚还有两天时间。休息了一晚后,今天就是李家下聘的日子,因为两家距离太远,有很多结婚习俗就不讲究了。

他们围在一起看李家送来的聘礼,只看东西的话还真不多。因为李建军和高云结婚后不在家住,李元盛两口子直接把家具折成钱当聘礼。没有这三十六条腿和三大件顶着,聘礼规模看着就不起眼了。

李元盛夫妻直接给了高家六百块的礼金,这也算大手笔了。

他们夫妻就是想现在他俩还能赚,就把这些年攒下的钱分成三份,给三个孩子,每人结婚时他俩都是出六百块。至于六百块怎么花是孩子们的事,因为三个孩子都不像在家呆着的样子。就这样,夫妻俩基本把老底搬空了。

聘礼中还有两件让人眼睛一亮的呢子大衣,一件酒红色,一件驼色。

衣服是李娜准备的,这是她前世的库存,一直挤压在储物袋,还没机会出来见见阳光。她在库存中翻出来几件呢子大衣,她和高云是新娘,每人两件,还给准备她妈一件,其他人就没有了。要是再多拿,别人可能会把她当成贩卖衣服的。

李娜这样做,主要是妈妈和高云姐跟她身材差不多,只比她略微丰满些。她买的衣服多是宽松版的,目测高她们穿上肯定没问题,正好趁此机会拿出来穿,以前没想起这茬。再说一辈子也就结着一次婚,李娜想风风光光地出嫁,送给高云是看在她性子还不错的份上,而且她也快成为自家大嫂,对自家人她当然不再吝啬。

李娜还给她妈弄了几匹布料和一些棉花,布料有花棉布和条绒。花棉布可以做背面,条绒可以做衣裤、做鞋面,非常实用。结婚时,主要是做被子用布和棉花多。

苏景芳倒是追问了一次东西的来源,李娜说这是她和师兄弄来的。至于怎么弄到手,李娜没说,直说让她妈放心使用。苏景芳知道女儿和明远速来有主意、有能力,就没继续追问。他们拿出的这些布料正巧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她这又要娶儿媳,又要嫁女儿的,往日积攒的布票根本不够用,还跟别人借了一些,算着还是不够。有李娜弄来的衣服和布料在,她甚至不用再动用借来的那些布票。

高云的小姨说:“姐,看来这李家还有挺能耐,我就没见过外面卖这么板正又好看的衣服。你看这颜色,多正啊,高云穿上肯定好看。”

朱凤兰确实没想到李家能送这么好的衣服,一送还是两件,让她买都没处买这样的衣服。因为她和女儿为了买结婚衣服提前去市里逛了大楼,照这样式差远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