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结局
两年后, 《音乐盛典》的颁奖现场。
伊蔓正在第一次世巡中,这半年多以来她跑了六七个城市,国内的活动推了不少, 专心筹备演唱会, 整日不是在练习, 就是在奔波的路上。对于一个歌手来讲,演唱会是提升水平的最好方式。
伊蔓这次回国是收到了《音乐盛典》的邀请,《音乐盛典》是音乐届最负盛名的奖项。
由于伊蔓这段时间一直在国外开演唱会,所以每次回国都能引起不小的轰动。
这回, 她刚到颁奖典礼的后台准备化妆, 林南在旁边倚着墙, 一边刷手机一边忧心忡忡:“伊蔓,你又给跟机的那些小粉丝发吃的了?我就去个厕所的功夫,跟你说了多少遍, 你总这么惯着她们, 她们越来越不满足越来越得寸进尺。你看看这些照片,这几个人都凑多近了!等下回,她们一起不要命地围上来,保镖都不管用。”
伊蔓闭着眼睛, 化妆师在给她上眼妆, “没事的, 没几个人,而且她们也没在挤我。”
说完,指了指桌子上刚刚放下的巧克力, “没分完,你要不要吃?”
林南叹了口气,撕开一块放嘴里:“算了,跟你说你也不听。”
他低头看着微博的热门话题:#伊蔓又双叒叕喂养粉丝了#
真是头疼。从频繁出入机场以后,她就有了这个毛病。
每次行程都有粉丝跟机,不知道她们从哪里打听来的航班号,跟着伊蔓从国内出发去演唱会的举办地,又跟她一起回来。
粉丝们当然知道这样的跟机举动不太好,所以总是离着她远远地拍。
直到伊蔓有一次拿出了块巧克力吃,吃完了发现几个人还在拍,于是朝她们走了过去。
小粉丝们还以为惹伊蔓不高兴了,连忙收起了手机,却见伊蔓走近了,站定,伸出右手平摊开来,认真地问:“你们要吃吗?”
几人顿时被萌出了一脸血,先是摇头,反应过来了又匆匆点头,不敢置信地接受女神的投喂。
其中一个女生没有关掉录像,虽然伊蔓走过来以后她因为紧张,画面的角度完全歪掉了,但还是完整记录下来了那个温馨的时刻。回到家她把视频传到了微博上,那次便是#伊蔓机场投喂粉丝#第一次登上热搜。
大家才知道,看起来高冷的伊蔓,对待粉丝竟那么平易近人。那之后,伊蔓喜欢分给粉丝零食的事便在网络上传开了。
作为伊蔓的经纪人,林南当然很糟心。伊蔓现在的人气可不同于往日,这样的举动难免会吸引更多的粉丝效仿,到时候秩序更不好管理了。
不过经过他一段时间的观察,这些粉丝们好像是商量好似的,每次真正跟机的数量一直控制在五六个人,所以他才一直只是嘴上吐槽,却没有真正地采取什么措施。
然而到了机场的情况就不一样了,接机的粉丝乌泱泱一大片。伊蔓身边的保镖本来是环亚的,全被束枫换了,直接从老爷子那边要来了几名专业级别的保镖。
林南感觉这次回国机场的拥堵情况更严重了,看来这段时间伊蔓离开了反而吸了不少粉。
正当他低头研究着,就听到伊蔓突然和化妆师说了句对不起。
他抬头的时候,她已经起身,迅速去了盥洗室。
林南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看伊蔓没关门,他跟过去探身看了看,就看到伊蔓右手撑着洗手池,左手捂在胸口,脸色不是太好。
林南有些奇怪:“我说,这都下飞机多久了,晕机?”
伊蔓没能回应他。刚刚补粉,粉刷扫过鼻翼的时候,那股香味瞬间钻进鼻子里,胸口顿时涌上了一阵恶心,可真正到了这里又什么也吐不出来。
林南看她前倾的身子和脸上的反应,脑子里一个猜想冒了出来:“卧槽,你不是有了吧?”
伊蔓愣住了,干呕的反应也被吓了回去,转过头看着林南。
她好像……确实很久没来月事了,上一次和束枫见面还是两个月之前,那次他们也确实……有些激烈。
林南看着伊蔓的表情就知道自己猜了个准,“真有了?一会儿还能领奖吗?”
伊蔓吸了口气,那股感觉已经没了大半,“你怎么知道一定能拿奖?”她从盥洗室走出来,“一会儿能不能陪我去趟医院?”
林南忙着点头,心里一阵后怕,“卧槽你以后可别给你那些粉丝发东西吃了,万一她们凑上来把你碰着了我可受不起。”
他相信束枫能让他这辈子都玩儿完。
伊蔓心脏还在不规律地跳动着,简单应付着林南,回座位上继续化妆。
说真的她也说不清自己现在是怎么样的心情,等到终于平复下来,她开始想着一会儿去了医院她希望会是什么结果。
想明白以后,她才知道,这种心情叫做期待。
颁奖典礼要正式开始了,伊蔓找到她的位置坐好。由于她现在很可能情况特殊,林南完全不敢疏忽,就站在她对面不远的位置,嘱咐伊蔓有什么不舒服就眼神示意他。
每年的盛典最受关注的就是最佳男歌手和最佳女歌手,每次都是留在最后,作为最大的悬念。
林南对这个奖的自信并不是没有理由,伊蔓在去年夏天发了一张专辑,收录的都是她从前没有发行过的自作曲。
因为风格不够迎合市场,所以在以前的公司每次伊蔓交上去,最后都没有被采纳,就那么一直闲置了,算起来也有七.八首。
在环亚则不同,加上伊蔓在那之前的人气累积已经足够,风格上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也不再有那么多的限制。
唱片一经发出,让业内人士眼前一亮,也让网友们重新审视了伊蔓创作者的身份,伊蔓甚至被称作是“最有灵性的女性作曲人”。
前面的奖项按照顺序颁发着,等待的间隙,她回忆起这五年的点点滴滴。
伊蔓是典型的一炮而红,却又与大多数一夜成名的歌手一样,因再也没有能和当初的成名作相媲美的作品,而被淹没在层出不穷的新人与新作的浪潮中。
其实未必是后来的作品不够好,只是当初的成名作留给大众的印象过于深刻,无论之后的作品在专业上认可度如何,于普通听众来讲,不喜欢的声音总是多于喜欢的。
久而久之,他们后续的作品被遗忘,人们只记得他们那一首成名作;再后来,人们只记得成名作的名字,忘了歌者为何人。
就这样,这类歌手被贴上了这样的标签:一夜成名,再无作品。
伊蔓如其他歌手一般,大火半年,大火的余热半年,而后公司趁热推出她的第二张原创专辑,也并没能挽救伊蔓的下坡路。
创作是最容易被人忽视的。就好比歌手会红的不少,但词作人和曲作人能红起来的,屈指可数。
纵使公司把原创这点作为宣传的噱头,也并没多少路人关注到,当初那首感动了无数人的成名作,是伊蔓本人所写。
是啊,听歌的人,当然只管歌好不好听,谁管你背后创作艰不艰辛,才华是否横溢。
好在去年的专辑出来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伊蔓在作曲方面的天赋。
一首歌,最了解它、最能充沛地表达其中感情的人,只会是她的创作者。
伊蔓的作品由她本人来唱最合适不过,最佳女歌手非她莫属。
没有一个创作者会不在乎自己作品能否被肯定,淡泊如伊蔓也如此。
当屏幕上响起熟悉的旋律时,当主持人念出年度最佳女歌手获得者的名字时,伊蔓的心难以抑制地激动着。
她先看向了林南。
他们两个共事有五年的时间了,她风光过,也落魄过,林南无暇顾及她过,也拼命为她争取过。
伊蔓想起她被林南找上的那时候。
她读的国内名列前茅的音乐学院,学费高昂,而她从高考毕业、志愿表填上学校名字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不再打扰姑姑一家,来到另一座城市靠自己生活。
因为是音乐学院,学校周边有个有名的酒吧一条街,静吧闹吧都有。
伊蔓身上带的钱在交过学费后就所剩无几,那天晚上,她在马路上逛着,想熟悉熟悉学校周边环境,便发现了那一条街。
入口处是闹吧,街的尽头是静吧,一闹一静,很是分明。
一路走走停停,她走进了最里面的一家。
店面很小,装修却很精致,屋内的装修将古典与现代巧妙地结合了起来。桌椅并不多,全都是实木制成,花纹大气而不失质感。
上方的暗灯垂得很低,藤蔓造型,和木桌相得益彰。而真正起照明作用的物件,是一个椭圆柱铁笼,被放置在木桌正中央,昏黄的灯光透过铁笼打在光滑的桌面上。
麦克风前并没有人在唱歌,店里正放着一首名不经传的钢琴曲。
地处最角落,又是刚开张,那晚,店里竟只有伊蔓一个客人。
那天以后,伊蔓陆续去过挺多次,再后来,她成了那里的驻唱歌手。她需要稳定的收入来源,以供大学期间的学费和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