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琼晚醉心于行军打仗兵法策略之中,对于名下财产铺子不甚上心,顾晓晓刚进入任务时,她的店铺竟有三分之一是亏损的。
这两年多来,顾晓晓拿出了在历次任务中积累的经常才干,处理了一批蛀虫,这才扭亏为盈。
但想要成大事,钱财自然越多越好,尤其北疆苦寒顾晓晓去之前,想要买一批物资,暗地里运送到北疆去。
姜侧君的房契田契虽然价值不菲,但变现动作太大,但这些年从中获得的收益都在福隆钱庄存着,连同姜侧君多年钱存下的私房。
加起来足足有十万两之多,这笔钱对顾晓晓来说,可谓雪中送炭,解了她的燃眉之急。
清和帝并没有立即宣布三皇女就藩之事,在大约过了一个月之后,她在朝中再次掀起立太女浪潮时,正式宣布了这一旨意。
三道圣旨,将三位皇女派到了三个地方,清和帝将应州赐给皇长女做封地,下旨三位皇女在开春之后到各自封地历练三年。
应州物产丰富居于青萝中部,离京城三百余里,相比二皇女和三皇女,阳琼华走的并不远。
二皇女的封地在连安,离京城六百余里偏南,在南边诸城中也算富庶之地。唯有北疆以苦寒闻名,乃是众所周知的蛮荒之地。
按照惯例,皇女开府成家之后,除却皇太女,其余皇女是该到封地就藩。当今清和帝一共三位皇女,如今在立储的紧要关头,全被她打发到封地去,在朝堂上引起很大反响。
不少朝臣联名上书,恳请清和帝收回成命,在立下太女之后,再让剩下两位殿下就藩。
阳琼华和阳琼玉斗的不可开交,冷不防收到这样一道旨意,震惊之余在朝中寻求支持,力图在就藩之前扭转局势,定下太女之位留在京城。
三年对她们来说太长了,唯恐生出变数,对顾晓晓来说却是一个意外。
☆、三五八章 女尊之炮灰反攻计19
留在京城未必是好事,远走北疆亦非苦差,三年的期限,对顾晓晓来说是福非祸。只要三年期满,她不必考虑如何悄悄折返京城,可以光明正大归来。
清和帝选择在此时宣布消息,自有她的一番考量,朝堂上争执不断,请立太女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在她颁发圣旨一个月之后,就到了新年封笔之时,介时再多争议都要搁置一边。
有了年节的缓冲,阳琼玉和阳琼华几乎动用了一切可以争取的力量,斗的不可开交,只为太女之位。
阳琼玉温润如玉的假象被撕下,阳琼华荒唐不羁的过去,以及强占妹夫不伦之行,被一次次提及。
两人撕的昏天暗地,顾晓晓悠闲看戏的同时,不忘为赶赴北疆做各项准备。就藩已成定局,两人的争斗只会让清和帝加快皇女入藩的定局。
清和帝并非一无是处的昏君,风起云涌的朝堂让她的危机感愈发强烈,两位皇女背后的势力让她心惊。
铁血开路强势登基,清和帝少年时也是杀伐果断雷厉风行的人物,她在坐上龙椅之后,才慢慢变成了性情平和博雅宽和的帝王。
危机再起,清和帝还没到传位之时,两个女儿已经争先恐后谋求太女之位,在朝中拉帮结派,对她的权威形成了挑战。
长此以往两人若起不臣之心,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为了避免这一局面,清和帝将阳琼华和阳琼玉就藩之日提前。
开春过后,清和帝连下几道圣旨,全是关于几位皇女就藩安排的,她强势的压下了所有上书立太女的旨意,同时将三位皇女就藩时的仪仗以及随行属官安排好。
随行的属官等同于清和帝的眼线,这也是给三位皇女一份警醒,让她们到地方后有个约束,不至于纵情声色或者图谋不轨。
顾晓晓的属官年过四旬老实稳重,在她面前谦卑有礼,以前曾在北疆做过几年官,对那边风土人情颇为熟悉。
属官姓陈,顾晓晓摆出礼贤下士的姿态,不求马上拉拢,只愿让对方莫要刻意为难,在清和帝面前打小报告。
阳琼华和阳琼玉的属官,看起来则圆滑许多,年纪也略小些,不难看出清和帝的区别对待。
迄今为止,太女之争中,阳琼晚的存在感很弱,除了荣国府和兴郡王府之外,支持她只有寥寥几个官员。不过阳琼晚在兵部声誉不错,因为她勤奋好学,对各位将军尊重有加。
在兵戈不兴,武官普遍被轻视的状况下,阳琼晚的做法为她赢来了许多武将的好感,也让顾晓晓未来的道路平坦了许多。
姜玉景身份特殊,不能随顾晓晓一同到北疆去,两人私下碰过面,定下了私下传信时的暗号。
顾晓晓没看错,姜玉景是一个有野心而且有能力,难得人品也好的良材。她的野心不用点破,姜玉景便心知肚明,两人有着共同目标,一个是成为下一任帝王,另一个则是振兴荣国公府。
自从姜侧君知道女儿的就藩消息后,宫中不断送出各种御寒衣物还有滋补药材,到后来送无可送的姜侧君,甚至打算赐几个宫人跟到北疆侍奉。
最难消受美人,尤其是宫中的美人,指不定是哪位的眼线,顾晓晓果断拒绝了姜侧君的好意。为了宽慰他,顾晓晓在请示了清和帝之后,进宫的频率明显增加了。
这一举动,让清和帝对顾晓晓愈发放下,她现在不担心女儿平庸,最怕的反而就是女儿上进,一个比一个上进,上进到想把她拉下来取而代之。
御赐三千甲兵的待遇只有顾晓晓一人享有,阳琼华和阳琼玉每人只配了五百兵士随行。也许是北疆实在太过荒凉,朝中竟无人提出反对意见。
这三千甲兵是清和帝从离京城不远的光耀军中抽调的,他们会在出发之日集合,迎接顾晓晓的车驾,从此听她指挥。
一下子多了三千训练有素的士卒,顾晓晓还是很激动的,她的目标就是将三千人的军队,想办法扩充到三万人,
离京之前,顾晓晓乔装打扮之后,到了京郊她安排贱民的农庄。她已经成了贱民坊的常客,最开始顾晓晓会派属下找人教贱民耕作,教小孩和年轻人识字,待她们掌握生存技能之后,逐渐增加贱民比例,将下属慢慢抽回。
贱民在青萝国长期被当做奴仆看,顾晓晓想要的不是奴隶,而是可以征战可以种田的百姓。最好的教化,应该从内部开始,所以后期顾晓晓选择让老人带新人。
在顾晓晓的策略下,贱民改造的越来越快,她们对生活热情高涨。
顾晓晓来到农庄中,绿树成荫小桥流水,四四方方的田地吐露着翠绿麦苗,女耕男织的场景随处可见。
此时的贱民早已不是当初衣衫褴褛双目无神,暗藏恨意的人。他们穿着整洁的布衫,皮肤泛黄但健康壮实,时光将那些皮包骨头的贱民,彻底变了一个模样。
她们最感激的人,便是将她们带出贱民坊市的顾晓晓,她们有了自己的名字,还有土地耕种,不再处处受人歧视遭人白眼。
以前她们被叫做贱民像猪狗马羊一样,浑浑噩噩的生活,无名无姓。如今,她们有了自己的姓名,还能识字,吃饱喝足不用被鞭打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生活。
顾晓晓走过的地方,全是欢呼声,许多人不顾阻拦匍匐在地表达自己的敬意。
没有人知道顾晓晓的真实身份,众人将她奉若神明,当做生命中的贵人。这让顾晓晓有些内疚,她不否认自己当初进行各种思想教育,为的就是这份忠诚。
但她们的忠诚,简直到了盲目的地步,将她的一言一行当做金科玉律,顾晓晓心底那点儿众生平等的念头,让她稍稍有些不自在。
先前顾晓晓派了一小批人到北疆,众人争先报名踊跃参与,无人提出异议,甚至连问到北疆去做什么的人都没有。
这次她在农庄视察之后,再次提出要选人到北疆时,报名者更多。
(请zhichizhengban,到qidian,盗文会屏蔽的呦~)
☆、第三五九章 女尊之炮灰反攻计20
“北疆乃苦寒之地,不如京城富庶,那边条件恶劣,你们真的愿意去?”
顾晓晓没有说蛮族横行,因为对青萝国百姓来说,贱民是比蛮族更野蛮低贱的存在。
京郊农庄对于贱民来说是一片乐土,她们还记得被买回来时,主子曾问过她们为什么是贱民。她们刚开始时,以为这是达官贵人的嘲笑羞辱,直到在这里真正感受到做人的尊严之后,她们才开始反问自己。
她们为什么会是贱民,她们一生下来就是贱民,这个名头不仅要跟随她们一生,还要烙印在她们的骨血里,子孙后代都要被打上贱民的印记。
吃不饱穿不暖接受不到教育,贱民永远是贱民。但现在她们有了机会,可以不用再做任人践踏的贱民,有了站起来的机会。
虽然不知道这位顾小姐的真实身份,但她们仍然愿意死心蹋地的跟随她,只因为她能让她们脱离贱民身份的禁锢。
“主子,我们愿意,刀山火海,只要您指一条路,我们就敢冲!”
说话的人很年轻,将将不过十五岁,眼眸异常闪亮,好像有火焰在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