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柱,你刚说李大山媳妇怎么了,继续说啊。”一口酒下去,就有人惦记张铁柱还没说完的话,催促道。
张铁柱一拍大腿,“哎呦,差点忘了,李大山媳妇和李大海媳妇闹分家,李麻子也同意了,现在李家人住还住在一起,等过了年就各吃各的,各过各的。”
“借据呢?那伍佰元的借条上写的谁的名字?”有人问。
“李援朝的名字,他前面两个哥哥就是不想背债这才想分家的。”张铁柱淡淡地说,提起李援朝这个名字就像说个陌生人似的,心里不起半点波澜。
外面在说李家的事,厨房陈招娣也在说这事。
那天李家从张家回去后,第二天李大山当着一帮人的面送来了十五元并要回了刘二妹写的借条,张铁柱爽快地收了钱,把两张借条还了回去。
没隔几天李家闹起了分家,李大队长等人被找去当个证人在分家书上签了字按了印。
分家的第二天李援朝被放了回来,跟着一起带回来的是一张伍佰元的借条。
原来李大队长等几个卫星村的长辈打心底不希望村里有个坐牢的,影响村里的形象,最终赶在最后的期限出面说合,那受伤的人也是卫星村的,看着李大队长他们的面子终于松口了,只要六百元就不追究。
可刘二妹手里能拿得出手的就一百,咋办?向人借又借不到,张家事发后,她的名声坏透了,几乎没有人理会她。后来依旧是李大队长发话让李家写借条。就是这借条引起李家分家的年度大戏。
李大山他们当然不想以李麻子的名义打上借条,一旦写上李麻子的名字,这钱就是整个李家借的,他们不愿意为了李援朝这个同父异母的弟弟背上巨额的债务。
而刘二妹是恰恰相反,她希望李麻子出面打条子,只是她的话在李家越来越不管用,李麻子恼她,继子继媳看不上她,越到这个地步,她越是想把李援朝这个亲生儿子给弄出来,毕竟继子继媳现在已经靠不住了,以后更是指望不上,养老要亲生儿子。至于李援朝靠不靠得住,刘二妹不敢去深想。
两边意见相左,李家吵了起来,两个媳妇直接提出分家,李麻子想了一晚竟然应下了,还逼着刘二妹不准以她的名义写借条,要不这个家就没有她容身之处。自然李麻子没有说得这么直白,但刘二妹听懂了,妥协了,她不想还没老到动不了的时候就无家可归。
李麻子想得明白,分不分家刘二妹都是大山大海名义上的妈,到时候刘二妹仗着辈分逼迫两儿子出钱,这家不就白分了。不是他杞人忧天,有张铁柱的事在前,刘二妹很有可能会赶出这事,换做是李援朝,身份上没优势,大山大海不借钱的话也没人说闲话。
不是他狠心,实在是他不想为了老儿子毁了李家一大家子,李麻子看到写有李援朝名字的借条安慰自己。
张铁柱两口子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卫星村哪个不晓得张李两家的恩怨,李家有个风吹草动,就有人跑过来报信,还不是一个,而是很多个。便是张铁柱不想知道李家的事,也整日都有人在他耳边念叨个不停,同一件事说得多了,他耳朵都听出茧来。
说完李家的事,屋外的男人又喝起酒来,嘴上说就喝两杯,但整个下午他们喝了不少,一晃眼三点多了,陈招娣他们改回去了。
苏英华把装好的罐头、糖果点心递给陈志军,让他拿给陈招娣,她实在是不喜欢跟人推来推去,也不知道陈志军跟他姐说了什么,陈招娣到底是把东西拎回去了。
到了年初四苏英华和陈志军去城里给陈苏德贵拜年。这回是陈志军亲自骑自行车载苏英华,是的,他的脚好了,能用力了。
去的时候苏德贵家有客人,苏英华他们坐了一会说了会话,就起身告辞了。
“姐,志军哥,等等我。”陈志军两口子骑了一小段路,苏卫国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很快他骑着车从后头赶了上来。
苏英华隐隐能听到远处刘胜美在喊他,“卫东,卫东~”
苏卫东一手把着车把,身子往后扭,挥着手扬声说:“妈,我给大伯拜年去。”说完人转回来,对上她姐幽深的目光,不自在地问,“姐,你……你别这么看我。”
第五十二章 五二
看的他心里发毛。
苏卫东激起一身的鸡皮疙瘩。
苏英华到没再看他,只是在转过头的瞬间冲他笑了笑。
苏卫东收到这个意味深长的笑,手一抖,车扭了一下,招架不住地说:“姐,你也别冲我笑,我说,我说还不行吗。”他脚踩几下靠近苏英华,“他们是爸厂里的同志和家属,年前刚搬到楼上,然后他家那个女儿……”苏卫东吱吱呜呜,眼睛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她不知怎么地就中意我,”
“中意”两个字说的很轻又含糊,要不是苏英华见他那张通红的脸,差点没明白他在说什么。
苏卫东看到他姐眉毛松动,忙矢口否认,“姐你别多想,我对她可没这个意思。”说的又急又快,声音免不了大了点,他再一次左顾右盼,好在街上没人注意到他的话。
头一次背地里说姑娘家的事,苏卫东有点心虚,他再次沉声继续说:“我就那天让她进门坐了会,她就缠上我了,姐……你别乱想,”他发现苏英华射过来的目光不对劲,急急忙忙解释,“那天她没带钥匙,坐在楼梯台阶上,我回来的时候碰上,多嘴问了一句,想姑娘家怎么坐在不是个办法,就让她到家里坐等,我妈你二婶也在。……我跟她说过我对她没那个意思后,她也没再找来,我以为这事就过去了,不想今天她一家子找上门来。”说到这里,他有些烦躁,“姐,你和志军哥进门前,她爸还在说可以让我跟她处处看。”
说真话,有姑娘看上自己,还是个长的不赖的姑娘,苏卫东开始是得意的,男孩子嘛,总有那么点虚荣心。只是冷静下来后,他就觉得烦,不但对人没感觉,而且今年夏天就要高考了,在高考结束前他是没心思花在这方面的,至于高考后,考上了要去外地上大学,一去就是四年,压根儿就是不可能的。
没考上?苏卫东他对自己成绩很有信心,他觉得他一定会考上的,他委婉地跟那姑娘说他要高考没时间没精力想这个,也不知道那姑娘听没听懂,说可以等他高考完,说了好几遍最后也顾不得姑娘家的脸面直说自己对她没那个意思。
那姑娘是哭着跑走了,苏卫东愧疚之余松了口气。
今天他们一家准备回村里拜年的时候,姑娘带着她爸妈上门来了,人家爸妈说什么两家住楼上楼下的是缘分,什么男人在一个办公室,什么你家是儿子我家一闺女的可以处处看。
“他们当真这样说?”苏英华忍不住出声问,这也太直白了吧?姑娘家不是该矜持点?就她了解,这里的姑娘哪怕再中意男方,也不会主动上门提?不过那姑娘都能独自拦下苏卫东说中意他,她爸妈说出这样的话也不奇怪,家学渊源!
她扭过头上下打量苏卫东,话说苏家的人长的都挺不错的,便是觉得难看的苏英秀,如果她不装柔弱,她的五官看起来英气十足。苏卫东的五官跟她有五六分的像,长的又白净,看上去斯斯文文,那姑娘看上他也不是没有道理,眼光不错。
苏卫东有气无力地点点头,“对,一个字都没差。”他爸妈听完这话都愣了,如果不是他姐和自己哥来了,他们三人都不晓得该如何接话,“你们离开后他们又谈起这事,我就跟你们后头出来了。”
“你就这样走了没事吗?二叔二婶会不会应下来?”说来苏卫东也不小了,十九岁了,在村里同龄的不是已经结婚了就是有对象了,二叔他们会不会也有这样的念头。
苏卫东一僵,随后马上放松下来,否认地说:“我妈想让我找个大学生……”那姑娘是初中毕业,我妈看不上。他瞥了一眼苏英华,他姐像是小学都没上完,改了口问:“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她什么都没看出来,在苏德贵家只坐了五六分钟就出来,而且那点时间她一直在跟苏德贵说话,要不是进门的时候看了一眼,她都不知道苏德贵家有几个客人,是男是女。
之所以盯着苏卫东看,那是因为,苏英华默了默,眼睛不受控制地往他脸上瞟,苏卫东额头有道墨迹印。
苏英华深深地看了一眼苏卫东,然后回过头,端着脸,算了,还是不要告诉他了,省得他到时候又羞又恼,而且说了也白说,墨迹已经干了,这会儿没有水也擦不干净。
又来了,又是这种眼神?苏卫东右手搓了一下左手,他不是已经都交代了吗?他姐怎么老是这么看他?
在他疑惑的时候,小陈村到了,三人在路口分别,在苏卫东骑开一小段距离,苏英华喊住他,拍拍自己的额头,“卫东,你额头脏了。”
苏卫东下意思地摸了下额头,自然是什么都没摸到,但他不觉得她姐在骗到,定是他额头怎么了,他姐才出生提醒的。有心想问个清楚,他姐已经骑远了。
一路低着头骑车,他没直接去苏德富家,先回了自己家,顾不得搪瓷盆长时间没有全是灰尘,匆匆打来一盆水,照着水,看着搪瓷盆里映出的脸,神色刷地变难看了,手摊平,上面也有干了的墨汁。
哪来的墨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