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长了,陈凤就拿着报社这份活不是很上心,反倒是将自己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了那份上。这些情况赵寒梅早已经暗地里打听清楚了。既然王大庆不能为自己所用,为何不将副职扶正?赵寒梅心中也是有了这样的打算。
听见赵寒梅这话中有话,陈凤心中一动:莫非,自己的职位要有变动?当即端起了酒杯冲着赵寒梅说:“社长,我不善喝酒,可是这杯酒我必须喝了。我陈凤虽没有什么大本事,算算账还是可以的。今天也就先把话撂在这,只有不能被算清楚的账,没有我算不清楚的账。”
陈凤这话说的很有技巧。
什么叫做“不能被算清楚的账?”就是给领导们做假账的账。这样的账在报社里太多了,多到已经是一笔算不清楚的烂账了。
可是陈凤却保证没有她算不清楚的账,这是在说她相信自己的能力,绝对不会被账目所难住。
赵寒梅满意的看着陈凤,觉得她头脑很清楚,能够立马明白自己话中的意思,以后一定要大力拉拢。
按照海城的规矩,宴席上的主陪需要连带三杯,作为这场酒席的开场。接下来第二杯酒,赵寒梅敬未到场的闫峰。
“闫社长为报社兢兢业业贡献了自己大半生的精力,我赵寒梅实在佩服至极。虽然他人没到,但是却与我通电话叮嘱了一番,一定要将日报社带出目前的困境。我赵寒梅也确实是面对闫社长的托福感到汗颜。因为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找到能够将报社带出困境的好办法。”赵寒梅接着将话锋一转,“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一定能够找到好办法。咱们在座的各位都是报社中的精英,没有你们的配合,我赵寒梅是独木难支。各位倾心相助我赵寒梅感谢至极,但是,如果让我发现了谁在暗中给我使绊子,对不起了,我用不起你,还是有权利请您移位的。”
赵寒梅此话一出,令在座的每个人都开始在心里打着小鼓:这是要立威啊,只不过,立威也要看看你有没有这个本事。
接着,敬第三杯酒,赵寒梅提前说了一声“对不起”。这让在座的各位有些摸不着头脑。
“大家知道尾大不调是什么意思,说的就是现在我们报社现在这个现状。我现在接替这个位置很尴尬,但是我却知道什么叫做任人唯贤。我不怕你有本事,甚至来挑战我的位置都无所谓。但是我可是把丑话先说在前面了,没本事的人,早早自己走人。别到时大家都尴尬。对于这样的人,我就得说声对不起你们了。”说完,第三杯酒进肚,赵寒梅的面色微红。
当时,谁都没有将赵寒梅的这句话放在心里。却不知道,过了今天晚上,第二天,赵寒梅就烧起了她新官上任三把火中的“第一把火”。让那些原本等着看好戏的人着实吃了一惊。
本来这场酒席请的报社的高层,可是赵寒梅将吴四月和于娜荃也叫上了。这俩个人都是她一手提拔起来的。赵寒梅有意继续委以重任,毕竟,她们两人是真的有真材实料。既然其他的人都不领自己的这份情,干嘛还要使劲的去拉拢?一朝天子一朝臣,还不如培养自己的势力。
赵寒梅有意提拔于娜荃当早报的副总,顶替李大伟的位置,吴四月则是从一开始就帮助自己管理海岸线。如今自己已经是海城日报社的老总,那么海岸线的总一职总不能够总是空着。由吴四月担任正合适。
由于这两人到时都是越级提拔,赵寒梅有意当众告诉其他人:这两个人是我赵寒梅的人,我要提拔她们,谁也管不着。
吴四月看赵寒梅喝的不少,赶紧起身去了赵寒梅的旁边将酒杯换下,拿上了一瓶苹果醋,可以醒酒用。
于娜荃对着吴四月暗暗点头,示意她做的很好。
毕竟赵寒梅是个女人,酒量有限,未吃饭菜,三杯高度白酒下肚,给足了在座各位的面子,也确实镇住了在座的每个男同事。
做记宅酒桌上必须放得开,酒量也就必不可少。赵寒梅一介女流做了报社的当家人,很多人在酒量上就有所质疑。可是照这个架势,做当家人的酒量真是绰绰有余。
在座的大小主任、老总都开始恭维赵寒梅是女中豪杰。但是找寒梅却知道,这些人中,有超过一半的人是在冷眼看她笑话的人。
对于这些人,赵寒梅心知肚明。
第二天,赵寒梅开始了她新官上任的三把火。第一把火,烧的就是当年她刚进报社时,给她使绊子的第一个人。
☆、第二十九章:第一把火烧吴友德(上)
谁都没有想到,赵寒梅这个新官上任后的第一把火,竟然烧到了人力处老总吴友德的头上。
当年赵寒梅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就被吴友德给狸猫换太子,将自己原本在日报的职位换到了早报。赵寒梅深信自己当年的遭遇绝对不是吴友德第一次偷桃换李,他偷偷的办这种事情不是一次两次了。
不能任人唯贤,人才白白流失,这对于日报社这样的文化单位来说,绝对是一种无形的、的损失。
赵寒梅避开吴友德,一个电话将人事处的办事员叫来办公室。“麻烦你将近两年里,报社新进人员的名单、个人材料拿给我,还有近两年的人事调动,都拿一份详细的名单给我。”赵寒梅很客气的对这位年轻的人力处办事人员说道。
“赵社长,是这样的,咱们单位的人事材料都在吴总的办公系统里。如果没有他的同意,我们是不能随便打开系统查看的。”
赵寒梅原本就想着肯定会得到这样的答复,提前也做好了应对措施。“没事,他如果问你,你就说是我让你直接登陆的系统,开的档案袋。不管什么事,都与你无关。”
见社长都这么说了,这位年轻的办事员也没有再说什么,下楼打开系统,将赵寒梅所需要的材料一一打印出来,只十几分钟的时间,她就将赵寒梅所需要的材料一一准备好了。
赵寒梅对于这位办事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执行力很是认同,并默默的记下来她的名字——冉奚。日后,可以重用。因为她很聪明,知道该听谁的话,该怎么办事,最重要的是,在冉奚的话语中,处处透露出对吴友德的不满的情绪。
赵寒梅将冉奚拿来的材料一一看了下,心中不禁怒火丛生。暨南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何群竟然只是被安排到早报热线部接电话,并且一做就是两年;而一名仅有大专学历的应届毕业生——吴丽丽,竟然成了日报时政新闻部的实习女记者。
赵寒梅并不是以学历看人的,但是这种明显的偏颇,却绝对能够说明问题。
吴友德又在玩当年对待自己的那种把戏。闫峰难道都不知道这些事情吗?赵寒梅终于知道了为何报纸的新闻质量日益下降、人员的素质也是一年不如一年,老记者滑头,新记者担不起重任,这样的一支队伍,不败落才是奇怪了呢。
接着往下看,越看越让人气血上升。
近两年来的人事变动中,副主任升职成为主任的人有6名,可是据赵寒梅的了解,这6个人中,仅仅有1人是凭借着真才实料上的岗。有4个人是闫峰临走前提拔起来的亲信,还有一个人,属于多年的媳妇熬成婆,纯属报社的人文关怀。
看到这里,赵寒梅也开始了解到了为何吴友德敢如此放肆的行使自己手中的那份权利。上梁不正正下梁歪,闫峰在用人上如此放肆,难怪的人会跟着效仿。
看来,日报社的顽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的。赵寒梅不禁有些头大了。但是出售对付吴友德却是赵寒梅在心中早已下定了决心的。
一来,吴友德本人并没有什么深厚的背景,能够做到现在这个位置,完全是靠着恭维贿赂闫峰得到的。如今,随着闫峰的下台,他的靠山自然也就没有了。赵寒梅用他给自己树立威望是最合适的;
二来,赵寒梅是在自己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之后,爬上了如今这个位置才知道,当初自己是可以去日报时政部做记者的。可是当时正好赶上吴友德的侄子吴淞也在报社实习,吴友德正愁为吴淞安排一个好位置呢。正好将原本属于赵寒梅的位置让给了吴淞。
后来,由于吴淞写稿的能力太过牵强,吴友德又刘栋梁的老关系将他调到了一版的位置上。
也就是因为吴淞的能力有限,工作不负责任,才差点将海城日报社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想到这里,赵寒梅突然脑中灵光一现:对付吴友德就从吴淞和吴丽丽的身上下手。她也早就从自己的心腹那里知道了有关报社内部人员的那些错综复杂的关系。吴丽丽和吴淞都是吴友德的远房侄子(侄女),不然怎么会连姓氏都一样呢?
自从购物狂陷害日报社的事件过后,吴淞被闫峰一气之下安排到了校对的岗位上。吴淞本来还想让自己的叔叔吴友德给活动一下,早点回归的岗位呢。
拿起桌子上的办公电话,接通冉奚的内线。“小冉,我是赵寒梅,你将日报的吴丽丽领到我的办公室里来。”
吴丽丽是今年刚到报社的实习生,这样的身份怎么可能得到一社之长的关注?冉奚不知道赵寒梅要干什么,但是却也没有多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