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就是,可是你不交物业费,物业那就不让你交电费,你说咋办?我也是早就一肚子的火了。”
“要不咱就先打电话试试,说不定人家真的能帮咱解决问题呢。要是真能给解决了这个物业的问题,我以后就改定这个晚报,不买早报了。你看那个早报上除了广告还是广告,哪里还有个新闻看?”
……。
于是,这么一则贴近民生的新闻,几乎是一夜春风将民生晚报吹进了海城的千家万户。
铁卜山手下的干将真是让人刮目。他用了不到一个周的时间,几乎将海城的主要居民小区的物业状况给摸了个清楚知道哪家小区的物业确实是不像话。
开始的几篇报道,铁卜山就让记者丝毫不用顾及,下大力度曝光处理。几个小区物业纷纷被曝光。因为记者前期的调查扎实,物业公司也挑不出任何毛病来。
老百姓都看见了这些曝光小区物业收费不作为的报道,感觉真是大快人心,大街小巷都在讨论这份民生晚报真是真正的老百姓的报纸。
最得实惠的还是民生晚报。
他们不仅赢得了人心,更是在海城的知名度一炮打响,让大家都知道了海城现在还有这份报纸的存在。更为关键的是,其他的物业公司都纷纷找上门来,表示愿意与民生晚报合作,其实就是愿意投放广告。
而对于海城日报社来说,损失何止是损失了这些物业公司的广告收入,更严重的是失掉了民心。
“哎,你知道吗,就那报社哈,不让人家民生晚报进咱们海城,到处都不让人家卖报纸呢。你说他们自己写不出好新闻来,咋还不让别人进来呢?”
“就是就是,我家孩子他大舅就在公安局做新闻宣传,听他说,他们报社的领导都去找公安局的局长了,挑明了不让公安局的人接待民生晚报的记者,太过分了。”
“哎哎哎,还有呢,你知道为什么这海城早报不让这民生晚报进咱们海城吗?就你们说的那些都是些次要的,最主要的是,海城报社害怕这外报进来了抢他们的广告啊。我可是听说了就咱们这海城日报社收的广告费是最高的。”
“唉,还真是,我上个月去挂失了个身份证,要了我800块钱呢,真黑啊。”
“还有呢,你看人家这晚报的新闻都是和咱们老百姓有关的。你再看看那早报,没法看了简直,除了丈母娘看了女婿脸都红,就是男人吃了女人受不了。这让孩子们看了该怎么办啊?你说这种报纸到底是能不能再定了?”
……。
很快,失了民心的论调在海城日报社的报纸零售业上提前显露了出来。发行部的经理发现,上一个月的报纸零售回收率达到了70%以上。这个数字简直太可怕了。
还有,很多报亭纷纷抱怨,很多百姓过去买报纸的时候都会问一句:有没有民生晚报。报亭的人还以为这民生晚报也是海城日报社的报纸呢。
消息就这样传到了赵寒梅那里,同时,早报老总王凯也收到了风声。
得知此事的赵寒梅震怒。她通过各种渠道得知,民生晚报此次取胜完全是走的民生路线,提前将居民会和街道办事处给拿下了。她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这事情的主要责任很快就找到了王凯的头上。
赵寒梅将这几天民生晚报发的五篇系列报道摔在桌子上,冷声问道:“王总,关于民生晚报为何能够渗透到居委会,麻烦你给我解释一下。”
要知道,她可是在民生晚报还没有开始大规模的行动时,就听取了日报记者小宋的建议,当着所有党委成员的面将这个任务布置给了王凯。王凯也是直接交代了手下的孙总和曲总具体负责。
可是,现在不仅没有见到早报与居委会联系的效果,反倒是让海城的人都知道了民生晚报的存在,更可气的是,早报的声誉一落千丈。
王凯自知理亏,也不敢与赵寒梅对峙,只是底气不足的说:“社长,这件事我会尽快去补救。”
“补救?我想问一下王总,早知道有这么一天,当初为何要让今天的局面发生?还有,你说要补救,该怎么去补救?你有具体的方案吗?你知道人家民生晚报是怎么把报纸送到老百姓的手中吗?”
“这个……。”王凯是被赵寒梅问的一问三不知。
赵寒梅一看王凯的反应就知道他根本就没拿着自己的话当回事。就连发行员都知道民生晚报的人将报纸直接就送到了海城日报社用户的报箱里。但凡是安排了记者去联系居委会了,他也不会不知道民生晚报是将报纸放在了居委会的门口,让市民免费去取。
“王总,有句老话说的是理。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说的就是切忌骄傲自大。咱们海城日报社一直在海城一家独大,以为所有的对手都不是对手。民生晚报正是钻了咱们的空子,将我们根本就不看在眼里的机会给紧紧抓住了。结果,就这么容易的将他们原有的败局给扳回来了。”
赵寒梅知道终究是自己年轻,很多报社中的元老虽然表面上对自己这个社长毕恭毕敬,但实际上,背地里却是不屑得很。
王凯就是觉得自己的想法没错,一家民生晚报不足为惧,才没有将赵寒梅的话放在心上,以至于现在的结果。
“社长,这事,是我的责任。你给我两天的时间,我保证交出一份详细的策划方案。既能将这局扳回,又能将民生晚报给打个措手不及。说实话,我是轻敌了。没想到这么个外地来的报纸如今竟然能够将咱们打个措手不及,是我的失策。”如今,事实临即,王凯也确实是对赵寒梅的高瞻远瞩心服口服了。
赵寒梅知道什么时候该适时的给予对方台阶下,看到王凯态度诚恳的认识到了自己的失误造成了如今的局面,也没有再继续揪住他的错误不放。
“王总,现在报社就忌讳的就是心不齐,互相攀比。据我了解到的,他们策划的这个系列报道就是一名记者前后联系的,也由此可以看出对方的工作效率确实是值得我们学习。不过民生晚报此次只过来了不到十个人,就算加上他们现在正在招兵买马,在人数上,也是我们占据优势。”
“方案我这里有个大概的纲目了。这样,你先拿回去看看,有不合适需要修改的地方,或者是你有更好的想法也可以加上去。最迟明天下午,将最终的应对方案交到我这里,可以吗?”
王凯没有想到赵寒梅自己已经做好了方案,顿时对赵寒梅的办事效率尤为敬佩。按理说,像这种方案她完全可以指挥别人去做,自己只需要在旁边指点一下即可。可是赵寒梅却是亲自做了方案。
相比之下,自己这工作态度可真是有点说不过去了。
王凯脸上不禁一红,将赵寒梅递过来的方案接下,仓皇的离开了赵寒梅的办公室。
看着王凯几乎是仓皇离开的身影,赵寒梅心中感慨:希望这次事情以后他能够记住教训吧。不然,以后会出更大的乱子的。
赵寒梅的担心很快就发生了,只不过这次不是王凯失误,而是发行部的人被黑了,此是后话。
王凯看着赵寒梅的方案更加佩服这个女社长的临危不惧,思路清晰。广告的来源是什么?是大量的报纸发行量。报纸连基本的发现量都没有了,怎么可能有人知道你在报纸上打的广告是什么东西?而且,当一张报纸受到读者的质疑之后,你又有什么公信力来说服客户往你这张报纸上投放广告呢?在赵寒梅做的这份方案里将这些因素分析的一清二楚。
因此,赵寒梅在方案里提出来要应对民生晚报的反击,必须首先收买民意。现在居委会的道路是被民生晚报给彻底堵死了,没办法,海城日报社还是要继续走官方的路子。
赵寒梅将几个具备监管管理资格的部门汇拢在一起,有市质监局、食药监局、公安局、物价局以及住建局等共8个大部门。让他们成立一个联合督查小组,征集百姓热线,为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
赵寒梅此举确实要比民生晚报高很多个段位。首先,这8个部门的监管范围基本就涵盖了所有涉及到民生的问题,老百姓可以投诉的热点多了,民意自然也就会逐步有所挽回了;
其次,通过这次活动,又能加强与政府监管部门的合作,起到进一步巩固前期阻击战成果的作用。
最后,赵寒梅意在锻炼报社整个的合作精神。他王凯当时为何不能积极配合赵寒梅的工作?就是因为王凯觉得报社这么多的部门呢,你社长干嘛单单把这活交给我早报了呢?是不是有失公平啊?
现在在赵韩梅的方案里几乎是聚集了海城市的主要部门,哪一个子媒体也落不下,都需要参与到这次“战斗”中去。
王凯不禁失笑:赵寒梅啊赵寒梅,你这哪是让我再加点内容进去,分明就是在用激将法呢。这么完善的方案,哪里还需要继续完善?反正他王凯是找不到可以补充的地方了。
行吧,既然这样,何不借着这个机会向社长表表忠心,拍拍马屁?王凯也是真的从心里默认了这个社长的业务能力与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