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没想到,自己带着人上门拜访各个市直部门的老大们时,都被办公室的人给委婉的拒绝了。好容易从公安局那里得知了一点消息:局长前几天刚接到日报副总的话儿,让他们公告局绝对不能接触你们民生晚报的人,不能透露出一点新闻。
原来是这样!但是在铁卜山看来,并不觉得这是个大问题,他还有备用方案:挨家找茬挑刺。不过他也不得不承认这海城日报社的社长赵寒梅确实是个人物,能想到提前阻截他们的新闻来源。这可是在其他地市没有遇到过的情况。
于是,铁卜山从行政审批中心的服务窗口入手。在行政审批中心,几乎聚集了所有的部门的办事窗口。有工商、质监、食药监、公安、交通等等各个部门。他派记者以办营业执照的名义,去拍了几张在中心窗口复印的照片。在行政审批中心,复印一张身份证收费5块钱,可是在复印店里最多就是5毛钱一张。而中心这的复印收费贵其实早就是大家公认的了,因为都是急着要去办事的,谁也没有就纠结过这里的复印费这么贵。
嫌贵可以啊,请您去外面复印。可是这一出了行政审批中心的门,方圆五里之内一家复印店都没有不说,等你复印回来了,还要重新叫号排队。
时间长了,谁还会去为了这5块钱的事情和窗口上的人过意不去?
可是铁卜山就是抓住了这个漏洞。一篇《海城行政审批中心复印纸张贵十倍,是便民还是坑民?》的长篇报道见诸报端。
一时间,所有的部门都害怕了。特别是工商局的人,因为这个复印的窗口就在他们工商局的隔壁。大大的一版照片上不仅有复印窗口的影子,还有写着“工商局”三个大字的牌子。工商局的局长主动找上了刘栋梁,说这民生晚报不好惹啊,不行,就稍微给他们点过期了的新闻?
刘栋梁知道这个口子可不能从自己这开了,否则,赵寒梅首先会拿自己开刀立威。再说了,这帮人都是做行政的,他们怎么会知道哪些新闻有价值?哪些新闻没有价值?弄不好,还会让民生晚报的人给钻了空子,抢了新闻。他可是知道自己手下的那帮人是什么水平。
“我说老哥啊,你着急什么?他们曝光的是审批中心的复印窗口,这二个窗口又不是你们工商局开的。我这就去找我们社长,喊上审批中心的负责人,商量一下怎么给你们报个正面报道。但是,老哥哥,你可千万别搭理晚报的那些人。我们社长可是有话撂在这的,他们会曝光,我们也会。海城日报社可是咱们本地的媒体,要说找漏洞,他们怎么也是比不上我们的啊。您可想清楚了。这么着吧,明天日报一版,我让你看见行政审批中心的廉政宣传。怎么样?”刘栋梁连哄带恐吓的说道。
“行,有你老弟这句话就够了,那我就等着明天的报纸。”
放下电话,刘栋梁就去了赵寒梅的办公室。此时赵寒梅也接到了行政审批中心主任的电话,对自己是一通抱怨。赵寒梅刚刚安抚好了,刘栋梁就进门了。
“工商局那边也抗不住了,这么下去不行啊社长。”刘东亮没有想到这个老铁这么歹毒,一下就抓住了审批中心不放。要知道,这中心里面可是有多少个市直部门的办公窗口啊。他可真是会找地方。
“呵呵,这就扛不住啦?没事,刘总,我倒是希望他们民生晚报能够在开始的时候全力出击呢。一是让我们看看他们的真实水平和实力,再就是遇强则强,他们如果采用开水煮青蛙的方式对付我们,才是我最害怕的呢。你看看咱们单位的这些人,有几个人是像你我一样居安思危的?他们很多人可能都在背后骂我没事找事呢。根本没有看到民生晚报即将对咱们报社造成的威胁。”
“那你的意思是?”刘栋梁问道。
“还是按照原来的办法,他们给曝光我们就给免费正面宣传。我刚和行政审批中心的主任通过电话,他们说今年是他们这个便民中心成立15周年,也算是个整数吧,给他们写个15周年的回顾。日报一版整篇报道。配上工商局的办事窗口的照片,也好让给工商局有个交待。”
“嗯好的,我这就派记者过去。”
“刘总,记得找个业务水平好的记者过去,将文章写的生动一些,别看上去就是个工作稿子。”
“知道了。”说完刘栋梁离开了赵寒梅的办公室。
看来这场阻击战打的还是颇有成果的。就是不知道接下来,“铁布衫”那里会怎么应对啊?
☆、第五十一章:出纰漏了!
铁卜山没有想到海城日报社竟然浪费这么大的手笔,为替行政审批中心挽回不良形象,竟然动用了日报一版整版的版面。看来,这场阻击战中,民生晚报明显是落了下风的。
这真是出乎铁卜山的意料了,没想到弹丸之地的海城竟然有赵寒梅这样的高手存在。也难怪,当初联众日报报业集团的决策层一致认为海城是块风水宝,现在看来,这是与人家这个海城日报社的社长经营有方分不开的。
不过,他相信人群中有精英就有败类。他就不信赵寒梅刚上台这么几天,就能把整个报社打造成一块无坚不摧的铁板。既然这样,就找着那个弱点下手。
王凯没有照着赵寒梅的要求将记者都给撒出去跑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结果让王凯捡了漏儿。铁卜山的原定计策中就有集中力量攻陷街道,能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是最好的新闻来源。可是自他来到海城之后发现,海城日报社中,就没有专门跑街道和居委会的记者。
正是巧了,铁卜山带来的人中有一位特别善于与街道办事处打交道的记者,以前,在省城中,他就能和所有的街道办事处的主任达成一片,来自民间的很多消息、新闻,他都能第一时间都知道。
铁卜山就让这位记者赶紧拿着自己省城新闻记者的证件,亲自去各个位于海城的街道办事处,建立联系,打下群众基础。
于是,不到两个周的时间,这位记者已经能够将海城市内所有的街道办事处的主任给熟悉了一遍,建立了一个通讯群不说,更是借助街道的力量,再次深入到基层居委会,几乎是没有任何阻力的就得到了一个坚实的群众基础。
通过居委会的联系,这位记者很快就摸清了每个居民小区的物业情况。
很快,这位记者更是建立了一个,号召街道居委会所管辖的居民小区,共同举办一个物业评选活动。民生晚报打出的系列报道口号是:让业主真正做主,选出您心中最好的物业。
民生晚报此举有两重含义:一是通过走基层路线,先解决几家错误明显是在物业的小区的矛盾。这绝对是可以为自己在海城的发展打下深厚的群众路线奠定结实基础的。要知道,那些小区里已经退了休的大爷大娘们是最有时间的,只要他们觉得你可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就绝对能保证免费为你服务。
第二层含义,也是民生晚报最为看中的。现代城市中的物业和业主本就是天生的对头,这都谁知道。这双方之间的矛盾只要存在收费与被收费的关系就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民生晚报通过先给几家小区物业做负面曝光,震慑海城市内所有的小区物业,让他们自动找上门来,这样一来,想要广告投入,还不是简单的很?
虽然民生晚报给自己打出来的旗号是“真正为海城的居民做主,让所有的物业都真正为民服务”。可是现代城市中的物业和业主本就是天生的对头,这都谁知道。这双方之间的矛盾只要存在收费与被收费的关系就不会有实质性的改变。很而且,随着城镇化的迅速发展,物业服务领域纠纷亦日趋增多,既有物业服务公司服务不专业、不到位的问题,也有业主认识上存在误区产生的问题。
其实,原本民生晚报也没有真正想着要解决这个矛盾,只是想借助这则系列报道提升自己的知名度,也为后面的广告投入做打算。
民生晚报的记者前期做好了各种调查与协调工作,铁卜山让他手下的那几个人都先暂停自己手中的工作,毫无保留的协助这位记者做一些后续工作。
于是,就在民生晚报进驻海城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一则系列报道横空出世。在报道的开栏语上是这么写的:你家中遭遇过物业费与水费电费捆绑销售吗?你所居住的小区物业收费水平是否达到了管理要求?你知道单元电梯里的广告位是属于你自己的吗?自今日起,本报开设专栏为您解决小区里的烦心事,为您得到高品质和谐的生活不懈努力。如果您曾经遇到过这些烦心事,那就赶紧拨打我们的民生热线吧。电话号码:**。
可以想象,现在谁居住的居民小区没有这些烦恼?于是,民生晚报此栏一开,海城的老百姓是开了眼界。
“民生晚报?没听说过啊。咱们海城不就是一份海城早报吗?”
“什么?你家没有收到这份报纸吗?人家免费送的,就在社区居委会那,你直接去拿就可以了。”
“乖乖,你快看,人家说要受理小区物业投诉的电话呢。赶紧的,就咱们这个小区物业一平方还收1。5元的物业费呢。一个周过来打扫一次电梯,我早就不想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