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枭宠女总编 (锋云)


  “是是是,这稿子我们确实发的有些欠缺考虑,没有想到会波及到全市的范围。以后涉及到食品安全的稿子一定谨慎发稿。”赵寒梅只能陪着笑脸连连道歉。
  蒋局长本就是就事论事,对个人没有太多的看法,看到她的态度也不错,就不想多为难她了。“我也听说了现在媒体的日子不好过,也难为你这个社长了。估计你手下的那帮人也不省心吧?我这里到年底有几十万元的宣传费用,到时多拨给你们报社一些。你知道吗,我们局里的经费也很紧张啊,就这几十万还是我好容易省下来的。”
  赵寒梅听着蒋局长的话更加感谢了,看来自己这次来也不是件坏事,挨了顿收拾得了几十万的广告费,值了。
  “寒梅啊,我有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你这样干活不累吗?到处喝酒拉广告的营生对于你来说可不是长久之计啊。”蒋局长临了对赵寒梅说了一句忠告。
  “我还不知道喝酒伤身?可是现在饭桌上少了酒,哪能办成事?不怕你笑话蒋局长,一家环保企业的总监让我喝一杯换一万的广告费吗,我喝到最后都断片了,哪里还顾得上什么形象?”
  蒋局长很同情的看着赵寒梅,真是有一种替她感觉生不逢时。赵寒梅有干劲,有头脑,可是赶上这么个时代,传统媒体真是没有了用武之地,顿时心生怜悯。
  “哪天,你有时间,我带你认识几家药企的大老板,他们都是想上市的企业,或许能有做广告的需求。”
  赵寒梅眼中生出光芒。“好啊,真是太感谢你的蒋局长。您放心,以后有关食安的稿子我亲自把关,保证不会再出现这样的状况。”
  “呵呵行啊,。咱们互相支持吧。海城的食安宣传也少不了你们媒体的帮助,我们也是有宣传任务的。多给我们报正面的新闻吧。”
  赵寒梅连连应承下来。
  出了食药监局的大门,赵寒梅心中百般感慨。就连人家一个食药监局的局长都能看出来现在报社的致命弱点,可为何自己手下那些人就没看出来呢?究竟是人的问题,还是制度的问题?赵寒梅突然间想去陈凤向自己曾经说过的一件事,一件有关报社工资制度的事情。
  王大庆走了,陈凤掌管财务处,她最明白报社的各级工资制度如何规定。报社虽然早已经从事业单位改制成企业编制,可是工资待遇的划分,企业仍旧是根据工龄来算。一个做在报社阅览室看图书的老大姐,可以说是对报社没有任何贡献了,却能拿到一名普通记者近两倍的工资。
  这老大姐就需要每天打开阅览室的门,打扫一下卫生,喝喝茶水,。到了月底就能拿到丰厚的工资收入。可是记者每个月要干多少活啊?风里来雨里去,采访写作一样不少,却还拿不过一个看门的大姐。
  任谁都会觉得心寒啊。
  看来,是时候改革一下工资制度了,怎么也得保证能者多劳啊。这只有这样才能调动起记者工作的积极性。
  还有,对于年底的广告提成也是有必要改改了。赵寒梅在查账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可怕的问题,说的严重一些,就是竟然有不少的报社领导借着拉广告这档子事,千方百计的算计报社。
  报社的广告费用不仅仅是现金流,更多的则是一些广告抵顶,其中以房产抵顶为最多。本来房产抵顶是个不错的方案,房地产商拿不出现金,可以将自己盖出来的房子卖给报社,报社则以版面作为买房子的“现金”,这就叫做抵顶。报社将抵顶回来的房子一一出售之后,不就是现金了吗?
  可是你不得不佩服天朝大地人的聪明之处。报社的部分领导也是抵顶回来了“房子”,只不过这些房子还只是房地产商手中的一块空地,就连地基都还没架构起来呢。
  但是报社的人却能忽悠着房地产商们针对这些空地上的“房子”,签订所谓的“框架合同”,估计合同里的几套房子市值大概在多少,拿着这么一个合同回报社复命,到了年底,根据合同上的金额领走一大笔不菲的广告费用。
  “框架合同”大多是好几百万元,年底的提成要好几十万,报社的账面上这样的“框架合同”产生的提成每年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可是据赵寒梅了解到的,那些领导们签回来的“框架合同”根本就没有实际的资金回笼。也就是说,报社白白的给拉回框架合同的领导们支付了不菲的广告提成。可是报社却没有见到一毛钱的广告费用。
  换言之,就是用了一个空头支票,套走了报社的现金,真是养了一帮蛀虫。想到这里,赵寒梅就恨得牙根痒痒。自己这么拼死拼活的在外面跑业务,却是给别人作嫁衣裳。
  赵寒梅本以为自己将吴友德、王大庆这样的刺头都整下台了,自己的活就能好干多了,可是谁曾料到,属于报社的顽疾远远不是弄走了一个吴友德、一个王大庆所能完成的。
  闫峰当了报社近二十年的“土皇帝”,报社里属于他的痕迹太多。真的像黄磊对自己说的那样,凡事不能操之过急了,否则很容易留下后患。
  可是这工资制度改革还有那广告提成的分配是必须要改革的。这关系到报社以后的开源节流能否得到实施。
  是的,开源节流,这是赵寒梅在接手了报社这几个月以来唯一想到的对策。既然不能拉回报社需要的广告费用,那么就需要开源节流。集体降工资只是第一步,报社很多人拿着高工资却在谋划自己的事情,对于这样的人,赵寒梅决定取消他们的高工资待遇。
  当然,肯定会有阻力。
  至于广告提成的改革,赵寒梅准备取消“框架合同”当年就拿提成的制度。什么时候这个合同的广告资金到位了,再发提成。
  赵寒梅知道这事的阻力更大,毕竟,能签回来框架合同的都是些大大小小的报社领导闷啊。
  可不管阻力有多大,赵寒梅还是决定推行下去。因为后面,赵寒梅不仅仅要养活报社这几千号人,她还要先偿还贷款。两个亿的贷款,如果不赶紧妥善处理,真的会将报社推进深渊之中啊。
  ------题外话------
  亲们可以继续发表长评啊,也有奖励嗒。
  欢迎加入潇湘锋云书友群,群号码:298426200,更文不易,请大家支持正版!

  ☆、第三十七章:卖房卖地还贷款

  赵寒梅偿还贷款的办法,不出意料的受到了几乎所有的党委成员的反对。
  因为赵寒梅要把这么长时间以来,报社用广告抵顶回来的房子、写字楼全部降价处理,她用了一个周的时间,自己做了一个策划案,在报纸上大篇幅宣传报社即将举办的“优惠房展会”。房展会上除了邀请了与报社紧密合作的几家大型海城本地房地产商外,将报社现有的七十余套房子、一栋位于南郊的写字楼以及位于市中心的一块黄金地皮,作为重头戏推出销售。
  赵寒梅为了能够及早的将报社手头的这些固定资产早早卖出,价格定的极低。仅以那七十余套住房为例,均价比市值要低出千元左右。
  她此举意在早早偿还报社那近两亿元的贷款,却是动了报社的根本,让那些在报社待了几十年的“元老”们十分气愤。
  “果真是败家娘们,那可是咱们报社的老本啊,历代社长攒下的基业,就要毁在这么个女人手里了。等吃光了老本,我看你以后还吃什么!哼”一群头发花白的老头子坐在一起讨论新社长刚刚出台的卖房卖地政策。而说话的人就是当初极力提拔闫峰的一位资深老人。
  “都知道现在的日子是不好过,但也不至于卖房卖地吧?报社没有点固定资产撑着腰,说话的底气都不足啊。”
  “唉人心不古啊。卖房卖地,这都是败家子才能干出来的事,怎么还成了报社的社长呢?”
  …….
  这些话无一例外的、全部被赵寒梅听了去。要知道,她如今可是报社的社长,赶着巴结的人有的是。那些马屁精就是替赵寒梅在报社里当耳朵和眼睛的。
  但赵寒梅听了这些话却没有生气。她知道,这些家业都是历经几代人的努力攒下来的。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境地,赵寒梅也不愿意做这个大家口中的“罪人”。可是谁让自己现在坐着这个位置呢?
  她如今算是明白了为何闫峰当初能够痛痛快快的答应提前退休。这个烂摊子真是支撑不了多久了。闫峰想全身而退,必须提前退休。人都退休了,你报社再出了什么问题也找不到人家的事了。
  可是就得苦了后来者啊,也就是接替闫峰的赵寒梅。
  赵寒梅决定开个党委会,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说与那些老古董听。他们听也罢,不听也罢,反正自己是一定要按照这个策划,为报社赢来现金收入,早日偿还贷款。
  “两个亿的贷款,一天的利息就是好几十万,这一年下来,算算利息得有多少?凭什么这么多的利息要白白的送给银行呢?”
  “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谁能知道我一到了月底得有多么焦虑?几千号人的工资拿都是得钱啊。不怕你们笑话我这个农村出身的孩子,就咱报社每天的水电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我每天晚上下班回头望望办公室里哪里还有亮灯的,都想再上去看看,是不是没人了,光在那亮着灯,浪费电费呢。啊电脑上我可不怕你们笑话我,咱们报社现在需要的是开源节流,是处处节省,不是铺张浪费,打肿脸充胖子。”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