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安抚了一下惊慌的楚蘅,回身笑了一下,目光落在面前青年腰间的玉玦上,手平平推出,“在下医忧,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一头乌发垂落肩头,白衣边沿又是玄色缀边,就如仙鹤收起尾羽时的那一点黑色毛羽一般,而且,人也如野鹤一般仙风道骨。
青年注目于她,似乎从记忆深处揪出了什么,与面前的影子直要重合到一起。
薄唇轻启,吐出四个字,“景玄,字渊。”
解忧眸子动了一下,其中神采阴晴不定。
医沉与她相处多时,很少察觉到她有这般心绪动荡之时,侧头打量了她一下。
她的脸上覆着易容,并不能看清面色,但临近唇的地方已被咬得惨白,这很明显——这丫头失态了。
但仅仅一瞬之间,解忧又恢复了笑意,柔和温润的声音轻轻吟诵,带着微哑,“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天下哪有草不会枯黄?谁的日子能不奔忙?谁能免除征伐,而不劳碌奔走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哪有枯草不腐烂发黑,哪有人不危困可怜?可悲我们这些出征的人,独独不被人当作人看待。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既非兕牛、又非猛虎,却穿行旷野,不能停步。可悲我们这些出征的人,白天黑夜不能停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野狐狸的毛皮蓬松,往来出没幽深草丛。而高官却坐着高大的车,驰行在大路之中。
《何草不黄》一篇出于《诗经·小雅》中的《鱼藻之什》一篇,被评为“诗境至此,穷仄极矣”,既可哀恸亡国,又可悲叹个人不幸。
孔子当初游历各国,被困于蔡地,连食物都断了,便曾感慨“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
“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却在旷野中行走”,我的学说难道有什么舛错,否则何以至此?
这诗现在念出来,不仅恰恰含了景玄与景兕之名,又戳中他们的亡国之痛,又点明他们如今的处境,竟是不能再贴切。
而且,“国风”是民歌,村妪野叟也省得唱两句,算不得稀奇,但小雅以上是关于王事的歌谣,一般唯有士子才晓得,连楚蘅这样的贵女都未必读过。
看来这个年轻的医者,乃是士子从医,地位与普通的医,根本不是一个档次。
景兕有些后悔了,才刚下山等候时,兄长便交代他,墨家之中或恐藏着不少高人志士,态度须得谦恭,他却因这医忧年少,轻轻易易地得罪了他,少不得被兄长怪罪了。
楚蘅听懂了大半意思,又听得她语声哀戚,竟是怔怔地滚下满脸泪珠。
“……楚蘅,勿泣。”解忧回眸安抚,暗自叹息,这姑娘也太娇气了些,怎么这就哭起来了呢?
“喏。”楚蘅低低应了一句,仍在抽噎不休。
山道上很静,除了她的哭泣声,只有不时的鸟鸣和风吹过山林的飒飒声。
景玄头一个说话,虽然声音不大,但字字质问,带着逼人的气势,“阿兕,为何羁于此?”
景兕悄悄吐了吐舌头,垂首唯唯,并不回答。
“罢,罢,罢。”景玄似乎也知道他不会回答,直入鬓角的眉轻轻一蹙,眸子眯起,转身踏上石阶。
山风将他后半截话送来:“上山,斜堂。”
景兕看着兄长的背影彻底消失在林木扶疏处,才长长舒了口气,“兄长正如猛虎也。”
他怕他这兄长,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情了,说出来也没那么丢人。
但他依稀记得,在数年之前,他这兄长还不是这般凶狠肃然的模样。
虽然景玄作为族中嫡长子,担着重任,但性子也是温文尔雅的,文学上师从叔父景差,造诣不浅。
只是自从那年寿春被破,他们的父亲及一众族老在战乱中不知下落,疑似殉国而亡之后,他那温文的兄长,性子彻底变了。
辞赋雅乐,再不见他感兴趣,只一心一意练剑,分明是一介文弱士子,硬是被他练出了现在的凌厉气度来,也不知是福是祸。
如今景玄说,召集诸医乃是为了编修本草,救瓯越百姓于水火,他只是不信。
在景兕看来,兄长现在心中唯一剩下的,大约只是不择手段地向秦王复仇,国恨家仇,一样不少。
景玄口中的斜堂,还真是略带着倾斜的。
这一座会客的厅堂恰恰建在重华岩外岩处,说其斜,并非因为地基是斜的,而是屋舍向北一面向外斜斜而出,一直斜进这溶洞的空处。
外岩层层石田,级级相承,水自堂屋西侧的水道灌流洗涮而下,流入石田中,簌簌有声。
这厅堂斜出的那一面,推窗恰能观赏如此美景。
这时恰好晨间,阳光斜斜照射过来,被飞溅的水汽一折,果然幻出氤氲紫色,绚然夺目。
但解忧只听得医沉冷笑。
虽然他从不向人说明自己的身份,但总还是流着芈姓昭氏的血脉。
亡国之痛,或许不会有旁人那么明显,但未必一丝没有。
可这些刚刚经历过亡国之痛的贵族子弟,却寻了这么个山清水秀的地方隐匿起来,心思全用在了观赏风景上,怎能不让人心寒?
各怀心事,一路无言进了斜堂。
堂中只景玄一人,眼风扫了一下景兕,一句话没说。
景兕很有觉悟地退后一步,劝楚蘅先行出去,只留下两名医在内。
景玄从袖中取出一份细细折叠起来的东西,展开,再展开,之后在手中展平。
是一份两寸来长的素片,织物的颜色已经泛起淡淡的黄色,似乎收藏了有些年头。
“请两位墨医一观。”景玄将东西递过,目光有意无意落在解忧身上。
第六十三章 旧医方
更新时间2015-11-28 20:05:24 字数:2012
“半枝莲、半边莲、七叶一枝花、白花蛇舌草、仙鹤草、白茅根、生蒲黄、忍冬藤、六月雪、桑枝……”
微黄的布片上是一串草药的名字,书成的篆字有些潦草,带着奇异的风骨。
医沉看了一遍,狐疑地看向解忧,这天底下大约只有她一人,能把工工整整的篆字,写成这么个飘逸的样子。
很杂乱,但有着说不出的美感。
解忧轻咬了一下唇,手轻轻触上布片。
阔别六年。
想不到今生还能再见。
更想不到,这天下会有一人将她随手所书的医方保存得如此完好。
不自觉地抬眼去看景玄,眸子阖了一下。
那个在洞庭之畔遇上的明快少年,那一夜说过的话,弹过的曲子,一下子在记忆里清晰起来。
如今的景兕,就似当年的景玄。
而他,面前这个如同地狱劫火一般的青年,除了这腰间琥珀色的玉玦,同那个洞庭之畔温文、略带羞赧的少年,再无一丝一毫联系。
世事变迁,何其之速!
她淡淡笑了一下,但她没有改变,向着目的而行的人,只要目的没有变,就不会发生什么改变。
景玄没有放过两人面上一丝一毫的神情,但两人都画着易容,面色的改变不甚明显,从他们阴晴不定的眸色中,又无法读懂太多。
“两位可知‘蒲黄’为何物?岂石菖蒲耶?”
解忧将素布顺着纹路小心叠起,交还景玄,思量了一下,接上话:“蒲黄出自香蒲,非为菖蒲,若冢子欲知何谓‘蒲黄’,乞待长夏。”
蒲黄是香蒲的花粉,夏季花穗开放时才能收取,她现在懒于解释这么多。
景玄点头,兴趣落在了另一处,“医何以如此称呼?”
“……忧初之苍梧,闻山民曰,有景氏冢子旅居山中,教民本草,功及神农氏,大善,岂非阁下耶?”解忧随口扯谎。
他们倒确实遇上过山中居民,但仅仅是问路而已,山民只知山中匿着楚地贵族,根本不知他们是哪一族,更没有什么“教民本草”之说。
医沉自然不会拆穿她,若去询问楚蘅,楚蘅多半记不清此事,这谎扯的有恃无恐。
“忧……”景玄原本移开的目光又落回她的脸上,目光灼灼,似乎要看穿她一般,“医忧何氏?何姓?”
“天下皆无差等,墨家不言姓氏。”解忧早已准备好了说辞,当她设计杀死郭开,湔雪一族血仇之后,她便与解氏再无干系。
解忧,解忧,那不过是她的名字。
景玄微阖了一下眼,这样犀利的说辞,还真与当初那人极像。
那个娴熟冷静的幼年医女,一曲琴,几句辞,伴着她不合年龄的老成与亡族的悲凉,却在一夕之间,如同朝露般消失不见。
她说,她的名字意为,纾解忧虞。
她留下的医方被呈递给楚宫的医师们参详,不想其中提及的药物,竟有医师也不识得的,蒲黄不过其中一个。
景玄越发好奇她的来历,不得已,绘出她的小像,遣剑卫在洞庭一带寻觅她,但数载均无所得。
日子久了,这个念头终于渐渐淡忘。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之渣女归来 (风七) 2016.6.23完结任爽上一辈子为了相恋三年的男友放弃省城高薪工作回到小县城,结果男友跟着一个有夫之妇的心机...
-
重回今生 (乾坤爻爻) 2016.6.29完结天道有轮回,老天饶过谁? 都说戏如人生,可当人生入戏,这唱念坐打铿铿锵锵的大幕下, 一转首,原来只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