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医心方 上部完结 (印溪)


  商为周所灭后,微子启被封于宋,承祀商之先祖,保存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礼仪。
  传说中,孔丘、墨翟、庄周、惠施四人的故乡都与宋国有脱不去的联系,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充满学术文化的国度。
  医缓点头,也不去同她一个孩子计较失不失言的事情,“宋为齐灭久矣,国人奔入吴越之地,亦属多见。”
  “然其母自谓吴子……”
  “医!”一个妇人惊讶的声音在空旷的乡野中飘起,解忧抬眸望去,只瞧见了一袭素色的粗麻楚服,看背影有些像那日贸然闯到江边为子求医的妇人吴子。
  “洛,出矣!”妇人的声音再度响起,急切中掺杂着喜悦。
  解忧心念蓦地一动,小手抖出袖中所藏卵石,就着明媚的日光一映,里面细小的云母碎片闪烁着光彩,幽蓝色的石质散出斑斓的颜色。
  一个男童跌跌撞撞地拨开荒草跑到三人面前,他的面颊和脖颈上残留着些许暗红色的疹斑,还有疹子消退之后粗糙的皮屑,晴朗的阳光对他来说还显得太过刺目。
  但男童竭力睁眼望着面前这三个素衣飘扬的医者,最后将目光定在解忧手中的卵石上,吞了下口水,眸中兴奋难掩,怯怯开口:“此,此非巫山石乎?”
  “……何以识得此石?”解忧按捺下心中的激动,平平淡淡地开口,“汝为吴洛,然否?”
  男童还未回答,那妇人也到了跟前,原本欣喜的面色有些狐疑,垂头低声探问,“医女何以识吾儿?”
  解忧淡淡笑了笑,没说话,既然这妇人自称“吴子”,又唤她那孩儿为“洛”,这个男童自然就是吴洛无疑,而且他方才竟能一眼认出这块所谓的巫山石,他多半就是托了汾寻找巫山石的那人。
  既然他与汾交往过密,染上麻疹之事自然也就说得过去。
  解忧觉得自己的推理毫无破绽可言,神定气闲地询问:“汝识汾否?”
  “不识。”吴洛很诚实地摇头,从他毫无波澜、只有疑惑的眸子看来,他当真没有说谎。
  解忧拧起眉头,难道她的推理错了?
  不死心地追问,“若不识汾,何以知巫山石?”
  “阿忧。”医沉拉了她往另一处去,“卿所言多矣,此行原为复诊患儿,且勿耽误时日。”
  “然……忧曾许诺于人,将此石交付吴洛。”解忧一本正经地将那块石头放在掌心摩挲,勾起怅笑,“汾,已死之人也。子墨子云,‘古之今之为鬼,非他也,有天鬼,亦有山水鬼神者,亦有人死而为鬼者’,明鬼,故当践死者诺。”
  明鬼,是墨子的思想之一,他认为鬼神不仅客观存在,而且能对人间的善恶予以赏罚,由此推出“虽有深溪博林、幽涧无人之所,施行不可以不董,见有鬼神视之”的告诫。
  这再次与儒家对于鬼神的“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实际却不承认鬼神存在的态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话说到这个份上,医沉不好再责怪于她,只是深看了她一眼,“卿欲践诺,兄喜甚也,然勿以先时之态迫人。”
  解忧噎了一下,医沉果然对她之前几次咄咄逼人的态度不能释怀。
  ————————————
  ①?【黄享】tun1音吞,黄色,腹?为史书有载的墨家最后一任巨子。
  

第二十四章 祝由与癔
更新时间2015-10-20 20:03:08 字数:2026

 医缓为吴洛复诊,确认再无不妥后,那名自称吴子的妇人邀三人前往农舍中小坐。
  吴洛趁着母亲进进出出烧水备茶的空隙,缠在解忧身边,打听她手中的石块来历。
  解忧将所知之事尽数告知,吴洛听得呆了,只剩了一双眼在霎,“以医女之言,巫山石诚可羁神女耶?”
  “然。”解忧看着他一脸的期待,没忍心将医代那一句“小儿戏也”说出口。
  吴洛满脸的期待和隐忧霎时化成笑脸,故作神秘地瞅着解忧,压低声笑,“月前,父南下湘水,曾言欲寻巫山石,父云,母为天上神女,唯巫山石可羁,故往寻也。”
  “……汝父……”解忧忽然刹住了话,抬眸望向门帘之下。
  吴子托着一个茶盘逆光立在那里,看不清她面上的神情,只能瞧见她的衣带被门外的风拂起,宛若天女所佩的飘带一般,凌空漫卷轻舒,从这个剪影看来,竟也是个体态婀娜多姿的女郎。
  “萱堂确是神女。”解忧淡笑。
  吴洛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显见他对母亲的气质也极倾慕。
  “医女何以知……”吴子快步走近,丝毫不觉滚烫的茶水洒落手上,一张还算清秀的面庞变得灰白如缟,唇也微微哆嗦,一把揪住吴洛的衣襟,低低喝问,“汝父离家月余,前番诸多盘诘,竖子不置一言,是欲陷汝父于险地乎?!”
  解忧眸子微闪,她记得之前看诊之时,吴子说话并没有这么文绉绉,除了她当时矢口否认自称“宋子”这个举动,其他时候她都像是个再普通没有的农妇。
  但从现在她和吴洛的对话行止看来,这个吴子和她的孩子,还有她那个因童稚的传说即前往寻觅所谓巫山石的丈夫,都不是寻常的角色。
  吴洛已被母亲这个歇斯底里的样子吓得说不出话,其他人也对吴子状态瞬间的转换感到十分惊奇。
  只有解忧极淡然地从茶盘中取来一盏清茶,细细品尝起来。
  茶微苦,带着新鲜草木的涩意,是新鲜水香叶片煮出的茶汤。
  古诗中说,兰泽多芳草,楚地池沼丰茂,气候湿润,正适宜各类香草生长。
  可普通乡野之人虽则日日与香草药草比邻而居,却只是将它们当作野草对待,吴子能够识得这些香草,用以煮茶,很不寻常。
  吴子失控的精神很快平复,飞快地整理了一下孩子被她揪皱的领口,开始抹着泪絮语,“竖子何以相瞒耶?汝父月余未归,为母思念之甚,日夜腐心蚀骨,不能排解……”
  吴洛这一回并未被母亲骤然的情绪转变吓着,反而对她这种突发性的悲伤哭泣表现出非同一般的镇定,小手抚着母亲的脊背,柔声宽慰:“父尝言,巫山月半,彼将归矣,母其勿忧。”
  医缓等人带些愕然看着这一幕孩子反过来安慰母亲的场景,解忧缓缓点头,低声叹息:“忧以为,此为癔症。”
  “何谓‘癔’?”没听过就是没听过,医缓丝毫不觉得询问解忧一个幼女有何丢人。
  “癔,心意病也。”解忧神定气闲地下了个无关痛痒的定义,缓了缓神,才低声解释,“所患者,行止悉如常,然遇骤悲骤喜,或恐迷失心智,如吴子之状。”
  癔症,更多的被称为歇斯底里症,是一种比较奇特的精神疾病,由强烈的刺激或情绪改变引发,对情绪表现或身体都可造成影响,症状一般不会危及生命,可自行消退恢复。
  在很多人眼中,这也许只是患者“娇气”或“应激”的一个表现,但事实上,这的确是一种病,需要接受一定程度的治疗和关心。
  医缓捋着花白的胡须点头,若有所思,仔细观察吴子此时的情况。
  那妇人哭得哆哆嗦嗦,全然没有方才陌上相逢时邀他们前往家中小坐,以示感谢的从容大方,也没有方才立在门下的那种出尘之美。
  的确如解忧所言,吴子的情绪转化太快,而且太强烈,这就是所谓的“癔”?真是一种奇特的病症。
  “可有疗愈之法?”医沉的关注点落在治愈上面。
  解忧肯定地点头,“祝由可也。”
  上古神医,以菅为席,以刍为狗。人有疾求医,但北面而咒,十言即愈。古祝由科,此其由也。
  祝者,咒也,由者,病之原由也。
  祝由术说到底即是巫术,以符咒禁禳为主,囊括草药在内,在巫医已经开始分离的战国末期,只在人病入膏肓、无药可医之时,或医者实在难以得到之地,才会有人求助巫术救人。
  从扁鹊明确将“信巫不信医”纳入“六不治”之中开始,巫作为上古医者的时代,已经正是宣告终结。
  墨家虽然推崇“明鬼”之说,认为鬼神降罪客观存在,但真要问有多少人相信符咒禁禳能治人疾病,只怕是没有的。
  因此解忧提出祝由术可以治病,医缓和医沉都拧了眉头。
  “凡肢体脏腑病,当以毒药治。”解忧在手臂上比划了一下,随后将手放在心口,“然心意病甚,祝由可也。”
  毒药,上古时期指各种草药,谓药有偏性,无药不毒。
  古医认为心主神明,人的思维是由心主司,因此解忧以手遮覆心口,以明示自己的意思。
  “往古人居禽兽之间,动作以避寒,阴居以避暑,内无眷暮之累,外无伸官之形,此恬淡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故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己。”
  古时的人生活简单,适应自然,心中没有牵挂,情志淡薄、精神内守,因而没有七情之伤,邪气不能深入侵犯。所以不需要药物治疗脏腑,也不需要针石治疗肌肤。即使有疾病的发生,也只要使得病人移易精神,改变气的运行,用一种叫作“祝由”的方法,病就可以好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