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最初的梦想 (顾佳)


约了7月30号这天送过来,苏元扬收家具的同时顺便和两个弟弟通报一下圆椒地的收成情况。
苏元河和苏元江早在5月底已经收到自家婆娘的急召,说让他们尽快赶回来。圆椒的产量全是她们经手的,自然知道有没有赚头,她们担心苏元扬一开始只是说得好听,到时见农场赚得多不定就反悔了,不然怎么会给她俩发工资呢!苏元河和苏元江回来帮忙的话,一方面可以先落个口实提醒提醒他当时提出的三兄弟合作的话,另一方面反正在家里干活也有工资可以拿,何必在外地奔波?
苏元河俩人对于自己媳妇以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看待大哥挺不满的,就推说老板要他们做到工程完工才肯放人,一直磨蹭到了前两天才回来。
账目还是苏妍做的,一贯简洁明了的风格。一张汇总表,列明了总收入8万多元,再逐项减去地租、种子钱、苏林的工资、各阶段的人工费用(播种、定植、采收)、肥料费用等等,最后算下来利润为6万3千多元。
最后减了5000块出来作为苏林的奖金,剩下的5万8千多元全存进苏元扬专为苏家农场开的专项账户里。
汇总表后附有这一季圆椒地的流水账,以及对应的各种单据,原件由苏元扬保管,一式两份的复印件苏元河苏元江每家一份。
虽然还没分到真金白银,但捧着账本光看着上面的数字就已经足够让老二老三家媳妇喜上眉梢,对苏元扬让她们先别对外村人包括她们的娘家宣扬农场的事也慎重地点头。
给苏林发完奖金后,圆椒第二季的播种也要开始了。由于已经有了一季的经验,这一次的种植进行得有条不紊。
这段时间苏元扬要顾着牡蛎从浅水区移到深水养成区的事情,农场的事情基本交给了苏元河和苏元江负责,兄弟俩对于大哥的全心信任暗自感激,陈日红和陈玉梅自从被7月份的圆椒地报表给震住后,也渐渐开始信服大伯的话,大有唯苏元扬马首是瞻的趋势。
8月下旬一开始,玉米也可以采收了。农业研究所给苏元扬的这种玉米种子听说是新研究出来的品种,可以直接当水果吃的,因此收购的价格农产品公司给到了每斤2.5元。不过比起圆椒来,玉米不算高产,亩产量才2000斤,但据说对玉米来说这已经算是高产了。这一茬玉米净利润也有3万多,比起圆椒来不算多,但也不错了。而且玉米地空了之后,还可以修整修整土地,再种一季其他蔬菜呢,那也是一笔收入。
陈日红和陈玉梅妯娌俩现在全副身心都放到了农场里,也没有什么闲心思说人闲话和搬东西回娘家了,皮肤变得黑实了不少,但人越发精神,苏妍对她们倒是开始有点改观起来。
说起来,苏妍做完玉米的账后,就要开始准备入小学读书的事情了。苏妍其实没有什么要准备的,反正是进去混日子的。其实按苏妍的想法,小学她也不想去读的,那样太浪费时间了,不如到再大一些时直接去上初中。但这个想法遭到了苏爸的否决,虽然有时候他觉得女儿简直都不用上学了,但她聪明归聪明,小学毕竟是打基础的时候,不上学基础怎么打得扎实呢!
苏爸怕苏妍再弄出什么来让他改变主意,干脆8月底就早早就去报了名,然后带她到市里买文具,挑来挑去又觉得什么文具都配不上他家闺女,最后勉勉强强地都要了最好的。被苏妍笑话他一副土豪样,他倒挺得意的。
到了9月1日,和苏恺当时第一天上学恰恰相反,苏妍苦着张脸被苏元扬送进了镇中心小学的大门……

第17章 奖金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进入9月份之后,农场的几种作物都开始逐渐成熟。
首先是番薯。9月下旬开始,番薯就可以起挖了。这十亩地的番薯,苏元扬是种来提供给老叶亲戚的蔬果公司的。起挖前就和老叶亲戚约好了派车上门的时间。但他们不分批收,而是想一批全部收走,所以苏元扬这边要安排人在前一天就把蕃薯全部挖出来,以便第二天一早就可以装车。
苏元扬三兄弟加上陈日红陈玉梅,加上苏林他们五个作物地的负责人,然后苏元扬再请了二十个人,忙了整整一天,终于把地里的番薯给挖了出来并装包完毕。隔天称重装车,整整九万斤!
蕃薯也是个高产的作物,只是价格不高,苏元扬只收了老叶亲戚五毛钱一斤的价格。不过也小赚了三万来块。
再过个把月,这地上还可以种一季花生,倒是不浪费。
收完番薯,苏元扬把挑选花生种的事情交给老二老三两对夫妻,自己带着李婉贞开始跟进新的牡蛎柱苗的事情。
苏妍一直觉得苏妈一直困在苏记太浪费了,而且也辛苦,自从她上学后,就开始想着主意找人接替她妈在苏记的活。
前面说过李婉贞的手艺是独家的,因此得找个能信任的人。苏妍甚至想过找她其中一个婶,但眼前她们刚开始有点改变投入到农场工作,苏妍又觉得还未到让她们这么快插手到自己家的生意的时机。
最后还是陈雪接的棒,她那家文具店本来就是用来打发时间的,没什么钱赚早就打算收掉了,但收掉后又不知道再干些什么所以一直犹豫着,她可不想回村里的家去下地做农活和看婆婆的脸色。这天听到李婉贞母女的讨论,就毛遂自荐了。
苏记请人接替李婉贞厨房工作的事苏妍早就和苏元扬商量过,他也早有把自家媳妇调到自己做统筹管理方面工作的意思,一方面现在条件好了不想她再这么累,另一方面他有时真是忙不过来。陈雪他也觉得可以,给她开了一千五的工资,陈雪自己也比较满意。李婉贞手把手教了一个星期后,陈雪开始了正式上岗……
李婉贞之前曾跟着苏元扬到过水产公司几次,和程晖也有过接触,而且数量和单价已经定了的,只需要约定送的时间以及提前请好插株的人手。李婉贞办起来轻车驾熟。
苏元扬就放心去办别的事情。
山药本来村长也是和原来农产品公司谈好了收购的,但是老叶那边有消息来,说他有个朋友所供职的药材公司想收购一批山药,但是要成色好的,到时候做成光山药供出口的,价格方面比一般的农产品公司肯定要高一截。眼下山药也已经到了可以收获的时机了,苏元扬就去随机挑了几棵挖出来,招呼村长也挖了一些,用箱子封装好,给他坐汽车带到了省城,给老叶朋友看实物。
苏家农场的那片沙泥地的确是很适合山药的生长,苏元扬随意选的这几棵挖出来的山药棍都又长又直又壮,对方看了很满意,开了每斤3元的价格。但村长家的成色差了点,他们不收。
和老叶朋友约定了十天后派车来收货,之后苏元扬请他和老叶吃了顿饭,又马不停蹄地赶回了海城,开始安排人手准备起挖山药。
起挖山药既是体力活,又是技术活。首先要清理地面上半枯的枝蔓,然后拨去上层的浮土,露出山药根,然后估摸着山药的大小,刨去周边的泥土,要很小心,才能把一根山药挖得完整。
挖的时候一组两个人配合,一个人把山药起挖出来,一个人去土装箱。
幸好山药挖出来后不用其他手段就那样放个几天完全没有问题,所以二十个人忙了五天,才把全部山药都起挖好。
村长之前和农产品公司谈好的山药单价是2元一斤,苏元扬和村长商量好,让村长家和一些村民家自种的也同时把山药起挖好,把小部分和苏家扬成色差不多的挑出来,在药材公司来收货前一天送到苏家农扬的地上去,到时一起交货。剩下的那些成色没那么好的再交给农产品公司。
交山药的那天刚好是周六,周五下午放学李婉贞就带着苏妍和苏恺回来了。李婉贞前面刚忙完牡蛎苗插柱的事情,这一季的牡蛎收成的事情也已经谈好,明天就开始采收。今年的价格果然比去年降了,苏家的养殖场赶了个头趟,价格也降到了1.5元每斤。
隔天上午牡蛎采收和结算的事情需要李婉贞去跟船,苏妍就带着苏恺到山药地那边凑热闹。药材公司的来人很爽快,东西称完重装好车后立马付的现款,村长和其他乡亲送来的山药重量头天晚上就称好了,数据都在苏妍手里,送走药材公司的人后,苏元扬就招呼村长他们下午晚饭后到苏家喝茶,顺便把货款结给他们。
李婉贞中午就回来了,休息了一会开始准备晚饭。苏妍则开始按之前登记好的各个名字的山药重量分好对应的货款,装进信封里写上相应的名字。这样等晚上苏元扬只需要收回收据简单核对一下重量就可以了。
把货款都分配好,苏妍就开始算山药地今年的收成。医药公司的结算重量是6万6千多斤,减去林林总总的别家拿来的重量,苏家的收成大概有6万斤,货款是18万多。再减去各项投入的费用,山药地的毛利润有15万之多,给苏伍的奖金也是1万,剩下的纯利有14万1千多元。这是至今为止苏家农场里利润最好的一种作物了。
也得感谢老叶,如果不是他介绍的医药公司,按给农产品公司的价格,纯利就得减少6万呢!苏元扬就掂量着过几天把刚晒好的牡蛎干给老叶和他朋友寄十斤上去。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