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最初的梦想 (顾佳)


果然他们刚到家一会,苏妍正问着苏元扬一些关于农业上的问题,村长就上门了。
“总算把你给逮着了!”村长笑呵呵的。
苏元扬跟他寒暄了几句,就问:“天贵哥这么急着找我有事?”
村长苏天贵就正了神色:“元扬啊,这些天,不少人打听你家牡蛎养殖场的事。听去上工的人说那些牡蛎长得可喜人了,就是不知道这东西的销路如何,能卖得起价钱吗?”
苏元扬也不全瞒他:“牡蛎是现在刚兴起的养殖,销路还可以,辛苦是辛苦些,我去年养了五亩,和婉贞的样子您也看到了……但还是能赚几个钱的,这不,去年小赚的一些又全投了进去,指望着今年能有个好收成呢!”不是苏元扬故意想隐瞒,而是当时他与水产公司签的合同里有保密条款,不能向外界透露收购的单价,而且今年牡蛎养殖技术一经推广,明年到他们能收成时会有大量的牡蛎上市,那价格可能就降下来了,他不想让村长和村里人期望过高。
村长连连点头:“辛苦点倒不要紧,咱种地哪有不辛苦的,知道有个盼头就不觉得苦了……元扬啊,你是知道你哥我的,自从当上这村长以来,我就一直琢磨着怎么让咱们村村民的生活过得好点,如今看着这也是条路子,我就想着,是不是可以让村民们也跟着干……就算不能发达,能改善目前的状况,也算是造了福了。”
“我明白,如果乡亲们想搞养殖,我可以帮忙联系水产公司提供牡蛎苗。”苏元扬想了想,还是直言:“现在养殖牡蛎的成本不低,况且那浅水区就那么大,个个都去搞养殖也分不到多大面积……而且其他村肯定也有不少人搞,如果和水产公司那边预先签收购合同,牡蛎苗会便宜些,但价格方面到时得随他们定;如果不和水产公司签合同,成本会贵上不少,而且到时得自己想办法解决销售问题……这些问题要提前考虑清楚。”
村长听得入了神,苏元扬顿了顿,又说:“最近我也在想,咱村里的地空置率挺高的,是不是在土地方面也想想办法?”
这还是苏妍给苏元扬的灵感。
苏妍前段时间就在问上次在酒店吃的圆椒和玉米为什么平时在菜场上买不到,还有她喜欢的酸甜莲藕和拔丝山药。李婉贞吃过一次后说她也会做,可是去菜场时却找不到莲藕……他告诉她这些蔬菜当地人都没有种,是酒店专门从外地运来的,运费、保鲜等各种费用成本加一起,所以挺贵的,那价格放菜场上很少人可以接受。
苏妍就问那为什么我们不在我们的地里种呢?
苏元扬为了回答她的疑问在书店找不到相关的书后他还专门去市图书馆借了资料来看。他以为应该是因为气候或土地等条件所限,谁知道一看之下才知道,他们的土地和气候完全符合种植这些作物的条件。
看来他们海城人靠海吃海的观念太根深蒂固了,要么就是选择外出打工,太少人对土地动心思了!就拿他们苏家村来说,土地对村里人更多的意义只在于提供两季水稻口粮的种植条件,除此之外,村民们宁愿天天把时间花在牌九或麻将桌上。
苏元扬的心思就开始活动开了:对啊!长期以来,他们的蔬菜品种都只有菜心,大白菜,豆角和苦瓜这些,要么就是各家在自家院子随手撒的种子长起来的各种丝瓜水瓜葫芦瓜。山药倒是有人偶尔能挖到野生的拿出来卖,但那个口感和酒店里吃到的那种根本不同。
就他们家分到的三亩沙地之前才只种了一亩花生,其他两亩都荒着长草的,其实完全可以用来种山药!
而村里还有不少不适合种水稻的田是被荒着的!
当然,苏元扬并没有说得这么明白,毕竟他也只是有初步的想法,还得再细细作计划。
村长对于苏元扬这个说法也没有太重视的意思,他现在一门心思尽扑在搞牡蛎养殖场上边了。只说这也是一个门路,年终村里开大会时会提出来一起讨论。

第14章 农场

到了年底,村里开大会时,村长提出牡蛎养殖和蔬菜种植这两个项目后,果然引起了热切反响。
这些反响多数是针对牡蛎养殖场的,毕竟苏家的养殖场有样版在那可以看,而蔬菜他们祖祖辈辈都有种植过,可没发过财。
其实后来苏元扬仔细疏理过他关于蔬菜种植的思路后,又找机会和村长详谈过一次。谈完之后,村长对此也由一开始的忽视变得重视起来。因为他回头细想之后觉得苏元扬说得很有道理,蔬菜种植他们真是独一份(那次谈完后他和苏元扬以及托当地朋友在海城全市各地的菜市场做过调查,这些品种在海城都没有上市),到时单是供应给各个酒楼饭肆数量已经很可观,还有普罗大众呢!
那次详谈时苏元扬是带着苏妍请他到市里的酒楼亲自试过那几样蔬菜的:玉米可以做各式菜肴还可以煲汤,也可以直接蒸熟了吃,香香甜甜的老少皆宜。
圆椒炒肉口味独特,是百配的家常配菜。
莲藕的做法更是多样,凉拌、清炒、煲汤、糖醋……还可以生吃,而且种植莲藕的话还有很多副产品:莲叶可以入药可以煮粥,莲丝也可以入药,莲子可以生吃、煲汤、做甜品,就连莲蓬都可以入药……
山药也是营养丰富可膳药两用的:干的可以入药、煲汤,湿的可以拔丝、煲汤,又绵又香,根据苏元扬之前看的资料所说,人类所需的18种氨基酸中,山药中就含有16种。除此之外还有健脾益胃助消化、预防心血管病、延年益寿、健美体型的功效。
可以预想,这几种蔬菜一旦种植出来在当地上市,只要价格适中,肯定会风靡老百姓的餐桌的。种子的问题苏元扬已经找到门路了,成本也不算高,所以村长现在对蔬菜种植的前景也十分看重。
他们苏家村算是个大村,人口不少,能多线发展更好。
只不过不是个个都跟苏元扬和村长的想法一样。早前有消息说苏元扬肯帮忙联系水产公司提供牡蛎苗及在选址上提供意见后,有条件的人都卯足了劲筹备着资金准备大干一场,资金多的养殖场的规模就大点,资金少的就小小的也要参一脚,讨论到最后,决定要开养殖场的人家有三十户,剩下的要么是不想回来面朝黑土背朝天的在外打工人士,要么就是没有什么资金能够去开养殖物的。
蔬菜种植需要大片的土地,刚好那些开养殖场的,还有在外打工家里只在老婆孩子留守的,这些人都没有精力照顾地里,村长就动员他们把地租出去,提供给有心搞蔬菜养殖的。有一些看好蔬菜种植但资金不足的,就留着自家地,种上一点是一点。反正村长发了话,这些蔬菜收成后他会负责去跑销路。这一段时间以来,苏元扬在村里的风头挺劲的,村长开始有危机感,他当然知道苏元扬无心当什么村长,但还是感觉挺郁闷的,牡蛎苗的来源和销路,蔬菜的种子都是由苏元扬负责跑的,所以当了村长好几年积累下的不少人脉的他十分主动积极的主动要求去跑蔬菜的销路。
最后决定大规模进行蔬菜种植的一共有两家。
一家居然是村长,他们家原来已经准备好了钱用来开养殖场,但他最后还是镇压了家里的异议,拍板决定搞蔬菜种植。村长承包了三十亩地。
另一家是苏元扬,他以苏家三兄弟的名义租了能连成一片的土地五十亩,签了十年的租约,租金逐年年初付出。那些地都不是水稻地,是分到每家后只用来种花生和番薯的地,有不少很久没有打理都荒着了的,所以租金不算贵,一年三百块钱每亩。
当然,这一年农场的租金其实是苏元扬一个人出的。苏元河和苏元江年初错过了办养殖场的机会,这一次在蔬菜种植的事情上对大哥的建议其实是言听计从的,无奈他们家里媳妇一致反对死活不肯拿钱出来。最后还是苏妍作的主,提议由苏爸出资,以兄弟的名义租地进行种植,首年的投资由苏爸全部出,苏元河和苏元江可以照旧按计划外出打工,农场雇人干活,到年底后如果收成好有钱赚,就减掉苏爸付出的成本后,大家平分收益。收成不好就苏爸负责。次年后,如果苏元河和苏元江家里商量过觉得还是想加入,再开始大家平摊成本和分成。这样显而易见的好处,苏元河和苏元江家的媳妇当然不反对。
开完会后,苏元扬拿到了土地资料回到镇上家里。接下来几天店里关门后就拉着苏妍一起开始规划着怎么分区种植。那四种经济作物苏元扬都想种上,最后决定将靠近水源的那十亩地找机器挖低一些,那水源就能自然引入,可以用来种莲藕。与莲藕地相反的另一端有十亩沙地,就用来种植山药。中间的三十亩地,十亩玉米,十亩圆椒,还剩下十亩,苏元扬打算用来种植番薯。
这些蔬菜的种子,其实苏元扬是跟程晖打听的。程晖有一个叫老叶的朋友在省里的农业研究所,这些种子都是程晖托这个朋友提供的。老叶听说苏元扬要搞种植,就跟程晖打听番薯的事情。他亲戚在省城开蔬果批发公司的,长年需要番薯,但省城附近没有人种植这种作物,他一般都在省外运过来,如果苏元扬刚好有种,倒是能省上不少运费,而且种植过程还可以剪番薯叶的嫩苗来卖,省城人还挺喜欢吃番薯叶的。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