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可早就和徐紫蕙商量好了,茶叶公司设在白龙镇,就一定要做对当地有责任有担当的企业。他们计划在茶叶公司走上正轨后,公司将举办大型的敬老宴,在每年的重阳节期间,请白龙镇全镇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吃饭。
凡是来吃饭的老人,将派送一份礼品。上了七十岁的老人,还送金牌,上了八十岁的老人,送金项链,上了九十岁的老人,送金寿桃……到时,几百桌敬老宴,那是何等的规模!
如果能办成全镇的敬老宴,请电视台的记者再来采访也不迟。
“今天,邓书讠已和赖镇长在,牛牯大叔和长生大哥也在,我在这里表个态,我们茶叶公司,以后每年会拿出百分之五的利润,在当地做公益,一是尊老,二是助学,三是解困,大家可以记住我今天这句话,如果我做不到,请大家监督我。”
胡小可的话,在场的人谁也没放在心上,大家对于茶叶公司茶叶的销售价格和利润很是模糊,根本不会想到,这个利润的百分之五,会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字。就算是白龙镇现在一年的财政收入,也没有茶叶公司百分之五的利润多。
当然,让邓一武、赖明和牛牯大叔、长生大哥他们惊讶的事情,那是一年后的事啦!
“我看今天上午大家在这里聊得这么起兴,是不是肚子都不饿,我堂客都打电话过来,让我们过去吃饭啦!”
牛牯大叔一句话,才让大家马上意识到,时间已近十二点,是到吃饭的时候了。大家也就不客气,一起上车,直奔仙姐岩村。就是邓一武和赖明,也一起随着徐紫蕙他们过去。
午餐的美味,自然没得说。老鸭白果汤,更是让徐紫蕙和胡小可对白龙镇的白果,有了一个更新、更深的认识。
还有一道菜,是乡村鱼,也让大家赞不绝口。鱼是村口池塘里捞起来的,有鲩鱼、鲢鱼,牛牯大叔的堂客放在一起,和油豆腐、辣椒一起煮,那浓郁的香味,简直可以绕梁三日。
“牛牯大叔,我觉得仙姐岩真的商机无限,除了茶叶,还有可以开发的项目呢!以后,小可在这里可有得忙了。”
“紫蕙姑娘,我们这里就是一个山旮旯,除了茶叶拿得出手,还有什么可以开发的啊?”
“大叔,这你就不懂了,今天我们在镇政府的时候,不是说仙姐岩有很多几百年的白果树吗?白果树每到秋天,是不是满树金黄的叶子。”
“这有什么奇怪的,很多树叶到了秋天都是黄色的。”
“如果白果树成片成林,有是百年老树,那就有观赏价值。大叔,你不知道,在华夏很多地方的白果树,到了秋天,都是城里人喜欢去看的呢!”
“有这等事?”
☆、921.第921章 内心的想法
徐紫蕙见大家不是很相信小可的话,也站出来说:“现在,乡村游是一种发展趋势,大家看腻了城市的公园,那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对游客也没有新鲜感,而具有特色的乡村游,却越来越得到游客的认可。”
“可是,如果在我们村高旅游景点,能看什么呢?”
“春天看茶园,近距离看现场炒茶。比如,长生带几个徒弟,穿上统一的服装,游客在看完茶园后,欣赏现场炒茶表演,炒出来的茶叶当场销售。又比如,到了秋天,来看山坡上金黄的银杏叶。对了,白龙镇有没有一些比较古老的祠堂和房子。”
“有啊!有个村子,比较偏僻,只能去摩托车,村子里的祠堂建得十分漂亮。就是华夏每次搞大型运动,都没有破话那个祠堂的建筑。”
“为什么啊?”
“一是那个村子实在是偏僻,那些想搞破坏的人,也很难去到那里。第二呢,是那个村子的村民人缘非常好,本地造反的人,也不忍心去破坏他们的祠堂。”
“是啊!徐总,在我们农村来说,以前祠堂是很神圣的地方,如果外人胆敢来破坏,村里人救算拼命也要保住祠堂。”
……
听着大家的议论,徐紫蕙心里的想法渐渐明朗起来。她早就有这样的思路,完全靠单一的茶叶也许可以致富,但只能带动部分村民,比如说有茶园的村民致富。村里其他人,只能靠做工赚钱。
如果打工也能赚打钱,那华夏现在遍地都是百万富翁!有很多人,打了几十年工,还是在工厂做生产工人,不少人甚至因为打工常年接触有毒物质,患上严重的职业病,比如肺痨。
徐紫蕙的打算是在条件成熟时,在白龙镇建起农业旅游项目,旅游可是一个大市场,一旦启动,如果成功,将惠及方圆几十公里的人们。
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络绎不绝的游客过来,交通、住宿、餐饮、当地土特产……等等,哪个不用花钱?
不过,这个项目实在是太大了一些,在餐桌上无法三言两语说清楚,徐紫蕙现在也让胡小可来管理南丰这边的公司,徐紫蕙不想也没有这么多精力过来管理这里的事情。
“我们先把茶叶公司办好,接下来,如果条件成熟,我们会开发其他项目。请大家相信我们,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让白龙的每一户老乡都富起来。”
徐紫蕙铿锵有力的声音,马上博得大家的一阵喝彩。吃饭时间,本来大家就是随便聊聊,也不是正式的谈项目,可这随便的聊,徐紫蕙便有表态,看来,徐紫蕙还真是白龙镇的贵人。
“徐总,有你这句话,把我馋的,现在就算是把我调去做县长我都不想去,还是留在白龙镇干得比较过瘾。”
“邓书讠已,如果提拔你去做县长,你可要快点去哦!你做了县长,也管着白龙嘛!况且,你不提拔,镇里的其他班子成员想提拔也没位置啊!”
☆、922.第922章 用知识改变命运
“哈哈,徐总就是会说话。那我借你吉言,如果到时真的提拔了,我第一个向你道喜。”
邓一武的这个诺言,连他自己也没有想到,他最后竟然实现了,只是,当他要向徐紫蕙道喜时,他却无法联系上徐紫蕙,那时的徐紫蕙,正缠上一宗让他无比烦恼的官司。
当然,那是后话,暂且不表。
村里人看似淳朴,做事似乎一板一眼,有时甚至慢腾腾的,但在租赁废弃小学这件事上,却是神速。一年的租金不多,只有几万块。但这几万块对于原本一分钱经济收入没有的村委会来说,这是一笔巨款。
有钱进账,村委会的干部当然办事神速。当大家听说是那个办茶叶公司的老板要租废弃的校舍时,村里的几个理事和村委会的干部几乎只是碰了个头,喝了几瓶酒,就把这件事定了下来。
“茶厂设在我们村里,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茶叶厂要请员工,还不是请我们村里的人。”村民的算盘都打得挺好的。
“牛牯,听说茶厂要聘请你做厂长,是不是啊?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你可要去山上修整一下你家的祖坟,肯定是你家的老祖先保佑你,我估计你家的祖坟现在都冒青烟呢!”
“咳,我也是和那个孩子投缘,她觉得我办事比较牢靠,所以嘛,她是有这个想法。”
“什么办事比较牢靠啊,你不就是用拖拉机拉了一下他们吗!”
“那也是我的幸运啊,谁叫你家没拖拉机?”
……
家族理事会和村干部商量,租赁学校收的那些钱,一定要管理好,如果管理不好,免得到时村民有意见,好心办坏事,不但自己惹一身骚,还连累人家茶叶公司。
在牛牯的提议下,租金收到后,这笔巨款还是用到孩子的学习身上。凡是村里的娃娃考上大学,都可以奖励一笔奖学金,考的大学越好,奖学金越多,最高的可以拿到五千元。其他则按录取线来发放,最低的也可以领到一千元奖学金。
“考个大学有五千元奖学金,对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种鼓励。”
“话虽这么说,现在的孩子,能认真读书的有多少个?我听村里在城里教书的老师说,现在很多高中的孩子吸烟谈恋爱攀比什么的,认真读书的就是没有几个。”
“你这绝对是一棍子打死一大片,你说的这个情况,我不否认会存在,但那应该只是一些学风不好的学校出现的现象。”
“是啊,我听说村里老丁家的孩子在一中读书,成绩可是在全校数一数二的,那孩子还代表全县去省里参加什么比赛,拿了个一等奖回来呢!”
“就是,我也在电视上看到过,是教育局局长亲自给他颁奖呢!”
……
村里的干部和耆老们议论了一番当前的教育问题,在他们看来,能读书的孩子现在是越来越少,如果能有一定的物质激励,或许,会有更多的孩子努力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
☆、923.第923章 村干部的尴尬
如果要说“****”,恐怕村委会是最“****”的地方,小学出租和租金使用这么大的事,只是十几个耆老和村干部就商量搞定。
其实,现在很多村民在外面打工或做生意,他们对于村里的事几乎是漠不关心,只要不是不关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他们是问也不会问一下。
就是三年一次换届选举村委会干部这种在村里最大的ZZ生活,很多人也是不回来投票。甚至不少人觉得,投票只是形式,不管你投哪个人,最后当选的,还不是上面看中的那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