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女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赚钱要趁早 (爱到荼靡)


席虹一直很相信一句话,能让你象小孩子一样笑的人,一定很爱你,虽然后来席虹觉得未必,但是,能让自己象小孩子一样笑的人,自己一定很依赖他。
以前她也是一个很矜持很矜持的女生,虽说不至于笑不露齿,可是还是很讲究一下形象的,浅斟低唱,浅斟低唱,至少还有一个浅,一个低么。
可是认识李骏后,真是经常被他逗得忍不住象一个小孩子一样的“咯咯”笑,虽然觉得他这个笑话一点都不好笑,虽然觉得你这个大俗人,可是,却依然止不住笑声。
更被说两人还一起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源于从小上山养成的习惯,即使以后大部分时间都用电了,席虹在过年也喜欢背上背篓去山上捡一背松果,爸爸不在了,可是有李骏陪她去,没有了长竹竿绑镰刀,可是有会爬树的李骏,一样轻而易举地就捡满了一背篓。
没有汽车,要去远一点的地方都是李骏骑摩托载她一起去,春天秋天还好,风和日丽,也算另类的体验了一下追风的感觉,夏天太阳就顶在头上晒,人都快晒中暑了,但也比不过冬天骑摩托过烂路,那种滋味,想忘也忘不了。
有时候席虹跟闺蜜再是抱怨,最后总会归于一句,他们也算是共过患难的了。当时的心酸辛苦,却是记忆里最亮的一抹色彩,有时候都觉得无法再忍受了,可是想起这个,心总是一下子又会软了下来。
所以前世他们俩明明都觉得日子渐渐的过得窒息,却没有一个人提出改变,分开的话语,总觉得要是这么说了,记忆里的那些美好就会通通消失不见了,那,过去的那几年又算什么呢?
思前想后,席虹终于决定了,既然不可能视若无睹,那就跟着心走吧,看不得他幼时生活困难,自己又有这个能力,那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他过得好一点。
不说好女人是一所学校吗?前世她没有做到改变他,那这世就从小开始培养他吧,一点点的,潜移默化,总可以**出一个绝世好男人来。
以后有缘分还是在一起的话,自己的辛苦就没有白费,就等着享福咯!
实在是没有缘分的话,那也是为以前的自己尽一份心,圆了自己的一个执念,也算是造福另一个曾经有梦的女人了。
*******************************
额~~~~~~~~你们准备抛弃我了吗??????是这两天更新时间的问题,还是觉得回忆不爽呢?这两天的内容是为了以后的对比,不是重生了,就能事事如意的啊……
重生只是填补了女主性格中的一些小缺陷,却没办法改变女主的性格啊,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女主要成长,还要一步一步的来呢。

  ☆、61、伙食团

这几天席虹回家,都看见爸爸有心事的样子,直到有天听到爸爸妈妈商量才知道,原来政府伙食团要承包了。
咦,上辈子她怎么不知道这回事?
再仔细一想也就释然了,上辈子她只知道读书和玩,哪关心过其他的啊,而且家里有婆婆弄饭,也没打过食堂的菜,自然更不了解了。
不过,这个事情倒是大有可为呢。
伙食团是靠着排水沟,外面就是延伸进来的十字路,伙食团的小门就开在这条路上,席虹他们以前上学上山都往小门走的,这样比较近。
现在什么都是国营的,国营照相馆、国营理发店、国营食堂,而国营食堂也是跟伙食团一样的,有个饭点,都是大锅菜,吃饭的时候卖一阵,不过比伙食团好点的就是错过了饭点,去那里可以花钱点菜,而伙食团过了那个点就关门的。
现在要承包了,从爸爸的话里能够听出来,就是伙食团以后就自负盈亏,然后谁承包的就每年再交五千块钱,爸爸是司务长兼会计,这样的话,以后买菜这一块他就不用管了,爸爸的意思是以后事情就少了,但是完全没有一点想要承包的意思。
也是,爸爸只是买菜,没有正式学过厨师,最多也就是兴致来了在家里炒两个家常菜,自从二姑来了后更是没有动过手了,自己不会自然就完全没有想到承包的事情上去。只是和妈妈闲话可能杨卫国家大概想包,毕竟他一直干着这个,这块他熟。
不过这个地方有点偏了,外面那么大个广场,走进来要绕一大圈,又没有多少人在伙食团吃饭,就只有开会的时候人多,但是到时候要请人也要花钱的,你说赚是有赚,但是要交五千这个风险就大了,如果没赚到钱,哪里来五千赔呢,所以这个事情提了几天了,还没有人去接,要是没有人愿意包,可能就要包给外面的人了。
席虹一听就有点急了,这个位置其实很好的,是离城中心最近的一条岔路,一般人上山还有买菜都是往这条路走的,还有那么多上学的孩子呢,现在看着冷清只是因为以前这里是内部伙食团,大门是开在招待所里面的,外面又是排水沟,唯一通外面的小门又是从堆着的煤炭和煤渣中开出来的,自然背的很。
可是,如果在排水沟上盖上板子,然后再把大门开在外面呢?
那可就是正当道了,而且伙食团的规模也大,因为要容纳每年的年终会议几百号人一起吃饭,比起国营食堂来也不遑多让,说不定国营食堂的家伙什还没有这里多呢。
做饮食生意,是虽然累,但是需要的本钱少又不会压资金的了,可以说,只要肯做,就没有亏本的。
至于不会,谁说不会厨师的人就不能开饭馆了?再说,这不是有会的么?两家一起,利益均分,风险均摊,最主要的是,现在的人都有一种:“枪打出头鸟”的认识,但是,又有从众心理,一个人的话会很犹豫,但是多一个人一起的话,自然而然的就有底气了。
一般晚饭后的时间,爸爸都会带他们几个小的去散步,再一人拿个罐头瓶子,可以顺便抓黄果虫回来喂鸡,二姑没事也会跟着一起,也熟悉熟悉这地方。
席虹看二姑带着席卫和莫丽跑前面去了,拖着爸爸假装不经意地开口:“爸爸,那天我好像听到你和妈妈在说,以后伙食团要包给外面的人了啊?”
“你个小娃娃家家的,一天到晚书不好好读,听这些倒是积极的很。”虽然席虹成绩好,虽然明知道席虹很有主意,虽然席虹提了很多建议爸爸也采纳了,但是只要席虹说的不是读书而是别的什么事情,只要席虹开口,爸爸一定就是这个口头禅。
“我作业做完了偶然听到的啊,爸爸,要不我们家把这个伙食团包下来啊。”
“你小娃儿家家的懂啥子哦,说的轻巧,吃根灯草,说包下来就包下来啊,里面好多事情你晓得不?”
“哪有好多事情嘛,就是买菜然后弄饭就可以了啊!”席虹一直很奇怪,她明明就不像个真正的小孩,可是每次她只要以“很天真”的姿态开头,把自己真正的想法隐藏着慢慢提出来,大人们自然就会为她的特别找出各种理由,从没有怀疑的。
“脑补帝”这个词虽然要几十年后才出现,但是并不妨碍这个行为的可持续发展。
“买菜?你以为是家里买那一点点菜啊,伙食团一买就要买好多的,吃不完放着还会坏,还有米,议价米好贵你晓得不,算了,说这些你小娃娃不懂。”
这个席虹还真懂,现在的米都是粮站买的,是按户口分配口粮的,大人多少斤,小孩又是多少斤,吃完就只能买外面卖的议价米了,其实席虹还愿意家里都买议价米的,一般粮站的都是老米,而外面卖的议价米都是当年打的新米,只是家里的份额一般都吃不完的,习惯了精打细算的爸爸哪里还会去买新米呢?只要吃饱为原则嘛!
席虹记得,多出来的配额一般都有管工地的人来收的,她就亲眼看见爸爸卖过,不过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
“我是不懂啊,但是我晓得肯定是会挣钱才会有人开的啊,不然国营食堂早就垮了。我只是觉得,伙食团那里那么大,一开会就坐那么多人,还要在外面找人来帮忙,肯定会赚钱的。要是我们承包了,找哪些人我们就可以定了啊,到时候就可以把三姑舅舅姨孃他们全接过来,那我们就可以天天看到他们了。”
爸爸最重视的,就是亲情了,而且农村里的生活也真是太苦了,虽然席虹知道,就算真承包了,在没有真正挣到钱之前,当然不可能接亲戚过来,可是,任何能够让自己有能力帮助弟弟妹妹的想法,爸爸肯定会好好考虑的。

  ☆、62、承包食堂

等到夜色黑尽,二姑带着席卫和莫丽都逮满三瓶虫子,也该是回去的时候,席虹这时候已经是口干舌燥了。
她也是拼了,充分地发挥了自己孩子的优势,无比“天真”地给爸爸描绘了要是一大家子人都在一起该有多美多美的情景,但是更重要的,当然是把自己真正的想法夹杂在其中。
比如说以前家里没有修小卖部之前从小门那里出去就总是想,既然小门那里都可以搭个桥了,如果多倒几块水泥板,长长的搭一个宽桥,住在里面的出去就不用从广场那里绕了,方便不说,外面来开会住宿的人也可以直接就从那里过来,他们吃饭也方便。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