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的朋友,也是朋友,朋友的敌人,就是敌人。这是大家平时交往的基本原则。
所以在乔歆的想法里,和夏侯芊交往,等于背叛朋友。
但是欠了人家的人情,就算不是自己想欠的,也还是欠了,不能不还,所以再不愿还是得来。
夏侯芊看出乔歆的不自在,主动开口手:“我知道,你对我可能有些误解,不过今日我也不急着为自己辩白。约你到这里,是有事想要拜托你。”
太子的女儿有事情搞不定已经够稀奇,竟然还要再拜托她这个小小的商户女来帮忙。
乔歆如此想着,说出来的话自然也不那么动听:“郡主殿下身份尊贵,要是连你都搞不定的事情,我恐怕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夏侯芊听出她的推诿之意,却只是笑笑,说:“你恐怕还不知道吧,你的好朋友蒋沁,可能就快要当我的嫂子了。”
所以呢?
乔歆半点也不信夏侯芊约她来这里只是为了宣布这个消息。她也不追问,只是静静地等着夏侯芊自己说。
“你们是好朋友,所以相信你也知道我从前和她相处的不太好。大家是表姐妹的时候无所谓,可是如果以后我们要做姑嫂的话,这样就不大好。”
这点乔歆倒是很理解。她自己也有哥哥,当然明白身为小姑子不愿意有个事事同自己不对付的嫂子,毕竟女孩子出嫁后都要靠娘家撑腰,要是嫂子看自己不顺眼,事事使绊子,天长日久的,难免不会受到影响。这也是抛开自己对燕驰飞的那点小心思不提,乔歆能够觉得孟珠当自己表嫂其实是件好事的原因。
夏侯芊是个人精,观察乔歆神色就能猜到她心思,因而知道她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了。
两个人有了共通点,接下来要谈什么事都容易许多。
“所以,我想请你帮帮我。”夏侯芊说出自己的目的。
这种事怎么帮?
乔歆问:“如果你想和她修补感情,为什么不直接找她?为什么要先找我呢?”
夏侯芊表现出十分为难的样子:“可是原来一点小矛盾,日积月累就变得很严重,我怕我直接约她,她不肯来。所以想找你做个中间人,以后你们有聚会的话,请你告诉我,我过去找你们,这样大家见到面,才好说话。”
听起来似乎合情合理。
乔歆找不出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便答应下来。反正到时候她会提前问蒋沁,若是蒋沁不愿意,她就不告诉夏侯芊。
她当然不会把这番想法说出来,只是在临走时提醒夏侯芊:“书院马上开学了,你已经毕业,我们却还要上课,恐怕短时间内也没什么功夫能办聚会,你若是全依靠我,恐怕会耽误事情,也要自己多做打算。”
夏侯芊谢过她的好意,又说:“我也可以自己办些活动,到时候邀请你们来,连孟珠也一起,你觉得这样好不好?”
乔歆想了想,从前夏侯芊办宴会的时候蒋沁也会出席,可见两人只是私下关系不好,并不至于在公开场合也要闹起来。于是,点了点头:“等你安排好,我们再联系吧。”
出乎乔歆的意料,夏侯芊说的那样恳切又急迫,害她心头一直悬着大石,结果,足足等了一个月也不见夏侯芊那边有任何动静。
而蒋沁明显对于自己要做未来明王妃的事情毫不知情,亦没有任何人公开宣布这个结果。
或许夏侯芊先前搞错了也不定。
这样一想,乔歆便释然了。
不过她并没有忘记这件事,直到上巳节那天,发生了一件大事,逼得她将整件事完全抛在了脑后。
☆、第35章 城30
第三十五章:不救
三月三日上巳节,是举家出游、水边饮宴、郊外踏青的日子。
身为燕国公府未来的嫡长媳,孟珠收到了来自未来婆母大蒋氏的请帖,邀请她与燕家人一同出游。
她拿不定主意自己当去不当去,便带了请帖到福鑫堂请示祖母。
“我看你去吧。”孟老夫人说,“咱们家虽然也要去郊外,不过你没有玩伴。你看,珍姐儿还在庵堂里,珂姐儿向来体弱也不能去,你大哥又是个男孩子,和你玩不到一处去,让你跟着我们这些老太太、大婶婆年纪的,岂不是闷也闷坏了。他们燕家年轻的孩子多,你那个好友乔歆也在,肯定有趣得多,还能趁机多与燕世子接触。”
孟珠当然希望多些机会见燕驰飞,可姑娘家脸皮薄,当面被祖母说穿心思,哪有不害羞的,小脸涨红一个劲儿的摇着孟老夫人衣袖说:“我才不想和他多接触。祖母,我要陪着你。”
“陪着我干什么?”孟老夫人笑,“难不成还能让我这个老太婆陪你过一辈子?我还能活多少年,就算有这个心,也没那个力了。”
“不许胡说!祖母你肯定长命百岁,能看到我给你生小外孙,还能看到小外孙再生小外孙。”
孟老夫人啐道:“那不是成了老妖精!”又正色道,“哪个有福的姑娘也不会跟着娘家人过一辈子,你以后要相处几十年的人是你的夫君,还有你婆家的人,所以我才愿意让你和他们一同去,早些了解了婆家各人性情,再让我和你娘给你说道说道,将来嫁过去之后应对得宜,便不容易和婆婆、妯娌们生嫌隙。这都是为了你自己好。”
孟老夫人说的道理孟珠能明白,可她不觉得成亲前几次共同出游便能将各人了解透彻。
前世她早早嫁到燕家,和他们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了五年,自以为一大家人十分和睦,却在出事后才发现自己从前根本没有真正认识过他们。
如今重来一世,孟珠当然不会再傻乎乎地看谁都是好人,只不过前世死前已通过夏侯旸的手报了仇,这辈子什么都还没发生,她便没再想过去对付他们,但若半点不存怨恨却是不可能的。
孟珠不由自主地伸手抚了抚自己的小腹,回应孟老夫人说:“上元节的时候女眷们我都见过了。燕国公夫人很和气,看起来还算好相处。二夫人斯斯文文的,而且又不是我婆婆,想来也生不出什么纠葛。就是燕老夫人她……”
“她为难你了?”孟老夫人问。
“那倒没有。”孟珠回忆那天的事情,“她只是不太给燕国公夫人面子,就算当着我也不。”
孟老夫人摇摇头:“那是她们婆媳两个之间的事儿,你将来千万别搀和。你婆婆大小是个利落大气的,确实不难相处。至于他们家那个老夫人,到底也是长辈,是燕世子正经的嫡亲祖母,你就算心里有什么看法,面上也得保持恭谨。”
“燕老夫人她不喜欢燕夫人吗?”孟珠追问,前世她嫁过去时大蒋氏已经往生,因而并不清楚这一节。
孟老夫人这次却没答她话,面色微有不豫,沉默半晌,期间慢条斯理地喝了一碗酥酪,才又开口说:“那等嚼舌根的事做出来实在难看,不过今天为了我的宝贝孙女,我老太婆也得破戒一次。”
难不成燕家还有什么事情是她不知道的?孟珠愈发好奇,黑亮的眼睛瞪得圆溜溜的。
只听孟老夫人说:“燕老夫人确实是不喜欢你婆婆,这和你婆婆人好还是不好半点没有关系,错就错在她不是燕老夫人自己挑的合意的儿媳妇。燕世子有个年纪相差很多的庶出大哥,这事儿你知道吧?”
见孟珠点头,孟老夫人又续道:“燕老夫人当年亲自挑选的儿媳妇就是那个大孙子的娘,听说是铁匠人家出身,倒是符合燕家当时的身份。我也没有瞧不起小户人家的意思,说起上来,我虽没接触过,但就从前听来的事情,那女子本人品行似乎也还不错,就是命不大好,据说成亲没两天,那燕国公就因为得罪了人,为了保命不得不离乡别井,后来为了讨生活就投在当时还是郡守的□□皇帝麾下。
他当时还是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小子,投了军也只是个最末等的小兵,就是那种操练时他最苦,干活时他最累,打起来仗来被迫冲在最前面,死也最先死的末等兵。不过这孩子人机灵,会说话,会办事儿,又特别能打,几年下来还真给他混出了个样子来,入了□□他老人家的眼,又随着他老人家揭竿而起。
那时有几派势力逐鹿中原,仗一打十几年,到了天下初定之时,论功行赏,燕靖和你祖父还有蒋国公便成了三个最大的功臣,个个都封了一等国公。日子安定下来,燕靖就派人去家乡接父母妻子,谁知道人没接来,只得了个老家县城在战火中被焚毁的消息。燕靖哪是个轻易放弃的人,又派人四处寻找,直过了一年多仍然没有找到。
这事儿往好了说,是天大地大不易找。往坏了说,那么多年,到处都在打仗,能活下来全家无损的,都是烧了几辈子高香才攒下的福分。燕靖自己是军人出身,又怎么会不明白,后来终于渐渐把这事放下不再找。
那一年他正好三十岁,福气好点的都能做祖父了,偏他还是孤家寡人一个。咱们这些人哪个看着不替他心酸,也不知是谁先起的头,大家开始找机会让他相看姑娘们,希望燕国公府能早日有个女主人。
最后燕靖娶了蒋国公的大女儿,两大国公府联婚,自然事事轰动,皇后娘娘亲自保的媒,成亲那天帝后还亲自驾临燕国公府喝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