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知道了这个事情之后,他对小蒋点了点头,甩甩袖子就走了,丝毫不理正等着他回话的小蒋。他是甩甩袖子就走了,但是他刚刚的问题却仍然停留在哪里,小蒋之所以愿意告诉他这么多,本来是想借用一下他这位副总统从政多年的见识,向他讨教讨教,看看杜佑良这家伙这么干到底是为什么。别看小蒋和杜佑良的关系很不错,而且杜佑良还曾经邀请他一起收购日本的银行,可是对于杜佑良的心里在想什么,他是一点也看不透,而且他相信就连他老子也看不透。虽然看不透,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研究杜佑良,小蒋深信只要自己能够将杜佑良研究透彻的话,他们可以从杜佑良的行为上分析出来他到底想搞什么。可是到目前为止,研究还没有什么进展。没错,杜佑良一方面跟gd关系极佳,一方面又跟他们交往甚密,尤其是在各项生意上,对tai湾的经济起到了相当大的助益。比如,杜佑良就参予投资了刚刚起步的tai湾塑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使得公司在一开始就显示出了相当不凡的气象;此外,杜佑良还在tai湾投资建设了一家家电生产厂,生产黑白电视机和其他一些家用电器,虽然还没有正式投产,但前景也相当的好;而且杜佑良还投资了几座码头的建设,当然这一切并没有包括杜佑良在银行和金融方面的投资。而且现在杜佑良正与tai湾谈判关于在岛上建立电视台的事情,虽然还没有谈拢,但是小蒋相信这是早晚的事情,因为这是大势所趋。尽管他在tai湾做了很多的事情,但是他们知道杜佑良的这些行为其实并没有什么出格的地方,商人嘛,本来就是求利不求气的,只要有利可图,什么事情都可以干?又哪会管什么两党的分歧,和意识形态的对抗呢?
以前的事情之所以没问题,是因为他只是在经济方面出手,其他的方面他根本就不涉及。可是,这家伙这回不仅涉及到了军事领域,还提供武器,难道他真就不怕gd发飚吗?本来等待着陈诚给自己分析一下的小蒋,没想到人家居然根本就不想理会这件事,问完之后甩手就走了。无奈之下,他自己也只有摇摇头离开,因为他知道,这件事不仅他不理解,就连这位叱咤风雨多年的陈副总统也不理解。估计,就连里面坐着的自己的父亲也不理解杜佑良为什么这么吧?难道真的只是因为那家伙在向九十四师偷偷输送武器,有利于gmd对大陆形成一定的军事压力,所以就不管不顾了。可是目前除了这个解释之外,还真没有别的合理的解释了。现在gd弄出了原zi弹和qing弹,这问题太大了,老头子虽然表面装作没什么,但心里十有八九已经急得不行了。
……(未完待续。)
第177章 香港淘金(5)
对于杜佑良的所作所为不仅陈诚疑惑,小蒋不明白,老蒋其实也想不通.两党的内战,以gmd失败而告终。当老蒋逃往tai湾前后,大陆已经只有云nan方面仍有gmd部队在与解放军作战。这部分gmd部队的番号是八军和二十六军,在解放军陈g部的围追堵截之下,两个军的gmd部队迅速瓦解。大部分被歼,少部分空运撤台,另有小股部队在慌乱中被解放军追出了国门,流窜到邻国缅甸。
这小股部队就是由时任第八军少将团长的袁杰英率领,人数不过两千,拖家带口。在深山老林中,这股部队不顾一切地逃命,饥寒交迫,待安定下来时,已死伤无数。他们经过十几天的逃亡之旅,终于来到一个小山寨,在此稍事修整。袁杰英团长命部下与tai湾联系,得到的答复是:政fu目前困难,无力援助你们,请自谋出路。他们反复发过几次电报,得到的回答如出一辙,他们绝望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作为忠诚的g军将士,他们成了没娘的孩子共军围剿他们,tai湾不要他们,他们怎么活下去?
袁杰英与部下一商量,决定:既然党国不要他们了,他们又不能去投奔共军,那就只好在缅甸留下来。现在别说缅甸已经独li,就是没有独li,他们的政fu不可能让一支装备齐全的外g军队进驻他们的国土,而且还是一只败军。怎么办?
袁杰英当时的军衔是少将。虽然已经肩上扛着将星,跨入将军行列,说到底也只是个团长,那么他的水平也只能是团长的水平,他的见识并没有多少随着级别的上升而上升。此时他看到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干脆心一横,来了个一不做,二不休,以武力对付缅甸政fu。于是。他重建部队。自任总指挥,就在金三角一带建立起了根据地。由于曾经有过共同抵抗日军侵略和历史,还有当时的g军军纪严明,并未出现扰民等现象。所以当时缅甸山民对gmd军队感觉良好。见到g军正规部队逃到这里。当地人都十分欢迎。军民相处如鱼水相欢。不久,许多g军战士与当地姑娘结婚,算是彻底的扎下了根来了。
而缅甸政fu不久之后也听说了有一支gmd残军驻扎在自己的领土上。对此他们感到十分气愤。因为当时缅甸独li刚刚两年,正值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对领土主权的观念十分明确,所以国防部立刻派了一支有一万两千人的大部队到缅北来,把指挥部设在孟萨,先下最后通牒,要求袁杰英带领部队十天之内限期离境,不然就要全面围剿。还没等袁杰英给出答复呢?缅甸政fu军又派兵驻守孟板。孟板坐落在缅北与泰北边境线界河东西两岸上的一个大村寨,界河南面属于泰国一方又叫大其力,这里是两国交通的主要道口。这样一来,这支g军部队返回云南已经不可能,去泰国的通路也被截断,已经变成了瓮中之鳖,只等着全军覆没了。
但是古代兵书中所说的“置之死地而后生”,在这场实力悬殊的战斗中却起了关键性的作用。一万两千名缅甸政fu军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之下向小孟捧发起进攻,袁杰英把部队撤到山头上,组织交叉火力网对付在头顶上盘旋的四架飞机,一下子居然打下了两架,只有一个飞行员(也就是后来的缅甸空军的总司令)跳伞逃命了。
缅甸政fu军利用军事优势发起了地面总攻,袁杰英带领部队巧妙地撤退,立即重新组织兵力,由谭忠带领一支部队潜往孟萨,去了端政fu军的指挥部。这支g军部队如果放在国内,gd的军队最多只要一个团就能消灭他们,可是在这里,凭借着他们优于敌人战略战术技能,也由于他们现在已经没有退路,爆发了生存的潜力,将缅甸军队好好的收拾了一顿,让他们知道哪怕就是一支败军,也不是缅甸这个嘬儿小国能够欺负的。就这样,袁杰英率二千人的残军,痛击缅甸政fu军二万余人,取得了胜利。
与此同时,国内的大量地主、富农、旧军政人员以及对gd不满意的、充满怀疑的老百姓,通过云nan、广xi的国境线逃离大陆,形成了一次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难民潮”。据tai湾的学者估计,人数高达几百万之多,虽然说这些学者有夸张的成分在,但是哪怕是打一个对折再打对折,也有几十万人。这些人正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听说袁杰英刚到缅甸就打了这样一个胜仗,纷纷来投。而趁此时机袁杰英的部队也得到了扩充,迅速扩大到了九千人。当然,在此期间,缅甸政fu军对失败很不甘心,又数次派兵来犯,不过,在袁杰英等人的“努力”下,缅甸政fu在经过几次损兵折将之后,最终还是不得不与这支gmd残兵达成了不在纸上只在实意的默许“条约”,并彼此心照不宣。
这期间,袁杰英又发动了一场“军民联姻”运动,动员没有家室的军官娶当地民女为妻。孟萨大土司也怕汉人军队翻脸不认人,会把自己的政权连同自己的夫人小姐一起“接管”,所以积极配合,把他的一个小女儿嫁给了参谋长钱运周,叫小儿子认袁杰英做干爹,还鼓励头人和百姓把女儿嫁给汉人。袁杰英当然知道先前被自己击败的政fu军是这个大土司请来的,但是他并没有怪罪,因为他知道自己现在是入侵者,既然是入侵者难道还不能人家向外求援吗?袁杰英更是知道,在这个还存有很严重封建思想的地方,当地的头人和百姓都听大土司的命令。收服大土司,就等于把东掸邦所有的头人和百姓都网罗到自己麾下来了。
袁杰英坐镇孟萨,这里以前的那些土匪武装纷纷归附或纷纷外逃,护商也就是武装走私鸦片几乎成了袁杰英一统天下的独家行业。可以这样说,金三角武装贩毒的行当,是袁杰英和钱周一手创办并发展起来的。后来的李弥时代、罗星汉时代和坤沙时代等等,都是“摘桃派”,都是袁杰英的事业继承人。
当然金三角的著名也是以后的事情了,gmd小股残军以少胜多,打败缅甸政fu正规部队的消息在战后迅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袁杰英的“光辉业绩”。震惊了东南亚。震惊了全世界,特别震惊了tai湾。老蒋听到了金三角两千多人战胜了一万两千有飞机大炮和坦克配合的缅甸政fu军,惊讶地问当时正在tai湾的李弥,也就是原第八军军长:是谁在那里指挥的战斗?可是李弥根本就说不出来。老蒋对这支英勇善战的部队十分欣赏并寄予很大的希望。授予李弥“云南省政fu主席兼云南绥靖公署主任”和“云南人民救g军总指挥”两个头衔。要他立即到金三角地区去发展壮大这支队伍。成为反攻大陆的南方基地。同时,还没忘向袁杰英等人发电报慰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