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年华。
他喃喃道。
想起那个女孩问他,为什么一直盯着她看?
为什么呢?因为他好像在哪里见过,一定见过,或许只是轻轻一眼,关键时刻又想不起来了!韩岘无奈地敲了敲头。
夜晚。
年华继续犹如游魂一般游荡。
漫无目的,似乎还没有找到可以让她安栖下来的理由。
这几天,饿了就上街边小摊吃饭,累了就在街边睡一宿。
远处传来一阵悠扬的吉他声,有人在弹吉他?年华竖起耳朵,循声走过去。
广场中心,剪了一头利落短发的青年,手里驾着一把吉他,有模有样的。
他唱的是一首英文歌,有着得天独厚的嗓音,围观的人显然很少听英文歌,都纷纷投下了钱。
到了年华这里,她许久都没有拿钱的动作。虽然对方是一个年纪小的漂亮女孩,青年还是忍不住生气,“没钱就不要在这里凑合!”
他叫林松,这回是因为大学学费不够才出来街边献唱的,音乐是他的挚爱,要不是没有钱,他不会让自己的梦想如此卑微!
年华忽然笑了,笑里有些讽刺,“能把你的吉他借我用一下吗?”
“我的吉他很贵。”青年冷漠地说。
“音乐无价。”她说。
很难想象一个八岁的小女孩跟自己谈音乐无价,再见她真诚的笑脸,让人找不出拒绝的理由。
她的手毫不犹豫触上吉他,仿若带着一股不可见的魔力。
重生了,她聪明了很多。她只是想到了一首英文歌,脑海里就自动冒出它的旋律,手指更是轻车熟路,美妙的乐声自她的指尖轻轻流泻……
“before
before
rieshigh
wingi‘whereyoulive
wn?
wn?
r?
……
whereyoulive”
如同夜莺般清灵清脆的歌声,周围的听客恍然若梦,广场上的人越积越多,甚至有人把车子停下来,只为听完这首歌。
谈起英文歌,年华最喜欢的还是这首《whereyoulive》,歌词里饱含深情可以令人热泪盈眶,只是她还太小,唱不出原声的感情。
☆、第二十六章 上报
“好!”“好听!”
群众喝彩。
是的,他们不懂音乐,他们听不懂英文歌,但是他们知道人类心底深处对音乐的渴求。
青年怎么也想不到眼前的美丽女孩,看上去不超过十岁,居然是个音乐奇才,他傻愣愣地站在那里。
忆起刚才他轻视的态度,不由面露愧色。
散了场,青年为自己唐突天才的行为道歉,鞠了个躬,说:“我甘拜下风。”
年华将吉他还给他。
甘拜下风么?她只不过是……有金手指罢了。
她的脸上挂着平淡的笑容:“若是被金钱束缚了,是唱不出好乐曲的。”
“你说得对,是我一味不甘。”为了钱,他放低身段,却不知把梦想都放低了。他竟然用钱来衡量梦想!
年华不忍看他大受打击的样子,打败他的不是她,而是金手指啊。
她鼓励道:“其实哥哥你唱得很好听呢,要加油!”
“谢谢你。”
转身要走,却听到他在背后匆忙喊:“你的钱,小……”朋友。朋友这两个字硬生生卡在了喉咙里。
他突然觉得,叫眼前的红衣女孩小朋友,是一种天大的玩笑!
小朋友能唱出这么美妙的英文歌吗?小朋友弹吉他会这么专业吗?
“钱是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的。”
年华已经走远了,他终于想起什么,捶胸顿足,“哎呀!忘了问她那首歌叫什么了!”
年华没想到,只是一冲动,她居然上报纸了。难道人群中混进了狗仔??
事情源于她照样到一路边小店吃饭,里头有人拿起报纸道:“你看这个女孩,太厉害了!简直就是小明星啊!这小模样生的,街头唱英文歌,唱哭群众!”
“真的吗?我看看。”
“你看,和她好像啊!”
“是不是她?”
抬起头,果然有人往这边看过来,年华逃也似地离开饭店。
街上散落着一张报纸,风一吹,正好吹在她的脚下。
t市日报的头条新闻:流浪女孩街头卖艺,深情歌声打动群众。
年华捡起报纸细细翻阅了这则新闻,写得挺长,甚至于她还被安上了“吉他少女”的称号。
她被曝光了,报纸上她的照片拍得挺清晰,低着头弹吉他,虽然看不清全部的五官,但是认真看的话还是能认出她来的。
报纸的中间在议论她的身世,有人说她是孤儿院的孤儿,因为要赚生活费所以街头卖艺;有人说她是个流浪儿;有人说她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不久前父母双亡,财产被无良亲戚霸占,不得不流浪街头。
更有人说她是被人贩子从外省拐卖过来的。
群众的想象力是丰富的!
有记者专门去采访了t大的那个青年,希望从他身上找到突破口,找出吉他少女。
青年说:“我们只不过是萍水相逢。但她是一个小天才,我学了十几年的音乐,却不如她随性而发。”
他更指出,年华把那晚的钱都给了他,他很感激,希望能与她再见上一面。
文章最后一转,呼吁社会人民要关爱流浪儿童,关爱社会弱势群体。不得不佩服这位记者真有水平!
年华无声笑笑,扔了报纸继续漫步。t市中心人太多,为了不引起注意,她应该找个地方避一避。
刚这样想着,从她身后窜出一个人,吓了年华一跳!
林然,是一名知性的女子,记者是她的职业。她看着年华,眼冒精光:“小朋友你好,我是t市日报的记者林然。”
年华深觉不妙,但还是有礼貌地回以微笑。
林然道:“小朋友我能不能采访一下你,请问你今年多大了?叫什么名字?家人在身边吗……”
记者的操守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出来,她噼里啪啦问了一堆问题。
年华道:“记者阿姨,对不起,我无可奉告。”
林然并不气馁,又说道:“只要你愿意回答我的问题,明天你就能上头条,还会有社会慈善家资助你。你想想,这样你就不用睡在街头了,不用……”
社会慈善家的资助,这对于任何一个普通人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林然不信她不会上钩!
t市日报近几年的新闻头条一直是社会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社会民生。这回的新闻无疑是引发了社会舆论,他们报社的人争着要去挖掘小女孩的资料!而t市市长也意识到了民生的重要性,开始着手准备发放一些政策,保障底层民众的生活。
年华前世的时候,生活拮据,经常会看到一些网页新闻。
某某总理到某村视察,她会想,为什么不是到他们那里视察?
某某名人捐助某家孤儿院以巨款,她会想,为什么不是捐助他们那家孤儿院?
某企业家帮助了数名贫困儿童,给予其生活费,她会想,为什么她不是那个幸运的人?
后来,每每看到这样的新闻,她总是一笑而过。
世界上不幸的人何其多?人人都需要帮助,不能寄希望于这渺茫的概率。你觉得你很苦,有人比你更苦!生活是靠自己拼出来的。
“记者阿姨,比起援助,我更喜欢自己生活。”
一个八岁的小女孩跟她说她要靠自己生活,林然明显震惊了,她是低估了这个美丽的吉他少女吗?
不过她仍不死心,她必须挖得头条!
“阿姨,你的鞋带掉了。”年华仰着头,煞有介事。
“啊?什么?鞋带?”
愣愣低下头,“没掉啊,你……”
!!!再抬头,哪有吉他少女的影子。
林然羞愧掩面,她被一个八岁的女孩耍了,不能让人知道,绝对不能让人知道!!!
哈哈,这个年代的人都像林然这么单纯么?你的鞋带掉了,放在后世,愚人节都没人再开这种玩笑了,掉智商。
年华沿着市中心一直往外走。
夜终于拉下了帷幕。
☆、第二十七章 贫民
不想再遇到像林然的记者,年华已经不睡大街了,找了一处贫民窟睡下。
姑且说是“贫民窟”吧!
犹如弄巷一般低矮的房屋,破旧不堪,潮湿黑暗,住着城市最底层的人,老弱病残,无家的,漂泊的,贫困的……
她并不是个怕生的,很快就找了一处地方入眠。
最外围的靠近垃圾堆的旁边,倚着身后的蓝色塑料桶。
深夏的蚊子很多,晚风轻拂,空气中夹杂着垃圾难闻的酸味,年华不由皱了皱眉,尽量把自己蜷缩起来。
闭着眼睛,并无睡意,不多久,垃圾旁传来“吱呀吱呀”的声音,不会有老鼠吧?
“吱呀”“吱呀”……
老鼠在翻东西?
此时也才七八点的样子,年华毫无困感,从背包里拿出一个香蕉。
空间在手,说吃就吃。每当要吃水果的时候,她总是把手伸进背包里,这样别人就会以为是从背包里拿出水果的。
吃完香蕉,吱呀吱呀的声音仍是没有停歇,她忍不住走过去。
相似小说推荐
-
豪门掠情,首席的陷阱 (斓溪) 言情金榜红文2016/01/12完结他在自己的婚礼前,亲手结束她腹中的小生命……“霍先生,什么时...
-
惹火上身 完结+番外 (浩瀚) 2015.12.31完结听说徐然惹了沈从安,朋友发来贺电:该吃吃该喝喝反正离死也没多远了,不要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