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君琦面前放着一本去年的高考填报册子,对比后来的册子厚度来说,这本真的算得上是册子,她已经来回翻过两遍了,心里还是没有主意。
陈校长已经看出了杜君琦的无措,脸上带出了几分笑意:“没事,你可以带回去慢慢看,不急的,就算你现在定好了,要是下学期开学时你反悔了,我也可以给你调回来的,你成绩好,又不偏科,不管读哪科都可以的。”
杜君琦纠结的神情终于轻松了一点:“谢谢校长。”
拿着册子,杜君琦回到了班级,同学们也都愁着不知该选哪一科,有些偏科厉害的就不头疼,哪科成绩好就挑哪科,可是还有很多不偏科的,或者偏的不厉害,努力一把也能提升的,这些同学就很头疼发愁了,见到杜君琦拿着一本去年的高考填报册子,立刻就围了过来一起研究,杜君琦干脆把册子贡献出来,让大家传阅一番,顺便可以抄下中意的学校有哪些专业,也算给同学们一个顺水人情了,毕竟这个时候大学生很少,很多人连高考填报册子都没见到过,更不要说知道有哪些专业可以选择了。
晚饭时,杜君琦把高考填报册子拿了出来,让大人们帮忙一起选。
这事可是人生大事,大人们热情讨论了好几轮后,还是决定把选择权完全交给杜君琦。
爷爷和奶奶从来没有上过新中国的学,爷爷当年入的是私塾,奶奶则是在家由长辈教导习字,以两人成长的时代环境来说,算得上是难得的读书人,但是以新中国的“学力”评定来说,只能是小学学力,孙女现在选的可是以后上大学的文理科,在爷爷奶奶眼中,上大学可谓是入太学,这可是要慎之又慎的大事,他们不想也不敢乱了孙女的选择。
爸爸和妈妈虽是高中生,但是他们所处的又是另一个敏感的时代,他们上高中的时候正好遇到上山下乡,后来虽然能考大学了,但是已经进入工作岗位的他们又不想再回去重新当学生了,毕竟他们已经有了正式编制,是捧上了国家铁饭碗的人,何必去挤那独木桥,所以他们在上大学这方面也是毫无经验的,而且经过多年的改革,现在的高考又与以前的高考不一样了,他们更是不敢乱出主意,生怕误了女儿的人生。
于是家里的四位大人出于同样的零经验和担忧,决定不再讨论,全部交予杜君琦自行决定。
杜君琦再次陷入无头绪之中。
方谦益带着一大盒凤梨酥来到了杜家,顺便要在杜家蹭一顿午饭。
“给,尝尝看,很好吃的。”方谦益眼神亮晶晶的看着杜君琦,把盒子推到杜君琦面前。
“凤梨酥。”杜君琦前世很喜欢吃凤梨酥,有些小惊喜地看着面前的盒子,“谢谢你。”
杜君琦打开盒子,里面都是独立包装的小袋子,打开一个小袋子,杜君琦咬了一口细细品尝:“嗯,很好吃,哪里买的?”
“是父亲的船员带回来的,你也知道,在海上经常会遇到对岸的人,大家互相交易,货币不流通,都是以物易物,这次带回来两盒,我尝过,觉得好吃就给你带了一盒。”方谦益笑着说道,尝到了好吃的就想分享给朋友,正好自己喜欢的口味朋友也喜欢,这真是太好了。
杜君琦用力点头:“嗯,是很好吃。对了,今天中午是吃面,你介意吗?”
“当然不介意,我也很喜欢吃面的。”方谦益前世的主食就是面食,所以他很喜欢吃面。
“我今天突然来蹭饭,打扰你们了吧。”方谦益不好意思地微微低头。
杜君琦摆摆手:“没事,就是多下一把面的事,不过你家的刘嫂子呢?”
方旺达在几个月前托杜家人打听买房的事,后来正好一个来出国劳务办事处报名的人要卖房子,杜家就联系了方旺达,方旺达跟着人去看了房子后,立刻就拍板买下房子。
那是一幢两层的木石结构小楼,面积不大,上下两层只有八十多平方,不过好在是独门独幢,不与邻居有牵扯,地段也不错,而且价格只要五万,这比方旺达的心理预期便宜了许多,方旺达很快就给钱办理了过户,后来又在众多亲戚里找了一个人品可靠好相处的堂侄媳妇,让人上县城照顾大儿子。
“刘嫂子的二女儿生病了,今天她婆婆带孩子上来看病,她去照顾了。”方谦益说道。
“哦。”杜君琦点点头不再问了,随手把桌上的高考填报册子拿了过来,“帮我挑挑吧,我不知道该选文科还是理科。”
方谦益拿过册子,从第一页开始仔细阅读,杜君琦很安静的在一旁默背知识点,没有开口打扰他。
仔细看了二十多分钟,方谦益终于看完了所有的页面,然后他把册子合上,推到了杜君琦的面前。
“有什么建议吗?”杜君琦有点小期盼。
方谦益严肃地摇了摇头:“没有,因为我看不大懂这些专业是学什么的,以后出来又是做什么工作的。”
“哈哈哈哈。”杜君琦大笑,“你可真诚实。”
方谦益有点小窘迫。
“好了好了,我不笑了。”杜君琦停下了笑,“你呀,就是太老实,做什么都太认真,我不过就是问你个小问题,你就认认真真的看完册子,然后告诉我,你没看懂。”
方谦益小声地辩解:“这个不是小事,是要考大学的大事啊。”
杜君琦揉了揉脸,从口袋里掏出一枚5分钱的硬币:“我打算用硬币来选,抛中哪个是哪个。”
“这也太儿戏了吧。”方谦益瞪大眼坐直了身子。
“家里的生意缺不了我,我上了大学还是得忙这些事,所以我希望能选一个相对轻松的专业,可是我想到要花四年的时间,学一个可能以后一辈子都用不到的专业,又觉得太浪费时间了。”杜君琦耸肩。
杜君琦知道未来十几年的发展,知道高考填报册子上的专业其实有很多也算得上是难就业专业,再过几年,大中专院校不包分配工作后,这些专业的学生就要哭了,让她去读这些专业,她可不愿意,可是去掉了这些专业,剩下的专业又比较精深,这就意味着功课会非常紧,她会没有时间看顾手头的生意,她也不愿意。
这也不愿意,那也不愿意,所以杜君琦的选择就格外困难了。
第74章 方家品牌店
杜君琦心里的纠结没人懂,只能寄希望于手中的5分钱硬币,上上下下的抛翻着,决定抛满九九八十一这个吉数再来决定文理。
方谦益也跟着纠结着,眼睛盯着硬币上上下下的翻飞,等杜君琦终于抛满了八十一次这个吉数后,方谦益的眼睛也看花了。
“怎么样,选哪个?”方谦益揉着自己的眼睛。
杜君琦看了看纸上的记数:“字面45次,花面36次,选理。”
“终于定下来了,真不容易啊。”方谦益伸展双臂,伸了个懒腰。
杜君琦点头赞同:“是啊,真是太不容易了,我的手都快弹到抽筋了。”
方谦益用手捂口小小的打了个哈欠:“我都看累了。对了,你想过以后要做什么工作吗?”
“自己开公司,当个小老板。”杜君琦理所当然地说道,前世习惯了自己做主,这一世就更不想受人管了。
方谦益有些意外地看向杜君琦。
“怎么了?”杜君琦问道。
“我以为你会进入系统当个干部。”读书不就是为了当官吗?
杜君琦摇头:“我才不想进入体制内呢,头顶上压着无数大大小小的领导,每个都能管一管我,有时为了私利私情说不定还会插手搅和一番,我可受不了被人管。”官多兵少,越底层越难混,顶上的领导太多,哪个都不能得罪,一不留神就会被迁怒被连累,杜君琦可不觉得自己是八面玲珑的人,能搞得定复杂的局面。
方谦益微微点头:“也是。”
“所以还是自己当老板好,自由度比较高,最起码早上起晚了不用怕迟到被罚。”杜君琦笑道。
“是。”方谦益点头应合,想了一想,又问,“那你想开什么公司呢?你家里不是已经有装修公司、服装厂、出国劳务办事处了?”
杜君琦仰头看天:“我想做个风投,做个大老板们背后的女人。”比如投资企鹅、淘淘、米米之类的,一份投入四倍回报,真是赚翻了。
“风投?是什么?”
“呃,这是个比较复杂的概念,简单来说,风投就是风险投资,直白点也可以叫创业投资,打个比方,你有了一个新发明,想制造出来投入市场,可是你没钱大批量生产,没关系,你写个策划书来找我,我觉得有搞头,就给你一笔钱,支持你创业,你创业成功,我就是成为你公司的股东,你创业失败,我就要承担投资打水漂的风险,所以,我与你是利益一致的,算是合作伙伴,但是,”杜君琦着重的说了转折,“作为投资人,我有权参与你公司的管理,甚至,会插手你的个人生活,比如阻止你离婚,以防资产流失或者股价下跌,诸如此类的,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说,我也可以算得上是你的监督人和干预者。”